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少年 第四十一章 白水河的孽龍
七天的時間,一閃而過。
這幾天,余真意沒有走出去,一直留在屋子里,也沒有真的去跟那兩兄弟熟悉熟悉。在他看來,這一次屠龍,只是一次普通的修煉罷了。
不認(rèn)識的人,真人的沒必要,搞得那么熟悉。
熟人,反倒還真的不好下手。
這一天,正是屠龍的日子,落日宗,留下一些弟子留守宗門。還有一些弟子,跟著宗主杜翔,在總門口等著幾人。屠龍大會,一共有四方勢力。
杜翔,帶著三位長老,站在最前方,實力驚人。
然后是一對道侶,兩位劍仙。男的模樣普通,女的倒是長得很不錯。可那個男子,是除了宗主杜翔,唯一的乘風(fēng)境界修士。看著老實,實際上非常強。
然后是樓一和樓二兄弟兩,別看樓二腿腳不變,其實他也暗藏殺招。
最后就是余真意了,他帶著彩云,手上還拿著一些零碎的糕點,沒有一點專心的樣子。彩云在一旁,很是無奈,卻也沒什么辦法。
首先是落日宗的長老,表達(dá)了不滿:“余公子,我們這一次,可是去屠一條乘風(fēng)境的惡龍,你可不要掉以輕心。若是出了什么事情,我落日宗可是不會負(fù)責(zé)的。”
這話說的絕情,不過在場的各位,都沒有什么反應(yīng)。
因為這,才是殘酷的現(xiàn)實。
若是落日宗,說要庇護(hù)他們,那才是有鬼嘞。落日宗就是想借助他們的戰(zhàn)斗力,去消耗那惡龍的戰(zhàn)斗力。而這三批人,不過也是想撈點油水罷了。
龍之居所,必有寶貝。
大家都心知肚明,不會太相信對方的。
余真意笑道:“我知道的,等會不會劃水,還請你放心。到時候見到惡龍,我絕對第一個出手。長老若是不放心,可在后面壓陣。”
見他這樣說,那長老才不再說話。其實他根本就不想管余真意的死活,只是怕他不出力,在后面撿起現(xiàn)成的罷了。既然他決定先出手,那么去當(dāng)炮灰也好。
在場的三伙人,對余真意又輕看了幾分。
都覺得他是個愣頭青。
余真意卻懶得積較,反正他是來修煉《靈龜鎮(zhèn)海決》的,在那惡龍面前,不說有多厲害,最起碼自保沒問題。要知道,靈龜不僅活得久,而且龜殼堅硬,更能逢兇化吉。
就這樣,在宗主的帶領(lǐng)下,大家一起朝惡龍的地方奔去。
只有兩個乘風(fēng)境修士,所以沒有選擇飛行,而是在地面上,以極快的速度,朝遠(yuǎn)方進(jìn)發(fā)。惡龍所在的地方,是一個名為花垣的縣城,邊上有條白水河。
杜翔在路上,給他們講解了白水河的傳說。
傳說從前河里有條白色的蛟龍,經(jīng)常興風(fēng)作浪,洪水爆發(fā)無常,人們無法在河上架設(shè)橋梁。兩岸人民活活被隔開,無法進(jìn)行交往。為了解決隔河之苦,他們也曾不惜代價要在河上架設(shè)橋梁。
但由于河面較寬,又沒有高明巖匠,加上蛟龍作怪,多次修橋,都沒有成功。兩岸人民要走親戚,互通有無,只好搭起臨時浮橋,冒險從浮橋上通過。
可是每年春夏之際漲春水時,蛟龍就推波助瀾,搭起的浮橋就被洪水卷走。這樣年復(fù)一年,代復(fù)一代,給兩岸人民帶來只是痛苦和淚水。
有一天天,從鎮(zhèn)龍山下來一個姓雷的老巖匠來到白水河邊,看到兩岸人民飽受苦難的情景,和鄉(xiāng)親們對白龍危害的訴說,他憤憤不平,決心要在這里修建一座石拱橋。
雷巖匠祖祖輩輩都是巖匠,吉崗坪坳就是他的老屋場,為修吉崗坪的鎮(zhèn)龍山他被選為掌壇巖匠師傅,鎮(zhèn)龍山修好后,他就住在鎮(zhèn)龍山上。
他雕龍成龍,刻虎成虎;逢山能開路,逢水能搭橋,真是藝高膽大,樣樣在行,人們也叫他為雷巖王。白水河兩岸人民聽說雷巖王要到這里修橋、鎮(zhèn)龍,人人高興得不得了,家家有錢出錢,有糧食出糧食,有力出力。
開山鑿石,日夜苦干。經(jīng)過三年零六個月的日日夜夜,一座五拱青石料巖橋就快要合攏了,雷巖王為了降服白水河的蛟龍,就在合攏處雕了一條白龍,將白龍夾在中間,以示懲處。
終于一座寬三丈,長十余丈,高七、八丈的五拱大石橋橫跨兩岸,豎立在白水河上。
攝于雷巖王的法力,白龍被降服了,不敢作亂了。兩岸人民走親訪友,互通信物、結(jié)親嫁女、騎馬坐轎,經(jīng)過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石橋上,好不歡喜。
后來,由于雷巖王年歲已高,加上修橋日夜操勞,不久就離開了人間,雷巖王死后,白水河兩岸人民無限悲痛。由巖王的兒子領(lǐng)頭,成群結(jié)隊,燒香點燭涌上五拱橋祭奠巖王。
白龍知道后,卻喜歡異常,猖狂地咆哮叫喊道:“我這條困龍又要翻身了,又要上天了,要報仇啦!”
忽然,烏天黑地,狂風(fēng)大作,只見一股白色的旋風(fēng)上了天。人們說,這條白龍又成精了,我們又要遭災(zāi)受難。語音未落,暴雨傾盆,巨浪騰空,洪水猛漲,漫了五拱橋,卷走了橋上的人群,把白水河附近的田地沖垮了,房屋沖走了,莊稼淹沒了,人畜已淹死了不少。
兩岸的鄉(xiāng)親父老叫苦連天,都思念著老巖匠,要是他還在人世的話,白龍也不敢出來作亂,他們多么希望有一個像老巖匠的人來降服這條孽龍啊!
于是,都把眼光集中在老巖匠的兒子身上。他兒子不僅學(xué)會了父親的一套巖匠手藝,而且還是個有名的鐵匠,他打的巖鉆鋼火好,從不卷口,他打刀子能削鐵如泥,方圓九九八十一寨的苗族人民都請他打練武的家伙。
他還一手好水性,才未被淹死。有天晚上,老巖匠的兒子做了個噩夢,看見父親在橋上和一條很大的蟒蛇在搏斗,把橋攪得搖搖晃晃,他馬上就去給父親幫忙。
這時只見父親大聲的喊:“不要管我,快去拿劍來把它斬斷,我后悔當(dāng)初懲處它時,沒有用鐵釘把它釘住,現(xiàn)在打脫了,這是條害人的孽龍,不是蟒蛇,快去拿劍來把它斬斷,快去!”
他急忙跑回去拿劍,他伸手拿了劍,只聽“光當(dāng)”一聲巨響,他被驚醒了,等他清醒過來一看,才知道剛才做夢伸手拿劍時把床邊的桐油燈盞碰倒了。
天一亮,巖匠的兒子又趕到拱橋一帶觀看,只見田地荒蕪、父老鄉(xiāng)親怨聲載道,哭哭啼啼都跪在巖匠兒子面前,求他繼承父老志,學(xué)巖匠為民除害,保住拱橋,使父親在九泉之下得以安寧。
巖匠兒子準(zhǔn)備馬上動手打一把寶劍,去斬白龍。鄉(xiāng)親們聞訊雷巖匠的兒子要打?qū)殑財喟埖南⒑螅骷腋鲬舳妓蛠砗娩摵描F、烈炭乾柴,送鋼鐵的人家剛還滿一百戶后,巖匠的兒子就到橋邊洞庭宮里去鑄劍,為了鑄煉這把斬龍劍,他鑄煉了七七四十九天。
在最后一天淬火吃水時,一股青煙過后,一把烏黑油亮的寶劍終于鑄造出來了,他又磨了三天三夜,寶劍銀光閃閃,日夜發(fā)光,十里內(nèi)外,夜晚走路不用提燈照明。
端陽這一天,他拿著這把寶劍走向橋頭。白龍看見這光芒四射的寶劍,不寒而栗。頓時化著一股白色旋風(fēng)向天上逃竄。說時遲,那時快,巖匠的兒子手拿寶劍,對準(zhǔn)白龍,向天空拋去,只聽雷鳴閃電,天搖地動,寶劍將白龍斬為三截。
白龍從天上掉了下來,墮入河底。
白龍被斬斷后,人們過著安居樂業(yè)的生活。橋下的水乖乖地流著,給兩岸人民帶來了幸福與歡樂。這座石拱橋,人們也把它叫做“浮橋”,以示永遠(yuǎn)不會沉沒。
現(xiàn)在人們在浮橋頭旁看到的這座廟,就是當(dāng)年雷巖匠兒子鑄劍的地方,為了紀(jì)念雷氏父子,就把它叫做雷公廟了。在浮橋上看到的,沒有龍頭和龍尾的石龍就是當(dāng)年被巖匠兒子斬斷的白龍殘軀。
浮橋下正中插的一把寶劍就是當(dāng)然雷巖匠兒子鑄煉的斬龍劍。
這個故事講完,那一對道侶中的男劍仙,聽到有一把劍,很感興趣,問道:“既然白龍都被鎮(zhèn)壓了,為什么如今還有惡龍作孽?”
杜翔苦笑道:“劍仙您有所不知,這白水河,一直是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直到最近,不知為何,有人取走了橋下的那把斬龍劍。白水河河底又有蛟龍游過,吃掉了當(dāng)年那白蛇的殘余氣運,開了神智,又出來興風(fēng)作浪。”
兩岸的人們,又開始心驚膽顫,這才來求落日宗。
可是落日宗實力不夠,怕殺不掉那條惡龍,所以才召開了一個屠龍大會。
那劍仙問道:“斬龍劍,可是一件不錯的寶貝啊,有誰能取走呢?莫不是,還有劍仙在白水河。”
這個消息,讓眾人為之一振。
因為這很可能是真的,斬龍劍掛在橋底下,就是為了防止蛟龍興風(fēng)作浪。居然有一個劍仙,取走了這把劍。那他肯定不會放下白水河邊的人們不管,說不定就藏在暗中。
想到這里,眾人之間的氣氛,有些低下。
這時候,杜翔說道:“那劍仙肯定走了,不然白水河邊的百姓,豈會找上我落日宗?為民除害,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不然有何臉面,稱是大唐修士。”
余真意拍手道:“宗主這話有理!稍后我肯定,第一個出手!”
彩云拍了余真意一下:“公子,你就不會閉嘴嗎。”
杜翔很是開心,帶著眾人,趕往白水河。
有劍仙在,那更好,眾人心想。自己這邊這么多人,也不用怕那個暗中的劍仙。到時候,說不定還有可能得到一柄不錯的斬龍劍呢。
眾人在山林間,龍騰虎躍,不到半個時辰,便看見了白水河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