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十七章 馳援
“大人,鎮(zhèn)南關(guān)地勢險要,我部兵少,只可集中兵力守住關(guān)隘。職部以為,以職部一營官兵守正面,及曹大人的五百臨時一營分兵堅守兩側(cè),大人率龍州團練為后援,如此當(dāng)為妥當(dāng)之舉。”這三個人里面,萬樹生眼下最有資格說話了,所以搶先發(fā)言了。這家伙說的還真的頭頭是道的,就眼下這點兵力,也玩不出什么花樣來。</br></br>曹毅和李耀祖,都覺得這是眼下唯一可行的辦法,紛紛點頭表示同意。沈從云想了想,搖頭道:“子曜(萬樹生的字)的想法大致可行,有一點本官想稍微改動一下。眼下楊將軍正在文淵一線布陣,我打算帶著龍州團練一營人,增援楊將軍所部。回頭,耀祖去找些本地人來,給我們帶路,我心里擔(dān)心楊將軍啊,他兵力也不多。”</br></br>沈從云這話一說,萬樹生和曹毅部答應(yīng)了,李耀祖更是往前站一步道:“大人,馳援文淵,標(biāo)下帶隊前往便是,大人一軍之主,怎么能親自去?”</br></br>“說的是啊,大人。”曹毅趕緊幫腔。</br></br>“都不要說了,我已經(jīng)決定了,再有廢話的,直接按擾亂軍心的罪名拿下。你們兩個,給我守好鎮(zhèn)南關(guān),沒準(zhǔn)我頂不住了,會撤下來。”沈從云態(tài)度堅決,拿軍令來壓,三人也只好作罷。</br></br>軍事會議結(jié)束,沈從云親自在關(guān)上坐鎮(zhèn),監(jiān)督各部,加緊修筑工事,加固舊有炮臺,一些原本鎮(zhèn)南關(guān)炮臺上的守軍,見有部隊在鎮(zhèn)守鎮(zhèn)南關(guān),也都零零散散的回到陣地上。沈從云現(xiàn)在多一個人都是好的,吩咐下去讓他們各自回到原來的崗位上。</br></br>20日晨!</br></br>關(guān)下軍營內(nèi),忙碌了一夜,天明時分才躺下打了一個盹的沈從云,突然被一陣吵鬧聲吵醒了。有點上火的沈從云,嘀咕了兩聲,從臨時的床上爬起來,走到外面一看,頓時就愣住了。</br></br>“我們要見這里最大的官!”</br></br>一群百姓圍在軍營門口,正在和崗哨上的士兵大聲說話。</br></br>“怎么回事?”沈從云快步上前,掃了一眼這些百姓,一個個的抗著鋤頭和扁擔(dān)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一大眼看過去,怎么說也有好幾百號人。該不會是手下擾民,人家找上門來算帳的吧?</br></br>“沈大人!”門口哨兵見沈從云過來,連忙行禮。</br></br>“大人啊!老夫有話要說。”一位耄耋老人,在眾人的攙扶下,顫巍巍的走到沈從云面前來。</br></br>“老人家,是不是我的手下給百姓添麻煩了?您只管說是誰干的,我扒了他的皮。”沈從云趕緊上前扶住老人,先表態(tài)爭取主動。</br></br>“非也!非也!聽聞大人率部守關(guān),老夫年邁,不能上陣殺敵了。特率本族男女,前來助大人一臂之力,別的不行,端茶送水,肩抗手提的事情,鄉(xiāng)親們還是能幫忙著做一點的。”老人用顫抖的話語表達了來意,沈從云這才明白。再仔細(xì)看這些百姓,還帶著不少籮筐,一些半大的孩子,也都背著籮筐跟著來了。</br></br>沈從云的眼睛瞬間模糊了,中國,從來不缺好老百姓。幾千年來,只要是真心為了老百姓辦事的,老百姓從來都不會忘記,更不會袖手旁觀的。</br></br>22日下午,遠(yuǎn)遠(yuǎn)的前方,傳來了依稀的炮聲,想必是楊玉科部,在文淵與法軍交上火了。</br></br>沈從云在關(guān)上焦急的看著遠(yuǎn)處炮聲傳來的方向,只看見群山巍巍,只聽見炮聲回蕩。</br></br>關(guān)下突然傳來呼喊聲,沈從云低頭望去,曹毅一路急奔,朝上面跑來。</br></br>“出什么事了?”沈從云著急的問,心道別不是楊玉科出事了吧?按理說,沒那么快。</br></br>“潘帥又回來了,說是要到文淵陣前督戰(zhàn)。”</br></br>沈從云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潘鼎新這家伙,到底在搞什么名堂?</br></br>原來,潘鼎新由鎮(zhèn)南關(guān)跑到龍州后,所部敗兵大肆擾民,搶掠奸婬無所不為。這一下激起了民憤,當(dāng)?shù)厥考澛?lián)合當(dāng)?shù)毓賳T,前往潘部聲討斥責(zé)之。身為廣西巡撫,礙于民聲,值得帶著手下,再次回到陣前來。</br></br>這些,沈從云都不知道,還以為潘鼎新這鳥人,太監(jiān)的卵子又長回來了,沒準(zhǔn)是良心發(fā)現(xiàn)也不一定。</br></br>“潘帥帶了多少人?”</br></br>“大約有兩千人的樣子,正在到處找大人呢?”</br></br>沈從云急急下關(guān)來,直奔營中。一路上,所見潘部,士氣萎靡,稀稀落落的正坐了一地的人。</br></br>遠(yuǎn)遠(yuǎn)的看見潘鼎新由親兵護衛(wèi)著,騎馬過來,沈從云上前見禮道:“潘帥。”</br></br>“子歸還在呢,太好了。鎮(zhèn)南關(guān)有子歸在,無憂也。本撫這就率部,前往海村,為子歸后援。”潘鼎新見到沈從云,居然說了這么一句話,一口血差點沒噴出來。這***,還是要跑啊。</br></br>“如此,也好!”沈從云強忍怒火,冷笑著看著潘鼎新道:“只是煩請大人下令,所部大炮彈葯,還是留下的好。”</br></br>潘鼎新面露一絲羞愧,想到前面有人給自己頂著,也就滿口答應(yīng)下來,所部的六門大炮,交給沈從云部使用,自己帶著一干散兵游勇,往海村方向退去。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怕死的,潘鼎新手下的八百余人,主動請纓選擇了留下,協(xié)同守軍作戰(zhàn),潘鼎新也沒有攔著,這些人就留了下來。沈從云把這些人臨時編為兩個營,配發(fā)了槍彈后,臨時讓士兵們推選出兩個營官。</br></br>22日夜,沈從云送走潘鼎新后,一夜難眠。前方傳來消息,楊玉科當(dāng)面之?dāng)秤辛е姟O氲綒v史上戰(zhàn)死的楊玉科,沈從云覺得這樣的悲劇,絕對不能重演。</br></br>23日一大早,天還蒙蒙亮的時候,沈從云起來了。</br></br>馬上叫人請萬樹生、曹毅和李耀祖來商談,四人見面后,沈從云直接表示道:“楊將軍部兵少槍少,本官決意,馬上率五百龍州團練及潘部自愿留下的一營人馬,馳援文淵。這樣,子曜!鎮(zhèn)南關(guān)暫且由你全權(quán)指揮,潘部留下的一營人,也歸你調(diào)遣。”</br></br>說罷,不由分說,吩咐李耀祖整軍,帶足彈葯,另外多帶了五百條快槍和十萬發(fā)子彈。臨走的時候,沈從云還多了一個心眼,讓人帶上了一百枚地雷。</br></br>萬樹生等人,見勸不住沈從云,只好臨時緊急調(diào)了一百人來,補足沈從云的一營人馬。踏著晨露,兩營人馬出征了。</br></br>草鞋踩在清晨的山路上,發(fā)出輕輕的沙沙的響聲,露水打濕了褲管,卻難以澆滅沈從云心頭的憂慮之火。前方的炮聲漸漸的密集了,沈從云找個高地,舉起單筒望遠(yuǎn)鏡遠(yuǎn)望,遠(yuǎn)遠(yuǎn)的硝煙裊裊升起。盛小七牽著馬過來,低聲勸道:“老爺,上馬吧,您都跟著走了一個時辰了。”</br></br>“再廢話,我一腳踢你回上海!”沈從云毫不客氣的罵了一聲,陪著士兵們一陣步行,這是短時間內(nèi),最好的和士兵們打成一片的辦法了。說實在的,沈從云穿著草鞋的腳底,已經(jīng)磨出水泡了,現(xiàn)在正強忍疼痛中。</br></br>“大人,上馬吧,前面不遠(yuǎn)就到文淵了。”李耀祖一路小跑過來,也跟著勸。</br></br>沈從云掃了李耀祖一眼,看的這個瘦小的厚道漢子臉上一陣的不自在,也不理睬他,站在高處朝下面行軍的士兵喊:“兄弟們,前面就是文淵了,加快腳步,去幫楊將軍打洋鬼子啊。”</br></br>李耀祖看了沈從云一眼,毅然轉(zhuǎn)身要走時,卻被沈從云叫住道:“耀祖,你來一下。”</br></br>李耀祖過來,沈從云吩咐道:“留下十幾個人,沿途埋設(shè)地雷,做好記號,萬一前面頂不住了,地雷也能抵擋一陣。”</br></br>李耀祖領(lǐng)命去了,沈從云這才繼續(xù)往前走,轉(zhuǎn)過一個山腳,前面的一片喊殺聲,槍炮聲,迎面撲來,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硝煙味道,刺激的沈從云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br></br>文淵陣地上,楊玉科分兵兩路,堅守兩側(cè)的高地,沈從云率部趕到時,正好楊玉科部打退了法軍的一次進攻。沈從云到了地方,吩咐部隊暫做休息,領(lǐng)著李耀祖朝高地上走了。</br></br>戰(zhàn)斗間隙,正在陣前一線觀察敵情的楊玉科,聽見下面有人來報,援軍上來了,不由一陣大喜。急忙前來見領(lǐng)軍之人,遠(yuǎn)遠(yuǎn)的看見沈從云的身影時,楊玉科心中一陣激動,搶上前來伸出雙手,緊握沈從云的手道:“沈大人,您怎么親自上來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