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狂妄
,官路迢迢 !
第349章狂妄
薛華鼎推心置腹地說道:“呵呵,說句內(nèi)心話,我初來乍到,也跟所有才上任的人一樣,想燒三把火讓自己打開工作局面。張主任,你說難道我就帶著你們向局領導要待遇、要房子就行了?這三把火燒起來似乎也不會很旺吧?……,我的想法,最好還是在工作上有一個新的起色才是正道,火燒在這里還是地方?!?br/>
張金橋猶豫了一會,說道:“真的,我也說一句內(nèi)心話。不是我看不起你薛局長,我只是設身處地地為你著想。你說,你一個新來的能幫我們解決基站問題、設備問題和人員問題嗎?我不是嚇你,我們移動中心涉及到的資金可不是小數(shù)目,人員也不是幾個人。褚副局長現(xiàn)在是怕了我,一見我就搖手說,小張,你就不要提錢和人的事了,告訴你,沒有!”
薛華鼎自然不可能在下屬面前露怯,即使最不了解有關情況,他的官腔還是可以打的,于是他說道:“即使我不能,我也可以向上級匯報要求解決吧?即使不能完全解決也可以部分解決,總比不理要強吧?”
張金橋賭氣似地說道:“既然你不怕麻煩,那我就說了。”
見薛華鼎點頭,張金橋說道:“影響我們?nèi)貐^(qū)移動通信質(zhì)量的就是我們安華市的移動網(wǎng)絡,四個縣的移動基站少,幾乎都是幾個孤島,問題都不是很多??梢哉f,只要解決了安華市的網(wǎng)絡質(zhì)量問題,我們在全省的排名肯定就會上升好幾個名次。以前為了適應市委市政府的‘沿江發(fā)展、中間張開’城市規(guī)劃戰(zhàn)略,我們市局的基站基本都是沿紫江一帶建設的,只在市政府附近才多建了二個基站。
但是,這幾年城市發(fā)展情況不是按原來的戰(zhàn)略進行的,特別是那條到江西、到省城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以后,城市整體發(fā)展變成了現(xiàn)在的一個‘十’字形結構,沿紫江建的企業(yè)和住宅小區(qū)都在萎縮了,而東西方向這條線的移動用戶顯著增多。導致的后果是我們基站在沿江一帶有富余,而在高速高路沿線的容量則相當緊張,覆蓋區(qū)域也太少。信道擁塞、話務溢出、掉話率都相當高,我們的通信質(zhì)量當然就不行了?!?br/>
紫江是橫穿安華地區(qū)的一條大江,在安華市穿城而過,從城北流到城南。而到省城和江西的高速公路則是東西方向,與紫江幾乎是相互垂直,形成了一個大“十字”形,老的工業(yè)企業(yè)一般是沿江而建,而最近新建的企業(yè)、住宿區(qū)則近似地沿高速公里而起,越發(fā)使這個“十字”變得龐大了。
薛華鼎快速地記錄著,一邊思考著張金橋所說的這些移動專業(yè)術語,他沒有經(jīng)過移動技術培訓,相關知識還是許蕾告訴給他的,或者是自己在當股長、副局長的時候自學的,也就很不全面、不準確。
張金橋見薛華鼎眼里露出迷惑的神色,以為他是在考慮為什么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解釋道:“這些問題不是我們一個移動中心所能夠解決的。因為基站數(shù)量不夠,所以很多區(qū)域信號都無法覆蓋。
薛局長,你也知道,一個通話的用戶從一個小區(qū)走到另一個小區(qū),他的電話要不中斷并進行平穩(wěn)交接的話,按道理在其交接的地區(qū)有一段是二個甚至多個小區(qū)重復覆蓋的,這樣系統(tǒng)才能把這個用戶從一個小區(qū)的信道切換到另一個小區(qū)的信道上,它的通話才可能穩(wěn)定,讓用戶察覺不到通話質(zhì)量的變化??墒?,現(xiàn)在我們的信號都覆蓋不到,我們又不是神仙,能不掉話嗎?我們申請在新區(qū)進行基站建設的報告都這么大一疊,他們那些局領導只知道要我們進行網(wǎng)絡優(yōu)化,說什么安華市基站的數(shù)目不比其他市的比例低。全他媽的廢話,城市建設、城市布局都不同,能簡單地按比例來確定基站數(shù)量嗎?沒有相應的基礎建設,我們能優(yōu)化什么?”
薛華鼎問道:“那你們想沒想過,將沿紫江一帶的基站搬遷到高速公路這邊來?再說,現(xiàn)在上級不是要求逐步實現(xiàn)高速公里網(wǎng)絡信號的全覆蓋嗎?”
張金橋道:“省里要求的高速公路網(wǎng)絡無縫覆蓋,是針對高速公路本身而言的,并沒有指高速公路兩邊的區(qū)域。再說,無縫覆蓋也不是用模擬大哥大來實現(xiàn),而是準備用新出現(xiàn)的gsm信號來覆蓋。暫時還無法實現(xiàn),省里要求我們在2000年之前爭取完成?,F(xiàn)在離2000年還有好幾年,我們可不敢瞎整啊?!睆埥饦驔]有急于回答薛華鼎的前一個問題,而是先回答了他的后一個問題。
薛華鼎點了點頭,并快速地在筆記本上記下了。
張金橋見薛華鼎臉上沒有任何變化,心里感到有點奇怪,心里想:“難道他沒有聽出我話里譏諷的意思?還是他不與我這個人計較?”
想到這里,張金橋老實說道:“將紫江邊上的基站搬遷一部分基站到高速公路旁邊來的想法,我們不是沒有想過,以前褚副局長也跟我們一起商量過。但我們討論了很久還是不行?!?br/>
薛華鼎問道:“哦,為什么不行,是技術方面不行還是經(jīng)濟方面不行?”
張金橋道:“嚴格地說二方面都不行。當然,最重要的是技術方面不行,搬過去只能是割肉補瘡,瘡可能沒有補好,那肉可能還割壞了?!?br/>
薛華鼎見他說到這里就不說了,忍無可忍地說道:“張主任,請你說具體一點,技術上到底是怎么一個不行法,請你不要用這些抽象的詞來跟我說。我承認我在移動方面不是專家里手,但你也應該尊重我,我現(xiàn)在是在調(diào)查了解情況。如果你還這樣,我就請其他同志來匯報?!?br/>
所謂請其他同志匯報,說清楚一點就是薛華鼎認為張金橋不稱職,要求改換新的移動中心主任。
張金橋和徐春、梁克宏都是一愣,想不到薛華鼎喊變臉就變臉,剛才還是有說有笑的,一下就冷若冰霜了。
張金橋再也不敢?;?,心里也有一絲后悔,他認真地說道:“說技術不行,主要是二個方面。一個是我們的基站建在紫江邊上,信號受到江面的反射,基站的密度要適當大一些,也就是說這些區(qū)域的用戶的手機信號要強于平地的信號才能保證通話質(zhì)量,因此基站搬遷的數(shù)量很有限。第二是高速公路那里的網(wǎng)絡建設需要重新規(guī)劃,重新建設。我們的人手和精力也有限,實在無力承擔這么大的任務。此外,還有一個經(jīng)濟方面的原因?,F(xiàn)在江邊建的基站基本都是老基站,如果搬遷的話,除了室內(nèi)的交換機設備、傳輸設備能利舊的話,其他如機房空調(diào)、天線、饋線、傳輸線路等等都要重新購買。這筆投資很大,當時褚副局長就是因為這個而堅決否掉了搬遷計劃?!?br/>
薛華鼎沒有跟他糾纏于該搬遷還是不該搬遷,而是問道:“那你說的人員缺乏的問題,又是什么問題?哪類人員最缺乏,你希望局里怎么做?”
張金橋回答道:“網(wǎng)絡優(yōu)化人員最缺乏。有的市網(wǎng)絡優(yōu)化人員和維護人員基本相同。而我們的網(wǎng)絡優(yōu)化人員只有五個,網(wǎng)絡測試都忙不過來,很難進行實際意義上的網(wǎng)絡優(yōu)化。而且運行維護部跟我們移動中心的配合也不是很好,我們提出的一些優(yōu)化意見他們總要否決。就是我們堅決強調(diào),他們也要拖好長的時間來幫我們進行硬件調(diào)整?!?br/>
薛華鼎問道:“難道你們自己沒有專門的維護人員?硬件調(diào)整都要運行維護部的人來做?”
張金橋點頭道:“就是嘛。我們都已經(jīng)提出過幾次了,可局里就是不給我們配這個機構。其實局里不給我們機構也可以,就將這些我們必須要的技術人員直接歸入到網(wǎng)絡優(yōu)化部門也行。我說了多次,一點效果也沒有,反正他們答復就是沒人給我們?!?br/>
薛華鼎問道:“你們的培訓情況如何?”
說著說著,張金橋的語氣又大了起來:“薛局長,你不說這個還好,一說這個我就有氣。你說,我們移動中心的人到國內(nèi)培訓的機會都少,有的人卻跑國外幾次了,很多人都不服氣?!?br/>
薛華鼎道:“是你不服氣吧?你沒出過國?”
張金橋慚愧了半秒鐘,說道:“去過,可我只去了一次。有的人出了三次國了。說出來你肯定不信,他們設備引進辦的就有人去年出了三次國,嘿,嚇人吧?本來這些出國指標是因為購買移動設備得來的,應該給我們移動中心傾斜一下吧???,不但不傾斜,反而是我們移動中心去的更少。真是想起就讓人寒心,人不能自私到這個程度嘛?!睆埥饦蚍薹薏黄降卣f道。
梁克宏小聲道:“你還好想一點,你們移動中心的正副主任都去了。我們新技術開發(fā)中心就我一個出過國,我被我手下的說了好多次了?!?br/>
薛華鼎對張金橋道:“這種事情是局里統(tǒng)一安排的,難道買移動設備就該你們出國,不都是局里統(tǒng)一投資的?我問你培訓的事,你扯那么多干什么?”
張金橋道:“出國培訓也是培訓啊?,F(xiàn)在我聽說市局有一批真正的出國培訓名額,四個指標,到現(xiàn)在我還不知道會不會給我們。”
“真正培訓?”薛華鼎問道,也不由自主地在“真正”二字上加重了語氣。因為他上次出國考察就是名義上考察,其實完全是游山玩水。
“是的。培訓時間二個月,最后還要考試。我擔心又像上去有個市局一樣派二個五十幾歲要退休的老頭去上課,讓人家老外看笑話,呵呵?!闭f著,張金橋又笑了起來,其他二人也偷偷地笑著。
薛華鼎聽了,心里也笑了一下,這件事他也聽說了:人家國外公司是舉行的真正培訓,結果有個市局把它作為福利照顧給了二個退休職工。于是,二個老職工陪著十幾個小年輕一起上了二個月的課。外國人開始還被這二個老同志震?。簩嵲陔y得看見這么一把年紀的人還來學習新技術。
不過,老外不久就看出了異常:老外因為好奇和欽佩,上課時有意關照他們一點,上課時經(jīng)常有意識地提醒似地多問他們一些問題。但即使最簡單的問題,他們二個老職工也回答不出來。而且接觸多了之后,發(fā)現(xiàn)他們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都不認識,專業(yè)術語一個也不清楚,最后考試連姓名都不知道寫哪里,也沒有把自己名字的拼音背下來。最后還是翻譯幫忙代替他們把名字填在了適當位置,考試成績也就不得而知了。
回來之后,二個職工找到他們的領導大吵了一通,說是局里故意出他們的洋相,人家出國是游山玩水,吃香喝辣,回來還有美金可拿。只有他們在那里坐了二個月的牢。
薛華鼎有點哭笑不得地對這個不拘小節(jié)的人道:“你啊你,張主任。請你認真一點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