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庶歸曹
“徐先生,你有所不知啊!”說著,荀彧卻是長嘆了一口,就像是受盡了委屈一般,說道:“自從董卓被我家主公所組織的討董聯(lián)盟趕走之后,雖然這么多年來一直未趁出關(guān)為害,但董卓狼子野心,又豈會放棄對天下的爭奪?而當(dāng)今天下,沒有任何一方諸侯能夠單獨對抗董卓的西涼軍,董卓所害怕的,卻是主公他們再次組建一個討董聯(lián)盟來對付他!所以這些年以來,董卓雖然是不動聲色,但也是千方百計地想要挑撥關(guān)東各路諸侯之間的關(guān)系!”</br> 聽得荀彧這么一說,徐庶倒也挑不出毛病來,這幾年天下的變動,還真如荀彧所說的那樣。而曹操等人心底也是暗自佩服荀彧的這張嘴,簡直是能把死人給說活了!荀彧倒也不露聲色,繼續(xù)說道:“正如徐先生這些年所見,關(guān)東諸侯在董卓的奸計下相互攻擊,之前共討國賊的情誼已經(jīng)蕩然無存!可以說董卓的奸計已經(jīng)得逞!不過,董卓一直以來卻沒有再度出關(guān),一來是顧忌關(guān)東群雄的實力,二來,那也是忌憚我家主公的影響力!”說著,荀彧卻是伸手往曹操一擺,徐庶也是下意識地往曹操看了過去。</br> “我家主公畢竟是當(dāng)年發(fā)起討董聯(lián)盟之人,光是這份影響力,就足以讓董卓忌憚三分!”荀彧一臉驕傲地說道,“董卓也擔(dān)心,倘若貿(mào)然出關(guān),萬一我家主公再次號召群雄,又該如何?所以……”</br> “所以,董卓就設(shè)下了這么一個計策,想要誣陷曹公?”徐庶的智謀也不低,立馬就猜出了荀彧話中的意思。在荀彧的話中,愣是把曹操給塑造成了一個被天下人誤解的,憂國憂民的大忠臣!雖然徐庶也知道,這很有可能只是荀彧的推脫之言,但這種說法,徐庶也找不到什么漏洞,當(dāng)即徐庶便是猶豫了起來,難道真是如此?</br> 其實徐庶對曹操的影響倒還不錯,只是曹操這勾結(jié)國賊的名頭可不好!徐庶自幼便是家教嚴(yán)格,徐庶的父母都告誡徐庶,一定要忠心于漢室!若曹操當(dāng)真是勾結(jié)國賊的同黨,那徐庶是鐵定不會投效曹操的,只等報完恩情,便會離開!</br> 可倘若曹操真的是被董卓給陷害的!那這件事可就是兩說了!如今徐庶已經(jīng)出師,正在發(fā)愁投靠什么明主,這曹操不就是一個最合適的人選嗎?不過徐庶卻還是有些猶豫,問道:“若真是如此的話,那豈不是說那位漢中郡王羅大人也是和董卓一塊誣陷曹公的?”率先向天下宣稱曹操勾結(jié)董卓的,正是羅陽,若曹操當(dāng)真是被誣陷的,難道羅陽才是真正勾結(jié)董卓之人?</br> 荀彧卻是搖了搖托,說道:“依在下看,應(yīng)該不是如此!羅大人應(yīng)該也是被董卓的奸計所蒙蔽了!才會對我家主公如此誤會的!不過董卓也沒想到,他這一舉動卻是讓羅大人召集群雄攻破了他的長安城!他也算是作繭自縛了!呵呵!由此看來,這羅大人的確是驍勇善戰(zhàn)啊!”荀彧卻是沒有繼續(xù)把臟水往羅陽身上潑,過猶不及的道理荀彧還是懂的。至少現(xiàn)在羅陽還沒有做出什么對漢室不利的舉動,要是往羅陽身上潑臟水,反倒是會讓徐庶產(chǎn)生不快!</br> 荀彧的這番心思倒也沒有白費,聽得荀彧這么一解釋,徐庶原本就已經(jīng)心動,現(xiàn)在更是放下了所有的疑惑,正色對著曹操便是一拜,說道:“曹公!在下之前對曹公有所誤會,還請曹公見諒!”</br> 曹操見了,立馬就是一喜,本以為自己想要收入徐庶已經(jīng)沒有希望了,沒想到荀彧這一番花言巧語,竟然有這么大的效果!當(dāng)即曹操便是上前一步,直接扶住了徐庶,笑道:“先生莫要多禮!不礙事!不礙事啊!哈哈哈哈!那,先生!誤會既然已經(jīng)解除了!那之前曹某的提議……”曹操也是希望能夠趁熱打鐵,爭取把徐庶給拿下!</br> 不過徐庶卻沒有一口答應(yīng)下來,臉上還是有些猶豫,最后說道:“這個,還請曹公原諒,此事關(guān)系重大,在下還需向家母請示!若是家母不反對的話,那在下定當(dāng)從命!”</br> 雖然徐庶沒有當(dāng)場答應(yīng),但聽徐庶的話,似乎他自己對為曹操效力并不反對,這樣就好!曹操連忙是點頭說道:“應(yīng)該!應(yīng)該啊!先生以孝為先,本就該如此!”嘴里這么說著,曹操的心里卻是在暗自下定主意,待會一定要派人去潁川,好好伺候那位老太太,這徐庶,曹操是勢在必得!</br> —————————————————分割線—————————————————————</br> 大漢初平六年,挾持天子六年之久的國賊董卓戰(zhàn)敗身亡,而董卓之死所帶起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首先,有救駕之功的漢中郡王羅陽,被天子親授大將軍一職,執(zhí)掌天下大權(quán)!這下羅陽已經(jīng)是占據(jù)了涼州、雍州、益州和荊州,可以說是統(tǒng)領(lǐng)了半壁江山,風(fēng)頭正勁!</br> 其次,便是被指為董卓同黨的曹操,在東郡、白馬大敗討董聯(lián)盟的重要成員公孫瓚的大軍,三萬白馬義從全軍覆沒!兩萬余冀州步卒也被曹操收入囊中!與此同時,聯(lián)軍的另一成員陶謙,也在洪澤湖畔敗給了孫堅之子孫策所率領(lǐng)的大軍,損兵折將!一時間,剛剛因為羅陽戰(zhàn)勝董卓而高漲的聯(lián)軍士氣,也是隨之一滯。</br> 而更讓天下人感到意外和震驚的是,在擊退了公孫瓚大軍之后,曹操立馬便是向天下宣告,自己乃是被董卓所誣陷的,并且點齊兵馬,就是朝著并州殺去。似乎要攻下剛剛占據(jù)并州的董卓余黨牛輔,來洗刷自己的清白!</br> 而與此同時,公孫瓚雖然在兗州吃了一個大虧,可卻沒有率領(lǐng)大軍報仇的意思,反倒是盡起大軍朝著青州發(fā)動了攻擊!這仗一打,便是打了足足三年!而第二年,因為羅陽擊敗董卓的緣故,在朝臣的建議下,天子昭告天下,改年號為興平!公元一九六年,也就成為了大漢興平元年!</br> 轉(zhuǎn)眼間,就到了興平二年。在長安城內(nèi),一片繁華景象,當(dāng)年因為董卓的緣故而變得荒涼的雍州,如今這幾年在羅陽的精心治理下,已經(jīng)是漸漸恢復(fù)了生氣。這座大漢曾經(jīng)的帝都,如今正在向天下人展現(xiàn)著一股大漢中興的氣勢!可以說,雍州的百姓,都稱贊羅陽是個從天上下凡,普渡百姓的神仙!甚至有不少人在自己的家里供奉著羅陽的長生牌,日夜供奉!如今,在長安城內(nèi),最為重要的建筑,并不是那代表大漢天子威嚴(yán)的皇宮,而是位于皇宮外不遠處的大將軍府!而此時,在大將軍府內(nèi),一干在長安城內(nèi)極為重要的官員卻是齊聚一堂,商議著極為重要的事情!</br> “嗯!也就是說,公孫瓚拿下了青州,卻是要送給劉備?”羅陽一手撐著腦袋,斜靠在座椅上,似乎有些慵懶。可是這些年過去了,已經(jīng)三十多歲的羅陽卻是顯現(xiàn)出了一種上位者的氣勢,光是那瞇成縫的眼睛朝著下面眾人身上一掃,就能讓不少人都不寒而栗!</br> 而正站在下方,向羅陽匯報情況的文臣伊籍,也是被羅陽那不時散發(fā)出來的氣勢弄得打了一個寒顫,當(dāng)然很快又是說道:“是的!主公!公孫瓚的使者已于兩日前通過函谷關(guān),按照高順將軍所送來的情報,公孫瓚此次派遣使者,乃是為了向天子表奏劉備為青州刺史!”</br> “嘖!”羅陽應(yīng)了一聲,卻是慢慢坐正了身子,看了一樣坐下眾人,說道:“那諸公對此有何看法?不妨說出來聽聽吧!”</br> 沉寂了片刻,坐在文臣一列當(dāng)中的廖立立馬便是站起身,對著羅陽拱手說道:“主公!依屬下之見,那劉備依附公孫瓚這么久,雖然名義上只是公孫瓚的盟友,但實際上,應(yīng)該就是公孫瓚的手下!公孫瓚此舉,恐怕一來是掩人耳目,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二來,是想要試探主公對他的態(tài)度!”</br> 廖立當(dāng)初在青城學(xué)院主修的是官道,對于分析人心卻是極為拿手。羅陽聽完廖立的話,點了點頭,廖立所說的第二點應(yīng)該是沒錯,只是那第一點嘛!雖然現(xiàn)在劉備表現(xiàn)得極為低調(diào),除了羅陽之外,天下人恐怕也就知道劉備與兩個絕世猛將做兄弟,都是贊嘆、羨慕劉備的好運氣!可是知曉未來的羅陽心里卻是清楚得很,這個劉備,那可是絲毫不遜于曹操和孫堅的梟雄!這樣的人物,絕對不可能是甘于在公孫瓚之下的!公孫瓚作為劉備的同窗,自然對劉備的性情是很清楚的,也不會做那種冤大頭!恐怕這青州,就是公孫瓚特意打下來送給劉備的,作為當(dāng)年劉備協(xié)助公孫瓚擊敗袁紹的報酬!羅陽越想,越覺得這個可能性很大,心中也是越發(fā)不安!劉備此人,若是沒有給他發(fā)展的空間,倒也并不可怕,可是一旦讓他發(fā)展起來了,那可就是十分危險了!所以,一定要趁著劉備沒有發(fā)展起來,將他給鏟除了才行!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fēng)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fēng)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