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三章 敲打
王大這一嗓子喊罷,熱鬧的街道瞬間似乎被施放了魔法,所有人都停住了腳步,閉上了嘴巴,目光嗖嗖嗖的朝沈從云看了過來。</br></br>沈從云也傻了,王大說著話怎么就跪下了,趕緊的要伸手去扶起王大的時候,邊上一個一個青年人,默默的走到沈從云跟前,一起給沈從云跪下。</br></br>“沈大人,您打法國人,給咱爹報仇了,咱窮人沒啥能報答您的,咱只能給您磕幾個響頭了。”說罷,砰砰砰三聲,脆生生的磕頭結(jié)結(jié)實實的。</br></br>沈從云糊涂了,這燒餅鋪子老板的事情還沒解決呢,又來了一個。</br></br>“這怎么話說的?我打法國人,那是適逢其會也是一個中國人的本分,總不能看著法國人欺負咱中國,還得咽下這口氣吧?再說了,那法國人這么多,可不都是我一個人打的。”沈從云笑著說罷,上前伸手要去扶這兩位起來,這時周圍有人喊了一聲道:“好!說的好!”</br></br>“好!說的好!”人群頓時跟著同時喊了這么一嗓子,這叫好聲就跟炸雷一般!周圍的百姓不知道是誰先鼓了掌,所有人都跟著鼓掌起來。沈從云環(huán)視一周,看見一張一張樸實的臉上滿是激動,一雙雙手都拍紅了,不由的心中一酸,高高拱手,慢慢的轉(zhuǎn)了一圈。</br></br>“天津衛(wèi)的老少爺們,折殺從云了,從云不過是做了一點分內(nèi)的事情,大家如此抬愛,從云有禮了。”沈從云喊了一聲,伸手抹了一把不知不覺中留下的熱淚。同時沈從云心道,不能再呆下去了,我得趕緊撤,當(dāng)出頭鳥可一點都不好玩。</br></br>要走人的時候,沈從云這才注意到,整條街道已經(jīng)堵滿了人了,也不知道啥時候圍上了這許多人。</br></br>“老少爺們,從云公務(wù)在身,前往總督衙門,不能久留,大家?guī)兔o讓讓道。”</br></br>“老少爺們,給沈大人讓開道路了。”人群中又有人喊了一嗓子,呼啦一下,原本圍著沈從云的百姓,紛紛自覺的往后退。</br></br>可是這時候,街道上的人太多了,不是說讓開就讓開的,沈從云回到馬車上時,街道兩邊站滿了人,人群都在拼命的鼓掌,隊伍艱難的往前蜿蜒前行。</br></br>…</br></br>李鴻章在書房里接見的沈從云,薛福成、盛宣懷等一干中外幕僚,紛紛在座。眾人都在用一種復(fù)雜的目光看著沈從云。</br></br>一看這架式,沈從云心里咯噔一下,掃了一眼李鴻章依然從容鎮(zhèn)定的表情,連忙上前打了個千道:“見過中堂大人!”</br></br>“呵呵,子歸快起來,怎么說你現(xiàn)在也是欽差副使,老夫可當(dāng)不起如此大禮啊。”李鴻章陰沉著臉,沒有上前攙起沈從云,一副山雨欲來的味道。</br></br>沈從云不明所以,做出一臉茫然的表情,依然單膝跪著,抬頭看著坐在中間紋絲不動的李鴻章問道:“中堂何出此言?從云是中堂一手提攜的,如何當(dāng)不得?”</br></br>李鴻章從桌子上拿起一張紙,在手上晃了幾下,微微露出怒色道:“起來吧!你自己過來看!”</br></br>沈從云站起上前接過,展開一看,頓時一臉的苦笑。這是一封電文,看日期還是今天上午發(fā)出來的,上面說左宗棠、張之洞先后致電兩宮,認為應(yīng)該讓沈從云主持談判事宜。翁同和為首的清流,更是紛紛上書,歷數(shù)李鴻章數(shù)次談判喪權(quán)辱國,本次談判不應(yīng)該由李鴻章主持云云。電文是軍機處轉(zhuǎn)過來的,上面并沒有更改李鴻章主持談判的意思。</br></br>沈從云這才算是明白過來了,李鴻章知道朝廷要編練新軍,要借著這封電報敲打一下自己。想到這點,沈從云露出一臉的委屈,憤憤道:“中堂大人,從云在北京城里老實的呆著,進了館驛連門都沒出半步,翁同和他們給中堂上眼葯,這是要離間中堂和從云,中堂大人,明鑒。”說罷,沈從云刷的又是一個打千。</br></br>李鴻章臉上露出平和的笑容,輕輕的抬了抬手道:“起來吧,坐著說話。”</br></br>沈從云長出一口氣,心道這筆賬咱先記下了,日后有的是算帳的地方。</br></br>邊上下人端來一把椅子,沈從云朝李鴻章拱手道:“謝中堂大人不罪之恩!”說罷,這才坐下,目光平視著李鴻章,沒有半分畏懼的意思。</br></br>李鴻章似乎也習(xí)慣了沈從云這種總算透著一股自信的目光,輕輕地摸了一把胡子道:“諸位都是老夫親近之人,眼下議和在即。后日,巴德諾和波里也將作為法國代表出席談判,大家都說一說,定下一個調(diào)子來。”</br></br>“中堂,中法一戰(zhàn),費駑三千萬,朝廷不想打下去,這已經(jīng)是肯定的了?在下以為,眼下法國人自己正掐的熱鬧,只要略微退讓一二,和談必成。”說話的是薛福成,李鴻章的首席幕僚,這話等于是代表李鴻章說的,也給這次商議,定下了一個基調(diào),那就是忍讓求和。</br></br>薛福成開了這么一個頭,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紛紛發(fā)言,大致都是表示一個態(tài)度,象征性的賠點銀子,然后維持《中法簡明條約》的內(nèi)容。沈從云一直沒有說話,陰沉著臉在旁聽,鄭觀應(yīng)和盛宣懷也沒有表態(tài),只是安靜的在一邊聽著。</br></br>說話最多的是一個高個子的洋人,沈從云聽別人叫他畢德格,只見畢德格口水亂飛的說道:“中堂大人,我認為,維持《中法簡明條約》是和談成功以否的關(guān)鍵,這一點我已經(jīng)多次重申,只要以這一條為基調(diào),和談絕對不是問題。”</br></br>“嘿嘿!畢德格先生是不是還記得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時候,法國人對美國的幫助吧?清國作為一個戰(zhàn)勝國,按照你的意見去談判,就算談下來,李大人這位置也別想坐穩(wěn)。我看你是拿了法國人的好處,幫法國人說話呢。”又一個洋人站了起來,一通英語說的又快又急,沈從云豎起耳朵,才聽的了大概,心道怎么兩個洋人在這里對掐起來了?</br></br>畢德格也不是吃素的,聽了這話,馬上昂著下巴,慢悠悠的看著對方道:“德璀琳先生,我是為了清國在著想,法國雖然戰(zhàn)敗,可是法國有強大的工業(yè)基礎(chǔ)為后盾,長期戰(zhàn)爭中國是不可能打的贏的。我倒要反問德璀琳先生,你這么煽動中堂大人和法國人對抗,是不是別有用心?我看你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希望法國能和清國繼續(xù)打仗,打個十年八年的才好吧?”</br></br>鄭觀應(yīng)一見兩個洋人掐起來了,馬上走到李鴻章身邊,不停的用低聲給李鴻章翻譯兩人的對話。</br></br>兩個洋人吵著吵著都激動了,一會英語一會法語的換著來,(注,法語是當(dāng)時的國際通用語言。)沈從云聽的那叫一個費勁啊,還好大概意思都明白了,兩個洋人一個是美國人,一個是德國人,都是李鴻章的洋幕僚。兩人爭論的焦點,正式這次談判清國退讓的最后底線是什么。德璀琳的意思是這次談判,不但要廢除《中法簡明條約》,還要廢除以前簽訂的《北京條約》,越南那塊地方,法國人就別惦記了,還要法國人賠錢才能施放一萬戰(zhàn)俘。</br></br>畢德格一再強調(diào),這樣的條件,只會傷及法國人的自尊,促使法國新政府繼續(xù)和清國開戰(zhàn),說德璀琳這是借刀殺人,為德國在歐洲的主要對手法國制造麻煩。</br></br>兩個人各執(zhí)一詞,爭的是面紅耳赤,都拍了桌子,站在那里斗雞一樣的對峙。</br></br>沈從云聽兩個人爭吵,知道這兩個人都是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試圖左右李鴻章的決定。美國人自然不希望廢除法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這樣等于開了一個頭,既然能廢除法國的,就日后就有可能發(fā)生在美國身上。中國太大了,要想征服是沒可能的,只能征服中國政府。德璀琳說的,自然很對沈從云的心思,可是這其中也不乏為了削弱法國的企圖。</br></br>兩個人吵的不可開交,李鴻章聽著眉頭皺的厲害,看看這個,看看那個,最后把目光停留在沈從云的身上。</br></br>“兩位,都別爭了。”李鴻章終于發(fā)話了,兩個洋人這才各自坐了回去,互相瞪著對方,一副不肯罷休的架式。</br></br>李鴻章微微一笑看著沈從云道:“子歸熟知西洋事務(wù),你來說幾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