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逼宮
黑云壓城城欲摧。
隨著殘陽的最后一點血色消失在暮靄中,冬日的大明宮陰風(fēng)陣陣,沉寂肅殺。
延英殿內(nèi),燈火昏暝,天子李昂頹唐地坐在御座上,低聲問宰相李石:“坊市間安定了沒有?”
“回陛下,坊市間已漸漸安定,只是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冽,陰氣甚重,恐怕是刑殺太過所致。”
“刑殺太過……”李昂低聲沉吟,隨后徹底陷入沉默。
“陛下,如今逆賊已滅,連同逆賊的至親也都伏誅,為了長安人心安定,此事不宜再繼續(xù)追討。”
李石話音未落,延英殿外忽然響起一道傲慢的聲音:“宰相這話,未免有失偏頗。”
李石回過頭,就看見左神策中尉仇士良領(lǐng)著數(shù)名親兵,昂首闊步,踏進(jìn)了大殿:“謀反是十惡不赦的大罪,不斬草除根,以儆效尤,怎么可能讓人心真正安定?”
“放肆!”李石瞪著仇士良,怒道,“本相正在與圣上議事,中尉怎可擅闖延英殿?”
“呵呵,宰相有所不知,卑職如今負(fù)責(zé)整個皇城的安全,當(dāng)然要定時來向圣上報備。”
“你——”李石怒不可遏,還要爭辯,卻被御座上的天子打斷。
“李愛卿,你先退下吧。”
李石心中一沉,抬頭望去,只見一片幽暗中,天子如隱于深水,面目模糊。
無邊的悲涼霎時彌漫心頭,李石只能退后一步,深深拜下:“微臣告退。”
仇士良目送李石退出大殿,面帶得色,扭頭對李昂道:“不知陛下今日龍體可安泰?”
御座上的李昂沉默著,仇士良等不到回答,微笑著踏前一步,緩緩道:“陛下不開金口,看來是龍體未愈了?陛下此次誤信奸佞,重用鄭注,險些釀下彌天大禍,都是因為此人曾以偏方藥術(shù)博取了陛下的寵信。如今鄭注已死,陛下龍體不豫已久,致使政令多有荒闕。自古圣人以社稷為重,堯舜之德,澤被天下。陛下乃圣主明君,何不考慮效仿圣人,遜位于賢德?”
“你這是要逼宮?”一直沉默的李昂這時終于開了口,含著滿腔悲恨,顫聲道,“自那日前殿大亂,你指使神策軍血洗兩省諸司,朕就意料到了會有今天。”
“陛下息怒,卑職有膽子討賊,可沒膽子逼宮,”仇士良連忙低下頭,笑道,“朝中不可一日無君,陛下前年患了風(fēng)疾,神識耗減,龍體始終不能康復(fù)。是太皇太后有制更立嗣君,命卑職來向陛下討一個示下,若陛下首肯,此刻就有翰林學(xué)士在殿外候旨,為陛下擬詔。”
李昂聽到此處,驀然冷笑起來,笑著笑著,兩行清淚滑下眼角:“當(dāng)年朕就是被你們這樣推上龍椅,事到如今,你們又要推一個新的嗎?說吧,太皇太后屬意誰?”
“按太皇太后的意思,太子尚幼,不堪大任,不如在諸多親王之中,挑選一位年富力強(qiáng)的。”仇士良話到嘴邊,忽然殿外傳來一陣騷動,如今宮中風(fēng)聲鶴唳,他不敢大意,立刻打住話頭,喝問左右,“是何人在殿外喧嘩?”
一名神策軍士兵跑進(jìn)殿中,低聲向仇士良稟報:“大人,是馬元贄來了。”
仇士良神色一凜,吩咐左右:“我去殿外看看,你等在此護(hù)駕。”
說罷他飛快走出延英殿,在看清楚馬元贄帶來的人馬后,冷笑道:“馬將軍,你這是要大水沖了龍王廟?”
馬元贄站在殿前,皮笑肉不笑地扯起嘴角:“仇中尉,下官是擔(dān)心你做了糊涂事,特意前來相勸,可否請中尉借一步說話?”
仇士良想了想,沖左右一擺手:“你等在此守衛(wèi),沒我號令,不得妄動。馬將軍,請。”
馬元贄解下腰間佩劍,遞給親隨,空手領(lǐng)著仇士良走到一處小殿,從袖中抽出一卷表函,遞給他:“有勞仇中尉,先看一眼這個。”
仇士良狐疑地瞄了他一眼,接過表函,湊到燈下展開細(xì)看,漸漸變了臉色:“劉從諫的表函,怎么會先到你手里?”
“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劉從諫已經(jīng)上表朝廷,‘如奸臣難制,誓以死清君側(cè)’,眼下昭義軍已經(jīng)表了忠心,各方節(jié)度使必會響應(yīng),無論換誰,都坐不穩(wěn)龍椅,還請仇中尉三思。”
仇士良瞪著馬元贄,將牙齒咬得咯咯作響,半信半疑道:“他就算上表,也不該這么快吧?”
“仇中尉疑心這表函的真假?”馬元贄笑笑,勸仇士良,“圣上乃天命所歸,民心所向,此次雖遇變亂,卻不是隨便哪個人能取代的。就算沒有昭義軍,朝中也還有一批狷介之臣,寧可掉了腦袋,也不會服從中尉。”
“你……我可沒想要誰服我,”仇士良辯解了一句,悻悻道,“這次是宰相王涯勾結(jié)鄭注、李訓(xùn)謀反,我替圣上剿滅逆賊,難道還有錯嗎?”
“對,這次中尉用兵,的確是師出有名。可如今長安人心惶惶,坊間惡少趁火打劫,無辜被株連的人難以計數(shù),下官勸中尉一句,凡事還是適可而止為好。”馬元贄意味深長道,“中尉可別忘了,當(dāng)初鄭注是為了對付王守澄,才舉薦你做了左神策中尉。下官知道你痛恨鄭注不念舊情,妄圖借甘露的幌子謀害你,但此人謀反的案子一天不了結(jié),你過去與鄭注的交情,就有可能被有心人重提,只怕到那個時候,你反倒騎虎難下。”
馬元贄此言一出,仇士良的臉色立刻難看起來:“馬將軍這話是什么意思?難道有人想陷害我?”
“下官只是提醒中尉多加小心,我等身為內(nèi)侍,要緊的是侍奉好天子,不可插手帝君廢立。不信中尉你看,當(dāng)年擁立憲宗、穆宗的那幾個,如今還有一個活口嗎?”馬元贄告誡道,“說句不好聽的,我等身為下賤,再顯達(dá)也登不得大雅之堂。所謂狡兔死、走狗烹,下官奉勸中尉,小心被人利用,最后做了背黑鍋的罪人。”
仇士良默默聽完馬元贄的話,心里轉(zhuǎn)過彎來,臉上也堆起笑容:“多謝將軍苦心點撥,仇某受教了。”
“中尉不必客氣,之前采辦新馬的時候,要不是仰仗了中尉,下官哪能發(fā)得了那筆橫財?你我身為同袍,相互幫襯,理所應(yīng)當(dāng)。”馬元贄笑嘻嘻地搓了搓手指,做了個數(shù)錢的手勢,從仇士良手中取回表函,小心收好,與他一同走出小殿,“下官還要將表函送往尚書省,就不耽誤中尉的正事了,就此告辭。”
“好,將軍慢走。”仇士良拱手相送,看著馬元贄走下延英殿,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
他喚來一名心腹,悄聲吩咐:“你去潁王那里跑一趟,就說我有要事相商,請他即刻赴鷹坊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