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親王就藩
第一百八十六章
京城風云變幻的太快,不過短短一個月之間,有些人便從天上地下走了一遭。原以為這回死定了的大皇子,自從被囚在宗人府之后,就連身在宮中的養(yǎng)母的德妃都沒有幫他向皇上求情,而是選擇了保存自身。
這種情況對于大皇子來說雖是在預(yù)料之中,不過到底也不能算是在情理之外吧。他和德妃之間也只是利益的相互糾結(jié)吧,他春風得意的時候,她便是辛苦養(yǎng)育他的養(yǎng)母。他成了階下囚之時,她就避而不見。
皇帝派太監(jiān)親自來宗人府宣讀了詔書,寥寥數(shù)語,沒有安撫也沒有訓(xùn)誡,只讓他回寧王府閉門讀書。
哦,如今那里不是寧王府了,那個地方只能被成為大皇子府,大皇子跪在地上叩謝皇恩浩蕩。
至于比他早幾日放回府里的康王,看起來比他要好許多,最起碼爵位還在,最起碼還有人愿意為他四處奔波,最起碼不會象他這樣嘗過從高處摔下來時候的那種粉身碎骨的感覺。
陸庭舟還是又進宮了一趟,這一趟自然是為了交差,自然事情都落下了,自己這個主審倒也沒了用武之地。
陸庭舟在陷入一種怪圈之中,他看透了皇上,知道他根本不能管理好這么一個帝國,可是如果真的讓他退位了,那么又由誰繼承呢?
他自己嗎?
陸庭舟以前從來沒有認真透徹的考慮過這個問題,他并非戀棧權(quán)利之人。可是如今他面臨的是整個王朝,只要他邁出去一步,那么歷史都將重新改變。陸庭舟并非在乎歷史的人,他在乎的是這個王朝,在他父皇手中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皇朝。
如果有一天他真的得到了這個皇朝,他會比皇上做的更好嗎?
在陸庭舟幼年的記憶之中,皇兄并非一開始就是這樣的性格,那時候他就象所有繼承了皇位的人一般,想要放開手腳大干一場,想要改變這個皇朝,想要將人民帶到富饒美好的生活當中。
可如今呢,他沉迷在永和宮的美色之中,沉迷在無盡的仙丹靈藥之中,不可自拔。
陸庭舟從不知道權(quán)勢可以將一個變得這么面目全非,那么他呢?
“六弟,在想什么?”皇帝難得這般正式地稱呼他。
陸庭舟輕笑一聲,只道:“臣弟只是在自責,這樣重要的線索居然一直沒發(fā)現(xiàn),險些誤了大事。”
“你年輕又是頭一回辦這樣的案子,難免有些疏漏,也不礙事,”皇帝倒是十分大方疏朗地寬慰了他兩句。
沒過一會,他便起身告退。
如今身邊沒有湯圓在,就只有齊心一個人跟在他身后,走到岔路口的時候,他突然頓了一下,齊心站在身后剛想問怎么了,就聽他說:“去壽康宮吧。”
太后正在禮佛,宮里頭上了年紀的妃子都愛這么做,不知是年輕的時候手上殺孽太多,還只是閑來無事找個寄托。陸庭舟安靜地坐在椅子上等著太后,此時壽康宮的大宮女給他端了茶水,還偷偷地瞧了一眼。
等太后出來的時候,就看見他一身親王裝束地坐在椅子上,自是一股巍然不動的風范。
太后扶著宮人的手緩緩地過來,待走到跟前的時候,陸庭舟才站了起來,他過去扶著太后,將她攙扶坐在榻上,這才又回了自個的位置去坐。
“什么時候過來的,怎么不讓人去叫我,”太后有些嗔怪地說道。
陸庭舟輕聲一笑,低頭道:“不過是等了片刻罷了,倒是忘了母后這會要禮佛,所以才過來向母后討杯茶喝。”biquge.biz
太后知道他心里頭存著事情,也不多問,只是仔細打量了他一番。自從陸庭舟從莊子上回來之后,除了頭一天給她過來請安之外,就再沒來過。太后知道他是接了差事,只是這差事卻是辦的不好。
太后看了他一眼,臉色還算好,并沒有特別的差。她只在心底嘆了一口氣,口中卻問道:“清溪這幾日怎么不進宮的?”
陸庭舟抬頭看太后,沒說話,臉上卻揚起一層笑意,太后見他笑了,還以為閻良打聽出來的消息不屬實呢,誰知就聽他不緊不慢地說:“最近事多,我讓她回娘家住兩天。”
“胡鬧,”太后輕斥了一句,不過卻還是頓住了。
好在沒多久,她又緩緩說道:“你如今也是成家的人了,再不能象從前那樣了,好生過日子,早日有了子嗣這才是緊要的。”
陸庭舟突然說:“如今母后都是曾祖母了,有這樣多的孫兒,何必再逼兒臣呢。”
太后一聽便十分地不高興,立即便道:“這能一樣嗎?那是你皇兄的兒子、孫子,母后如今就盼著你的孩子。”
“那母后也著急了些,我如今大婚不過才兩月而已,”陸庭舟依舊是不緊不慢的口吻。
太后知道他就是這樣的性子,同你不緊不慢地的說話,可真要論起來,卻是誰的話都不聽,他自個該如何還是如何的樣子。
太后實在是有點拿不住他,這會只得走苦情路線,她說:“母后如今都七十多歲了,七十古來稀,能活到這個年紀的不多。你皇兄兒子十幾個,日后這些皇子們再成親了,子子孫孫就更加繁茂了。可你呢,如今都二十六歲了,連個孩子都沒有,母后都不知能不能看見你的孩子。”
陸庭舟突然低頭,半晌才說:“母后要好生保重自己,千萬別再說這樣的話,要不然日后兒臣不能在身邊伺候,只怕心里頭都難安。”
太后沒注意他說的話,還念念叨叨說著孩子的事情。
陸庭舟上了馬車的時候,便開始閉目養(yǎng)神。等到了家里頭,齊心扶著他下車,他也沒多想,抬腿就往王府后院里頭走。謝清溪雖然不在,不過他依舊還住在正院里面。
他一到了正院,正在院子里頭給睡蓮換水的朱砂立即給他請安,這株睡蓮是謝清溪養(yǎng)的,平日里換水都是朱砂或者月白親自弄得。
朱砂?
陸庭舟看了朱砂一眼,她不是回謝家伺候清溪去了嗎?
陸庭舟快步往屋里頭,穿過正堂掀開通往東捎間的珠簾,就看見住在榻上的人,只見她懷里抱著湯圓,似乎在跟它說話。
謝清溪看陸庭舟還維持著掀起簾子的東西,便抿嘴輕笑一聲,她問:“干嘛不進來?”
此時盤坐在她腿上的湯圓,也抬頭沖著他看,張嘴就是露出尖銳的牙齒,顯然是高興極了。
陸庭舟想問她怎么回來了,可是話到嘴邊又沒問出口。還是謝清溪看了他一眼,拍了拍身邊的榻,說道:“過來坐,傻站著干嘛。”
陸庭舟還真的聽了她的話,坐在她旁邊,謝清溪這會正在看湯圓的腳,其實根本就沒怎么燙傷,早就好了,如今就是在腳上留了一圈光禿禿。
謝清溪叫了月白進來,讓她將湯圓抱了下去。
此時房間里頭就留下他們兩人,謝清溪扭頭看他,過了半晌等陸庭舟也終于轉(zhuǎn)頭看他的時候,她問道:“咱們會走嗎?”
“去哪兒?”陸庭舟反問她。
“葉城,”謝清溪脆聲開口。
陸庭舟突然頓住了,因為在這一瞬間,葉城的湛藍的天空,藍的清透的海泡子,一望無際的草原都出現(xiàn)在他的眼前,那是一個遼闊壯美的地方,不過也是個貧乏的地方。
陸庭舟這次認真地在打量謝清溪,她精致的發(fā)髻,華麗的衣著,就像是所有富貴鄉(xiāng)中嬌養(yǎng)著長大的姑娘,是精致而華美的牡丹,卻也脆弱無比。
“我知道你肯定在想,謝清溪可不行,她從小到大從來沒離開過爹娘哥哥的保護,就象是一枝好看又不中用的鮮花,擱在暖房里頭還能養(yǎng)的活,要是放在外頭打一晚上只怕就懨了,”謝清溪認真地看著陸庭舟說道。
陸庭舟沒反駁,也沒說話。
還是謝清溪忍不住笑了,她盤著腿坐在榻上,沒有一點兒規(guī)矩,可是卻看得陸庭舟有些恍惚。
她說:“這是最后一回。”
陸庭舟問她:“什么最后一回?”
“把我放在什么安全的地方,你自個一個抗風擋雨的,這是最后一回,”謝清溪堅定的說道。
陸庭舟沒再說話,手掌就被她抓住,她說:“我知道現(xiàn)在的我連自己都保護不了,可是庭舟,我不要你護著我一世,我也不要大哥哥他們護著我一世。人生這么長,我總該學(xué)會擔當,我是恪王妃,我是你的妻子。不管未來是好也罷,是壞也罷,我們總該在一起。”
“葉城挺繁華的,朝廷原本就想將茶市設(shè)在葉城的,不過就是風大了點,”陸庭舟看著她輕笑說道。
謝清溪抿嘴笑,回他說道:“沒關(guān)系,我可以帶帽兜。”
********
就像是一陣風般,朝堂上上書請求藩王就藩的折子,象是雪片一樣地飛向了皇帝的案桌。如今藩王中,皇帝的兄弟還有兩人沒就藩,至于皇帝的兒子中,大皇子如今被奪了爵位,他反倒是不用煩惱就藩的問題。
至于三皇子和五皇子,他們兩人都已大婚,按著本朝律法,是到了就藩的年紀。而底下這些皇子,因還沒大婚,所以暫時也不用考慮。
三皇子和五皇子還有可商量的余地,畢竟皇帝還活著,要是不愿讓他們就藩,就留在京城之中,情理中也是說的過去的。
但成王和恪王兩位王叔,卻是再沒理由繼續(xù)留下去了。
自從大皇子和二皇子事發(fā)之后,成王便開始擔驚受怕,生怕陸允瑯之前同兩位皇子之間的交往被人查出痕跡來。
誰知最后對兩人的處理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成王剛以為逃過一劫,誰知就又遇上這件事。以前他之所以沒就藩,就是因為有陸庭舟在,太后為了留住他,讓成王一家也留在京城里頭,這樣恪王也不至于這么顯眼。
如今他大婚了,朝中突然有這么多的折子上書要求藩王就藩,成王可是一點都不相信,這其中沒有皇上的手筆。
當年皇帝繼位之時,成王可是親自經(jīng)歷過事情的,那時候皇上表現(xiàn)出來的殺伐決斷,直讓他以為自己的性命都能保不住。好在皇上殺了鬧得最兇的兩個人,就對他手下留情了。
這些年成王也算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了,如今真讓他就藩去,他反倒是慶幸不已,總算是能離開京城這個漩渦了。
太后自然也聽到了這個消息,她原以為皇帝怎么也會等到她死了之后,再讓陸庭舟就藩,可是她沒想到皇帝將陸庭舟利用了一遍之后,就讓他提著包袱滾蛋了。
雖然就藩是祖制,可太后一想到只怕臨死才能再見他一面,心里頭就忍不住地難受。
以至于皇帝過來的時候,她屏退眾人,便問他:“你答應(yīng)過哀家什么,要好生對你弟弟,如今你這是要干嘛?”
“母后,藩王就藩是祖制,這不是朕要逼六弟走,只是朝中大臣覺得六弟和成王都已大婚,特別是成王如今連孫子都有,在留在京城實在是不合適。所以這才讓上書的,朕自然也舍不得六弟,”皇帝還在狡辯。
太后聽的更加氣氛,她指著皇帝便怒斥道:“你答應(yīng)過哀家的話,如今是通通都不算數(shù)了是吧?庭舟到底是你的親弟弟,你便留在他京城之中又能如何,寧王、康王的事情,他處理得還不夠妥善嗎?你就這么容不得他?”
“母后,朕也是你的兒子,你這樣一味地偏袒六弟,置朕與何地。”皇帝忍不住反駁道,不過說話間卻還是有些底氣不足。
太后突然頓住了,她看著皇帝,良久之后才有些失神地說道:“我實在是擔心庭舟,你弟弟從小就生活在京城中,我怕去外頭過不慣。”
皇帝看著她,這才溫和地說道:“母后你實在是擔憂過了,庭舟之前在遼關(guān)待了兩年,朕瞧他開心著呢。只怕這會讓他去葉城,他高興還不及呢。”
你覺得他高興,你為什么不替他去呢。
太后看著他渾濁的眼睛,以及縱欲過度而蒼白虛浮的臉,在心中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