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大巫轉(zhuǎn)世
,截教仙 !
六耳向道,往日在光明山中除了靜頌黃庭,就是閉關(guān)悟道。(
..)今日烏云仙讓六耳為這些剛來地仙界的弟子**,六耳卻是有些不愿。
這不是六耳另有什么心思,而是在他看來,光明山上,有老師、師叔祖在,根本輪不到自己講道。
烏云仙輩分在那兒擺著呢,他說話,六耳不敢有違,只能應(yīng)聲答應(yīng)。
見六耳的表情收入眼底,烏云仙微微一笑,回后山去了,只留下望著不遠(yuǎn)處云海翻騰的六耳。
一道黃光從遠(yuǎn)處飛來,沒入陳九公體內(nèi)。于此同時(shí),蒼甲真人現(xiàn)出身來。
“有勞真人了。”
“帝君言重了。”雖然不知道陳九公為什么攔了孔丘、鄒衍后,回到人間將羅浮洞一脈所有弟子遷移到了地仙界,但這都不是蒼甲真人在意的,蒼甲真人在乎的是什么時(shí)候能給自己弄來一件頂級(jí)先天靈寶。而且蒼甲真人現(xiàn)在也有了目標(biāo),就是那墨云老祖的天地硯。
蒼甲真人剛離去不久,六耳出現(xiàn)在陳九公身旁,向陳九公一拜,而后看著其身后的仲由等人,“這幾位就是新入門的師弟吧?”
“這是你們六耳師兄!”
雖然見六耳不似人族,但仲由等人都看不出其修為,不敢怠慢,連忙一起上前拜見,口稱見過師兄。
六耳回禮,然后望著陳九公,似乎要說些什么。
心底輕嘆一聲,陳九公對仲由等人道:“怎么也要一天才能分出內(nèi)外兩門,汝等先回上仙宮吧。”
“弟子遵命。”
仲由七人往上仙宮而去,陳九公淡淡道:“汝有何事?”
“這……”就好像截教眾仙只尊通天教主一般,在六耳心中,最重要的人就是陳九公。如果沒有老師,自己何來學(xué)道之機(jī)。感覺到陳九公的目光中有失望之色,六耳心中甚是不安。
見六耳如此,陳九公輕嘆一聲,“徒兒,你已誤入歧途,自尚且不知?”
“啊?”六耳聞言大驚,卻是不知道老師何來此言。
“十五年前,你洪錦師兄從天庭帶回三十枚蟠桃,你那些師兄爭相搶食,唯有你似未聞未見。徒兒,修道重修心,此言卻是不假。然,萬物猶過不及。”
說完,陳九公化作一道青光離去,只留下六耳站在光明山前,望著那一個(gè)個(gè)爭相往山上攀爬的門人弟子,一時(shí)間似乎看呆了。
當(dāng)日陳九公突然將羅浮洞一脈上下全部帶離人間。此事不光是蒼甲真人,就連孔丘和鄒衍也有些納悶,這陳九公攔路相阻,怎么回身就把他那些門人弟子全部撤走了,連一個(gè)都沒留,將人間道統(tǒng)全部讓給了孔丘、鄒衍。
陳九公走的輕松,孔丘、鄒衍可不敢。在他們眼中的陳九公狡詐至極,若是殺了回馬槍如何是好。
但接下來的幾百年,孔丘、鄒衍發(fā)現(xiàn)即使陳九公走了,麻煩仍然還在。當(dāng)然這主要是針對孔丘的儒家,因?yàn)槿寮覛膺\(yùn)太盛,甚至到了遭天妒的程度。而陰陽家本就不溫不火,不興也不衰。
荀、孟分儒,二人都是儒家精英,但對儒的理解相沖。與封神榜和打神鞭、冥書和生死簿相同,儒家的應(yīng)運(yùn)靈寶也是一套。分別是孔丘手中的儒道尺、孟子的鐵卷丹書和荀子的春秋筆。門人弟子有思想是好事,像陳九公還盼著自己門下弟子有自己想法。可二者不同,截教講的是有教無類,而儒家不行。佛門可有大乘小乘,但儒家不行啊,這么弄下去就是分裂。
好不容易等到荀孟二人得道,這二人來孔廟隨孔丘修行,卻又遇法家大賢韓非出世。
雖然以前也有同為上古大神通者的墨云老轉(zhuǎn)世,立墨家一派。但墨云轉(zhuǎn)世之后,最開始師從于儒家弟子(這不是胡說,度娘百科里有),雖墨家法義與儒家法義相沖,但二者畢竟有一份香火情,而且又太清圣人在中間,雙方并無太大摩擦。
但這韓非的法家就不同了,與儒家法義完全相沖,而且韓非輔佐秦王縱橫六國所向披靡,法家隨秦國而興。
“道友,這韓非之事該如何計(jì)較?”陰陽學(xué)宮中,孔丘與鄒衍商議。
眉頭緊皺,鄒衍也感覺有些棘手。這韓非并非是上古強(qiáng)者轉(zhuǎn)世,但又有極大的氣運(yùn)在身,法家氣運(yùn)又強(qiáng)橫無比,甚至可與儒家相爭。最重要的是,這韓非身在秦國,自當(dāng)年從韓入秦之后,就再也不出咸陽,想對付他也沒有辦法。
眼中精光閃爍,孔丘沉聲道:“道友,那韓非有一師兄名喚李斯,與韓非同在秦國為官。此時(shí)秦王重用韓非,吾等可從中挑撥一二。”
“道友此言大善!”
……
咸陽秦王宮中,中車府令趙高進(jìn)來稟報(bào),“大王,白起將軍求見!”
“請!”
“是!”
這時(shí)宮中所有宮女、侍從全部退下,因?yàn)樗腥硕贾狼赝跻姲灼饘④姇r(shí),不許有任何一人在場。
不多時(shí),一男子走進(jìn)宮中。身高九尺,面目俊朗,臉上的輪廓猶如刀削斧鑿一般,顯示出剛毅的性格。最重要的是,此人雖無甲胄在身,但一身殺氣幾乎凝滯。
“大兄!”若是有他人在側(cè),一定會(huì)驚掉了下巴,這秦國上將軍竟然稱秦王為兄。
“嗯。”秦王額首道:“賢弟,如今吾秦國將士如何?”
“大兄放心!白起訓(xùn)練的士兵,不敬天地,不拜鬼神,只從大兄與吾命令,戰(zhàn)死也不入輪回,繼續(xù)作戰(zhàn)。”聽秦王相問,白起鏗鏘道。
“好!”秦王聞言哈哈一笑,“如此你我兄弟先掃平人間,再爭地仙界,殺回北俱蘆洲,祭拜盤古父神與十二祖巫大人!”
看著一身豪氣沖天的秦王,白起似有些擔(dān)憂,“大兄,恐怕那妖族……”
“妖族……”秦王從袖中取出一畫卷,遞給白起道:“賢弟看這是什么?”
從秦王手中接過畫卷,白起打開一看,只見一年輕道者躍然紙上。身穿八卦九宮袍,頭戴七星耀月冠,腰系絲絳,腳蹬麻鞋。“這是……”
“這是四百年前的秦國國師。”
“國師?”白起知道,在人間也有一些修士,不過這些人在白起眼中根本不堪一擊。而這些修士中,凡是到各個(gè)諸侯國任職的就更是不堪,根本就是騙吃騙喝騙錢財(cái)。
見白起一臉不以為然,秦王搖了搖頭道:“賢弟再看!”說著,秦王將手中圖卷一抖,青光一閃,直驚得白起一顫,一股駭人的殺氣從其體內(nèi)勃發(fā)而出。
但想起這是在秦王宮中,對面的就是自己大兄,白起平息了身上殺氣。抬眼望去,只見一行似古纂,又似上古妖文的文字出現(xiàn)在白起眼前。這幾個(gè)字都是由青光凝聚而成,白起一見之下不由得大驚失色。
“兩位大巫但且安心行事,若有患難,貧道必會(huì)出手相助。”
“大兄,這……”難以掩飾眼中驚駭之色,縱橫人間六國無敵手的殺神心頭微微顫抖。
“此圣即使不成圣,也相差不遠(yuǎn)矣。”口中艱難地吐出幾個(gè)字,秦王也難以掩飾心中的驚訝。自己兄弟二人能夠轉(zhuǎn)世,乃是享后土娘娘遺澤,或許在百年之內(nèi),圣人可以推算出來有兩巫轉(zhuǎn)世爭人皇之位。但要想在四百年前就能算出,這是什么修為?
秦王絕不會(huì)想到陳九公有圣人都沒有的先知先覺,故而對陳九公驚為天人。
“大兄,此事又該如何是好?”秦王與白起分主內(nèi)外,對外征兵的事歸白起所管。而決斷大事,還需秦王。
沉吟片刻,秦王將圖卷卷起,“既然有人相助,你我兄弟何不放手一搏?”
“放手一搏?”白起聞言一怔,想了一想,還是有些不放心,“可是這人……”
還沒等白起說完,只見秦王手中一用力,圖卷化為灰燼,“如果沒有他幫助,你我兄弟恐被妖族圣人算計(jì)。所以不管此人有何打算,你我想要成事,都少不了他的幫助。”說到此處,秦王頓了一頓,“若吾可一統(tǒng)人間,借人間龍氣,自可突破至祖巫,成不死不滅之體。如今圣人不出,就算是這道人也控制不了你我兄弟!”洪荒生靈,頂數(shù)巫族肉身最為強(qiáng)悍。而天道最終平衡,在給了巫族強(qiáng)橫肉身的同時(shí),也限制巫族天生就沒有元神。上古之時(shí),十二祖巫亦是如此。
但不知為何,在三皇治世之時(shí),竟然有大巫蚩尤轉(zhuǎn)世,與軒轅黃帝爭奪人皇之位。若是一般大巫也就罷了,憑洪荒修士,絕對可以輔佐人皇將其斬殺。但那蚩尤轉(zhuǎn)世而生,竟然生出了元神,是為不死不滅。
最后軒轅雖得老子所賜軒轅劍,但只能破其肉身,卻無法將其徹底殺死,只能將蚩尤身軀鎮(zhèn)壓在五岳山下。
一個(gè)有元神的大巫都這般厲害,那么一個(gè)擁有元神的祖巫又會(huì)是如何強(qiáng)悍?再有龍氣護(hù)體,恐怕混元圣人之下再無敵手。所以秦王才敢夸下海口,在這個(gè)圣人不出的年代,不會(huì)有人能控制自己。(未完待續(xù)。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文學(xué)注冊會(huì)員推薦該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dòng)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