第 64 章 瑞雪
,最快更新臣下之妻 !
因著和明家大夫人聊的投緣,這日,到了申時顧珞才差人送了明家人離開。
走之前,顧珞還特意讓人賞了明家兩位姑娘一赤金紅寶石玲瓏簪還有一個纏絲鑲珠手串。
等明家人離開,顧珞又喂了六皇子吃了奶,不覺眼睛就打起架來。
玉珠她們瞧著,知道娘娘今日見了客,這會兒該是累了,急忙讓奶嬤嬤把六皇子給抱了下去。
等顧珞再次睜開眼睛時,瞧著屋里昏黃的燭光,不由有那么一瞬間的恍神。
可沒等她叫了玉珠她們進來,慶和帝的聲音便傳了過來,“可是口渴了?”
如今雖是年底,朝中也沒有平日繁忙,可宮里畢竟還有太后娘娘在,所以前個兒慶和帝便從萬壽山回宮去了。
所以,聞著慶和帝的聲音,顧珞不由便坐起了身,輕聲道:“皇上,這離孩子的滿月宴也沒幾日了,您其實沒必要這樣來回折騰,兩頭跑的。”
慶和帝卻笑著遞了花茶上前,“朕想你和孩子了,不覺得折騰。”
顧珞后知后覺才反應(yīng)過來,皇上竟然親自給她倒了水,不由便用奇怪的目光看著他。
慶和帝見她這傻傻的樣子,愈發(fā)樂了,伸手摸了摸她的頭,笑道:“這幾日沒見,怎么還傻了?難不成,真的是一孕傻三年。”
這自然是玩笑的話,顧珞卻跟著笑了出來。
可不是傻了嗎?
這時,玉珠和玉秋緩步走了進來,見皇上和娘娘兩人嘴角都帶著笑意,兩人心照不宣,都覺得娘娘有福氣。
畢竟這宮里,哪個妃嬪生過孩子之后,為了固寵,不是提了身邊的宮人去侍奉皇上,或是指了新人去承寵。
這么一對比,娘娘可不是有福分的人。
娘娘眼下不能侍寢,可皇上還這樣心急的想往娘娘跟前來,這便是這么些年,也是獨一份的。
等玉珠和玉秋在屋里重新掌了燈,屋里一瞬間變的亮堂起來。
顧珞則讓奶嬤嬤抱了六皇子過來。
許是知道眼前的人是父皇,六皇子伸著小手,便咿咿呀呀的似是要慶和帝抱。
慶和帝抱著襁褓中的六皇子,忍不住笑道:“朕的六皇子,這些日子可折騰你母妃了吧。”
養(yǎng)育孩子是個苦差事,顧珞覺得并不比生產(chǎn)時輕松多少。
每隔兩個小時要喂、奶不說,還得注意著孩子不要讓奶嗆著,尤其生產(chǎn)過胸、上脹的厲害,更別提孩子咬、上去之后,那痛就更劇烈了。
可顧珞卻還是決定親自喂養(yǎng)孩子。
而這些辛苦,慶和帝雖不說,卻是看在眼中的。
見皇上目光柔和的看看自己,再看看懷中的六皇子,顧珞不由紅了臉,趕忙轉(zhuǎn)開話題,提及了今日明家人來萬壽山的事情。
明家人來萬壽山,這事兒慶和帝當(dāng)然也知曉的。只是沒想到,會讓顧珞這么開心。
見她眼中鮮有的光彩,慶和帝怎能不知道,明家人對于顧珞來說,是不一樣的。
這大半年里,雖自己把顧珞保護的很好,萬壽山這邊更是錦衣玉食,可能陪顧珞說話的,也不過是身邊的宮女和嬤嬤。
想著這些,慶和帝直接就道:“你若喜歡,日后可以常召了榮安伯夫人還有府中的姑娘往宮里去,陪你說說話。”
顧珞看著他:“珞兒真的可以嗎?”
不怪顧珞這樣說,畢竟這些年魏貴妃執(zhí)掌六宮,有外命婦要進宮,一般是請安帖子先送到魏貴妃手中的。
只有等魏貴妃批了,她們才能入宮。
這總不如在萬壽山來的方便。
畢竟如今萬壽山,顧珞可以完全憑著自己的心思來。
等入宮之后,自然不能這樣了。
慶和帝卻像是看出了她的想法,直接就道:“你放心,朕會讓人給了榮安伯夫人通行的令牌,這樣,便不必經(jīng)過貴妃那邊了。”
顧珞聽著,忙搖頭道:“皇上,還是不要了。明家如今才得了封賞,還是不要搞、特殊,按著規(guī)矩來就好。”
顧珞并不是心口不一,而是真的覺得不該這樣做。
畢竟,她還是知道什么叫做月滿則溢的道理。
她并不想讓明家太過出頭,在她看來,明家能平平安安,繼續(xù)過往日閑散的日子才是最好的。
見她不肯,慶和帝也沒逼她。
而這晚,等兩人睡下之后,慶和帝卻緊緊摟了顧珞在懷里,道:“你放心,明家那邊,有朕在,不會有人敢直接為難明家人的。”
顧珞埋在他懷里,喃喃道:“珞兒當(dāng)然相信皇上的。”
很快到了第二天,顧珞悠悠醒來時,便見拙心一臉的笑意道:“娘娘,外頭下雪了。”
“這瑞雪兆豐年,皇上方才還說,是六皇子的降生才迎來了這場久不見的瑞雪呢。”
顧珞聽她這么說,忙瞪她一眼道:“這話皇上能說,你們可別亂說。”
不怪顧珞這樣小心,畢竟孩子還小,她不想孩子太惹眼。
等拙心侍奉著顧珞穿好衣服,顧珞透過窗戶瞧著外頭的鵝毛大雪,卻是泛起愁來。
這么大的雪,若接連下個幾日,孩子滿月宴得回宮去,便是保暖做的再好,顧珞怎能不擔(dān)心孩子染了風(fēng)寒。
她們大人倒沒什么,可六皇子尚在襁褓中,不能冒一絲的風(fēng)險的。
這時,慶和帝從外頭走了進來。
因著外頭下雪,慶和帝的白狐披風(fēng)上盡是雪。
顧珞瞧著,上前便要親自替慶和帝收起披風(fēng),哪知,慶和帝卻眉頭一蹙,“就在那站著,別過來,你還坐月子呢,也不怕惹了風(fēng)寒。”
自己哪里就那么金貴了,顧珞忍不住嘀咕一句。
等宮女們侍奉著慶和帝脫、了披風(fēng),又喝了姜茶,拿了手爐在手中暖了一會兒,慶和帝才上前抓了顧珞的手坐下。
“你放心,朕往宮里傳了話,孩子的滿月宴,就不大辦了,也無需回宮了。你陪著孩子就在這萬壽山,等開春暖和起來再回宮去。”
顧珞如何能不歡喜,她方才還什么都沒說,皇上竟然都全想到了。
情不自、禁的,顧珞嫌少主動的緊緊抱了慶和帝。
被人主動抱著,慶和帝當(dāng)然開心了,看著顧珞的眼神中滿是柔情。
翊和宮里,瞧著外頭白雪皚皚,魏貴妃卻是第一次覺得眼前這雪這么礙眼。
魏貴妃怎能想到,皇上真的封了明家大爺為榮安伯,這倒也罷了,那顧氏竟敢直接就召了榮安伯夫人還有明家兩個姑娘往萬壽山去。
這事情雖已經(jīng)過去幾日了,魏貴妃每每想起來都有些心塞。
而她更沒有想到的是,這突如其來的大雪,皇上竟然說害怕六皇子染了風(fēng)寒,不準(zhǔn)備讓六皇子和那顧氏回宮了。
想到顧氏在萬壽山過得舒心閑散的日子,想到萬壽山幾乎成了她一人的天下,魏貴妃心頭就恨得癢癢的。
一旁,南嬤嬤看著自家娘娘眼中的怒火,只能勸著娘娘道:“娘娘,這突如其來的大雪,皇上擔(dān)心六皇子染了風(fēng)寒,倒也是情理之中。”
“何況,因著這場大雪,皇上不是已經(jīng)下令不會大辦六皇子的滿月宴了嗎?娘娘可千萬別氣壞了自個兒的身子。”
魏貴妃卻怎能釋懷,她哪里只為了這件事情耿耿于懷了,實在是她執(zhí)掌六宮這么些年,還從未見過顧氏這樣不要臉的。
竟敢這樣賴在萬壽山,心安理得的享受著皇上的恩寵。
這若換做別的妃嬪,六皇子尚在襁褓不能回宮,顧氏難不成也那般嬌弱不成,也該急著回宮來給她請安的。
可她,卻偏偏這樣心安理得。
更讓她氣不過的是,六宮眾人因此沒少看她的笑話。
想她堂堂貴妃之尊,如今風(fēng)頭竟然被顧氏給壓了下去。
可心里再多的怨氣,魏貴妃還敢對皇上的決定有異議不成?
也因著這樣的頹敗,她已經(jīng)決定好了,六皇子滿月宴那日,她便借病不往萬壽山去了。
她怕自己過去,會真的被顧氏給氣死。
永平宮里,嫻妃也剛聽到皇上準(zhǔn)備留了顧珞和六皇子繼續(xù)在萬壽山,等開春回暖之后再回宮的消息。
對于這消息,嫻妃倒也不意外,畢竟這突如其來的大雪,皇上不做這樣的決定,才奇怪呢。
而且,比起這事兒,嫻妃更耿耿于懷的是,明家大爺如今封了榮安伯。
嫻妃雖也已經(jīng)習(xí)慣了皇上寵著淑妃,可這樣恩賞明家,這也是史無先例啊。
嫻妃自然擔(dān)心顧珞有了什么不該有的心思,擔(dān)心顧珞真的想著依仗明家。
石嬤嬤知道娘娘為這事兒憂神,可她卻并不覺得明家會有大的造化。
“娘娘,皇上愛屋及烏,這又有什么?”
“這明家大爺,不也只是封了榮安伯嗎?有本事他撈個公爵,侯爵。”
而且在石嬤嬤看來,明家人根本就上不得臺面,哪里能和京城這些有底蘊的世家大族相比。
說再直白一些,明家如今這榮安伯,就是個笑話,不過是皇上為了哄淑妃娘娘開心,隨意封賞的,還能真的有什么前程?
嫻妃當(dāng)然也不覺得明家能上的了臺面,可她心里還是有些不舒服,畢竟,皇上這樣寵著淑妃,未免也太過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