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竹林一
冬去春來,冰消雪融,連同這世間萬物,也都悄然有了生氣。
誰能想到在戒備森嚴的太子宮中,也能有這樣一方清雅又人跡罕至的所在。
晨光熹微,噙霧凝霜,竹影婆娑,清風徐緩。竹梢被風掠過,發(fā)出撲簌簌的響聲。幾滴晨露隨著竹枝的擺動搖曳垂墜,在空中直直地閃過點點瑩光,落在端坐于林下的少年身上。
董賢著一襲竹青色長衫,一頭烏黑長發(fā)散落及腰,只用了一條同樣是竹青色的發(fā)帶松松地束著。
露水滴在他的衣襟上,又迅速散開,漾出片片水痕。
但他并不在意。
面前放著一架祖?zhèn)鞴徘伲x家時隨身帶出來的,琴身黑褐色,一看就是上好的梧桐木所制。
此時辰光尚早,連鳥鳴聲都未醒來。
四周滿目蒼翠,萌開籜垂,結葉成枝,繁蔭蓊茸,節(jié)下離離。
無需焚香,鼻尖縈繞著裹著水汽的青澀竹香,多一分太俗,少一分太淡。
董賢十支白皙修長又骨節(jié)分明的手指自竹青色的廣袖中伸出,按在琴弦上。輕攏慢捻抹復挑,宮商角徵羽五音變幻無窮,錚錚琴音悠遠而空靈,在晨間空蕩的竹林間回響。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樂只君子,福履將之。
南有樛木,葛藟縈之。
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歌聲清越高亢,抑揚頓挫。撫琴長嘯,直抒胸臆,短歌當行,慨當以慷。
一曲唱罷,林外已是金烏初上。日光透過竹葉縫隙灑進來,竹影落在身上斑駁疏離,像是娥皇女英灑下的湘妃淚。
只聽一陣撫掌大笑,伴著“好歌聲,好琴音”的叫好聲自林外傳來。聲音漸行漸近,及到面前,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約莫十七、八歲的少年。身長七尺八寸有余,身著紫色袍衫,一個碧玉制成的發(fā)冠束住高高挽起的發(fā)髻。容顏清癯,目似點漆,形貌瀟灑,氣度天成。
劉欣這天難得偷得浮生半日閑,想到自己從前在定陶王宮時無拘無束。當了太子后,宮中規(guī)矩眾多,反而處處受限,走到哪兒都有人跟著,好不自在。于是便沒有告訴宮中其他人,也沒有帶侍從,自己一個人在宮內(nèi)四處轉轉。走到竹林外時,聽到有人撫琴高歌,心生好奇,便走進來瞧瞧。沒想到竟是那天在丙殿外見到的那人,不禁在心里感嘆一聲“有緣”。
董賢沒有想到如此隱蔽的所在也會有人來,原地愣怔了半晌。太子宮內(nèi)規(guī)矩森嚴,每個人都有自己劃定的活動范圍,不可隨意走動。如若被發(fā)現(xiàn),輕則被責打,重則可能逐出宮門,甚至連累家人。
不知來者何人,如若他去告發(fā)自己,自己就在劫難逃了。
想到這里,不禁心下有些惶惶然。
但到底少年心性,雖然忐忑,仍要將來人姓甚名誰弄個清楚明白。
“承蒙兄臺謬贊,小弟不勝惶恐,與有榮焉。敢問兄臺姓名,為何會來到此處?”
劉欣心想肯定不能將自己真實姓名相告。否則,怕是這位少年聽了,要立時嚇得撲伏在地,或是掉頭就跑。就算是沒有跑掉,也會像自己身邊的那些宦官宮人一樣,戰(zhàn)戰(zhàn)兢兢、畢恭畢敬,又有什么趣味?
他思索片刻,想到自家乃世襲定陶王,父親姓劉名康,謚號恭。于是干脆以父名為姓,以謚號為名,以封號為字,答道:“不才姓康,名恭,字定陶。”說完,在心中暗暗因借了父王的名號而對九泉之下的父王謝了個罪,同時祈求父王不要因此怪罪自己,托夢來將自己這個不孝子訓斥一頓。
“說來慚愧得緊,不才乃是當今太子門下的一個區(qū)區(qū)門客,既無才學又無本事,不過每日濫竽充數(shù)混碗飯吃罷了。閑來無事,便喜歡到處遛遛逛逛,我見此處清幽,無人打擾,便經(jīng)常來這里坐坐,聽風賞竹。我之前未曾見過賢弟,想必是第一次來?”
董賢聽他這么說,此前的戒心已放下一半,想著此人既然說他經(jīng)常來,想必不會去告發(fā)自己,否則他自己也會麻煩不小。
于是拱手說道:“康兄好雅興!告康兄知,愚弟今日確實是初次來此,不想得遇康兄,幸甚至哉。”
劉欣又繼續(xù)追問:“還未請教賢弟姓名?”
董賢答道:“愚弟......姓周,名羽,字角徵,乃是太子門下的一個舍人。”
因不慣撒謊,說完這句,先自低下頭,面龐微紅。
劉欣知道他在扯謊,心下不禁暗笑。但想到自己與他也不過半斤八兩,便也不拆穿他。
想到他剛才正在撫琴,琴音清揚,繞林不絕,令人聽而忘憂。于是便想請他再奏一曲:“不才聽周賢弟剛才鼓琴一曲,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可否請賢弟為我再鼓一曲,讓我再一飽耳福?”
董賢笑了笑,答道:“琴聲疏澀,有辱清聽。承蒙康兄不棄,敢不從命?只是有了琴聲,還得有歌聲來應和。如若康兄愿高歌一曲,愚弟愿為兄操琴以伴。”
劉欣又撫掌大笑道:“甚妙!賢弟撫琴,為兄唱歌,似不似那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以后說起來,也是一段佳話!”
說罷,董賢撫琴,劉欣以《楚辭》為歌相和。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圓果摶兮。
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精色內(nèi)白,類任道兮。
紛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爾幼志,有以異兮。
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
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
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愿歲并謝,與長友兮。
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
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劉欣所歌是屈原所作的《橘頌》,以橘作喻,表達堅持操守,不
隨濁流的志向。
而這又何嘗不是劉欣的內(nèi)心寫照。登頂皇權之路前途兇險,既不愿滑泥揚波、降志辱身,又要韜光養(yǎng)晦、隱藏鋒芒。期待有朝一日大權在握,能夠蕩濁揚清,掃除一切朝堂內(nèi)外的魑魅魍魎,一展心中抱負。
以歌詠志,竟在此處唱了出來。
竹風林下,琴音悅耳,歌聲激越。兩位少年,一紫一青,一個風儀朗逸,一個俊美無儔,恰如日月交輝,珠聯(lián)璧合。
兩人一唱一和,不覺流光易逝,很快,已是日懸中天。
兩人拱手依依告別,都頗有惺惺相惜之意,于是約定明日人定四刻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