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10月30日第二更)
,重生1978年 !
ps:謝謝遠山一抹的粉紅票票!本月還有最后一天,親們手里還有粉紅票票的可以投了,到下個月就沒用了哦!
再過去的第二戶是姓朱的,男主人付春華一直叫他朱叔叔,女主人姓方,付春華叫她方阿姨,是一對特別老實的人,不跟別人多話,卻是見人就笑。
他們現在只有一個兒子叫朱明,正好是兩歲左右,不過再過一年,方阿姨又會生下一個兒子來。這個兒子叫朱輝,跟付春妮同年,兩人會是同學。
朱家的兩個兒子都特別會念書,朱明雖然中學考的不是什么重點學校,可考大學的時候居然一鳴驚人,是那個學校唯一一個考上清華的。
朱輝一直學習不錯,后來考上了北大,只是朱家兩口子不想兩個兒子都去北京,逼著小兒子上了省里的重點大學。
朱家全家都笑著跟付家人打了招呼,就是連兩歲多的小豆丁朱明也沖著他們揮了揮手。
付永德也回了一聲,一家人從他們身邊過去,就是付春華也笑著對他們揮了揮手。
付春強沒有到過城市,見到這樣的情景讓他有些瞠目結舌,怎么每家跟每家離得這么近。而且空間又這么狹小,完全顛覆了自己對于城市的向往。
付春華看出弟弟的異樣來,這城里住的肯定沒有鄉(xiāng)下寬敞,父母能有這么一套兩間房外帶一個廚房的宿舍已經很不錯了。
她笑著拉了拉有些愣頭愣腦的弟弟:“別著急,咱們要到家了。”
付永德和徐淑珍兩個已經挑著擔子到了自家門前,沖著稍稍落后的三個孩子招了招手:“行了,到家了,還不趕緊過來。”
付春華拉著付春強幾步走到這個闊別了十年的家,實際上要是加上前世的時間。應該算是幾十年沒有回來過了。
前世里看上去很是破敗的房子,如今還算是新,只是這樣的房屋結構。使得進門的第一間房有些暗,徐淑珍一進屋就把燈給拉開了。屋里頓時大放光明。
付春強第一次看到電燈,很是稀奇,在鳳頭村,他只見過蠟燭和油燈。這東西怎么一拉就行,而且也不冒煙什么的。
付春華看這屋里已經架了一大一小兩張床,大床是靠著里面的墻擺著的,小床則是頭緊靠著大床的一頭,豎著放的。床上都已經鋪好涼席了。就連枕頭上都鋪著竹子的枕席。
進門的窗戶底下還有一張書桌,光線照不怎么進來,這窗子也頂多是能讓空氣好一些。
書桌的旁邊還擺了一張小圓桌,是那種折疊的,這樣平時不用的時候收起來,屋里還顯得寬敞點,圓桌已經讓幾張木頭椅子給攔在了里面。
付永德和徐淑珍已經將擔子放在右邊的墻邊,徐淑珍見女兒正四處打量這屋子,就笑著指著那張小床說道:“春華,你就睡這張床。”又這指著那張大床:“春強。你就跟哥哥睡這里。”
付春強還是有些拘謹,畢竟這是第一次來這個家,付春華就拉著付春強走到大床邊。一屁股坐到大床上。
付春強四處按了按,有些驚訝地發(fā)現這床好像比家里的床要軟和一些,付春華忙解釋:“這是繃子床,下面都是棕繃子,是用棕絲加工成棕線串編起來的,軟硬適度、防潮透氣,跟咱們在鄉(xiāng)下用的木板子床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付春景笑嘻嘻地說道:“還是我妹妹厲害,這棕繃子沒見過都能說得這么清楚。”
付春華說得清楚,完全是前世里記憶太深。和武靖明結婚后就一直睡的席夢思,可后來網上有人說這傳統(tǒng)的棕繃子床墊其實是比席夢思好許多的。兩人又四處想法設法地去買棕繃子床墊。
付春華聽他這樣一說,也覺得自己說得有些多了。這不是讓人產生懷疑么,就笑著說道:“哥哥,你是不是看著隔壁鄰居都吃飯了,你就餓了!”
付春景肚子好似搶著回答一般地“咕咕”響了兩聲,逗得一家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屋里的氣氛頓時好得不行。
等大家的笑聲快停的時候,付春華還不忘笑著打趣滿臉通紅的付春景:“哎,哥哥這肚子都會搶答了。”大家又忍不住笑了起來。
看著爸爸媽媽在那收拾行李,付春華站了起來,很是自然地去了廚房。付春強見姐姐走了,他也緊緊地跟在姐姐身后。
付春華哪里愿意他跟著,這樣的話,許多手腳就不能做了。她緊著勸了付春強回屋里休息,她這里很快就能做好。
好在徐淑珍已經把菜都準備得差不多了,米飯也已經燜好了,只要扒拉幾個炒菜就行。
藕煤爐灶對于付春華來說很是簡單,先將下面的火門打開,看著火上來了,就開始叮當五四地開干了。
就是一到城市里,她這一炒菜就會習慣性地伸手去摸抽風機的開關,不然這小廚房里的油煙散不出去。
在鄉(xiāng)下就沒有這種問題,鄉(xiāng)下的灶屋很大,還可以架飯桌在灶屋里吃飯,還有一半的位置是堆放了許多柴火。
炒菜這些活兒在付春華這里算是不在話下,沒多會兒,她就把菜炒好了,當然她沒有放味精,而是每個菜里都放了些空間水。
做完飯,她又看了看旁邊的甕壇里有沒有水,這個水是晚上洗澡洗腳時候用的。
到城里的好處就在于她可以用自來水了,廚房里有水龍頭,一擰就有水源源不斷地流出來,比起鄉(xiāng)下每日里還要挑水強太多了。
看到煤火沒有用完,付春華又把燒水壺找了出來,剩下的火可以燒一壺水后再換煤,換完煤就要一直用到明天早上做早飯。
這房子的建造非常有缺點,這外面的小廚房倒是光線充足,這都六點多鐘了,小廚房里仍是非常明亮,根本不用開燈。
她做完飯,沒有先端過去,而是先進房里看一眼,看看父母已經忙完了沒有。
進了房里,才看到行李已經完全打開,地上擺滿了他們帶回來的各種土特產和衣服。
付永德和徐淑珍正奮力地在清理,付春強有些拘謹地坐在了小床上看著父母忙碌,而付春景已經躺倒在大床上了。
付春華出聲問徐淑珍:“媽媽,菜我已經炒好了,咱們什么時候吃飯?”
付春景如今就是不能聽吃這個字,這付春華剛一說到吃,他就猴子一般從床上跳了起來:“吃飯、吃飯,我們先吃飯!”
徐淑珍和付永德也有些餓了,可地上的這些東西一時半會兒也清理不好,也就同意先吃飯。
付春華對著付春景指揮道:“哥哥,你力氣大,你把桌子支上,我和弟弟端菜過來!”
付春景在家從來沒有干過活,本來是想反駁憑什么讓他做的,可后來聽付春華說她和弟弟去端菜,又加上自己和媽媽兩個老早就等在馬路邊上了,可是早就餓了,總歸這肚子餓戰(zhàn)勝了懶,他還是磨蹭著去支桌子了。
付春強則早就跳下了床,跟在付春華身后出去了,他在這個新環(huán)境里有些害怕,這些人說的話他又聽不懂,只有緊緊跟著姐姐他才覺得有安全感。
姐弟兩個把菜都搬了過來,付春景的桌子也支好了,兩人把菜都擺到桌子上。
付春強又跟著姐姐一起去把飯鍋和碗筷搬了過來,等五把椅子都坐下了人以后,付春華拿著飯鏟子給每人都盛了飯,大家這才開始吃起飯來。
付春景一到吃飯的時候就不說話了,手里和嘴里的動作最快。
徐淑珍看著付春華和付春強兩個斯斯文文吃飯的樣子,覺得付春景這吃相太難看,就用筷子敲了一下付春景的頭:“慢點吃,也不怕噎著!”
付春景又有半年沒吃著妹妹做的飯,這會子徐淑珍這一下對于他來說就等于是撓癢癢了,再說他根本就不怕媽媽,因為他知道媽媽是紙老虎,說得兇惡,可很少做到。
其實這也是許多家長的弊病,立了規(guī)矩,自己卻不執(zhí)行,導致孩子們對你的規(guī)矩嗤之以鼻,總覺得你這只是哄著他們玩而已。
付春華笑著對徐淑珍說道:“媽媽,你看我們都慢慢吃,哥哥是大孩子,肯定會比我們表現得更好。”
付春景讓她這樣一說,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吃飯的速度不由自主地慢了下來。
徐淑珍看自家女兒治大兒子簡直就是小菜一碟,不論說什么比自己說話還具有權威性,她也樂得大兒子有人管,所以也開心地笑了起來。
沒多會兒,幾人吃了些辣椒,加上天氣也悶熱,一個個熱得汗流浹背的,徐淑珍又進了里屋拿了一堆蒲扇出來,一人發(fā)了一把蒲扇,大家都一邊吃一邊給自己扇風。
付春華覺得城里就是比鳳頭村熱,在鳳頭村每次吃飯的時候,只要把堂屋的前門和后門都打開,就會有非常涼爽的穿堂風帶著青草和樹葉的清香吹過,那效果比空調還好。
這里首先屋里的窗戶正對著自家的廚房,那風根本就吹不進來,而且前前后后都有樓房遮擋,這風就沒有那么舒服了,
“哎呦,還吃飯呢?”門外傳來常月娥洪亮的聲音,不一會兒,就看到常月娥如鐵塔一般的身軀出現在了付家的門口。(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