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西涼與東臨邊界,雍州城城樓
“雨下得這么大,天氣又冷,爺先回屋里去吧。”祥和緩步來到南宮朔雅身后,輕聲道。
南宮朔雅神色冷淡,回頭望了望城外風(fēng)雨交加的漆黑夜色,忽然說了一句:“祥和,還記得,當(dāng)初惜惜將我們主仆二人救回來后,在這里,我說過什么話?”
祥和微微皺眉,只得道:“怎么不記得,從那時起,奴才就下定決心跟著爺,無論爺想什么,做什么,奴才都是要跟著爺?shù)摹!?br/>
南宮朔雅抬起頭來,滿臉雨水縱橫,瞧不出眉目間是什么神色,“那日我就對著蒼天起過誓,他所應(yīng)得的一切都是我的,我要一樣一樣地討還回來,無論他多去我什么,我都要一樣一地討還回來,我要誰也不敢輕視,誰也不敢再奪去本該屬于我的東西。原本以為,我距離這一天已經(jīng)很近很近,近在咫尺,可,如今我才知道,自己沒有改變,仍然是如此軟弱不堪,什么也留不住,什么都遠(yuǎn)隔天涯。祥和,你說,我為何什么也留不住?”
“爺。”祥和上前一步,攙住他的胳膊,勸道:“是惜惜郡主福薄,您也不要太傷心了。”
南宮朔雅用力一掙,力氣極大,將祥和幾盒摔了個頂朝天。他的聲音在風(fēng)雨侵逼中透著無窮無盡的苦楚:“不是她福薄,是我。自幼我就不得母親的喜歡,能在她眼里的只有一個朔夜。不止如此,周遭所有的人都不待見我,視我連地底的泥都不如。這么多年來,我漂泊不定,是一個可有可無之人。”
祥和默然無聲,他從小就跟在他身邊,他的痛,他的苦,他都知道,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他。
南宮朔雅語意凄涼:“只有她,才是我真正的親人,才真正知我、懂我——可是,連她我也保不住!若非是為了我,她就不會離開西涼,去到南宮朔夜的身邊,更不會就這么死了。當(dāng)我得知她死的時候,心里不知道是何種滋味!你知道么?真正該死的人,是我!而我,卻這樣茍且活了下來,什么也沒有!”
“爺……”祥和低低地喚了一聲,“您要是心里難過,大哭一場也好。”
“我不會哭。”南宮朔雅揚起臉龐,任由大雨澆在臉上,雨水順著下顎兒流淌著,滴落在他那早已濕透的白色長袍上。他的聲音透著森冷的寒意:“我不該心軟,更不該猶豫。我要一樣一樣討還,不論他曾經(jīng)奪去過什么,我都要一樣不落地向他討還回來。”
那一瞬間,他的面容,是如此冷峻如刀刻斧劈,從泛著血絲的鳳眸里透出一種可怕的戾氣,一如當(dāng)日他離家出走后被人欺凌按倒在地上痛打,那種難以名狀的憤恨與暴怒,帶著猙獰的絕望,將一切最深重的痛楚都化作仇恨,最終無可抑制地爆發(fā)開來。這樣的他使得祥和不敢再看著他,只好低頭小聲道:“爺,得小心保重身子才能討債啊。無論如何,您還是先進(jìn)屋吧。”
“祥和,回去吧。”
“遵命,爺。奴才這就去準(zhǔn)備。”祥和頷首道。
從城樓回宅邸的路上,南宮朔雅在鞍上思慮重重,連替他拉著馬韁的小廝都瞧出來了,帶著韁繩,讓馬兒走得又穩(wěn)又快。
似雍州這般邊陲小鎮(zhèn),丞相依仗極盡顯赫,一對對的前導(dǎo)、親隨、扈從蹄聲鏗鏘,開道的金鑼聲音宏亮悠遠(yuǎn),卻不聞一個人說話或者是咳嗽半聲。偶爾一聲馬蹄,南宮朔雅方才回過神來,之間已經(jīng)過了十字路口,再過一條街,就應(yīng)該到自己的宅邸了。
“祥和,我聽說,二皇子也來了雍州,是不是?”南宮朔雅忽然改了注意,說道:“我想去拜會拜會他,去清輝園。”
西涼皇帝素來奢靡,諸皇子重臣在各地均被賜邸,二皇子上官無痕的清輝園便是其中最為宏麗的一座,雖地處偏遠(yuǎn),卻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諸皇子的賜邸,閉起太子上官無峰居住的明暉園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上官無痕一如他的父皇一般,生性奢華,多年經(jīng)營,這一處園林更是精致華美到了極點,一年四季都有著不同的美景,亭臺樓榭美不勝收,遍植奇花異草無數(shù),幾乎園中每一寸土都價等黃金。
雖是天涼落雨夜,可上官無痕卻與幾位貴胄子弟在園中的聽風(fēng)觀雨樓里品評詩樂,美人如玉,歌舞昇平,正是說不盡的風(fēng)光,道不盡的歡快。
聽得園中下人奏報是南宮丞相前來拜訪,上官無痕不由得眉頭輕挑,嘴角微蘊笑意:“他倒是位稀客,快快有請。”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tuán)圓是何時……”
唱到圓字,聲音已是很低,如夢似幻,舞姿極柔,便如隨風(fēng)之柳,在漫天花雨間低回而下,隨著余音渺渺,旋地定了,臂間輕紗如云,紛揚鋪展而開,終于展成一朵艷麗的花朵兒,綻放在紅地毯之上。盈盈一張秀氣的臉龐,便如花中之蕊,襯得一雙秋水盈眸,目光流轉(zhuǎn),顧盼之間,好幾人已經(jīng)不禁然喝彩起來。
南宮朔雅一路進(jìn)來,只見到這般絲竹歌吹,衣香鬢影,上官無痕興致勃勃攜起他的手,道:“難得丞相有如此雅興,來來,今日只談風(fēng)月,不提正事。來人啊,叫他們將園中陳年的女兒紅從地窖中取出來,本王定要與丞相你不醉不歸。”
南宮朔雅微微一笑,道:“二皇子盛情難卻,臣就依言了。”
上官無痕的酒量極好,清輝園中的那壇陳年女兒紅被其喝去了大半,卻依舊看不出絲毫醉意來。酒宴上他滿口提到的都是那些無關(guān)痛癢的風(fēng)月之事,議論誰家的王公調(diào)教的歌姬伶人,誰家的絲弦班子,南宮朔雅素來在這方面都是不留心的,聽他漫無邊際的談著講著,不過偶爾答話罷了。
酒過三巡,上官無痕打量了南宮朔雅兩眼,忽然長身而起,興致盎然地說道:“本王看丞相一直都是形單影只的,不如本王來替你做個媒吧。”
南宮朔雅正巧一杯酒入喉,聞言險些被嗆住,咳聲連連,少頃才緩過氣來,不知是酒力還是害羞,臉竟紅得厲害。
看著他,上官無痕大笑起來,道:“你倒是個正經(jīng)人,才聽本王說說就立時亂了方寸。”
“二皇子說笑了。”南宮朔雅望著窗外那如簾般的雨,淡然道:“微臣如今實在沒那種心境。”
聞之,上官無痕搭了搭他的肩膀,點頭道:“我知道,你是不是還在想著惜惜?不過,如今她走了那么多年,你家里也不能沒個人啊。忙碌了那么久,你難道就不想有個家么?”
一說就說到心中的隱痛上去,南宮朔雅的臉色不禁有幾分郁郁,上官無痕卻似沒看到他的變化,依舊說道:“西涼多美女,遠(yuǎn)的不說,就是京都里的王公大臣,何時的女兒家也不少,只要你相中的何人,本王保管去替你說媒,一定水到渠成。”
“二皇子。”南宮朔雅語氣間已經(jīng)有了蕭冷的意味,“微臣今天來是有事想說與二皇子知曉。”
聞言,上官無痕一揮手,樓中的歌姬伶人瞬時退得干干凈凈,南宮朔雅端金樽,忽然輕嘆道:“二皇子,您與臣二人,總有四五年未在一塊兒喝酒了吧。”
上官無痕劍眉不覺微微向上挑起,一雙深邃的眸子里幾乎看不清稍縱即逝的光芒,旋即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五年了。”
上次聚飲,還是西涼皇帝得惜惜引薦,冊封南宮朔雅為丞相的時候,事后,由太子上官無峰做東,邀了幾位皇子一齊恭賀,如今世事更迭,那種情形卻是再也不會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