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少年 第八十四章 七劍
一聲咳嗽,走出來的正是梅七劍。
他背著劍匣,仿佛很勞累,一身劍氣內(nèi)斂。走出來的時候,他看著滿地的桂花,說道:“你們這些人,總是搞得這么文藝干什么?不就是奪舍嗎,扯這么多。”
孟天青看著他,微微一笑:“梅七劍,散修排行榜,第三位,我聽說過你。”
梅七劍嗯了一聲,反說道:“孟天青,紫氣宗的老祖,天榜排名多少來著?算了,我不在乎。”
孟天青看了他一眼:“此事,你真的要管?你怕是管不了。聽說前些時候,你只出了六劍,就斬殺了半步窺意境界的離多少。不知道七劍全出,能不能斬我這個窺意境的老頭?”
梅七劍放下劍匣:“我想試試。”
余真意看著這位老劍客,知道他的傷還沒好,所以趕緊跟他站到一起。
孟天青有些不屑,抬起右手,四周的靈氣匯聚過來,頓時,在幾人只見,出現(xiàn)了一個牢籠。這牢籠,由靈氣組成,非常奇妙。
只是片刻,余真意就感覺有些頭暈?zāi)垦A恕?br/>
一旁的梅七劍輕輕拍了他一下,小聲說道:“小子,你不是說你斬殺了一個覆地境界的修士么?如果是騙我的,咱們今天,可就都死定了。”
一拍之下,余真意清醒了不少,看來這牢籠,有迷惑,吸取人靈氣的作用。
梅七劍已經(jīng)動手,他拍劍匣,直接是無把劍飛出。
“龍螭,文犀,明珠,紫電,清霜。”
五把長劍,隨著梅七劍的動作,朝孟天青刺去。一把把的,鋒利無比,將隨風(fēng)而落的桂花斬成兩半。凌冽的劍氣,在小院子里亮起。
孟天青絲毫不慌,伸出打手,就要抓住這五把劍。只見紫氣宗內(nèi)的靈氣運轉(zhuǎn),護山大陣一時間有所顫動,將大部分靈氣全部調(diào)集過來,在空中鎖住了那五八劍。
五把劍,被定在空中,前進不得。
練氣士對敵,就是如此。孟天青笑了笑:“姓梅的,把你剩下的兩柄劍,一起用出來試試。我倒要看看,你這把從不出出世的最后一把劍,到底有多厲害。”
有護山大陣在,五把劍毫無動靜。
梅七劍面上沒有動作,心里卻將夏秋罵開花:“狗日的夏秋,你走就走,干脆把宗門大陣也給關(guān)閉了啊。現(xiàn)在這種情況,你可把我害慘了。”
宗門大陣,一般是掌控在宗主收手里。
現(xiàn)在夏秋出去賞花了,宗門的安全自然不能不顧,于是他把宗門大陣,交給了老祖孟天青。有了大陣的加持,孟天青此時的修為,更上一層樓,拿下梅七劍,輕而易舉。
梅七劍又拍打了劍匣一下。
“靜水深流。”
第六把劍飛出,帶著無比的氣勢,飛向孟天青,梅七劍的第六柄劍,與之前的幾柄劍合在一起,根本就不是一加一。而是成倍的增加,直接此刺穿了無形的靈氣囚籠。
孟天青有些驚訝:“這一劍,就是斬殺了半步窺意境的那一劍吧,真的厲害。已經(jīng)有了窺意的味道,不錯不錯。”他伸出手,在空中,比劃了一個圓形,再次想困那把劍。
可是沒有用,梅七劍的六把劍,勢如破竹,直接來到了孟天青面前。
孟天青皺了皺眉頭,拿出一塊令牌,天地間的靈氣,頓時被定格在原地。他竟是直接伸出手,握住了那把“靜水深流”。他笑道:“劍仙嘛,我不知殺了多少。”
梅七劍看了余真意一眼:“你還不動手?”
余真意皺了皺眉頭,他去哪動手,當(dāng)初殺掉那個天殘老道士,完全是老頭子的功勞,他只是貢獻了一絲劍氣而已。想是這樣想,他還是拔出了真武劍。
將自己竅穴中,充滿的劍氣,朝前揮了出去。
可是很尷尬,這些劍氣,直接被孟天青操縱的靈氣給打散了。比起梅七劍的那六把劍,相差甚遠,甚至都沒有讓孟天青動手。
梅七劍嘲諷道:“你就是這樣,斬殺一個覆地境修士的?”
余真意有些不好意思,想拿出真武令,卻發(fā)現(xiàn)真武令掛在踏雪身上。
梅七劍嘆了一口氣:“我就不該來管你的。”
其實這些天,梅七劍一直在暗中,看著余真意的動向,就是怕他有危險。夏秋已經(jīng)提醒過了,梅七劍最不想見到的畫面,已然出現(xiàn)。
他看著孟天青:“名門正派,怎么做事,比我們這些散修還要卑鄙呢?”
孟天青微微一笑:“散修之間的爭斗,確實厲害,可是跟我們這些名門大派里的爭斗比起來,還是要差點。”
梅七劍想了想,確實如此。世人都說散修個個險惡,其實不是這樣的。一些名門正派的修士,比起散修,更加險惡。因為名門正派里的爭斗,更多,更兇險。
這也是為什么,梅七劍當(dāng)初寧愿當(dāng)散修,都不愿意加入宗門。
就是因為,加入宗門,不一定能玩的過這些人。
他說道:“你好歹是窺意境的修士,怎么還是看不穿身死呢?”
壽元這種事情,一向是修士的心頭之患。窺意境的孟天青,如果不出意外,最多活到兩百一十歲左右。如果在這期間,他還不能破鏡的話,那就會身死道消,如世俗間的人一樣,消散在天地間。
塵歸塵,土歸土。
孟天青有些感嘆,說道:“就連殤陽真人都怕死,我怎么會不怕死呢。最近聽說殤陽真人回了岐山道觀,他莫不是也因為修行出了問題,想另找他法來續(xù)命?”
梅七劍頓時沉默了,在生死面前,誰又能真的看的開呢?
大唐歷史上,便是那些嫡仙人,也不能真正的長生不老。所以能多活一些時候,便多活一些時候。古今多少帝王將相,為了長生二字,大費周章?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常態(tài),人們相信有不死不老之術(shù),事實上并不是簡單的愚昧問題,而是因為害怕,害怕老去,害怕死亡
跟普通人不同,普通人相信不死之術(shù),主要是希望通過這種心理寄托來延長自己的生命以減少自己對死亡的恐懼。
而帝王除了畏懼死亡,還因為貪念,因為舍不得皇位,舍不得當(dāng)皇帝的快樂時光。所以為了長享富貴,很多帝王就尋求長生不老、長生不死的法門,為此也尋找到了很多的方法。比如有找仙藥的,有求助方士的,也有煉丹、服食丹藥的。
梅七劍知道,人們?yōu)殚L生不老,做的最多的事情,便是吃丹藥。
要想長生不死,最簡單的辦法,莫過于吃仙藥。假如真有這么一種仙丹妙藥,易于獲得和易于制煉,那倒是人們普遍的福音,可惜很多仙藥,古書上雖然早已經(jīng)公開了它的秘方,可是原料到手就很艱難,有的制煉起來也大費手續(xù),所以直到現(xiàn)在,似乎還沒有聽說誰取得了成效。
這也是為什么,龍虎山,還有武當(dāng)山,能興盛這么久的原因。
道門修士,對于煉丹一途,了解甚多。
孟天青看著梅七劍:“看你歲數(shù),也不少了吧,難道你就沒想過長生不老?”
梅七劍沉默了片刻,說道:“活著已經(jīng)很累了,還活那么久干什么呢?人間不值得。”
余真意心中很是佩服,這一句人間不值得,可是多豁達。
從古至今,追求健康長壽便是人們的一個美好愿望。上古時便有嫦娥因偷吃了夫君后羿從西王母處得來的長生不老神藥,獨自一人飛往月宮去的美麗神話傳說。但是,神仙雖好,奈何寂寞。美麗的嫦娥雖然長生,卻只能終日與玉兔獨守冷清月宮。
不止神話中,歷代尋求長生的帝王將相,也不在少數(shù)。
遠古帝王,貴為天子,至高無上,因此更加企圖長生不老,永保尊貴。但卻常常為此誤入歧途,走火入魔,反而短壽夭亡。其中的秦皇漢武,最是過分。
秦始皇嬴政,是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華夏的皇帝。橫掃六合,統(tǒng)一天下,雄才大略,千古一帝,何等威風(fēng)凜凜!但是,如此精明的秦始皇為求得長生不死,卻迷信方士方藥,到處尋仙訪道,疑神疑鬼,屢受欺騙。
漢武帝劉徹,是西漢歷史上第七位皇帝。他登基之初,漢朝已建立六十多年,天下初定。經(jīng)過其祖父漢文帝,父親漢景帝的“文景之治”休養(yǎng)生息后,國家已克服了以前長期戰(zhàn)亂造成的衰微敗落,綜合國力大大加強
但是,為追求長生不老,漢武帝一生都寵信方士,想方設(shè)法追求不死仙藥,到了晚年更是益演益烈。史書記載有一個方士奕大,自稱為上神之使,吹噓自已:“黃金可成,而河決之塞,不死之藥可得,仙人可致也。”
簡直就是一個活神仙現(xiàn)世,漢武帝信以為真,不但官封奕大樂通侯,拜為五利將軍,甚至還將親生女兒長公主嫁給他,使其一步登天而飛黃騰達。
最后終是求不得。
聽說他還曾親自和數(shù)千方士共同乘船入海求見蓬萊仙人,但是仙人終究不遇,不死靈藥更是求之不得。
最后,他索性令人在甘泉秦液池中建造了三個小島,命其名曰蓬萊、方丈、瀛洲,又精雕細刻了許多石魚、石鱉置于小島之上,以此作為神思夢想中之海外仙山,早晚頂禮膜拜,極盡虔誠,又服用以甘露調(diào)和的丹藥,企求長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