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好字好字!
,最快更新全能神醫(yī) !
“劉主任,你幫我整個東西怎么樣?”
下了樓之后,唐暄找到了劉賢。
劉賢是全科主任醫(yī)師,所以他是非常忙的,一般情況下很少會休假。
當然,別人休假他不休假,工資自然也就高了。多勞多得嘛,這是很正常的,而且不休假的工資都是按照當天三倍算的。
“哦?有什么要幫忙的嗎?”劉賢聽后,問道。
現(xiàn)在唐暄是醫(yī)院力捧的新專家,這是醫(yī)神醫(yī)啊,更別說院長和林家都力挺唐暄了。只要是他能辦到的,唐暄一句話出來,他一定會竭盡全力的。
唐暄回道:“我想擺一張桌子到醫(yī)院門口去,然后搞義診,所以想讓你給我整個橫幅,上面就寫專家門診,免費治病!”
“免費看病?為什么?”劉賢不明就里地問道。
唐暄回道:“我剛來,那塊專家信息版?zhèn)€人信息介紹寫的再牛逼,也沒有用。還是得拿出真本事,先在病人當中積累口碑,讓口碑發(fā)酵開去。這樣一來,名聲起來了,那就一切都順利了。所以,我要出去義診吸引病人到我這邊來看病。”
劉賢聽后,思索了一下,說道:“這樣啊,的確挺有道理的。不過,你既然要搞義診,那就別放在醫(yī)院門口了。干脆放到附近的廣場上去,我多派點人去幫你。到時候,不僅能打開你的名聲,順便還可以宣傳一下我們醫(yī)院嘛。一舉兩得的事情,你說對不對?”
“可以這么干,那你趕緊去安排。不過,附近的廣場,可以用嗎?”唐暄道。
劉賢笑道:“可以,當然可以!那是公共區(qū)域,我們?nèi)ツ莾焊懔x診,絕對沒問題。”
唐暄說道:“行,那就行動吧。先去幫我找一塊白色的布條,然后再拿一支毛筆,還需要墨水。”
“你要自己往上面寫字?”劉賢道。
“對。”唐暄點頭。
“ok,我馬上去找人辦這事兒。”
劉賢的辦事效率還是很高的,沒一會兒就把唐暄需要的東西都給找來了。
“你就寫醫(yī)科大附屬醫(yī)院專家義診!”劉賢道。
“我知道。”唐暄回道。
接著,他在醫(yī)院外面的空地上把長長白色布條展開,接著用毛筆蘸好墨水之后,唰唰唰地落筆寫字。
沒一會兒,一句話就寫完了。
唐暄用的是行書,而且是行書中的行楷。行書是在楷書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于辨認而產(chǎn)生的,所以有行楷和行草之分。
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
實質(zhì)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書實用性和藝術(shù)性皆高,而楷書是文字符號,實用性和藝術(shù)性相對不足。相比較而言,草書藝術(shù)性高,而實用性相對不足。
歷史上行書代表作中最為著名的無非就是東晉書法家書圣王羲之的《蘭亭序》,前人以“龍?zhí)扉T,虎臥鳳闕”形容其字雄強俊秀,贊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唐代顏真卿的《祭侄稿》,寫得勁挺奔放,古人評之為“天下第二行書”,而蘇軾的《黃州寒食帖》則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
《蘭亭序》代表著雅士超人的風格,《祭侄稿》則是圣哲賢達的風格,而《寒食帖》有著學士才子的風格。它們先后媲美,各領(lǐng)風騷,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書法史上行書的三塊里程碑。
唐暄從小就練習行書,這都是老爺子要求的。
作為一名醫(yī)生,字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需要經(jīng)常寫藥方嘛,如果字寫得很難看,那怎么拿得出手,怎么有臉給人看病的時候?qū)懰幏侥兀?br/>
所以,老爺子從小就嚴格要求他必須得寫一手好字。
尤其是作為一名中醫(yī)而言,練得一手好字更是相得益彰。如今很多醫(yī)生的字寫出來平常人都看不懂,被人笑稱為“醫(yī)生體”。
但是唐暄寫出來的字就是行云流水的行書,一般人都看得懂。
平常用水筆寫出來的行書,終究是因為筆的類別和性質(zhì)所限,所以好看歸好看,終究是少了行書的那一份意境。
現(xiàn)在唐暄換上了毛筆之后,寫出來的字頓時就不同了,活靈活現(xiàn)的,仿佛是要蹦出來一樣。
他是從小學的王羲之的行書風格,如今已是小成境界,即使拿到書法大賽上去比賽,甚至是和一些名家相比,都不會有什么遜色,他只是欠缺了更多時間的沉淀而已。等再過些年,恐怕境界能夠更高。
“你的字寫得可真好啊,絕對不比一些書法名家差!”劉賢看著唐暄寫好的話,看得連連贊嘆。
他相信,就是光是憑這一手字,這橫幅到時候一立起來拉開,都能吸引無數(shù)人的駐足觀望。
甭管你是不是練書法的,但凡是個正常人,都一定會多瞧幾眼這些字的,因為寫得真的是太好看了!
唐暄謙虛地回道:“一般一般,劉主任過譽了。”
劉賢忙道:“不不不,絕對是發(fā)自肺腑,真心實意。”
唐暄說道:“現(xiàn)在橫幅寫好了,接下來你就去找人幫我把東西都準備好,然后搬到廣場那邊去吧。橫幅暫時別動,等字跡干涸了以后再拿,我在這里先看著。”
“恩,好,我現(xiàn)在就去辦。”劉賢點頭道。
很快的,劉賢就去找了幾個護士來幫唐暄搬桌子和凳子到廣場那邊去。
就在附近有一個公共廣場,周圍種著樹,廣場上還造了個涼亭,經(jīng)常有不少老人家去那里休息下下棋什么的。
到了晚飯時間后,還會有人在那里跳廣場舞。
現(xiàn)在大白天的,當然沒人跳舞,所以空曠地帶應(yīng)該可以讓他們進行義診。
就這樣約莫過了二十來分鐘后,劉賢就跑來通知唐暄,一切東西都已經(jīng)準備就緒了,就差把橫幅綁到樹上去了。
此時,字跡都已經(jīng)干涸了。
在劉賢的幫忙下,唐暄拿著橫幅來到了廣場那邊,然后把橫幅給拉開后捆綁在了樹上。
嘿,效果還別說,那是真的好。
橫幅才剛剛拉開,附近路過的人就都好奇地看了過來。
一看到那幾個字后,便紛紛稱贊了起來。只要眼睛不瞎,都能夠看出來這一手字的不凡。
接著,他們就把目光看向了在旁邊的唐暄等人。在看到唐暄的相貌之后,頓時又是一陣驚訝。
劉賢給唐暄找了兩個護士留下來幫忙,同時自己也留了下來。
他實在是很想看看唐暄的義診情況,所以就打算多待一會兒。
反正他剛才已經(jīng)跟人交代過了,若是醫(yī)院里有什么事情要找他,就打他的電話通知他。
畢竟這兒離醫(yī)院也近,走回去也就十多分鐘的路程,不會耽誤。
“這么年輕的專家,靠譜嗎?”
“上面寫著醫(yī)科大附屬醫(yī)院,這可是個好醫(yī)院啊,應(yīng)該是真的吧?”
“這醫(yī)生也太年輕了吧,有年紀這么小的專家嗎?”
“這些字倒是寫得真不錯,但是這專家是真的假的啊?”
……
雖然驚嘆于眼前的一手好字,知道醫(yī)科大附屬醫(yī)院的名聲不錯,可是在看到唐暄這么年輕后,還是有不少人產(chǎn)生了懷疑心理。
終于,在駐足的人越來越多之后,有一個兩鬢有些斑白的大伯走了過來。
老人家年紀看著有六十來歲了,但是身體還算健碩。
“醫(yī)生,這兒免費看病,是嗎?”老伯坐下后,問道。
“是的,請伸手。”唐暄點頭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