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對比
山!滄海!落日!</br></br>豐島海戰(zhàn)的硝煙還沒有散去,天邊的血色正濃!</br></br>仿佛是聽見了那遙遠的炮聲,又或許是嗅到了空氣中傳來的硝煙味道,佇立在海邊的淮軍悍將聶士成,目視著血紅的海面,神色凝重。</br></br>天津方面聯(lián)系已斷,牙山之軍有成孤軍之嫌。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聶士成敏銳的感覺到了危機。</br></br>“軍門!葉督遣江自康、許兆貴率部來援,現(xiàn)已至轅門。”</br></br>“知道了,這就回去!”</br></br>成歡驛,牙山東北五十里處的一個朝鮮地名,如果不是因為中日之間的這場戰(zhàn)爭,這個地名不可能出現(xiàn)在中國人撰寫的史書中,更不會為眾多歷史愛好者所熟知。</br></br>“二位,辛苦了,日軍已至四十里外之振威,兵力約為三千。葉督可有話轉來?”</br></br>“聶軍門,葉督只是命我二人星夜馳援,明天他也趕來。”江自康拱手而答,聶士成面色微微好轉。</br></br>“這幾日四下探了探地形,成歡驛地處濱海,無險可守,此戰(zhàn)難也。好了,不說了,二位遠來辛苦,下去休息吧。”士成揮手示意二人下去,轉身來到桌前,鋪開地圖,就著昏暗的燭光仔細的打量著。</br></br>一夜難眠的聶士成,總算在第二天等來了葉志超。此刻的葉志超面色也顯得頗為凝重,葉志超這一輩子也沒少打仗,直隸提督這個位置。也是靠著刀口舔血打出來地。</br></br>快馬進了聶士成的軍營,葉志超不等聶士成出迎直奔主帳。</br></br>“公亭!”.</br></br>>.了。”</br></br>“你我兄弟就不必客氣了,趕緊說說情況!”葉志超直奔桌前,拉過地圖。</br></br>“海路已經(jīng)斷了。援軍斷難飛渡,牙山已成絕地,不可再守。請看,公州背山面江,地勢險要,葉督可率部速往據(jù)之,聶某率部守成歡,如僥幸得勝。葉督可率部增援。如果不勝,還可以退至公州,我料日軍必以為我會退往牙山。”</br></br>葉志超并不是飯桶,聶士成的布置明顯是此際最好的方案了,便點頭道:“如此甚好。公亭好眼力啊,此處左右皆山,正是利守之地。”</br></br>“報!日軍已至素沙場,至此不過十里。”</br></br>葉志超臉色一變道:“來的好快!”</br></br>…</br></br>夜!營火照亮了于光炘年輕地臉,作為一名天津武備學堂的學生,這還是他第一次走上戰(zhàn)場。說不緊張是假的。所以于光炘輕輕地擦拭著手上的M1888來緩解內心的</br></br>“學生娃,怕沒怕?”哨長鄭富貴是一名老兵了,跟隨著聶士成廝殺多年。坐到于光炘的身邊,遞過來煙桿道:“來,嘗一口。”</br></br>于光炘紅著臉搖了搖頭,埋頭繼續(xù)擦槍。</br></br>“于光炘!”營官聶有才走了過來。</br></br>“到!”于光炘趕緊站了起來。</br></br>“看這天色要下雨。正好方便偵查,你帶上手下的人,去探察日軍的動向。”</br></br>“是!”于光炘領著一哨手下出發(fā)了,鄭富貴望著他消失地背影道:“讓一個學生兵去,行不行啊,這天要下雨了,萬一出點事情,那就麻煩了。”</br></br>“就是因為下雨。倭奴不大會主動進攻,我才派他去。”有才笑了笑道。</br></br>夏天的雨來的就是急,出了營房不一會,豆大的雨點鋪天蓋地的落了下來。于光炘緊閉著嘴巴。領著手下在雨夜中摸黑前進,</br></br>突然,前哨停下腳步。</br></br>“怎么了?”于光炘摸了上來。</br></br>“倭奴!”前方突然出現(xiàn)一些火把在黑暗中蜿蜒,忽明忽暗的在風雨中搖曳著。</br></br>“這是要偷襲!趙方快回去報告,其他人跟我來。”</br></br>簡單的判斷了一下形勢,于光炘把阻擊陣地選擇在安城橋一側。</br></br>“大家聽好了,沒我的命令,不得開槍,等倭奴靠近了,打他個冷不防。”</br></br>半夜,鬼鬼樂樂的百余日軍前哨出現(xiàn)在橋上,于光炘看的清楚,猛地下令道:“開火!”</br></br>槍聲大作,日軍不料有伏擊,瞬間倒下十余人,隊形大亂。日軍前鋒敗退,重新整隊后又發(fā)起攻擊,于光炘率部奮力抵抗,援軍久久不至,身邊的戰(zhàn)友越打越少,突然一炮</br></br>光炘的身邊,于光炘腦袋一歪,年輕的臉龐貼在黑色</br></br>雨點,輕輕的打在于光炘地臉上,似乎想喚醒這位年輕的生命。戰(zhàn)斗還在繼續(xù),陣地上無人后退,至天明全部戰(zhàn)死。</br></br>中日之間的地面戰(zhàn)爭打響了第一槍。</br></br>29日,黎明!日軍全面進攻,聶士成率部奮力抵抗,奈眾,退往公州。日將大島判斷士成退往牙山,率部追擊,至牙山不見部蹤影.</br></br>>|合兵而退。</br></br>歷史上有趣的一幕出現(xiàn)了,海戰(zhàn)陸戰(zhàn)都已經(jīng)開打,李鴻章居然還盼著英國人出面干涉,結果英國人見日軍節(jié)節(jié)勝利,罔顧國際公法稱“高升”號是開戰(zhàn)后離開的大沽口,因此責任不在日方。這等于是給李鴻章迎面一計響亮的耳光,招商局還要賠償英國輪船的損失。</br></br>至此!清政府見日本已經(jīng)公然開戰(zhàn),后系一派這才手忙腳亂的開始準備戰(zhàn)爭。8月1日,清政府對日宣戰(zhàn),日亦對清宣戰(zhàn),中日甲午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br></br>上海,中日之間正式宣戰(zhàn)地消息,只換來了沈從云的一聲冷笑,然后把電報往邊上一丟,繼續(xù)主持他的軍事擴大會議。</br></br>在此之前,沈從云即沒有加入李鴻章這邊表示不可輕易開戰(zhàn),也沒有加入翁同龢這邊聲嘶力竭的喊著要早做準備,要給日本這個彈丸小國一點厲害看看。沈從云只是給李鴻章去了一封長長地電文,先預見了一下豐島海戰(zhàn),然后擔心了一下朝鮮陸軍方面的安危,最后提了一聲,“中日一戰(zhàn)不可避免,屆時從云愿效犬馬。”</br></br>這半年來,沈從云的注意力全部都在上海到青島的鐵路上,沈從云恨不得把鐵路修到煙臺,幾次建議都被李鴻章給否決了,只好作罷。</br></br>—</br></br>“馬上電令劉永福,越南的兩個師和一個重炮旅,馬上裝船啟航,在青島靠岸!重炮旅直接開到大連上岸。”克澤說吧,回頭看看沈從云。</br></br>沈從云點點頭,站起身道:“各部都聽明白沒有,一旦朝廷令下,馬上啟程。”</br></br>“是!”刷的一聲,余震等人圓桌兩邊站起!</br></br>日本,大本營!</br></br>川上操六和中牟田倉之助走進來的時候,見一女仆手捧臉盆邁著小碎步從辦公室里出來,不由面露擔心之色,上前攔住女仆問:“怎么回事?”</br></br>女仆回頭看了看大本營首席長官,陸軍大將有棲川宮熾仁的辦公室,低聲悲切道:“早晨親王又吐血了!大家都勸親王多多休息,親王就是不聽!說皇國命運在此一戰(zhàn)!個人生死可以拋之腦后!”</br></br>川上操六和中牟田倉之助齊齊露出肅然之色。</br></br>北京!紫禁城,南書房。</br></br>光緒皇帝也是一夜沒睡了,熬的通紅眼睛依然趴在案前,翁同龢輕輕的走進來的時候,光緒警覺的發(fā)現(xiàn)了,連忙起身道:“老師來的正好,軍機處那邊議的怎么樣了?”</br></br>“吵吵了一夜,總算是拿出一個臨時的方案來,著李鴻章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積雄師,…沿海各督撫速集大軍整飭戎行,如日軍進犯,以迎頭痛擊,悉數(shù)殲除。”翁同龢這番話的大概意思,就是李鴻章趕緊的調集大軍,迅速在平壤一線集結,然后揮師南下,海軍則集結在黃海北部,扼守渤海海峽,策應在朝清軍,并確保京師的安全。</br></br>這一臨時的建議,比起日本人戰(zhàn)前就制定好的作戰(zhàn)計劃來說,根本就是臨時抱佛腳的產(chǎn)物。日本的作戰(zhàn)大方針如下,力求主力在山海關附近登陸,于直隸平原與清軍主力決戰(zhàn),然后奪取北京。在這一方針的制導下,具體作戰(zhàn)計劃如下:首先派陸軍第五師團進占朝鮮,鉗制擊敗清軍,海軍則以聯(lián)合艦隊擊破北洋艦隊,掌握制海權。如,海軍勝,則主力登陸山海關,實施直隸平原決戰(zhàn)。如海軍不勝不敗,則以陸軍占據(jù)整個朝鮮。如海軍敗,則全力盡力援助朝鮮日軍,主力留日確保本土。</br></br>可見,日本人這個計劃也是麻桿打狼兩頭怕!日本畢竟是小國,面對清朝這個龐然大物,還是有點心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