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十四章萬里赴戎機
午夜,邵有廉領著一個將領來到沈從云跟前引見道:“此乃營官萬樹生,由他帶一營兵馬護送聽候調(diào)遣。”</br></br>沈從云打量了一番萬樹生,此人個頭一般,眉宇間倒是透著一股強悍之氣。沈從云滿意的點了點頭,轉(zhuǎn)身關(guān)心的問邵有廉:“邵大人,調(diào)一營官兵隨我南下,左宗棠知道了,不會為難你吧。”</br></br>邵有廉生出大家同一條船的感激之情,正欲說話時,萬樹生已經(jīng)插話道:“這個不會,淮軍的事,還輪不到左蠻子插手。大人只管放心去便是,咱這一營官兵正勇505人,長夫180人,一個都不少,保證護送大人平安到達。”</br></br>沈從云這才曉得,萬樹生是李鴻章的淮軍,也就不在多說,朝萬樹生一拱手道:“如此,一路有勞萬大人了。”</br></br>“客氣客氣,應該的,沈大人是中堂大人跟前的紅人,咱哥們平日想巴結(jié)還巴結(jié)不上,這一次跟著沈大人辦差,一定辦的漂漂亮亮的,大人臉上有光時,記得提攜一下標下便是。”萬樹生倒也豪爽,一點都不客氣。</br></br>這時候,邵有廉輕輕的拉了一下沈從云的袖子,走到一邊低聲道:“子歸啊,時候不早,回家去看看吧。明天一早就要上路了。”</br></br>沈從云沉吟一番,毅然道:“邵大人,時間寶貴,這邊裝車就要完成,下官這就回去與內(nèi)眷說一聲,回來連夜上路。只是,這里收尾之事,就要拜托大人了。”</br></br>邵有廉聞言大喜,假惺惺的道:“如此最好,只是辛苦子歸了。”</br></br>沈從云也不多廢話,總算逮著機會了,怎么肯錯過一刻。匆匆回到家,叫來青弦和玉瓶,一番交代后,兩個丫頭都是得了沈從云許諾的,自然知道該怎么做,快速的幫忙收拾好行李,沈從云這就要告辭上路之際,玉瓶突然拉著青弦站在沈從云面前道:“老爺此去,一定多多保重,莫忘了家里還有我們姐妹等著老爺。”</br></br>沈從云一聲輕嘆,這就要往外走,玉瓶猛的撲到沈從云身上,一手抓住沈從云的手,不管不顧的往領口里塞,口中哽咽道:“老爺,您就要走了,臨走的時候,摸上一摸奴婢,給奴婢留個念想,您感覺到了么?奴婢的心在老爺?shù)氖掷锬亍!?lt;/br></br>玉瓶來這么一下,青弦也有樣學樣,抓住沈從云的另一只手塞順著領口塞到胸前,然后死死按住道:“老爺,這一摸,奴婢就算是老爺?shù)娜肆恕!?lt;/br></br>少女胸前細膩柔軟的肉團,摸起來手感非常的好,換做平時,兩個人要是有膽量來上在一招,估計兩人早破身了。值此臨別之際,沈從云只覺得,摸著的不是少女新鮮的嫩乳,而是兩個滾燙跳動的心。</br></br>…</br></br>黑夜中,上海城門悄然打開,一支車隊匆匆魚貫而出。沈從云騎在馬上,回頭看了一眼黑夜中的城墻,轉(zhuǎn)頭毅然決然的揚鞭策馬。</br></br>負責押運的這一營官兵,本就是部署在上海的淮軍,近水樓臺先得月,上海又是李鴻章起家的地方,李鴻章自然高看了一眼這里的駐軍,守著滬局這個寶地,萬樹生的一營官兵裝備的一色的快槍,令沈從云意外的是,該營居然還裝備了加林特六管機槍四挺。</br></br>車隊一路南下,沈從云著急著早點開到越南戰(zhàn)場,一路上催的甚是著急。萬樹生有心巴結(jié),邵有廉臨行前又給足了安家費,一營官兵倒也士氣高昂。可是這車隊拉著沉重的軍火,沿途道路也是爛的要死,偏偏老天爺搗亂,剛進了湖南地界,便連下五日的暴雨,沈從云只能望天興嘆,吩咐一營士兵抓緊休息,不得四處游蕩。</br></br>這一路足足走了兩個多月,到了廣西龍州,已經(jīng)是11月下旬的事情了。此刻,越南境內(nèi),劉永福的黑旗軍,正會同清軍進行克服北圻之戰(zhàn)。此役,清軍西線指揮岑毓英指揮不當,一再強調(diào)先克取宣光,致使清軍大軍屯兵于堅城之下。清軍雖然英勇,然宣光“向稱天險,城內(nèi)一山聳峙,懸炮可擊外軍,城外植竹五六重,兵難破入。”清軍久攻不下,反被法軍一千余增援得手。</br></br>沈從云到了龍州,就沒有繼續(xù)向前了,反而是吩咐車隊暫做修整。不是沈從云畏敵不前,而是心里明白,此刻越南戰(zhàn)場上,岑毓英、潘鼎新東西兩線的總指揮,都不是肯英勇向前的家伙,這時候上去,槍支彈葯就等于是白送給法國人的。</br></br>當然,沈從云也沒有閑著,拿著邵有廉開出的關(guān)防這根雞毛當令箭,找到龍州當?shù)毓賳T,要求當?shù)貓F練協(xié)助保護軍火,接受調(diào)遣。這一招其實很大膽,好在調(diào)的只是當?shù)氐膱F練,要是調(diào)軍隊,光是私調(diào)軍隊這一罪名,就夠殺頭的。</br></br>接受了龍州當?shù)貓F練五百余人后,沈從云直接發(fā)放押送的新式快槍裝備團練,好在廣西民風彪悍,即便是團練也都時常訓練,平時也沒少打火槍,新裝備簡單的熟悉一下,也能快速的上手形成一定的戰(zhàn)斗力,缺點就是隊列射擊訓練少了點,沈從云也只好臨陣磨槍,每天親自率領一營淮軍訓練團練,以求盡快提升其戰(zhàn)斗力。</br></br>萬樹生倒是很配合沈從云,反正將來出了事情,都有沈從云擔著,他只是奉命行事,自然不肯得罪沈從云。</br></br>沈從云一直在龍州帶到1885年1月底,這才領著一營淮軍,一營團練,徐徐往鎮(zhèn)南關(guān)方向開來。</br></br>“2月4日,法軍集中炮火轟擊竹山清軍營壘,隨即展開猛攻。守軍頑強抵御,但因倉卒移防,工事不堅,傷亡甚眾,被迫后撤。次日,法軍再次發(fā)起攻擊,守軍不支,退守谷松。2月6日,法軍在炮火掩護下猛攻谷松,清軍被迫撤至諒山南面三十五里處的委坡一帶。</br></br>中路清軍潰敗,諒山垂危“東西兩軍相去遠,聞調(diào)赴援,一日之間號令屢改。”潘鼎新時而令王德榜、楊玉科等部回援諒山,時而令其仍扎原處,時而令其夜襲法軍后路,最后又令其飛援諒山,但為時已晚,無濟于事了。就在2月12日,法軍攻占委坡,潘鼎新于當夜逃離諒山入關(guān),蘇元春隨之率部退入關(guān)內(nèi)。2月13日,法軍未經(jīng)戰(zhàn)斗,即占領了戰(zhàn)略要地諒山。至此,法軍在東線達到了預期的作戰(zhàn)目的,波里也隨即于2月17日率領第一旅(約三千人)離開諒山,以便經(jīng)河內(nèi)趕赴西線,解救被圍于宣光的法軍。”(注:以上引號內(nèi)文字,引自《中國近代戰(zhàn)爭史》)</br></br>鎮(zhèn)南關(guān)前,沈從云率部在此已經(jīng)有十天了,沈從云以前方戰(zhàn)局不明為由,接管了鎮(zhèn)南關(guān)的防務不說,還不肯再往前一步。自2月13日起,鎮(zhèn)南關(guān)前逃回的敗兵漸漸的多了起來,沈從云早有準備,吩咐萬樹生,只要是沒傷的,一律給扣下來,管吃管喝,就是不許離開。陸陸續(xù)續(xù)敗兵不斷逃回,讓沈從云給截了下來一千多人。</br></br>14日,沈從云正在關(guān)前巡查的時候,突然關(guān)前一陣騒動,很快萬樹生就上來回報道:“大人,潘帥下來了。”</br></br>“下去了,知道了。”沈從云心中一震,該來終于來了。</br></br>萬樹生下去了,沈從云渾身激動的一陣哆嗦,雙手緊緊的握緊拳頭,口中不斷的低聲道:“潘鼎新,你***,來的還真快啊。”</br></br>疾步下了城樓,沈從云奔關(guān)門而來,遠遠看見數(shù)百敗兵,正在關(guān)前休息,沒有沈從云的同意,萬樹生一個人都不放進來。</br></br>敗兵坐了一地,手里捧著沈從云讓人準備好的粑粑,一個個狼吞虎咽的正吃的帶勁。沈從云老遠就開始飽含深情的呼喚道:“潘帥在哪里?潘帥在哪里?”</br></br>敗兵中站起一名官員來,看起來六十多了,帽子也跑掉了,衣服上也多有缺口,一副狼狽不堪的樣子。</br></br>“本帥在此,關(guān)上何人相喚。?”潘鼎新時年57歲,不過現(xiàn)在看起來,六十七歲都不止了。</br></br>沈從云健步上前,猛的打了一個千道:“滬局會辦沈從云,奉命押運軍火在此等候潘帥。”</br></br>“你就是沈子歸?太好了,本帥早有耳聞,中堂大人對你很是欣賞。你帶來了多少人,快快派人保護本帥的安全。”潘鼎新這一番話,說的沈從云幾乎想一腳踹死丫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