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標§】第六十七章 萬里煙霄中路分
“吱嘎——”,城門日久未啟,乍然突開,聲音澀滯且沉悶,猶如久霉的時歲,被推搡著一絲一縷的撕裂開。
城外刀槍林立,銀色槍頭如冷霧彌結(jié),將遠近的山山嶺嶺都遮掩得不見蹤影。安慶緒揚目望去,這密密扎扎的史氏兵馬,縱橫交錯間已結(jié)成嚴密的陣列。史思明與**惡戰(zhàn)一場,竟然未損主力!
陣列最前方旌旗招展,數(shù)名戰(zhàn)將驅(qū)馬輾轉(zhuǎn),眼見城門大開,俱是大喜。惟其中一名中等身材的青年戰(zhàn)將喜怒不行于色,翻身下馬,遠遠的跪伏稟道:“臣史朝義拜見皇上!家父在營帳中跪迎皇上駕臨,皇上請——”
史朝義是史思明長子,在這個時候,明知安慶緒插翅難飛,他居然還行此大禮,真算是全盤功夫做到家。連在安慶緒身后的沈珍珠都覺得此人心計深厚,能屈能伸,不可小覷。據(jù)聞史思明只偏愛幼子朝清,史朝義雖屢立戰(zhàn)功,仍然不得歡心。這次遠赴鄴城“救援”安慶緒,史思明留下朝清鎮(zhèn)守老范陽,卻派朝義打前陣,可謂偏心至極。假以時日,史朝義未必不是第二個安慶緒。
安慶緒冷笑:“這樣大的陣勢迎候朕,史王有心了!”所稱“史王”即指史思明。
史朝義初時忌憚安慶緒武藝,又怕他起魚死網(wǎng)破之心帶領(lǐng)鄴城數(shù)萬兵馬殺將出來,這時已看清安慶緒身后侍從不足百名,暗自竊笑,說道:“陛下恕罪,家父千城弛緩救駕,足疾復(fù)發(fā)不能親自迎駕。”一手按劍,一手背后,朝身后眾將士做了個五指緊攥的手勢,意即等安慶緒一行走進陣列中,便先發(fā)制人將其摛拿。
安慶緒策馬欲行,人不回頭,卻沉聲令道:“還不快送她從側(cè)旁走!”
那四名侍衛(wèi)早就將沈珍珠簇擁在中央,沈珍珠騎的是一匹腳力極健的駿馬。聽了安慶緒之命,其中一名侍衛(wèi)低聲催道:“夫人,快走吧。”牽動馬韁,人馬緩緩地往側(cè)面方向行了幾步,史思明兵馬是正面合圍鄴城,鄴城外除正道外還有兩條小道,一條往北,通向愁思岡,一條朝南,正可沿路過平州、揚州,直至吳興,他們唯有從南面小道越山嶺逃遁。
安慶緒霍然擺首,手中馬鞭如長蛇飛卷,“啪”的擊打到一名侍衛(wèi)坐騎的臀上,“快走!”他聲音短促而斷然,那馬長嘶著領(lǐng)頭沖出,隨后四騎亦大奮健蹄,長足奔出。
沈珍珠倉促中往回望,安慶緒卻頭也不回,跨馬行入敵營。遠遠的聽到史朝義聲音極大且十分的正氣凜然:“安慶緒弒父殺弟,罪行滔天,人人得而誅之——眾將士——速速將他拿下——”話音未落,聽到“啊——”的一聲慘叫,仿佛是安慶緒屬下一名侍衛(wèi)已被砍翻下馬,接著又是連聲慘叫,安慶緒長劍揮去,人仰馬翻,激起一片血雨。
沈珍珠轉(zhuǎn)回頭,不忍再看。
安慶緒再是武藝蓋世,又怎敵千軍萬馬?
身后有人喊著:“那定是安慶緒的家眷,別讓她跑了!——”頓時有十余騎追趕上來。兩名侍衛(wèi)彎弓搭箭,射人先射馬,追在前頭的幾騎應(yīng)聲落地,正好擋住后面幾騎去路,行動稍稍受阻,沈珍珠等五騎乘勢躍進入小道,暫且將追兵拉下一段距離。
三月的風(fēng)蕭蕭作寒,夾帶著山嶺樹木的苦澀氣味,刮到臉上有如割裂般的疼痛。
沈珍珠縱馬狂奔,恍惚中殺戮之音不絕于耳。
人與人之間的殺戮,是永遠無法停止的。
她只能縱馬狂奔,只望這奔跑無停無止,在這無停無止的奔縱中,能夠湮滅思考,湮滅過去,與未來,湮滅時間。
“快看,快看!”
一名侍衛(wèi)突然在身邊狂呼著。
她與四名侍衛(wèi)都不由自主的勒馬止步。
東北方向,一股烈火濃煙朝天冒去,燒得半邊天空如抹紅霞,竟有一種悲壯的慘烈。
這里離鄴城有多遠?砍殺聲仍舊遠播而至,如洪水奔騰,似震雷轟響,在山嶺間滾動不已,朝著遠方震動過去。這場戰(zhàn)斗,必是無比的激烈,固然是比少敵眾,以弱敵強。
五人都凝佇不動,聽那砍殺聲愈來愈弱,愈來愈低……
火勢望天而沖,濃煙滾塵日上,這場火該要燒數(shù)日數(shù)夜。
“陛下,陛下!——”先前那名狂呼的侍衛(wèi)哭嚎著滾倒下馬,朝鄴城方向跪伏叩拜。
其他三名侍衛(wèi)也紛紛下馬跪拜。
沈珍珠昂首眺望,心中一片冰涼。
別矣,安慶緒。
若有來生,我寧愿你永遠是太湖邊扁舟上的安二哥。
或者,我寧愿從未與你相識。
你從未落入湖中,我從未去救你,李俶亦從未救過我。
生命是一條鎖鏈,環(huán)環(huán)相息。
我們都只是其中微弱的一環(huán)。年少的時候,我們都以為自己可以改天換地,然而我們所能改變的,其實只有自己。
“夫人快上馬,我們速速離開此地!”不知過了多久,一名侍衛(wèi)將馬韁拉至沈珍珠面前。
這四名侍衛(wèi)皆已拭去面上淚痕,神情顯得極為剛毅。他們的主人雖然已死,卻更堅定了他們完成遺留任務(wù)的決心。
沈珍珠朝他們點頭,上馬,催韁,五騎馬踐小道,過密林,風(fēng)馳電掣般朝前沖去。
行了半個多時辰,小道漸漸顯得寬敞,其中一名侍衛(wèi)熟知地形,高聲道:“過了這片山嶺,前面就是官道——”
“大哥,小心!”旁邊一名侍衛(wèi)大聲提醒。
說時遲,那時快,忽聽空氣中傳來一股如被撕裂的呼哨聲,霎時,強勁的箭頭如劈空閃電破空而至,準確的刺入那名侍衛(wèi)的頭顱。那名侍衛(wèi)來不及哼一聲,立時倒裁下馬。
與此同時,那大聲提醒的侍衛(wèi)已合身而上,將沈珍珠撲倒下馬,連滾數(shù)圈,其他兩名侍衛(wèi)也自翻身下馬躲避,那兩側(cè)的箭矢如急雨般激流而下,直射入地面的泥淖中、樹干上,不少箭矢在空中相碰,紛紛掉落。
過了好一會兒,山嶺兩側(cè)才停止發(fā)箭。傳來一個清亮而傲慢的喊聲:“你們誰是喬裝打扮的安慶緒,站出來受死!”
沈珍珠一怔,聽聲音竟然是張涵若。
果然見山嶺左側(cè)人影簇動,數(shù)十名弓箭手已由隱匿處站起,然仍個個持箭瞄準,蓄勢待發(fā)。一會兒人影又動,如分花拂柳般讓出一個盔甲披掛全套在身的人兒,光華炫轉(zhuǎn)如紫云英,正是張涵若。
原來**雖然對戰(zhàn)史思明失敗,但張涵若一心殺安慶緒報仇,與郭子儀逃至缺門后私自帶著自家千余人馬折回鄴城周圍。她不敢驚動史思明軍隊,仍舊學(xué)著當(dāng)年在長安近郊游擊的做法,隱在鄴城附近。見史思明將鄴城包圍,便思忖安慶緒必定要想法子逃跑,若要逃跑,朝北的諸城或被**占據(jù),或被史思明搶奪,只可能從南邊山路南下,于是就預(yù)布伏兵。今日她也聽見鄴城的打斗聲,知道史思明已與安慶緒開戰(zhàn),心中竊笑不已,只等安慶緒入甕。方才看見沈珍珠等五騎沖來,四名侍衛(wèi)都是安慶緒兵馬的服色,以為安慶緒也在其中,連忙放箭阻攔。
沈珍珠心念稍動,便猜到張涵若的想法,為保住余下三名侍衛(wèi)的性命,忙率先站起:“張將軍,別放箭,是我!”
張涵若乍見沈珍珠,大吃一驚,將手一捺,不準手下隨意放箭:“沈……高小姐,你怎么在這里?”
沈珍珠道:“我乘著鄴城混戰(zhàn),逃出來的。”
張涵若眸光一轉(zhuǎn),笑道:“那就好!你被捉走后,郭子儀老將軍大為過意不去,一直在思量怎么救你出來呢。可好,你已然自己得逃!”目光轉(zhuǎn)到那三名侍衛(wèi)身上,眸中有了寒意:“你們?nèi)耍亲鍪裁吹模俊?br/>
那其中一名侍衛(wèi)因為自己兄長猝然被箭射死,悲憤交加,沖口道:“你要殺便殺,我——”話沒說完,沈珍珠已輕輕按住他手臂,小聲道:“若你要懲一時意氣,讓旁邊兩位兄弟都陪你送命,你只管亂說亂喊。”那侍衛(wèi)左右一看,面漲得通紅,終于還是咬唇噤聲。
沈珍珠對張涵若說道:“他們?nèi)酥姨映鲟挸牵€望將軍不要追究。”
張涵若稍作考慮,才說道:“那好吧,看在高小姐的面子,今日暫且放過你們?nèi)恕!庇謸P聲問:“高小姐今后打算去哪里?可要我派人護送?”
沈珍珠一笑,揚首對山嶺上的張涵若說道:“從哪里來,便往哪里去吧。有這三名兄弟護送我一程,將軍不必擔(dān)心。”
張涵若點頭,正要再說什么,忽的眉尖一挑,說道:“怎么后面還有人來?”
沈珍珠噤聲,果然聽到身后小道傳來“達達”馬蹄聲,猜想著是追趕她的史思明部下,說道:“定是追殺我們的人!”
張涵苦笑道:“有我們在此,管擒管殺!”
說話間,馬蹄聲近,兩騎馬由小道深處并轡馳來,躍入她的眼簾。她凝目仔細觀察馬上人,口中不禁“噫”了聲。
沈珍珠平視過去,看得更是清楚,這兩人均著玄衣勁裝,沾有血痕污跡,一個是風(fēng)生衣,另一個便是陳周。
風(fēng)生衣何等警覺,早拉韁止步,目光如電直射張涵若所在,與張涵若對視中,彼此都是一愣。
張涵若高聲譏誚道:“原來是馮大人,大人不在刑部理事,竟然千里迢迢來到鄴城,職責(zé)何在啊!”
風(fēng)生衣也不示弱,淡淡說道:“張將軍不隨郭老將軍號令,竟在此處游兵自駐,軍法又何在啊?”
張涵若一時氣結(jié)。但她確實觸犯軍法,這點軟肋可要比風(fēng)生衣擅離職守厲害得多,想了想,轉(zhuǎn)口道:“二位由鄴城來,可知安慶緒死了沒有?”
風(fēng)生衣也順勢轉(zhuǎn)移話題:“安賊身中數(shù)十劍,已經(jīng)血盡氣絕。”
初四日沈珍珠為保全風(fēng)生衣,特意派他送“信”給郭子儀。郭子儀得信后依計行事,在風(fēng)生衣茶中下蒙汗藥,藥倒后捆綁暫押軍中。然而初六日一場大戰(zhàn),郭子儀兵敗,退逃時押解風(fēng)生衣的兵衛(wèi)自作主張解開繩索,風(fēng)生衣便又潛往鄴城欲救沈珍珠,正趕上史思明與安慶緒今日的一場惡戰(zhàn)。而陳周眼見安慶緒要倒臺,史思明即將進駐鄴城,大事已然不成,遂乘著交戰(zhàn)混亂,由城中縱馬逃出,與風(fēng)生衣竟然會同在一處。二人在混亂中看見沈珍珠由南面小道逃走,便也跟隨在后,且順便砍殺不少追兵,不然以沈珍珠一行五人的速度,早已被那群急欲搶功的追兵趕上,哪里能這樣清靜。
陳周已看見沈珍珠,躍下馬,張口正欲拜見。沈珍珠已對張涵若揖道:“小女子高月明拜別將軍了!”
張涵若聽說安慶緒已死,心中紛亂不已,既高興父兄之仇得報,又遺憾未能親自手刃安慶緒,再想起自己與安慶緒也算青梅竹馬,沒想到造化弄人,落到現(xiàn)在這個局面,思緒繁亂,見沈珍珠向她辭行,便隨意點頭以作應(yīng)允。
陳周略顯愕然,隨即一個箭步擋在沈珍珠面前,連連向風(fēng)生衣使眼色,低聲道:“她……不能走,陛下和回紇可汗都在尋找她。”
風(fēng)生衣不動聲色地瞥著陳周,只覺得陳周自鳳翔失守而成待罪之身后,為人已大失水準:先是為攻下鄴城立大功,居然不顧沈珍珠性命要她向安慶緒下毒;現(xiàn)在又因著沈珍珠失蹤后皇帝和回紇可汗都一意尋找,又想另立一功,真是利欲熏心。
他微蹙眉頭,說道:“你沒聽說,她名叫高月明么?”對沈珍珠道:“夫人快上路吧,不然天色晚了,不好投棧。”
陳周瞪大眼睛狠盯風(fēng)生衣,又氣又恨。但他自知不是風(fēng)生衣對手,只能暫且咽下這口氣。
沈珍珠微笑點頭,輕聲對風(fēng)生衣道:“多謝大人。”
她的笑容依然是他不敢直視的,看著她慢慢別過頭,山嶺的塵霧透著薄薄的陽光,側(cè)面的輪廓籠上一層金黃,那樣絢爛,好似她正是玫瑰色鑲邊的彩云,風(fēng)生衣心頭微微悸動著,口中說著:“夫人客氣,只是……只望……”話語在口中囁嚅著,沈珍珠覺得奇怪,又轉(zhuǎn)頭聽他說話。
他猛然一驚,接著說道:“只望……夫人此去后,別要怪……他……”
他說得隱晦,沈珍珠還是聽懂了。她迎著那層稀薄的陽光,闔下眼睛,又緩緩睜開,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風(fēng)生衣低聲說道:“我會盡力忘記一切,我是高月明。”
……
她走了。
遠處的山嶺,沐浴在殘陽的余暉中,仿佛被涂上一層丹漆,挺拔崢嶸中更顯輝煌燦爛。有一縷炊煙依依在晚風(fēng)中搖曳,斷斷續(xù)續(xù),朦朦朧朧,似有若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