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六章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丞相大人派人去請,衛(wèi)大學士自然會給面子,于是衛(wèi)大學士在昏暗的夜色里登門,整個人看上去無精打采。
衛(wèi)大學士坐下即瞥向楚鈺,“小鈺兒,你就不能讓我安安靜靜地待幾日?”
顧楚鈺淡淡道:“之前你說你不介意、無所謂,讓你追,你也無動于衷,那你如今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是何意?”
“相爺,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你上街讓人罵負心漢試試?”衛(wèi)疏影攤在椅子上,漫不經(jīng)心地拎起茶蓋兒又蓋下去,接著說,“至于那些私生子成堆說法……我是不是還得謝謝他們,不至于讓人家笑話我衛(wèi)疏影娶了個不想娶的夫人,從此得斷子絕孫?”
“大學士息怒,此事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瀾,大學士如若真被他們激怒,豈不是正中他們的下懷?”
“誰會推波助瀾?”衛(wèi)疏影皺了皺眉,語氣因不信而變得分外輕松,“誰會吃飽了撐的拿我和朱小貞尋開心?好像誰不知道我和她本就不在一條道上、用不著分道揚鑣似的。”
“我知道大學士你是明白人,你待在府里是盼著流言自行平息,可如若這背后有人操縱,那無論大學士和夫人怎么回避都無用。”
“朱小貞不是承認了嗎,承認是她在宣揚。”
“大學士真信?”梅蕭仁轉(zhuǎn)眼看向一旁,漠然道,“反正我不信,夫人對大學士一片真心,哪怕想各走各路,也斷不會在臨走前捅你一刀。”
“梅老弟,你又不是你女人,你怎么知道女人怎么想?”衛(wèi)疏影無奈地搖了搖頭,長嘆道,“你是不知道,女人當中不乏緣盡了也要與你魚死網(wǎng)破的,反正她們就是見不得你好過。”
梅蕭仁還真不知怎么解釋,皺了皺眉,看向身邊的人。
顧楚鈺安慰她道:“好了蕭蕭,他現(xiàn)在冥頑不靈,你犯不著與他多費口舌。”
“冥頑不靈怎么了?”衛(wèi)疏影手撐著腦袋,說得隨意淡然,“還有,我最近沒心思理會公事,我要告假。”
“不準。”
衛(wèi)疏影頓時坐直了身,眉頭緊皺,“小鈺兒,你我同窗數(shù)載、共事數(shù)年,如今你也要給我添堵不成?”
“你先將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講清楚,再提告假之事,否則明日卯正,本相在文華殿等你。”
衛(wèi)疏影滿臉無奈,攤手,“能發(fā)生什么,她回來那日,我在別苑聽人撫琴唱曲,她找上門,還如從前一樣折騰唄。”
“只是聽人唱曲而已?”梅蕭仁將信將疑。這些應是衛(wèi)夫人司空見慣的事,衛(wèi)夫人再氣也不會沖動到想要“一別兩寬”。
“其實……”衛(wèi)疏影只覺一言難盡,沉默半晌,嘆了口氣,“我與你們直說吧,那日我與岫玉行酒令,我輸了,醉得糊里糊涂,只記得她來過、鬧過,還發(fā)生過什么……記不得了。”
“岫玉是誰?”梅蕭仁問。
“我上個月遇上的……”
衛(wèi)疏影話還沒說完,顧楚鈺已然將目光投到了他臉上。
衛(wèi)疏影哽咽幾下,不自在地看了看左右,因為他知道小鈺兒想說什么,無非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大學士可否讓我見見這位岫玉姑娘?”梅蕭仁又言,“既然大學士記不清,那岫玉姑娘總該目睹了整個經(jīng)過。”
衛(wèi)疏影望著一旁,慢悠悠地吭聲:“隨意,她人在城南郊外,我新盤的宅子里,你要去的話就找硯臺,讓他引你去。”
梅蕭仁看向楚鈺,見楚鈺點了下頭,可見他心中也已有猜測,贊同她去會一會那個女子。
第二日下午,梅蕭仁提早打理完公務,派人去大學士府找來硯臺,讓硯臺帶她去趟城南。
馬車穿過南城門時,硯臺在外面喚了一聲,“大人。”
硯臺像是在提醒她什么。梅蕭仁掀開車簾看向外面,見一匹高大的馬從城門外而來,騎在馬上的人穿著白底銀紋直裾,身形分外挺拔,只是面色如霜。
其馬側掛著一把寶劍,后面還跟著不少隨從,隨從背上則背著弓箭。
她若不識騎馬在前的主子是誰,定會以為這是哪位將軍家的大公子從城外練了武回來,如此威風凜凜。
但是,那人是葉知。
硯臺駕著車,不禁朝車內(nèi)問:“大人,他這是飛上枝頭變鳳凰啦?”
梅蕭仁放下簾子,心里分外淡然,只道:“別問了,快些趕路吧。”
馬車行駛到城郊一片山清水秀之地,四周有山,有小湖,若是春天,當是個賞春景的好地方。
衛(wèi)大學士用來藏嬌的“金屋”就在小湖邊上。
硯臺說那僅是一個兩進兩出的院子,有些小,他主子本沒看上,卻被那個岫玉姑娘一眼相中。
那姑娘說棲身之地不用多富麗堂皇,有景足矣,好比“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如此不慕名利的女子,似乎最討大學士這等風雅之士喜歡。
梅蕭仁站在院門前,輕輕敲了敲門環(huán)。
來開門的是個丫鬟,其將門拉開些許問道:“公子是?”
硯臺湊上來說:“這位是梅公子,主子的好友,主子近日不便前來,讓梅公子代他來探望玉姑娘。”
丫鬟笑言:“原來是大學士的朋友,快請。”
梅蕭仁點頭,隨丫鬟入內(nèi)。
她從進門起,目光就在院子四處流連,外面景致怡人,里面的布置也獨到雅致,四處輕紗曼曼,隨風翩躚,所有的物與景都在紗幔后若隱若現(xiàn),讓人宛如置身仙境。
“大學士的眼光果然不錯,能瞧上這么一處好院子。”
丫鬟解釋:“這些都是大學士照姑娘的喜好置辦的,大學士說,只要姑娘喜歡,他都依著姑娘。”
梅蕭仁好奇打聽:“你是岫玉姑娘帶來的丫鬟?”
“是,奴婢自幼就跟著姑娘。”
“既然岫玉姑娘打小就有人伺候,那家境應當不錯,怎么不住自己家?”梅蕭仁環(huán)顧左右,又笑了笑補話,“我的意思是,這兒仆人少,離京城又遠,難免會怠慢岫玉姑娘。”
“不瞞公子,姑娘家里前些年已經(jīng)沒落,老爺走得早,夫人上個月也沒了。”丫鬟喟嘆,“是大學士憐惜姑娘,給了姑娘一個棲身之處,姑娘對此已是感激不敬,怎敢嫌怠慢。”
梅蕭仁望著重重紗幔深處,淡淡回應:“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