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雷厲風行
本來鎮(zhèn)江府地方官員還想設宴款待高懷遠一行將領(lǐng),但是立即便被高懷遠制止了,高懷遠看這些地方官對他這次過來很是客套,于是立即說道:“諸位不必麻煩了,本次本官受命于圣上,討伐京東李全叛軍,時間緊迫,不敢怠慢,這種繁文縟節(jié)的宴請就不必安排了,我等皆乃軍中之人,不喜如此應酬,還是在軍中吃些便飯即可,下午本官想要了解一下本地的出征準備情況,諸位也都留在軍中一起用餐吧!”
看到高懷遠這么說,這些官員也不敢再多勸什么了,客套了一番便都老老實實的留在了軍營之中,而羅卓沒想到高懷遠身為朝中重臣,卻能做到如此清廉,不吃地方官員宴請,甘愿在軍中簡單用餐,頓時對高懷遠又多了一分好感。
這些年來,他也見過不少大官,同時也和不少的京官打過交道,而那些人一個個都是排場十足,對于迎來送往的俗禮很是看重,這讓他這種武將很是看不慣,而高懷遠能如此低調(diào)行事,不在乎這些排場,這便說明這個姓高的乃是一個務實之將,于是乎羅卓對這次北伐李全,又多了一分信心,他也知道現(xiàn)如今南宋早已形成了奢華之風,像高懷遠這樣的人應該已經(jīng)很是少見了。
而他同時還偷眼觀察了一番跟著高懷遠的那些將領(lǐng),這幫人看上去都和高懷遠一個脾氣,軍容十分整齊,做事也是雷厲風行,如此一來,便看得出跟著高懷遠的這幫將領(lǐng),也都深受高懷遠的影響,要不然的話,這次見到的殿前司和步軍司諸軍也不至于能有如此表現(xiàn)了。
下午只是吃了一些羅卓備下的簡單便餐,高懷遠便立即在大帳之中升帳,而他也當仁不讓的居中坐定,讓有關(guān)這次北伐事宜的官員以及諸將分列兩廂,他便開始逐項的查問起來了準備的情況。
高懷遠一開始問事,便收起了臉上的笑容,表情變得嚴肅了許多,開始一件件的把各種要求準備的事務提出來,向有關(guān)人等詢問了起來,大帳之中的眾人也都立即緊張了起來,一個個站出來開始回答高懷遠提及的各種問題。
高懷遠從糧秣開始問起,一直問到箭矢的準備數(shù)量,這才發(fā)現(xiàn)了第一個問題。
“本官在年前便要求鎮(zhèn)江府準備好各式箭矢三十萬支,為何到現(xiàn)在卻只準備了不足二十萬?這又是誰的責任?”高懷遠當聽罷了鎮(zhèn)江府主管兵器準備的官員回答之后,立即皺眉問道。
當看到高懷遠面露不渝之色后,大帳之中的氣氛為之一緊,不少人都立即屏住了呼吸,只剩下站在前面答話的那個官員冒著冷汗,小心翼翼的拱手回答道:“啟稟大人,雖然下官已經(jīng)得知要為大軍準備三十萬支箭矢,但是自從下官接令之后,到現(xiàn)在也不過兩月左右的時間,雖然下官嚴令州府都作院加緊趕制,但是因為實在是工匠人手有限,加上缺少翎羽硬木等物料,以至于雖然加緊趕造,還是未能達到三十萬支的數(shù)額,此乃實情,還望大人明鑒!”
高懷遠搖搖頭道:“非也!這并非合適的理由,本官在京師已經(jīng)查問過,鎮(zhèn)江府兵庫之中應該常年備有各種羽箭二十萬支,而我要求的三十萬支你等只需趕造十萬支即可達到要求,兩個多月時間,難道十萬支箭都無法趕造出來嗎?你又作何解釋?”
這個負責這項事物的都作院官員,當即冷汗便流了下來,趕緊跪下答道:“大人明鑒,雖說鎮(zhèn)江府兵庫之中要求常年備有二十萬各式箭支,但是這數(shù)年之中因為這邊少有戰(zhàn)事,原來庫房之中的羽箭經(jīng)年蟲蛀,大多已經(jīng)不敷使用,故此需要大量更換,以都作院的產(chǎn)量,無論如何也無法按時交付這么多箭支,還望大人恕罪!”
高懷遠冷哼了一聲令這個當官的退下,接著又開始詢問其它的事務,甚至詳細到了隨同運送糧秣到前線的民夫的準備情況,這么一番問下來之后,把鎮(zhèn)江府這便的人一個個問了個冷汗直流,他們本來以為自己很多事情已經(jīng)準備的相當妥當了,但是當被高懷遠詳細一問之后,他們才發(fā)現(xiàn)許多事情他們還沒有想到,頓時被嚇得各個噤若寒蟬,不敢大聲言語一聲。
高懷遠問罷了各項準備工作之后,嘆息了一聲道:“本次北伐乃是國之大事,本官本以為諸君早已安排好了各種事宜,但是今日看來,諸君所作卻并不令本官感到滿意,要知道本官這次已經(jīng)立下軍令狀,半年之內(nèi)討平李全軍,而你等假如僅僅做了這樣的準備,本官又豈能按時完成圣上所交付的任務呢?今日諸位且先退下,各自未完成的準備三日之內(nèi)務必完成,假如再有人拖拉,達不到本官的要求的話,就乃是誤國之罪,本官定會上奏朝廷,彈劾行事不利之人!”
這幫人聽罷之后,各個汗流浹背,趕緊抱拳告退,魚貫退出了大帳,出門之后各個都火燎屁股一般的忙活了起來,開始將他們未曾做完的準備工作進行完善去了。
像這樣的會議,羅卓還真是第一次參加,幸好他這次準備的比較充分,倒是沒有受到高懷遠的斥責,但是同樣也被高懷遠的細致所震服,心里面也緊張了起來,像高懷遠這樣對出征之前各種事物準備情況如此關(guān)注的主帥,羅卓還是第一次遇上,不由得他又對高懷遠佩服了一分。
“諸位將軍也都乃是行伍之人,我等出征打仗,最忌的就是物資無法跟上補給,俗話說的好,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我軍多為步軍,就對后勤更是依賴,假如準備不充分的話,一點點偏差就很可能導致戰(zhàn)爭的失敗,故此本官才會如此關(guān)注此事!倒不是在難為他們什么!”高懷遠看著那些官員退出大帳之后,開口對帳中諸將說道。
不管是殿前司、步軍司的將領(lǐng)還是鎮(zhèn)江府駐屯軍的將領(lǐng)們,聽罷之后都甚為感動,長久以來,他們雖然負責鎮(zhèn)守鎮(zhèn)江府,乃是長江下游的鎖江重兵,但是因為史黨的妥協(xié)政策,加上朝廷歷來奉行的以文抑武的政策,即便是平級的武將在平級的文官面前,也備受壓制,沒少受氣,而今天高懷遠到來之后,將這幫文官一個個訓斥的無以立足,無疑讓這些武將大大的出了一口氣,爽快的不得了,紛紛點頭表示同意高懷遠的話。
“羅將軍,本次出征本官還調(diào)來了棗陽忠順軍一萬精兵,不知他們何時可以到達,你這里可是已經(jīng)得到了消息嗎?”高懷遠按下這個話題不談,接著對羅卓問及了忠順軍的事情。
羅卓立即答道:“啟稟太尉大人,忠順軍前日先遣斥候已經(jīng)到達鎮(zhèn)江府,他們于七日之前,已經(jīng)從棗陽出發(fā),到黃州登上楚州都統(tǒng)司水軍戰(zhàn)船,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江上,正在朝這邊急趕,估計最晚將會在明天下午達到,早的話明日一早就能抵達鎮(zhèn)江!”
高懷遠現(xiàn)在頗為急著想見識一下黃嚴麾下的忠順軍的情況,他們兩個人去年有約,要比試比試各自所率之軍的精銳程度,聽聞黃嚴最晚明天抵達,高懷遠這才放心下來,現(xiàn)如今忠順軍在黃嚴和孟珙的帶領(lǐng)下,應該已經(jīng)是一直十分精銳的兵馬了吧,如果黃嚴沒有辜負他的期望的話,那么這次他們這五萬多精兵,對付起來李全就不會有什么問題了!
高懷遠起身領(lǐng)著眾將出了大帳,要羅卓為他們展示一下鎮(zhèn)江府大軍的實力,聽聞高懷遠要檢校鎮(zhèn)江府大軍,羅卓不敢怠慢,立即傳令下去,令這次出征諸軍立即在校場列隊,接受高懷遠的檢校。
于是大營之中隨即響起了一陣號角之聲,從號角的聲音之中,諸將可以分辨出此乃點兵號聲,不多時大營之中便人喊馬嘶響成了一片,很快從營中各處便出現(xiàn)了一隊隊披掛整齊的兵將,魚貫朝著大校場的方向集結(jié)而去。
高懷遠和手下諸將都默默的在心中計時,這種集結(jié)乃是軍中最基本的操練,從時間長短上邊可以看出,平日里軍隊的整備情況,而眼下看來,鎮(zhèn)江府都統(tǒng)司平日的整備情況還算是可以,但是比護圣軍來,還是差了一些距離,但是羅卓能做到這種程度,在南宋諸軍之中也算是相當不錯了,這方面他們倒也不會拿鎮(zhèn)江府都統(tǒng)司大軍和他們殿前司大軍相比,畢竟殿前司諸軍現(xiàn)在接受的操練乃是更加嚴格以及適當?shù)牟倬殻纤我话愕能婈牞F(xiàn)在已經(jīng)很難趕得上他們了。
高懷遠在羅卓的陪同下,來到了校場,隨即校場上黑壓壓的兩萬大軍便一起在軍中將官的率領(lǐng)下,齊刷刷的跪下,發(fā)出一陣甲葉子嘩啦啦的碰撞響聲,倒是也顯得十分雄壯,軍中將士們隨即口呼:“恭迎太尉大人檢校我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