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感恩
    錦鯉鎮(zhèn)發(fā)生了地動,那些用來救災(zāi)的物資就可以光明正大用上了。
    等郁謹(jǐn)一行人踏著夕陽返回落腳處,那里已經(jīng)搭起更多的帳篷,還建起一個個土灶臺。
    整個鎮(zhèn)子都?xì)Я?,這么多人的吃飯問題就不能再將就。
    “里正回來了!”
    留在落腳處的鎮(zhèn)上百姓迅速圍過來,七嘴八舌問道:“里正,救出人來了么?”
    到這個時候,里正遮掩也無用,迎著那些熱切的眼神,嘆道:“只救出來了狗剩家的妮妮,孩子被王爺送走看大夫去了,其他人——”
    哭聲登時響起。
    “孩兒他爹,當(dāng)時要是不讓你回去就好了啊!嚶嚶嚶,你這么一走,留下我們孤兒寡母怎么活啊——”
    “二弟啊,你就不該回去啊。你才成親兩個月,連個后都沒來得及留呢——”
    那些家中無人傷亡亦沒有特別親近的親戚死傷的人雖沒有哭,眼圈卻紅紅的,心中更是陣陣后怕:倘若當(dāng)時回去了,那現(xiàn)在死在地動里的就是他們了。
    這一切都幸虧了燕王!
    一個漢子拖著媳婦與孩子撲通跪倒在郁謹(jǐn)面前,抬手打了自己一嘴巴:“王爺,小民豬油蒙了心,心里還埋怨您來著……您救了小民一家人,小民給您磕頭了,以后定給您立長生牌,日日祈求您平安長壽……”
    又一戶人家跪下:“王爺,您真是大善人啊,為了救我們性命,還用銀錢攔著我們回去找死……再沒有比您更心善的人了……”
    不少人出了一身冷汗。
    若沒有王爺許諾的銀錢,他們定然就回去了……
    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郁謹(jǐn)面前跪下,口中說著感激話。
    太子冷眼看著,心頭有些不爽。
    這些愚民哪知道救了他們的明明是二牛!
    是二牛預(yù)知了危險,老七才編造出神人入夢示警的謊言。
    看著被百姓叩拜的郁謹(jǐn),太子心中越發(fā)不是滋味:早知道錦鯉鎮(zhèn)真的會發(fā)生地動,他當(dāng)時就攬下神人入夢示警的事了。
    “大家不必如此,小王只是略盡綿薄之力罷了,真正費心的還是各位大人……”郁謹(jǐn)對于如何與感激涕零的老百姓打交道沒有多少興趣,簡單說完便把趙侍郎推了出來。
    趙侍郎等官吏聽得心中頗舒服:錦鯉鎮(zhèn)發(fā)生地動,燕王會被百姓敬仰是肯定的,而燕王不忘提及他們的功勞,此舉著實令人暖心。
    趙侍郎清了清喉嚨,剛要講兩句,就聽太子道:“鄉(xiāng)親們,我是當(dāng)朝太子,此次前來就是看望大家的。鄉(xiāng)親們請放心,你們遭了災(zāi),朝廷一定會妥當(dāng)安置你們。吾向你們保證,除了先前燕王許諾的銀錢,每人還會發(fā)放救濟(jì)銀二兩,以助你們重建家園……”
    趙侍郎等人聽得臉都綠了。
    燕王許諾的補貼按照朝廷賑災(zāi)標(biāo)準(zhǔn)已經(jīng)有些超了,好歹還能填平,太子張口就說給每人補貼二兩銀,合著銀錢不是從東宮出,這位太子殿下以為是大風(fēng)刮來的???
    趙侍郎等人雖然著急,卻不能在百姓們面前打斷太子的滔滔不絕,只能黑著臉聽著。
    好在天色已晚,黑臉無人注意。
    “謝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一人高喊道。
    “謝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眾人齊呼。
    太子一聽,登時熱血沸騰,張口道:“再給每戶一匹絹——”
    一眾戶部官員眼一黑,險些昏過去。
    錦鯉鎮(zhèn)百姓喊得更熱切了。
    喊兩聲又不費力氣,還能又得銀錢又得絹,簡直是天大的實惠。
    太子聽百姓們喊聲響亮,激動得又要給些什么了。
    “侍郎大人,不能再讓殿下說下去了,再說咱們就要光著屁股回京了!”情急之下,官吏顧不得斯文,急聲道。
    太子剛剛想到再給這些老百姓一些好處,被人在身后重重一扯。
    “怎么了?”太子不滿回頭。
    他還從沒享受過這么多人感恩戴德叩拜的場面呢,情緒正高漲著,哪個不長眼的打攪他?
    低頭一看,二牛正在不遠(yuǎn)處搖著尾巴。
    見是二牛,太子臉色緩和下來:“是二牛啊?!?br/>
    二牛默默偏過頭。
    關(guān)它什么事,自作多情的蠢貨。
    趙侍郎拉了太子一把,正絞盡腦汁該怎么解釋,見狀恨不得撲上去親二牛一口。
    二牛真是一條神犬啊,不但能預(yù)測危險,關(guān)鍵時刻還能背鍋。
    回到烏雞鎮(zhèn),太子猶在興奮中:“沒想到這些百姓還挺好安撫的……”
    眾人齊齊嘴角一抽。
    真想呸太子一臉。
    那叫好安撫?面對送錢的傻子誰不樂意說幾句好話,說好話又不費力氣!
    趙侍郎忍住開罵的沖動,緩了緩情緒道:“太子可知道每人二兩銀,每戶一匹絹,咱們?nèi)笨诙嗌???br/>
    太子怔了怔:“缺口?”
    趙侍郎扶額:“殿下,朝廷發(fā)放賑災(zāi)銀都是有定例的,若是超出,銀錢從哪里來?”
    太子登時傻了眼。
    眾人忍無可忍,紛紛道:“是啊,殿下,銀錢可不能輕易許諾,麻煩多著呢,何況您還要給一匹絹,缺口就更大了……”
    太子眨眨眼。
    他這是被群臣指責(zé)了?
    太子不由看向郁謹(jǐn)。
    老七許諾給那些百姓銀錢被稱贊,他說給銀錢憑什么就被指責(zé)?
    “燕王先前也許諾了銀錢!”
    趙侍郎抽了抽嘴角:“殿下,王爺當(dāng)時許諾給銀錢,是因為僅憑一個夢不足以讓那些百姓安心撤離,必須以銀錢激勵才成。而現(xiàn)在,地動已經(jīng)發(fā)生,該如何救濟(jì)災(zāi)民自有一套定例,隨意增減都會引起麻煩的……”
    給少了就是災(zāi)民們的麻煩,給多了就是他們的麻煩,這位殿下真是一開口就添亂啊,還不如老老實實留在烏雞鎮(zhèn)呢。
    再者說,太子如何與燕王比,人家燕王當(dāng)時可是說了,若是沒有發(fā)生地動,這筆銀錢從燕王府出呢。
    太子一臉不高興:“那些百姓連家都沒了,多得幾兩銀怎么了?趙大人就莫要斤斤計較了。我累了,去睡了?!?br/>
    太子甩袖而去,留下趙侍郎險些氣個倒仰。
    一眾官員更是愁眉苦臉。
    趙侍郎嘆口氣:“罷了,我先寫急報送到京城去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