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思慮過甚?
太后在一邊湊趣:“你皇阿瑪賞的可真的是好東西,還不快謝謝你皇阿瑪。”
確實是好東西啊,明蓉瞪大眼看著那溫潤的色澤,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住。
康熙眼中的笑意濃得快要溢出來,捏著掛玉佩的絲線不放手,“那你說皇阿瑪還壞不壞?”
明蓉歪著頭,瞪大眼睛力求將無辜的眼神傳遞給他,“不--外--”
康熙這才松手,還順便戳了戳她的酒窩,“焉兒壞的小丫頭。”
明蓉緊緊地攥著玉佩,低下頭腹誹,我只說你不外,可沒說你不壞,哼,讓你戳我酒窩,讓你說我壞。
現(xiàn)在才是康熙十二年三月,算起來康熙到五月才能滿二十歲。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十六歲智擒鰲拜,十七歲確立儒學的治國方針,緊接著正是今年三藩之亂的爆發(fā),無一不是證明了這位在歷史上得到極高評價的帝王此刻正處于意氣風發(fā)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時期,遠沒有到了晚年時帶著惶恐的怯懦和恐懼。
他現(xiàn)在還年輕,他還有大把的時光去實現(xiàn)他的抱負,明蓉抬頭看著他面對兩位長輩時真實的笑顏,突然有些飄忽和茫然,這是那位圣祖皇帝啊,現(xiàn)在居然觸手可及,這讓明蓉猛然間有很強烈的不真實感。
其實來到清朝這么久,她一直都在下意識地逃避著這個問題,她總是在當自己正在做一個夢,等到夢醒了一切又都會恢復原狀。
她根本不敢去想象,她慢慢長大后如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生存,男尊女卑、三跪九叩、陰謀算計,甚至,遠撫蒙古,每次一想到這些,她都覺得自己焦慮得想重新投胎。
哪怕所有的歷史教訓或者個人經(jīng)驗都告訴她槍打出頭鳥、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可是她仍然掙扎著,一定要選擇融入這個時代嗎?一定要隱忍著壓抑著現(xiàn)代所養(yǎng)成的性格讓自己變成這個時代以夫為天的女人嗎?雖然已經(jīng)重新投胎了,可是于她來說這是換了一個肉體,她的靈魂仍然是那個帶著驕傲帶著不屈帶著現(xiàn)代社會獨有的冷漠疏離的蔣明蓉,她一定要將這些都壓抑著,讓自己變得卑微,變得依附,變得妥協(xié)嗎?
可是如果不這樣又能怎么辦,回去嗎,且不說她根本不知道該怎么回去,單單是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嬰兒就已經(jīng)是個難題,如果在現(xiàn)代已經(jīng)死了,那身體肯定沒了,那帶著這個嬰兒的身體回去又怎么活?
千頭萬緒紛至沓來,讓她腦子里亂成一團,顯得有些懨懨的沒精神。
太后見狀以為她困了,朝周嬤嬤使了個眼色,周嬤嬤立刻機靈地抱著明蓉到偏殿去了。
這邊太后才又向孝莊道:“皇額娘,臣妾也是昨兒在知道,那小丫頭還沒有個名字,您看是您賜一個還是臣妾就自個兒取一個?本來是不敢勞煩皇額娘的,只是臣妾怕自個兒才疏學淺……”
“竟是如此,那孩子抱來也快有一年了吧?”孝莊聞言朝一邊的康熙看了一眼,見他微微有些發(fā)窘便也沒再為難他,只轉而笑道:“你慣是個會說的,哪里還能才疏學淺,只是你既然都到哀家這里說起了,哀家也便給了你一回面子。”
說著想了一會兒道:“就叫明蓉吧,明,明亮、明朗、明理;蓉,代表好運、康泰、錢財,希望這個小丫頭是個明理爽利的好孩子,以后一生都好運氣,一輩子都無疾無憂的。”側頭看向康熙,“皇帝說呢?”
“皇瑪么賜的名字自是好的,皇瑪么和皇額娘福澤深厚,明蓉能得以庇佑也是她的福氣。”
太后亦站起來福身謝恩,“臣妾代明蓉謝皇額娘賜名,”一邊又笑道,“她自是個好運氣的,不然也不能被抱進宮里來了。”
于是某包子的名字就這樣定了下來,而當事人卻還在和腦子里亂得一團的思緒作斗爭,于是一連幾天都是懨懨的。
太后見她總是提不起精神的樣子,以為她哪里不舒服,忙請了太醫(yī)來瞧,誰知太醫(yī)把脈了半天,猶猶豫豫地說是思慮過甚。
不但太后等人無語,連太醫(yī)自己都在懷疑是不是他自己真的是才疏學淺。于是一邊請罪一邊趕著回去翻閱典籍交流同事加強學習。
本書由首發(fā),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