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七章 毀了一盤棋
紀(jì)南柔的目光開始迫切地搜尋,邊找邊問侍女:“怎么樣,看見她了嗎?”
若說廣場上原本只是一片人海,那如今這片海無疑是掀起了驚濤駭浪。百姓人多勢眾,看見天降橫財,各個都跟不要命似的哄搶,場面要多亂有多亂。剛才沒看見,如今更是難找,侍女無奈地?fù)u了搖頭。
百姓們撿錢撿得熱火朝天,將集結(jié)的禁軍沖成一盤散沙,無論官員怎么呵斥,都沒有一個人肯就此停手。
幾個持劍的蒙面男子擠到流月身邊,壓低了聲音道:“大都督,馬在那邊,你帶李姑娘走,這里交給我們。”
流月不知這些助他一臂之力的人是誰,他沒將劫法場的打算告訴任何一個下屬,因?yàn)樗兰幢愦伺e沒有從大內(nèi)密牢劫囚兇險,也是險象環(huán)生。
情形危急,已容不得流月猜測他們的來歷,只點(diǎn)了下頭。
幾人在前面突圍,與禁軍拼殺。流月扶著李清清緊隨其后,待他們沖破阻礙擠出人群,立馬就有人牽了馬來。
流月帶著李清清上馬,策馬往西城門而去。
把守城門的禁軍早已過來幫忙,雖然此前已將城門關(guān)上,但是流月策馬臨近時,城門處來了兩個蒙面男子,將城門開啟一道口子,放他們通行。
魏國公看著黑衣人帶著李清清揚(yáng)長而去,怒然下令:“速速去追,別讓他們跑了!”
禁軍被分散在人群里,今日來圍觀的百姓實(shí)在太多,縱然他們想追,一時半刻也擠不出去……
剛才與禁軍拼殺的幾個男子擠入人群,在禁軍追上來之前,他們棄劍并摘了面巾,混在人海里,跟著百姓一起撿銀子,邊撿邊往街口挪動,以便脫身。
流月已帶著李清清出城,她帶來的侍衛(wèi)無人被擒,隨從攜帶的銀子撒得也差不多了,梅蕭仁轉(zhuǎn)身離開。
她一直都在臺下,只是穿得與百姓無異,身形也不出挑,隨人潮擠來擠去,不易被發(fā)覺。
她知道魏國公在西市處決清清是為她量身打造的圈套,昨日看似只有幾十個禁軍守著刑場,實(shí)則周圍早已布下了天羅地網(wǎng),就等她露面。
她是帶了侍衛(wèi)來劫囚,無奈時機(jī)未到,不能動手。
最好的時機(jī)是行刑的時候。魏國公當(dāng)著全京城百姓的面殺人立威,而百姓容易被震懾,也容易被利益驅(qū)使,等人到齊了,銀子就能讓百姓成為她最好的幫手。
她沒想到的是……流月會來。哪怕他穿著夜行衣,還蒙住了臉,她也一眼就認(rèn)出了他。有那等身手的人,上京城能找出來幾個?
李清清已經(jīng)脫身,可梅蕭仁早在昨日看見清清被折磨得不成人樣的時候,心就開始跟針扎似的疼,這口氣她從昨日沉到今日,沉得萬分煎熬。
梅蕭仁離開之前回望了一眼木臺上,有些賬,她定會向國公大人全數(shù)討回來!
紀(jì)南柔還站在城樓上,手里攥著絲絹揉搓。她爹是想殺雞儆猴和誘敵深入才決定在西市行刑,沒想到這些愚昧的百姓竟然如此壞事!
她差點(diǎn)忘了,梅蕭仁曾是頗得民心的上京府尹,對百姓的心性了如指掌,梅蕭仁操縱起他們來自是輕巧,幾把銀子就毀了她爹的一盤棋。
她心下憤恨,可無論她怎么找,都沒找到那位蕭姑娘……
越來越多的禁軍從城中各處趕來,可再多也多不過貪心的百姓。他們以武力鎮(zhèn)壓,花了近一個時辰才將百姓驅(qū)散。
百姓捂著銀子各回各家,人海散去,廣場空空。
帶兵前來的禁軍將領(lǐng)在官場混跡多年,自知人犯被劫走,他難以交代,再怎么竭力拼殺也無法交差,遂在人潮散去前,抓了幾個為搶銀子而起爭執(zhí)的男子,充當(dāng)疑犯押到魏國公面前。
魏國公走到高臺邊上,居高臨下,睥睨著被擒的人,臉色鐵青。
幾人嚇破了膽,跪下磕頭,“饒命啊大人,饒命啊……”
“脫去他們的上衣。”
禁軍聽命照辦,將幾人的上半身剝了個精光。
幾人身形各異,有胖有瘦,有高有矮,但背上都是一樣的光溜,連道疤都沒有,更別說什么刺青。
“這些是刺客嗎?”魏國公冷聲問道。
即使幾人跪在地上喊著冤枉,禁軍將領(lǐng)為了保命也一口咬定剛才與禁軍頑抗的人就是他們。
旁邊的親貴犯了愁,“國公大人,他們身上沒有月字刺青,若不是抓錯了人,就是劫走人犯的人與隱月臺無關(guān)。”
“這就證明此事與隱月臺無關(guān)?王爺怕是小瞧了大都督,他替顧相辦事,自是謹(jǐn)慎,豈會帶著自己人來劫囚,這不是給顧相惹麻煩?”魏國公捋了捋胡子,虛目道,“剛才劫走李氏的黑衣人武功卓絕,你們難道猜不出那是誰?”
“可是人已經(jīng)逃走,咱們沒有另外的證據(jù),如何動得了顧相的人?”
魏國公肅然下令:“傳太子殿下之令,封鎖上京、周邊縣城及州府,嚴(yán)密搜查所有的地方,隱月臺也不例外,抗命者斬!”
黃昏時分,暴雨突至,天被黑云籠罩,沉如夜幕。
上京城里,巡邏的禁軍比往日多了一倍,只是人犯已經(jīng)逃出上京,禁軍就沒在城里大肆搜捕。
梅蕭仁遣走幾個侍衛(wèi),讓他們回去向老丞相復(fù)命,她則獨(dú)自留在上京。即便她的打頭不起眼,為了謹(jǐn)慎起見,她仍選擇走背街小巷,繞路到了太師府。
衛(wèi)太師見到梅蕭仁就吃了一驚,忙屏退下人,關(guān)上廳堂的門與她說話。
衛(wèi)太師坐下便問:“侄兒媳婦,你這是打哪兒來?”
“京西老丞相那兒,來救清清。”梅蕭仁應(yīng)道。
“劫法場的事我聽說了,正納悶是誰敢冒這么大的風(fēng)險來救人,原來真的是你,那可是紀(jì)恒設(shè)的圈套,危險啊。”
梅蕭仁平靜地點(diǎn)了下頭,“我知道,魏國公提前一日將清清押去城西,說是示眾,實(shí)則是在等我自投羅網(wǎng)。”她微微一笑,又言,“可我是來救人的,不是來送命的,怎會不懂見機(jī)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