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說明
《金瓶梅》是中國第一部文人獨立創(chuàng)作的長篇白話世情章回小說。成書約在明朝隆慶至萬歷年間,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它借《水滸傳》中武松殺嫂一段故事為引子,通過對兼有官僚、惡霸、富商三種身份的市儈勢力的代表人物西門慶及其家庭罪惡生活的描述,體現(xiàn)當時民間生活的面貌。描繪了一個上至朝廷內(nèi)擅權(quán)專政的太師,下至地方官僚惡霸乃至市井間的地痞、流氓、宦官、幫閑所構(gòu)成的鬼蜮世界。
《金瓶梅》先有抄本流傳,在北京、麻城、諸城、金壇、蘇州等地傳抄,約經(jīng)二三十年的傳抄后始有刊本。
明清時期有三種版本系統(tǒng):
詞話本系統(tǒng):《新刻金瓶梅詞話》
崇禎本或繡像本系統(tǒng):《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
張評本系統(tǒng):《張竹坡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
現(xiàn)代刊行本:
1.陶慕甯校注,甯宗一審定.金瓶梅詞話(二冊精裝).人民文學(xué),2008(刪節(jié)本,刪4300字)
2.馮其庸顧問,白維國、卜健校注.金瓶梅詞話校注.岳麓書社,1995(刪2500字左右)
3.王汝梅會校.《金瓶梅》崇禎本會校足本.齊魯書社,1989.
《金瓶梅》的版本:
⑴萬歷本:《金瓶梅詞話》,又稱“詞話本”,是今見最早刊本?;啬坎粚φ蹋窖酝琳Z較多
⑵崇禎本:《原本金瓶梅》,把“萬歷本”首回的《景陽崗武松打虎》改為《西門慶熱結(jié)十兄弟》,回目對仗、方言土語多有刪改。
⑶張評本:《張竹坡批評金瓶梅第一奇書》,又稱“第一奇書本”,評語多有價值。???.BiQuGe.Biz
⑷潔本:《真本金瓶梅》,又稱《古本金瓶梅》,民國15年(1926)存寶齋刊刻,將“張評本”的穢筆刪除,首次以“潔本”面世。
⑸通行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5年排印。
國內(nèi)出版的《金瓶梅》的主要版本:
1933年10月,孔德學(xué)校圖書館主任馬廉以“古佚小說刊印會”的名義影印了《新刻金瓶梅詞話》104部,每部末尾都署有“本書限印一百零四部”字樣。
1957年,經(jīng)毛澤東批準,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以“文學(xué)古籍刊行社”的名義,按1933年影印的詞話本重新影印了2000部,只允許在省部級領(lǐng)導(dǎo)干部中發(fā)行。
1982年,香港太平書局據(jù)1933年“古佚小說刊印會”的影印本重印,書名為《金瓶梅詞話》,全6冊。(該書到1992年6月已經(jīng)是第15次印刷,傳播較廣。
1985年5月,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出版了《金瓶梅詞話》(刪節(jié)排印本),(上下冊)戴鴻森點校,共刪19161字。
2000年10月,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出版《金瓶梅詞話》(刪節(jié)排印本),(上下冊)陶慕寧校注,甯宗一審定,共刪4300字。
本版本說明:
《金瓶梅崇禎本》采用崇禎本系統(tǒng)全本,編者以1994年吉林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的崇禎本為底本,以及民國時期已經(jīng)出版的繁體版本,重新對本套圖書精校、編排,形成了簡體橫排版《金瓶梅》,以饗讀者。本版本無批評,無插圖,情色描寫略有刪節(jié),旨在向作者呈現(xiàn)一個高質(zhì)原版內(nèi)容,喜惡由君。
由于編者學(xué)歷水準有限和時間限制,在編校過程中難免有錯訛疏漏之處,敬請廣大方家、讀者斧正。如有疑問,請發(fā)送郵件至<a href="/cdn-cgi/l/email-protection" class="__cf_email__" data-cfemail="4c27292a390c353929202d223b292224392d622f2321">[email protecte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