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西征
“三天前,華歆派遣三名從屬官分別前往上庸、武陵和長沙!昨日,華歆前往城東三里的田家莊查探!”絮絮叨叨說了一大通,賈詡已經將華歆從來到襄陽之后,直至昨日的行蹤,全都說完了。羅陽還真有些佩服賈詡的記憶力,竟然沒有停頓一下!</br> 不過這都不是讓羅陽最吃驚的,羅陽感到最驚訝的,卻是賈詡手下的這個情報部門,竟然能夠有這樣強大的能力!華歆這些日子的大小事務,事無巨細,全都調查得清清楚楚!這樣的效率,讓羅陽不由得想起了后來歷史上另一個有名的情報組織——錦衣衛(wèi)!</br> 歷史上對這個由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設立的情報組織,那是有過很多的記載。而讓羅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中一個事例:朱元璋有一天召集了文武大臣,并沒有商議什么國家大事,而是突然詢問這些大臣昨天晚上吃了些什么,結果朱元璋把這些大臣的回答和錦衣衛(wèi)的調查結果做出了比對,認為那些連這種事情都要說謊的大臣不可信!從這個事例上,就足以證明錦衣衛(wèi)的強大之處,而賈詡所統領的這個情報組織,竟然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而按照賈詡所說的,這個情報組織還只是剛剛開始運作,如果等到整個部門漸漸完善了起來,那它所發(fā)揮的功效,完全可以預見得到!</br> 羅陽忽然鬼使神差的問道:“賈先生!這個部屬分隊現在可有名號?”</br> 剛剛回答完羅陽有關華歆的問題之后,賈詡正等著羅陽的下一個吩咐,可沒想到羅陽會突然問起了這個,頓時不由得一愣。不過賈詡是何等人,很快便是緩過神來,連忙是拱手回答道:“回稟主公!沒有!”</br> 聽得賈詡的這個答案,羅陽有著很荒誕的想法,古怪地笑了笑,說道:“既然如此,那么,就叫它錦衣衛(wèi)吧!”</br> “錦,衣,衛(wèi)?”賈詡一個字一個字的念了一遍,雖然不明白羅陽為何突然想起給情報組織起了這么一個名字,不過想想也不錯,組織有個名號的話,使用起來也要方便許多,至于叫什么,對于賈詡來說,并不重要!當即,賈詡便是對羅陽拱手一拜:“是!主公!屬下待會便去傳令!相信部屬的軍士們得知主公親自命名,必定會士氣大振,更加努力地為主公效力!”</br> “呃!”羅陽這才緩過神來,他也沒想到,自己竟然會鬼使神差地把朱元璋的錦衣衛(wèi)給提前一千多年弄了出來!不過現在這話已經說出去了,想收回來也不可能了,當即便是苦笑著擺了擺手,說道:“好了!今天就到這里吧!我把錦衣衛(wèi)的一些必要的章程弄出來,過兩天給你!”既然已經是盜了錦衣衛(wèi)的名字,羅陽也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錦衣衛(wèi)里面的級別設置都給盜過來!錦衣衛(wèi)就錦衣衛(wèi)吧!只要注意手段,我羅陽手下的錦衣衛(wèi),可不會變成大明王朝那個臭名昭著的特務組織!</br> 一個月的準備時間很快便是過去了,考慮再三,羅陽這次還是決定親自領兵主持這次的西征!倒不是信不過自己手下的這些將領的能力,別看劉焉那個老軍閥還活著,但羅陽手下不管是黃忠、趙云還是甘寧,任何一人領兵都足以將益州給打下來!不過羅陽還是決定親自前往益州,那是因為這次攻打益州,羅陽所要的,不僅僅是益州的領土,還有其他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只有羅陽自己親自去,才有可能找得到!</br> 而這次羅陽西征的兵馬也是圈定了人選,作為羅陽手下第一大將的黃忠為羅陽此次西征的先鋒大將!而上次沒有能夠參加東征的趙云、高順以及張遼等一干并州將領也是跟著羅陽一同出發(fā)!剩下的將領則是留在了荊州,甘寧和趙強直接派往了柴桑的鄱陽水寨,訓練水軍!一同前往的,還有上次投降過來的荊州將領蘇飛和荊州水軍!</br> 典韋和程昱被派往了南陽,雖然袁術上次在南陽吃了敗仗,但根據情報,袁術已經戰(zhàn)勝了豫州孔胄,學著羅陽的樣子,自領豫州刺史!以袁術那種性格,說不定還會來荊州報仇!況且南陽作為荊州的最北端,除了豫州之外,還毗鄰兗州和函谷關,羅陽還要當心董卓和曹操會不會趁機出兵荊州,所以這南陽不能不防!至于郭嘉,這次依舊是跟在羅陽身邊當個隨軍參謀,這樣也算是將郭嘉的能力最大化地開發(fā)出來吧!</br> 一切準備妥當之后,黃忠已經率領三千先鋒軍先行從建平城出發(fā)了,而羅陽則是率領剩下的一萬五千人馬緊隨其后。</br> 從建平城出發(fā),就算是跨過了荊州和益州的邊界了。若是這次黃忠的先鋒劇那還是走水路的話,那進入益州邊境之后,首先就要通過巫峽那道水關!不過這次黃忠卻是走陸路,所以第一個要碰到的城池,便是巴東城!</br> 巴東城其實只能算是一個小城,按照先前的情報,巴東城的守城大軍不過才四百余人人,連守將都是個無名小卒,黃忠堂堂荊襄第一將,攻打這樣一個城池,簡直是輕而易舉!剛剛到達巴東,黃忠甚至連休息都不用,直接就是率領兵馬攻打巴東城!而那守城的小將竟然還敢不知死活地出城迎戰(zhàn),被黃忠那是一刀斬于馬下,巴東城的守軍盡數投降!如此,黃忠也算是給羅陽此次西征,來了個漂亮的開門紅!</br> 攻下巴東城之后,黃忠也只是在巴東稍作休整,當天便是馬不停蹄地朝著下一個目標前進,正是鎮(zhèn)守益州東面的第一關,夔關!</br> 自劉焉入川之后,益州所奉行的是閉關政策,所以在益州的幾個邊境重鎮(zhèn),劉焉都是布下了重兵把守。而之前黃忠所拿下的巴東城,其實只能算是益州的一個郡縣罷了,在劉焉的軍事部署中,并沒有把這個小縣城計算在內。而作為益州東邊的重要邊防,劉焉卻是在夔關布置了大量的兵馬!根據剛剛得到命名的錦衣衛(wèi)的資料,劉焉在夔關所留下的守軍,竟然高達五千人!比起黃忠的先鋒軍還要多!而負責駐守夔關的,正是益州成名多年的大將嚴顏!</br> 嚴顏的年紀和黃忠倒是差不多大,不過嚴顏成名卻是要晚于黃忠!黃忠早在六年前,就因據守南陽而一戰(zhàn)成名,此后雖然在王睿的帳下渾渾噩噩了幾年,但荊襄第一將的名頭卻是始終在荊襄一帶傳頌,就連益州地區(qū)也是多有耳聞。一直到黃忠正式投奔到羅陽帳下,經過虎牢關一戰(zhàn),如今黃忠的名頭那可是揚名天下!</br> 相比之下,這個嚴顏可就低調得多了,身為益州的一個小世家出身的武將,嚴顏一直守在老家巴郡。憑借著自己家族的一點能力,嚴顏慢慢爬上了校尉的位置。不過益州少有戰(zhàn)亂,嚴顏作為一名武將,根本就沒有發(fā)揮的余地,這功勞自然是上不去了!所以除了巴郡當地人知道嚴顏是個了不起的武將之外,嚴顏的名頭甚至在益州地界都不為人知。</br> 不過這一切卻是從幾年前的馬相之亂開始有了變化,嚴顏所在的嚴家,之前一直依附于益州從事賈龍的賈家。馬相之亂爆發(fā),叛軍來勢洶洶,為了平定叛亂,順便在新來的益州刺史面前展現自己的勢力,賈龍?zhí)栒倨鹨嬷莸拇笮∈兰议_始對叛軍展開鎮(zhèn)壓!而嚴顏也正是在這幾場戰(zhàn)斗中,好好顯露了自己的實力,叛軍的兩大首領,馬相和趙抵,盡數死于嚴顏的刀下!</br> 劉焉入主益州之后,因為嚴顏的威名,劉焉也是開始重用嚴顏,還曾一度將嚴顏調入成都聽令。不過從去年開始,賈龍一派的益州世家派系在和董扶、趙韙一派的益州世家派系的爭斗中,漸漸處于下風。而嚴顏因為依附于賈龍,也開始慢慢被益州上層所排斥,最后趙韙向劉焉進獻讒言,更是將嚴顏給打發(fā)到了這夔關上任守將!</br> 或許是命運使然吧,沒想到這么一弄,這次竟然使得這兩位老將在這夔關上下碰面了!</br> 稍稍休整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黃忠便是率領三千先鋒軍,趕赴到了夔關關前叫陣。盡管這夔關的守軍比起黃忠的先鋒軍還要多出兩千人,但身為荊襄第一將的黃忠,卻沒有半點擔心或者是害怕!只見黃忠身著銀灰鎧甲,胯下一匹棗紅良駒,手中倒提著大盤刀,背上還背著一把鐵胎巨弓和一桶箭匣。縱馬走在勇卒軍的最前方,身后兩名虎賁之士各自舉著一面旗幟,一面上書“勇”字,一面寫“黃”字,正是黃忠的軍旗!</br> 而在夔關上,從昨天就得知有敵軍來犯的消息的守將嚴顏,早早地便是已經率領著守軍趕赴關上,捋著下巴處的髯須,雙目瞇成一條縫,死死地盯著前方敵軍軍陣中黃忠的身影。</br> 望著前方雄偉的夔關,以及關上密密麻麻的益州守軍,黃忠傲然正視前方,對身后的傳令官喝道:“擂鼓!叫陣!”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