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控制工程八營(上)
“絕對不會錯了,李大哥。那邊的幾人我大多都認識,保證不會錯的了!”
熊程等人派來與他聯(lián)系的年輕士兵本家姓劉,不過看到大家都稱呼他六子,李漢也就隨了大眾,一起叫了他的外號。
“那就好...咱們準備一下,等這一隊人過去之后,就摸進去....”
指了指百十米外的大道上正在行進的隊伍,李漢拿過了掛在一旁的qcw05,裝上了消聲器之后,又將子彈一個個的壓入彈匣之中。
這05式沖鋒槍采用的是直插式4排大容量彈匣,雖然擁有著50發(fā)的超大容量,但是弊處也很明顯大容彈量供彈具在增加了裝彈量同時,也帶來了彈匣托彈簧簧力較大的不足,雖然05式微沖在部隊使用過程中遇到裝彈問題后,科研部門專門設計了一套部隊條件下使用的裝彈器,裝彈問題迎刃而解。不過他可沒有標準的裝彈器,自然只能十分麻煩的進行手工裝彈了。說起來這qcw雖然方便我軍士兵的使用,不過對于一些大個子或者手臂比較長的士兵而言,這05式微沖就有些不太合適了。因為是自由槍機式武器,擊發(fā)動作由槍機完成,為確保限制與解脫槍機可靠,扳機引力設計得較大(一般在30牛左右,95式自動步槍的扳機引力為18~28牛),不但手指易于疲勞,提高射擊精度也較困難。此外,由于握把保險剛好位于虎口處,長時間按壓容易造成手部疲勞。如果在連發(fā)射擊過程中突然松開握把保險,會造成槍機與阻鐵卡死。而且全槍較短雖使05式微聲沖鋒槍具有結構較緊湊的優(yōu)點,但導致握把與彈匣之間的距離較小,身高臂長的射手據(jù)槍時,彈匣會硌到手腕部位。
不過這些缺點顯然旁邊的小戰(zhàn)士--六子不知道,見到他將武器拿了出來以后,他便一直好奇的待在他身邊,見他把弄著手上的武器,眼中盡是羨慕。
“李大哥,這武器是哪來的?也是洋人國家使用的武器嗎?為什麼跟俺們的槍不一樣呢....”
“不是....”將最后一發(fā)子彈壓進了彈匣中,“在國外的兵工廠定做的武器....”
當然不會一樣了,現(xiàn)在莫說國內了,便是整個世界范圍內的士兵所使用的槍械,基本上都是手動步槍,距離半自動步槍尚有一代之隔,更別提他手中的qcw05乃是屬于微型沖鋒槍系列,根本不是一個槍系的。
“我手上的武器是沖鋒槍,跟你手上的槍不是屬于一個槍系。你手上的m1895斯太爾?曼利夏屬于步槍,雖然射擊速度遠不如我手上的武器,但是射程卻比我手上的武器要遠一些...”
李漢耐心的解釋了一句,不過見他臉上依舊十分疑惑,顯然沒有搞懂什么區(qū)別之后,恰巧現(xiàn)在還有些時間,便轉過身來,仔細為他解釋起來了!
“知道手槍嗎?”
六子想了想,“是不是洋教官跟管帶他們使用的那種能跨腰間的小槍?”
“呃...差不多吧!”
李漢點了點頭,“那種小槍叫做手槍,乃是一種能夠單手握持并瞄準射擊的短槍管槍械,一般射程最多兩百步,遠不如你手中的這種長桿的步槍,是一種短程武器。”
見他還是似懂非懂的,李漢想了想,繼續(xù)引導道:“你記住了,就是當?shù)厝嗣搅四闵磉吺畮酌祝踔林挥腥拿滋帟r,大多數(shù)時候人們若使用的是你手中這種步槍,就會因為感覺到了危險,而來不及舉槍反擊了。而手槍就是為應付發(fā)生這種情況而特別發(fā)明的武器...不過因為價格比較高昂,甚至比起步槍還要貴上不少,因此都是裝備一些軍官使用的....”
“哦,明白了...步槍我知道是什么,那沖鋒槍呢?”
“說起沖鋒槍....六子,知道機槍吧?”
六子點了點頭。
“沖鋒槍跟機槍差不多,就是都能連續(xù)射出很多子彈,不過卻沒有機槍的威力....也沒有步槍的射程,嚴格說來,它其實是跟手槍差不多的性質,不過手槍是為了應付近身交戰(zhàn),而它則是被設計出來,用于大量敵人近身的時候使用的....”
李漢盡可能簡單直白的與他解說道,一邊還分神端起望遠鏡,留意那邊的情況,待看到那支趕來協(xié)防的隊伍終于全都過去了之后,方才輕推了一下身邊還沒搞清楚的六子,“別想了,人都過去了,咱們也該準備走人了....”
說罷便將身上脫下的厚重防彈衣小心的穿上了,此時他左臂的麻醉藥藥效已經褪去了,傷口處隱隱的不時作痛,倒是略微有些影響他的發(fā)揮了。
“好的,李大哥,跟我來吧!”
六子顯然更加清楚此時該做什么,待李漢提醒了前來協(xié)防的兩隊人過去了之后,他立刻的便拿起了擺放在一旁的槍支,下了車子。
李漢帶上了防彈頭盔,又將車子反鎖了之后,這才跟他點了點頭,跟隨著他快速的穿過這邊的林地往營地偏跑去...
“六子,咱們是不是走錯方向了?”
瞧見六子帶著他往相反方向的一片密林跑去,李漢有些納悶了,之前沒看到他們從這邊出來吶?
六子用槍挑開旁邊茂盛的雜草,回頭道:“李大哥,咱們是要偷偷摸進營西北的演武場,我知道有條近道....就快了,吶,瞧見沒有,就是那邊的荒廢老宅子...”
“這楚望臺軍械所附近可是軍事重地,八營現(xiàn)在的駐地在修建時整個梅亭山地面上稍微顯眼點的地方,都給那泰西國的工程師夷平了,附近雖然有些樹木、建筑,卻沒有半個能夠躲藏、獲得存放東西的地方。不過卻有一處地方,他們沒有動,就是這西南山坳里那個傳聞不干凈的廢棄村落中。這里有幾處發(fā)匪動亂時期的官家大院,里面地窖、營房樣樣不少。我說的近路就是這里了,上一次跟幾個弟兄跑來閑逛的時候,居然給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條直通營北角演武場外不遠處的密道。走這里可要安全的多了....”
“哦?”
跟在六子身后越走進一間已經被那周圍茂盛的雜草淹沒住的大院之中,看周圍的依稀可見的青磚、石瓦,不難想象它當年的輝煌,令人徒生感慨。周圍一些泥土糊成的墻壁之上雜草叢生,越過幾間屋內房梁之上已經盡是些蜘蛛網,地上灰塵也已經鋪上了厚厚的一層的房間。六子帶著他很快的來到了一處周圍經過了一番修剪的空地上。
“聽說早年泰西國的工程師想要夷平這里的時候,附近發(fā)生了血案,這才在恐慌下停止了動作。雖然后來被證明乃是露宿在這里的乞丐所謂,不過卻很少有人再往這里走動了。這附近的野雞比較多些,尋常咱們訓練之余,倒是經常跑出來打打牙祭....”
六子是個自來熟,雖然才跟李漢認識了沒多久,不過現(xiàn)在已經談得頗熟了。只見他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腦袋,掀開了旁邊的一個廢棄灶臺上的笨重石鍋,灶臺就露出了一個筆直往下的梯子,爬下去便看到了一條勉強可令兩個人并肩走過的暗道。
接過六子從旁邊一處隱蔽處拿出來的火把,李漢跟在他后面下了去。或許是因為工期趕得比較急吧,至少,接著火把的光,他明顯的發(fā)現(xiàn)了密道就只有洞口附近用木柱加固了,走了一段時間之后剩下的地方明顯的還沒來得及加固,而且有些地方比較寬闊,甚至同時通行兩三人都不成問題,而越往營地那邊則通道越顯擁擠,李漢摸了些泥土看了眼,發(fā)現(xiàn)這過道內的墻壁泥土已經堅硬的如石頭一般了,顯然已經開鑿了有些年代。地面上被撒了一層生石灰,是故密道內的空氣倒不是很潮濕。
“這條密道是我們的一位革命同志意外發(fā)現(xiàn)的,應該是建于早年的太平天國時期。為了預防在舉義之前可能會發(fā)生什么意外事故,所以,我們發(fā)現(xiàn)了之后也就沒有上報,全當留下來做個應急手段。不過怕是用不了多久了,因為有些地方已經明顯的出現(xiàn)了露出情況,咱們又沒時間專門給它加固了,所以隨時都可能有塌陷的危險....”
六子走在前面解釋道,他對這密道雖然熟悉不過也走得十分小心,正如他所說的那樣,因為常年失修,武昌由依著長江,這里的突然不但濕潤而且十分的松軟,若不是他們發(fā)現(xiàn)了之后稍微的防護了一下,恐怕已經塌陷過了!
“到了...”
密道并不長,李漢一直跟在他身后,兩人約莫走了三五分鐘之后,走在他前面的六子突然停了下來,李漢抬頭一看,才發(fā)現(xiàn)原來兩人已經走到了密道的盡頭,六子在地上摸出一個板凳,踩著它用力移開頭上的一塊巨大的井蓋,頓時,一陣松軟的泥土瑟瑟落了下來。兩人快速的攀爬上去之后李漢發(fā)現(xiàn)他們現(xiàn)在所待的地方正是一處隱秘的草叢。
將那木制的井蓋又放回去之后,李漢二人頓時小心了許多,畢竟這里已經屬于八營的警戒區(qū)了,換言之...隨時都可能碰到巡防的士兵。
----
求紅票,求收藏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