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審問
蕭邕見玉笙簫渾身是傷的樣子,滿目的心疼。</br> 他走至床榻邊,伸手去溫柔地輕撫她紅腫的臉頰,“疼嗎?”</br> 玉笙簫也不想騙他,“很疼。”</br> “他真是個禽獸,他怎么舍得打你。”他的阿嬋哪里都好,為什么要把她打成這樣。</br> 玉笙簫道:“他不是你,所以他不會像你愛我一樣愛我。”</br> 蕭邕傾身去吻她的眼簾,低聲道:“會過去的,陳裕已經(jīng)進刑部水牢了,很快,太子也會倒的。”</br> 玉笙簫道:“我相信你。”</br> 蕭邕的吻落在她鼻尖上,吻似蝶羽那樣輕,像一片羽毛在撓,讓玉笙簫覺得有點癢癢。</br> 他的吻逐漸往下,帶著些霸道地噙住了她的雙唇,撬開了她的唇齒。蕭邕吻得越發(fā)深,卻又纏綿又溫柔,玉笙簫完全沉浸在他的熱吻里。</br> 夜里那么靜,玉笙簫都能清楚地聽見蕭邕加速的心跳。</br> 吻結束了,玉笙簫雙唇都有些紅腫,蕭邕低聲道:“身上擦藥了嗎?”</br> “應該是擦了。”</br> 蕭邕將人抱在懷里,還是不放心她身上的傷,于是剝開了她身上的衣物去瞧,大大小小的淤青,遍布全身,哪里都不曾見完好之處。</br> 蕭邕眼睫微顫,眸中更是心疼,“我不會放過他的。”</br> 他給她穿好了衣衫,坐在了玉笙簫身后,用周身的內(nèi)力去疏通她身上的血瘀,這樣不僅能減輕她不少疼痛,也能好得快一些。</br> 于是運行了好幾個周天下來,兩人身上都是一層薄汗。</br> 他摟住她的身體,在她耳邊問道:“好點兒了嗎?”</br> 玉笙簫點了點頭,“沒那么疼了。”</br> 蕭邕下床去桌上拿菱兒端來的飯菜,玉笙簫受了傷,不能吃太油膩的東西,桌上的飯菜口味都很清淡。</br> 蕭邕拿著一碗粥到了床邊,粥是剛剛出鍋的,還很燙,蕭邕拿在唇邊吹了吹,待稍稍涼了些,才喂到玉笙簫唇邊。</br> 玉笙簫一口吃了,“蕭哥哥,你還記得嗎,當年你第一次下廚,給我煮的粥又黑又咸,我吃了半碗,拉了兩天的肚子。”</br> 蕭邕耳根微紅,“都是往事,別提了。”</br> 玉笙簫面上帶起淺笑,“現(xiàn)在你會煮了嗎?”</br> 蕭邕搖頭,“不會。”</br> 他這輩子都學不會庖廚。不過,家里有下人,日后他的阿嬋進府了,這些事也用不著她親自去做。</br> 玉笙簫道:“看來,我們都是同樣的人,我也不會。”</br> 兩人相視一笑,都忍俊不禁。</br> 蕭邕將碗里的粥一勺一勺地喂給了玉笙簫,玉笙簫原本沒什么胃口,但不想讓蕭邕掛心,把他喂過來的粥都吃了。</br> “還吃不吃?”</br> 玉笙簫搖頭,握住了蕭邕的手,“你再陪我待一會兒。”</br> 她知道蕭邕定是很忙,馬上肯定又要走了。然而江懷定是在東宮,她不想見到他。</br> “好,我等你睡著了再走。”</br> 蕭邕躺在了玉笙簫身邊,將人摟進了懷中。</br> 他輕拍著她的脊背哄著她安睡,似乎蕭邕在身邊,玉笙簫都格外安心些,躺在蕭邕懷中沒一會兒就睡著了。</br> 蕭邕看著她沉靜的睡顏,指腹去理她鬢間的軟發(fā),雙眸溫柔得似乎能膩出水來。</br> 他在她額心落下一吻,看人沒醒,將人放在了玉枕上,給她蓋好薄被之后,才起身離去。</br> **</br> 陳裕自被押至刑部水牢以來,張從從來沒有審問過他。</br> 只是每日把他關著,到點兒了牢頭就把飯送來。</br> 張從這人陳裕了解幾分,與其他查案的刑案官員不一樣,從不按套路出牌。</br> 他不來審問,估計現(xiàn)在還沒查到他之前犯過什么事,即便有點風聲了,估計到現(xiàn)在也沒查到什么實際的證據(jù)。</br> 所以他不來。</br> 但只要他來了,就一定是查到了什么并且落實了。m.</br> 張從在官場這么多年,焉能不知陳裕何許人也,只怕把陳裕扒層皮,陳裕半個字也不會吐。</br> 再者,他身上的罪案還沒查清楚之前,陳裕就不能死。</br> 七日就這么過去了,陳裕總算等來了張從。</br> 刑部的衙役把他從水牢押進了審問的牢房。</br> 衙役給他搬來了一張凳子,讓他坐在了張從身前。</br> 張從給他倒了杯熱茶,“今年最新的君山銀針,侯爺嘗嘗?”</br> 陳裕垂眸看著眼前的白瓷茶杯,里面的茶水清澈翠綠,還能清晰地看見他被冷水浸泡這么多天浮腫的臉頰。</br> 陳裕拿過熱茶,飲了一口。</br> “不錯,好茶。”</br> 張從道:“陳家的人都在想著法子救侯爺出去,太子殿下在東宮更是心急如焚,侯爺雖然入了牢獄,但追隨您的人,仍舊前仆后繼。”</br> 陳裕沒出聲,只是拿著熱茶又飲了一口。</br> “這些天,下官倒是查到了一些王爺之前所犯之罪,手里也有了些證據(jù)。”</br> 陳裕面上沒有絲毫慌張與恐懼,“哦?是嗎?那看來張大人辦事的效率倒是挺高。”</br> 張從道:“天戍元年,國庫空虛,雍州三萬兵馬朝廷給不出軍餉,于是戶部沈策召集金陵富商募捐籌集,統(tǒng)共所籌兩萬兩銀子,侯爺卻拿去了一半。</br> 次年,雍州兵亂,侯爺帶兵平亂,戰(zhàn)事大捷,侯爺榮升金陵大將軍,官至二品。”</br> 陳裕面色平靜,沒說話,顯然是默認了這件事。</br> 張從道:“當年侯爺所霸占的雍州軍餉拿來擴充了虎騎軍備,此刻賬本在下官手里。”</br> 陳裕道:“天戍元年西北遭了雪災,整個西北顆粒無收,朝廷給了十萬石賑災糧,我挪去了三萬石,一半高價賣給了金陵糧商,一半留作虎騎軍糧。張大人,天戍元年的事,你查得有失。”</br> 張從道:“當年西北之地整整餓死了十萬百姓,平陽侯,做官也要講良心!”</br> 陳裕道:“張大人,你以為即便我不挪去那三萬石糧食,西北之地就不會餓死人?西北之地的本地官就不會貪?你太天真了!越是厄難之地,越見丑惡人心!</br> 沈策當年還太年輕,給的賑災糧里干干凈凈,不摻和半點泥沙的賑災糧可是最好賣的,誰不會心動挪去一星半點呢?”</br> 張從聽此,蹙緊了眉頭,“侯爺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也實屬應該。害了無辜之人性命,早晚是要還的。”</br> “想不到張大人還信因果循環(huán)這樣虛無縹緲的東西,我陳裕只信自己攥在手里的,神佛主宰不了我。”</br> 張從道:“看來侯爺胸有成竹,這次您死不了。”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