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太后回宮
,帝女難馴:逆天長公主 !
四月初三,天氣有些陰沉沉的,午后卻下起了綿綿細(xì)雨,今日是太后回宮的日子。
昭陽用了午膳,徑直去了福壽宮,進(jìn)了福壽宮的門,院子里,早已經(jīng)有許多嬪妃公主在候著了,正閑閑地?cái)⒅挘屎笠呀?jīng)去了宮門口,同楚帝一同迎接。
昭陽瞧見賢妃立在人群最前面,肚子隆起,面色隱隱還有些蒼白。
昭陽心中難免覺著有些酸楚,那孩子明明已經(jīng)沒有了,賢妃卻仍舊不能表現(xiàn)出有絲毫異常的模樣,不能悲傷,不能哭,稍有不慎,就會(huì)惹人懷疑。
“賢母妃。”昭陽走到賢妃面前行了禮,賢妃抬起眸子看了昭陽一眼,嘴角微微勾了勾,算是笑了笑,只是眼中卻有著化不開的苦楚。
有宮人匆匆忙忙進(jìn)了福壽宮的大門,行了禮:“給各位主子請(qǐng)安,皇后娘娘派奴才來給各位主子傳個(gè)話,太后娘娘已經(jīng)進(jìn)了宮,朝著福壽宮來了。”
立在宮中的嬪妃公主們聞言,這才連忙站直了身子,按著該站的位置站好了,安安靜靜地候著。
不多時(shí),就聽見外面有腳步聲傳來,伴著腳步聲,還有楚帝的笑聲:“母后這一次回來,精神氣兒瞧著倒是更好了許多。”
“你就知曉哄哀家開心。”另一個(gè)聲音應(yīng)道,聲音有些蒼老,卻帶著幾分利落,隱隱透著歲月沉淀而成的威儀。
緊接著,就看見最前面引路的宮人先進(jìn)了門,隨后,楚帝明黃色的衣袍便出現(xiàn)在了門邊,眾人這才連忙跪了下來:“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拜見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拜見皇后娘娘……”
太后進(jìn)了門,腳步便停了下來,目光掃了掃院子里的人,神色卻并未有任何變化,半晌才道:“起來吧,這陰雨綿綿的,在這院子里站著做什么,都進(jìn)殿吧。”
眾人連忙從中間向兩邊讓了開來,等著太后一行先入了殿,才一同進(jìn)了正殿。
進(jìn)了正殿,太后命人賜了座,一屋子人坐了下來,昭陽才抬起頭來,目光落到了太后身邊坐著的那女子身上。
果真是柳雅晴,模樣同前世并未有什么不同,穿著一身青碧色的衣裳,坐在太后身邊,低垂著眉眼,面上滿是嬌羞味道。
昭陽瞧見殿中眾人的目光都若有若無地朝著柳雅晴望去,暗自勾了勾嘴角,心中卻帶著幾分嘲諷。
“好好好。”太后目光掃了一圈,眾人的神色表情都盡收眼底,連叫了三聲好,才笑著道:“看來,咱們雅晴果真是容色出眾,瞧瞧,一進(jìn)來,這一屋子人都在看你呢。”
太后笑著,才正了臉色:“給大家介紹介紹吧,這位柳姑娘,是淮南監(jiān)察御史柳奉知柳大人之女,之前哀家在淮南避暑的時(shí)候,承蒙柳大人和他夫人照料著,柳姑娘也一直陪在哀家身邊,同哀家說話逗樂。哀家這些日子習(xí)慣了她的陪伴,一時(shí)半會(huì)兒倒是離不開了,便索性將她一塊兒接入了宮中,住上一段時(shí)日。以后,她同哀家一起住在這福壽宮,也算是宮中一個(gè)主子,大家多多照料著些吧。”
眾人連連稱是,心中卻都如明鏡一般。昭陽抬起眼來看了看楚帝似笑非笑的臉,便又轉(zhuǎn)過頭去,定定地看著那柳雅晴。
這目光倒是讓太后逮了個(gè)正著,太后眸光暗了下來:“昭陽,你這般瞧著柳姑娘做什么?”
許多雙眼睛便都落在了昭陽身上,昭陽倒也不回避,大大方方地笑著道:“皇祖母,孫女是在想,都說淮南多水,淮南的女兒們,都如同水做的一般,此前倒還覺著有些懷疑,如今瞧見了柳姑娘,卻才明白,所言非虛。柳姑娘這溫柔似水,如清水芙蓉的模樣,倒是讓昭陽好生羨慕。”
太后這才抿嘴笑了起來:“這半年未見,昭陽倒是愈發(fā)的會(huì)說話了。”
楚帝也笑了起來:“母后倒是不知,這半年,昭陽可是長進(jìn)了許多,聰穎出眾,這段時(shí)間,都在幫著皇后處置后宮之事,后宮之事繁瑣,她卻也打理得井井有條的,讓朕都有些刮目相看呢。”
太后聞言,眼中卻染了幾分打量,似笑非笑地看著昭陽:“是嗎?那敢情好,皇后教導(dǎo)了一個(gè)好女兒吶。”
說完,便淡淡地轉(zhuǎn)開了眸子,蹙著眉頭道:“怎么沒瞧見德妃啊?可是病了?如今德妃也太過不守規(guī)矩了吧?哀家回宮,竟都不來迎接,越來越不成樣子了。”
只是話中這樣責(zé)怪著,眼中卻帶著淡淡地寵溺。
太后的話一出口,殿中的氣氛便冷了下來,帶著幾分詭異,眾人面面相覷,沒有人開口。
“怎么著?本宮不在這段時(shí)日,莫非德妃還出了什么事不成?皇帝,你來說說,這德妃究竟是怎么了?”
楚帝“呵呵”笑了笑,笑聲有些尷尬:“德妃最近忒不像話,使宮中禁術(shù)謀害昭陽,還向賢妃下毒,想要害賢妃腹中孩子,謀害皇嗣。朕下旨,將她貶為才人,送到了靜安宮思過去了。”
“謀害昭陽?謀害皇嗣?”太后擰起了眉頭來,目光落在賢妃的肚子上,半晌才道:“賢妃這腹中孩子不是好好的嗎?昭陽也好好的,這罪名又是從何而來的?”
昭陽瞧見,太后此話一出,賢妃的手便暗中在袖中收攏了。
半晌,賢妃才站起了身來,上前了兩步跪了下來道:“倒也不是臣妾說三道四,只是太后娘娘不知,當(dāng)時(shí)若不是齊美人為臣妾擋了災(zāi)禍,只怕臣妾腹中孩子便難保了。”
太后眼中閃過一道鋒芒,嘴角噙著一抹冷笑,靜靜地瞧著賢妃,似是等著她說完,便要發(fā)作一般。
卻只聽賢妃話鋒一轉(zhuǎn),又接著說著:“不過,臣妾亦是知曉,德……才人素來是太后娘娘身邊最貼心的,雖然如今有了柳姑娘,不過柳姑娘剛?cè)雽m中,許多規(guī)矩事情都不清楚,太后娘娘身邊有個(gè)知冷知熱的也好。不如,陛下便將德才人接出來吧,就讓德才人在太后娘娘身邊侍候著,便也當(dāng)將功贖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