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0章 風云變幻
胡進透露出來的信息讓許一山暗吃一驚。
梁國明下來長寧縣擔任縣委書記還不到一年,而且沒有進入衡岳市委常委。他如果突然接手胡進,擔任衡岳市委書記,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不合規(guī)。
組織選拔有一套嚴格的規(guī)定程序,干部任免都在這套組織規(guī)定程序下運行。很少會出現(xiàn)像許一山這樣的例子。當然,許一山升任省委辦公廳副主任,組織程序上還是可以說得過去。畢竟,他有衡岳市委干部的身份,又是在掛職縣委書記的任上被提拔的。
更關(guān)鍵的一點,他在省委辦公廳擔任的是副職。
而梁國明既無特殊貢獻,任上也不見政績亮點。這已經(jīng)讓他失去了特別提拔的可能。他目前只是長寧縣委書記,連市委常委班子都沒進去,他來接手胡進,說不過去。
胡進顯然看出來了他的疑惑,他笑笑道:“萬事皆有可能。國明接我手,陸省長最放心。”
許一山聞言心里一動,想起自己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沒去拜見陸省長了,心里便生出一絲愧疚來。
有人說,一個人一生的命運不管有多乖張,一輩子總會遇上一兩個貴人。只是有些人抓住了機會,從此改變了命運。有人錯失了機會,貴人擦身而過。
在許一山的命運里,陸省長是他當仁不讓的貴人。
從他炸毀洪橋開始,他的命運就與陸省長息息相關(guān)了。當初燕京方面來電話質(zhì)疑中部省為何讓一個鄉(xiāng)鎮(zhèn)長跑去燕京要錢時,中部省一些領(lǐng)導便大為光火。認為許一山此舉,將中部省的臉都丟光了。
大多數(shù)領(lǐng)導一致認為,必須對許一山采取懲戒措施。至少要撤銷他的一切職務,并不得再錄用。
陸省長是堅決反對這些意見的。他在會上做大家的思想工作時說過這么一句話,“諸位,許一山同志上京要錢,事先未能與上級通氣,得到上級允許。但他的行為我認為并沒丟中部省的臉。相反,我們要肯定這樣敢作敢為的精神。同時,大家不覺得這正好暴露出來我們工作中的短板了嗎?同志們啊,基層是很苦,他們除了向上級求援,他們能有什么辦法?”
陸省長的話,明顯就是在偏袒許一山。作為當時呼聲最高要接任省長位子的陸副省長的話,給許一山上京要錢的事件定下了一個基調(diào)。
事后,許一山果真沒受到任何方面的追究。即便茅山縣紀委對他采取了留置的措施,最后也不得不讓這件事不了了之。
至于后來許一山進入茅山縣常委班子,又被借調(diào)去市里胡進身邊工作,再到正式將他調(diào)入衡岳市委工作,這背后的一切,都能看到陸省長的一雙大手。
陸省長欣賞許一山,不是停留在語言上,而是進入到了實際的工作程序。許一山短短兩年時間不到,就飛躍到省委辦公廳副主任的位子上,縱觀中部省幾十年來的干部升遷歷史,許一山基本是創(chuàng)造了一個升遷的奇跡。
從他升遷的速度和省里每次委托他執(zhí)行的任務,就能看出來上面領(lǐng)導是在精心培養(yǎng)他,鍛煉他。
然而讓許一山有時候很不解的問題,明明就快要水落石出的事件,最后關(guān)頭他都會被省里叫回去。比如衡岳市八號公館地庫案,陳州原副市長程子華涉黑案等。
許一山出任省委辦公廳副主任,其實已經(jīng)與陸省長拉開了一段距離。
省委辦公廳名為給省委領(lǐng)導服務,實際上他只對王書記負責。這樣,他與陸省長在工作上就失去了緊密聯(lián)系,甚至有些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
中部省這些年的政治生態(tài)還算是很和諧的。至少,領(lǐng)導之間沒有太激烈的矛盾。
前任省長調(diào)離后,副省長陸天明同志順理成章接替成了省長。現(xiàn)階段,已經(jīng)有消息傳出來,省委王書記即將到了任期,他的歸宿也已經(jīng)有了明確的去向,王書記離任后,他將赴京出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從而在行政級別上將省部級上升到副國級。
王書記的政治生命到了這個級別已經(jīng)沒機會再往前一步了。不過,一個領(lǐng)導能走到這個高度,已經(jīng)是人生絕對贏家了。
王書記離任,接他手的當然就是陸省長。這里有一個說法,本來按規(guī)定,王書記離任后,陸省長不一定就能接替他成為省委書記。但是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部省向燕京遞交了一份《中部崛起計劃》的報告。
該報告內(nèi)容將中部省未來二十年的發(fā)展規(guī)劃已經(jīng)羅列清楚。計劃最核心的內(nèi)容就是在中部省打造一個城市集群,規(guī)劃出來中部省未來的發(fā)展以及城市集群對周邊省的影響。
這份報告得到了燕京方面的大力肯定,并已經(jīng)批復下來。
但是,打造大城市集群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看到效果的,它是一項需要持之以恒的繁雜工作。為確保中部崛起計劃不會因為換了執(zhí)政領(lǐng)導而出現(xiàn)意外。上面有意在干部任免問題上,盡量考慮本土官員擔任中部省最高領(lǐng)導。這樣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中部崛起計劃不會擱淺。
陸省長作為中部省未來書記的繼任者,他很早以前就開始注意和培養(yǎng)一批工作能力超強的干部。
胡進,許一山,梁國明此時都進入了陸省長的視野。
一年前,中部省就傳出過陸省長身邊“三駕馬車”的事。這三駕馬車是誰,相信全省干部心里都有數(shù)。
現(xiàn)在,胡進說梁國明可能接任他成為衡岳市委書記,大方面來說,這或許是陸省長謀篇布局當中的一枚棋子。但是,這樣起用梁國明,莫免顯得有些唐突與倉促了。
“老許,國明這段時間經(jīng)常來我這里坐。”胡進笑嘻嘻道:“這小子有點沉不住氣,恨不得我馬上把位子讓給他。”
許一山苦笑道:“我說實話啊,梁國明如果擔任衡岳市委書記,這對衡岳市而言,絕不是一件好事。”
胡進驚異地看著他,他沒想到許一山說話會那么直爽。通常,到他這個層次的干部,說話都只說三分之一,剩下的讓聽者去咀嚼去體會,不會把話說得那么直白。
“老許,你這話要是讓國明聽到了,他不恨你?”
“恨我也這樣說。”許一山嘆口氣道:“國明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做事太浮了。他最喜歡玩花架子,腳落不到實地。這種執(zhí)政方式,表面上看繁花似錦,歌舞升平,一派盛世奇觀。實質(zhì)上,老百姓并沒有得到實惠。相反,會因為他的浮而付出沉重代價。”
胡進沉默不語,他要離開衡岳市轉(zhuǎn)任融城黨工委書記已經(jīng)勢在必行。王書記在離任之前,必定會安排好這條路。
梁國明將出任衡岳市委書記的事,陸省長已經(jīng)找他親自談過話。陸省長的想法,盡快將梁國明吸收成為市委常委成員,為他出任書記鋪路。
“老許,很多事,你我不能左右。”胡進安慰他說道:“國明今后或許能改過來也難說。你在省委辦公廳,他這邊的事,與你沒關(guān)系啊。”
許一山苦笑道:“怎么會沒關(guān)系?我能看著衡岳市老百姓被綁在他的戰(zhàn)車上掉進深淵?”
“離譜了啊。”胡進提醒他道:“老許,你這個牛脾氣,什么時候能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