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章 一言不合
,最快更新臣下之妻 !
“娘娘,您消消氣。皇上好歹是您肚子里出來的,這別人不了解,您還能不了解皇上護短的性子。”旁,安嬤嬤見自家娘娘冷了臉,忙開口勸著道。
她是萬不能讓娘娘和皇上母子間真的生了嫌隙的。
這雖自家娘娘是皇上的生母,可這母子失和,終歸不是件好事。
郭太后卻猶自覺著心里堵得慌,道:“皇帝這也太不像話了,沒錯,哀家昨日確實有心教訓(xùn)貴妃番。可哀家又不是無事生非。若皇帝肯臨幸這些新人們,后宮不再是貴妃獨寵,哀家還至于這樣為難個小姑娘家嗎?”
郭太后是真的不明白了,皇上怎就不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畢竟這貴妃不管怎么合他的心意,他也不能就這樣把新人晾在那里。
還說什么自己若是心疼這些新人,便叫了新人過來吃茶聊天打葉子牌。
聽聽,這像話嗎?像是國之君說出來的話嗎?
旁,安嬤嬤原還想再勸自家娘娘幾句的,可瞧著娘娘余怒未消,她也只能把未出口的話咽了下去。
她自知自己若是再說,只怕會弄巧成拙,反倒是讓娘娘愈發(fā)的對宸貴妃心生不喜。若這樣,可就真的壞事了。
再說寧國公府這邊
再有半個月便是老夫人的壽辰了,這若非之前老夫人那般苛責(zé)貴妃娘娘,大太太和寧國公原是想大辦特辦這場壽辰的,畢竟,老夫人身子也不好,這誰能說得準不會是老夫人的最后個壽辰呢?
可偏偏,老夫人和貴妃娘娘之間那么多的舊怨,寧國公和大太太饒是有心把這壽辰辦的體體面面的,借此讓京城的人都知道他們寧國公府今非昔比,他們也不敢私自拿了這主意。
見寧國公眉頭緊蹙,很是煩心的樣子,大太太開口道:“國公爺,要不我遞了請安折子入宮趟,探探娘娘的口風(fēng)。這說到底,寧國公府畢竟是娘娘的娘家,娘娘便是有再大的氣性,可日后畢竟有用得著寧國公府的地方,許不會那么小心眼,攔著我們不給老夫人操辦壽辰。”
寧國公哪能不知道大太太是什么心思。
這在寧國公看來,他也并非是真的想用這事兒來為難貴妃娘娘。
只是瞧著明家封了榮安伯不說,那明家姑娘還即將嫁給淳王世子。
這切,寧國公不信明家真有這樣的好運氣,這若非娘娘在皇上跟前讓皇上給了恩旨,明家何以有這樣的體面。
看著明家這么風(fēng)光,寧國公心里怎能不酸澀。
這說到底,寧國公府才是娘娘的娘家人,明家算什么東西,可娘娘卻是本末倒置,反倒是抬舉起明家來。
寧國公越想越覺得這事兒不能這樣下去,更不能任由娘娘這樣。
所以,對于即將到了的老夫人的壽辰,他其實是想借此讓娘娘做出選擇的。
所以,聽大太太說要往宮里去探探娘娘的口風(fēng),寧國公到底也沒攔著。
見國公爺默認的態(tài)度,大太太忙又道:“老爺,您放心吧,這事兒我定給您辦妥了。畢竟咱寧國公府也是要臉面的,還能只看著榮安伯府得意,自己這里反倒是退再退。”
大太太自打聞著皇上給明家姑娘和淳王世子賜婚的消息,心里便酸澀極了。
這明家姑娘已是失了名聲,可娘娘卻肯偏袒她,讓她得了這么個好的婚事。
可自己閨女,娘娘卻不肯護著半分,大太太心里,當(dāng)然是有些怨氣了。
而且在她看來,娘娘即便是給明家人體面,也不該這樣太過厚此薄彼,讓寧國公府成為眾人眼中的笑話。
屋里,大太太和寧國公各有心思。
卻在這時,有丫鬟緩步進來回稟:“國公爺,玉姨娘那邊打發(fā)了人過來,說是……”
聽著丫鬟吞吞吐吐的,大太太捏著帕子的手指猛地緊。
這玉簪之前滑了胎,老爺愣是怪在自己頭上,因著這事兒,夫妻兩人差點兒就成了仇、人。
好在近來因著貴妃娘娘得寵,兩人為了寧國公府的前程,有時會在起商量些事情。夫妻兩人才恢復(fù)了往日的相敬如賓。
所以,聽著這丫鬟欲言又止的話,大太太多少已經(jīng)猜出這八成是玉姨娘又有了身孕了。
寧國公聞著這消息,頓時滿是欣喜,哪還顧得上大太太,大步就往玉姨娘的院子去了。
大太太瞧著他離去的背影,卻是忍不住聲嗤笑:“瞧他那欣喜難耐的樣子,真夠惡心人的。”
旁,姜嬤嬤聽著這話,不由嚇壞了,忙對著大太太道:“太太,這隔墻有耳啊。玉姨娘既有了身孕,您再是拈酸吃味,又有什么用。您萬不可因著這,再和國公爺鬧了不快。否則豈不便宜了玉姨娘。”
其實這話無需姜嬤嬤說,大太太心里豈能不知道這個道理。
只是,即便她知道自己該看開些,可實際上還是覺得有些惡心。
畢竟這些年,因著老夫人的緣故,他們顧家三房的孩子都是嫡出。
如今,他們長房卻有了庶出的孩子,可想而知這事兒若是傳出去,不知外頭的人會如何笑她。
而且,明日她還要入宮給貴妃娘娘請安,這事兒若傳到貴妃娘娘耳中,娘娘只怕暗中更該看自己的笑話了。
很快到了第二天
顧珞哄著兒子玩了會兒,便懶懶的靠在金絲迎枕上看起了話本,只還沒看到半,卻見宮女緩步進來回稟:“娘娘,寧國公夫人到了。”
顧珞聽著,懶懶抬眸道:“讓她進來吧。”
旁,拙心也未料到娘娘竟然這樣就讓大太太進來了。
畢竟,依著她的心思,娘娘在正殿接待大太太,更好些。
顧珞哪里能不知道拙心的小心思,是想著她能把之前所受的欺辱盡數(shù)還回去。
可在顧珞看來,倒也不必。
畢竟,她如今已是寵冠六宮的貴妃,這就足以威懾到大太太了。
她想大太太這些日子,也要后懊悔死之前跟著老夫人那樣欺負自己了。
很快,大太太便進來了。
大太太其實也沒想到,顧珞會身常服接待自己,絲毫沒有要在自己面前故意彰顯她的尊貴和得意。
可下瞬,大太太拿著帕子的手卻是緊。貴妃娘娘確實沒有這個必要啊,因為,貴妃娘娘如今已經(jīng)是上位者,她已經(jīng)輸?shù)臄⊥康亓耍F妃娘娘已經(jīng)全然不把自己當(dāng)做對手了。
這么想著,大太太心中也說不出是酸澀還是尷尬,不過她也未表現(xiàn)出來,反倒是恭敬的上前給顧珞請安道:“臣婦給貴妃娘娘請安。”
顧珞倒也沒有為難她,反而是直接叫了她起來。
等大太太落座,顧珞看著她懶懶道:“大嫂今個兒入宮,不知為了何事?”
大太太輕抿口茶,似是有些為難的開口道:“娘娘,原也沒什么要緊事的……”
大太太是真不知該怎么開這個口,畢竟,若是換做她,也不會想著給寧國公老夫子這體面的。
可畢竟她今日入宮是身負重任,若這事兒都辦不好,回去后,國公爺豈不怪罪她。
沒有法子,大太太到底是開口了,“娘娘,這不是半個月后便是老夫人的壽辰了嗎?所以,臣婦入宮來想問問娘娘,這老夫人的壽辰,該如何操辦呢?”
顧珞其實早就知道大太太打的什么主意,不過她倒也沒有動怒,反倒是輕抿口茶,反問大太太道:“大嫂執(zhí)掌中饋這么些年,老夫人的壽辰之前更是操辦過數(shù)次。怎的這突然間,大嫂反倒是和本宮討起主意來了。”
見她竟然跟自己裝傻,大太太差點兒就被憋死,開口道:“娘娘,這您也知道,老夫人如今身子不好,這許就是老夫人最后個壽辰了。所以,國公爺?shù)囊馑迹胱尷戏蛉梭w體面面的,這樣,也不至于留下遺憾。”
顧珞當(dāng)然不信寧國公是因著孝順才想把老夫人的壽辰辦的漂漂亮亮的,他這樣利益第的人,當(dāng)然是因著瞧著她偏袒榮安伯府,這才心里氣不過,所以借此讓自己表態(tài)的。
想著寧國公打的算盤,顧珞不由就輕笑聲。
大太太見她這般,不由臉色也有些不好看,沒忍住開口道:“娘娘,臣婦斗膽說句僭越的話,娘娘可知道,寧國公府才是您的娘家,而不是那榮安伯府?”
“娘娘這樣心偏袒榮安伯府,還和皇上求了恩旨,把那明家姑娘許給了淳王世子。娘娘這般厚此薄彼,難道沒想過寧國公府會成為眾人眼中的笑話?這不知道的,還當(dāng)娘娘依舊對往日的那些事情耿耿于懷。”
這自打自己封了淑妃,大太太便在自己面前恭恭順順的,更不要說,自己如今已是貴妃之尊。
所以,顧珞也未想到,大太太竟然會突然這樣失儀。
她不由輕抿口茶,幽幽道:“大嫂這是對本宮早有怨氣?”
既然話已經(jīng)攤開說了,大太太也沒什么好再遮掩的,倒不如彼此坦誠些。
所以,她直接就開口道:“娘娘,臣婦再和娘娘說句掏心窩子的話,那明家再得恩寵,也不過是個伯爵之位。如何能比得上寧國公府百年的底蘊,更不要說寧國公府這些年的人脈,這些都會是娘娘的助力啊。”
“可娘娘卻這樣寒了國公爺?shù)男模策B帶著國公府成了眾人眼中的笑話。娘娘難道就沒有想過若失了寧國公府的支持,六皇子將來會如何嗎?”
竟然拿這個威脅自己,顧珞當(dāng)真是要被氣笑了。
而她,也真的笑了,看著大太太道:“六皇子的前程,自有皇上護著。大嫂今日若只是來找本宮興師問罪的,那您大可以回去了。”
大太太萬萬沒有想到,顧珞會這樣油鹽不進。
她氣的差點兒沒有暈過去。
見她眼中的憤怒,顧珞幽幽又道:“至于老夫人的壽辰,本宮可不好越俎代庖,畢竟大嫂才是顧家的當(dāng)家主母,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