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有米不賣
著書房里的燈光,沈從云突然腦子里浮現(xiàn)了《葯》里革命志士夏瑜的鮮血成為了傳說中治療肺癆的葯。《葯》里的故事看似個沈從云面臨的問題沒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實際上本質(zhì)是一樣的。</br></br>一陣秋風(fēng)吹來之際,沈從云猛的打了一個寒戰(zhàn)。一股鉆心的涼意,從脊椎骨往上走,一直鉆到內(nèi)心的最深處。一份深深的無奈涌上心頭的時候,沈從云突然感覺到,自從來到這個時代開始,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還遠遠的不夠。推翻一個封建王朝容易,打造一個新時代卻無比艱難。</br></br>盛宣懷、鄭觀應(yīng)、唐紹儀、胡雪巖這些能來到的人,現(xiàn)在都在書房里耐心的等待著。除了胡雪巖顯得分外的冷靜外,其他人的目光中都閃耀著一種狂熱。</br></br>沈從云和紫玉進來的時候,大家紛紛站起,環(huán)顧一周后,沈從云露出淡淡的笑容道:“都來了?來了就都等一下吧,我吃點東西再說話。”</br></br>由紫玉、阮孝貞伺候著,沈從云坐在書桌前看似非常有耐心的對付著面前的晚飯。屋子里沉默的顯得有點壓抑,總算是沈從云放下了筷子,兩個女人收拾完畢下去后,沈從云接過毛巾擦了擦嘴巴。</br></br>“我知道,我現(xiàn)在說什么,你們都很難改變觀點。不錯,皇帝在中國是存在了幾千年,你們有很多道理能證明皇帝存在的合理性。縱觀世界,西方國家也不乏帝王的存在。君主立憲也有大把成功地例子。就算是這樣,我還是想對大家說一句,中國人的頭頂上,不能再有皇帝的存在了。”沈從云說完默默的離開了書房,屋子里眾人默默的坐著,沒有人說話,只是都拿目光注視著沈從云離開的背影,略顯單薄的背影。</br></br>走到門口的時候。沈從云突然站住。猛地回頭怒吼道:“中華民主要獲得新生。就必須破而后立。只有徹底地打破舊有制度地束縛,這個民族才有鳳凰涅槃的那天。你們要皇帝,我不要!”</br></br>這一聲怒吼之后,關(guān)于擁戴沈從云當皇帝的勢頭,如退潮的海水一般,留下一片痕跡后,很快就回復(fù)了平靜。</br></br>…</br></br>北京城自打新軍京城后。平靜了一些日子,很快又回復(fù)了往日的喧囂。帝王將相之類的一時之風(fēng)流人物,除了在能記載進史冊里,在拼命百姓的生活里,除了作為茶余飯后地談資之外,并沒有激起多少波瀾。</br></br>沈從云一道剪去辮子的軍令下來后,大部分新軍士兵多少顯得有點惶恐,好在沈從云一手打造的軍官隊伍。無一例外的以身作則。事情推行的非常順利。北京城里的數(shù)萬新軍剪去辮子,大街上巡邏的士兵隊伍,成為了京城里最新百姓最新的話題。</br></br>北京城里新軍。在政訓(xùn)部和軍法處地聯(lián)合監(jiān)督下,做到了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老百姓似乎很快就接受了新軍地存在。畢竟新軍比起以前的八旗和綠營來,那可要可愛的太多了。</br></br>大街上最近時常可見一些拎著石灰水桶地士兵,在墻面上粉刷了一些標語。</br></br>“驅(qū)逐韃虜,恢復(fù)中華!”“打到滿清,建立共和”這一類的標語漸漸的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里出現(xiàn),一些手臂上綁著紅袖章的士兵,每天都在街頭搭起臺子,打著快板等簡單的樂器,唱著一些自編的詞,內(nèi)容大致都是滿人將本族之外的人當奴才一類的詞。</br></br>老百姓最關(guān)心的,永遠是有沒有下鍋的米。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的各家糧店的米價開始上漲,開始的時候漲價也還能買的到米糧,只是沙子摻的多和少的問題。十幾日后,隨著大街小巷貼滿了限制米價上漲的告示后,一家一家的糧店先后掛出了“米糧售完”的招牌,關(guān)門不營業(yè)了。</br></br>“人和”糧店是京城里最大的糧店了,分店都開了十幾個,幾乎遍布全城。稍微有點路子的人都知道,糧店的后臺是以前總領(lǐng)旗務(wù)的懷塔布。</br></br>秋風(fēng)蕭瑟的早晨,天還有完全亮呢,“人和”糧店的門口,就已經(jīng)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都是等著買米回家下鍋的。</br></br>太陽剛剛露個臉兒,糧店的窗口拉開,里面露出一個長臉的伙計沒好氣的</br></br>:“大米每斗五兩,高粱米一兩,棒子面一兩五。”</br></br>門外等候的百姓聽了一陣嘩然,有人高聲道:“昨天不米價還是四兩一斗的,今天怎么就五兩了?”</br></br>店里的伙計一副不愛搭理的口氣道:“你啰嗦什么?不買就滾蛋。你們沒見那滿大街的告示上說了么?米價最高五兩一斗,我們可是按照告示來賣的。”</br></br>日子還是要過的,飯也是要吃的,百姓們鬧的一陣,最后還是乖乖的交錢買糧食,買完了背著袋子里的糧食,邊離開邊咒罵著。</br></br>“這棒子面里頭的沙子也太多了,回去媳婦準得罵我。”</br></br>“這米都發(fā)霉了,是人吃的么?”</br></br>林林種種的埋怨聲,似乎根本不起什么作用,最后消散在北京城的天空中。</br></br>“人和”糧店對面的街口處,三五個游手好閑的漢子,雙手籠在袖子筒內(nèi),目光似乎四散游離的樣子,稍微注意一點,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人的耳朵豎起著,聽著前來買米的百姓的抱怨聲。</br></br>馬路邊的“興達”茶樓的二樓靠窗位子上,一個面色陰冷的書生,正默默的用陰森森的目光注視著對面的一切。</br></br>“今天的糧食買完了,明天開始本店關(guān)門暫停營業(yè),大家伙見諒了。”咣當一聲,伙計的話說完后,柜臺的窗戶門合上了。長長買糧食的隊伍頓時炸了窩了,人們紛紛擠到前面來,使勁的敲著柜臺的門口。</br></br>“怎么不賣了?家里還等著糧食下鍋呢。”“有糧食不賣,等著賣高價是不是,缺德的玩意,生兒子沒屁眼。”諸如此類的咒罵聲在柜臺外四起的時候,柜臺門猛的抽開了,露出里頭那個死不洋秋的伙計,瞪著眼睛吼道:“吵什么吵?不知道這京城里來了大兵么?糧食都叫當兵的買去了。”咣當一聲,門又合上了。</br></br>劉正明走上二樓,慢慢的來到趙星龍的面前坐下,眼睛看著對面的“人和”糧店,口中低聲道:“局座,消息都打聽清楚了,糧店的倉庫就在前門,我們的人已經(jīng)都到位了,另外十幾家分店里頭,都有一定的存糧,就是沙子摻的多了一點,容易磕著牙。”</br></br>趙星龍的目光中閃過一陣殺氣道:“通知兄弟們,干的漂亮一點,回頭讓政治處的人來接手這些糧店,估摸著做了這一票,至少能保證十天之內(nèi)城里不會缺糧食。”</br></br>劉正明微微的點頭,慢慢的站起來到樓下,朝四下里幾個閑散漢子遞了個顏色,從口袋里摸出一頂瓜皮小帽戴上。</br></br>呼啦一下,從四面八方涌出十幾個便裝的壯漢來,將糧店門堵了個嚴嚴實實。</br></br>“老板有米不賣,砸了丫的。”</br></br>也不知道是誰喊了這么一嗓子,很快十幾個漢子沖到門前,乒乒乓乓的砸起了大門來。街上這么一鬧,很快就跑來了一隊巡邏的士兵,領(lǐng)頭的軍官下令圍住鬧事的人。</br></br>“怎么回事?要造反么?”</br></br>“軍爺,這糧店黑了心肝了,往糧食里摻沙子也就算了,明明有糧食還不肯賣,您得給大家伙做主啊。”</br></br>一番表面上的對話后,軍官一揮手下令道:“把糧店給我圍起來,有糧食不賣,這是故意破壞京城的秩序,兄弟給我瞪大眼睛看好了,找到糧食對老板嚴懲不貸。”</br></br>虎狼一樣的士兵,抬槍托就是一陣瘋狂的砸門,里頭的伙計嚇的哆嗦著在喊:“軍爺,冤枉啊,店里實在是沒糧食了?”</br></br>“少廢話,開門接受檢查。”</br></br>大門很勉強的打開了,幾十個士兵呼啦一下沖了進去,三兩槍托砸翻前來阻攔的伙計和掌柜的,沖進去開始四處搜查。</br></br>三五個伙計嚇的縮在一處,看著這些士兵四處翻騰,沒一會一個士兵跑了回來,沖軍官敬禮道:“連長,后頭發(fā)現(xiàn)一個倉庫,理由有上百石的糧食,還有十幾個伙計正在往糧食里摻沙子,被逮了個正著。”</br></br>“好,很好!馬上派人回去匯報上官,人和糧店往糧食里摻沙子不說,有米不賣,有意破壞京城安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