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良言伏漢武,杯酒下雄城
    永安六年九月,慕容雪虎率軍于破沙城跟大秦虎將司馬錯率領(lǐng)的大秦虎衛(wèi)一戰(zhàn),先后采用拋磚引玉,請君入甕之計,殲滅大秦軍五萬大軍;
    至此,秦軍敗退數(shù)百里,退出北洲,與中洲北部的虎嘯平原駐軍,等待著攻打北洲的時機(jī)。
    而李靖也不負(fù)重望,統(tǒng)御全軍,派出樂毅、馬超二人率領(lǐng)三萬大軍,從南路出擊,趙云、李存孝二人率領(lǐng)三萬大軍,從北路進(jìn)攻,三線合圍;
    漢軍主帥周亞夫也不是坐以待斃之輩,派出張憲、李廣二人,各率五萬大軍前往抵抗,而他則是坐鎮(zhèn)中央。
    經(jīng)過了兩月的頑強(qiáng)抵抗,漢軍終于被打的節(jié)節(jié)敗退,退守洛河城。
    北冥軍十萬大軍陳兵在洛河城外,有李靖親自指揮,北冥昊策馬站在三軍之前,望著城高池深的洛河城,神色無喜無悲。
    “陛下,此時洛河城內(nèi)尚有守軍十萬,其中包括虎賁軍和羽林衛(wèi),其中虎賁軍有一萬余人,但這一萬人的戰(zhàn)斗力能敵五萬普通軍隊,兩萬羽林衛(wèi)也是一等一的強(qiáng)軍,這洛河城不宜強(qiáng)攻”
    對于漢軍底細(xì),李靖作為三軍統(tǒng)帥,自然是探查的一清二楚。
    “洛河城城高池深,再加上漢軍精銳無比,要想拿下洛河城,只怕至少要投入三十萬大軍,攻打三個月才能攻克,所以強(qiáng)攻不宜取”
    沮授作為李靖隨軍的軍事,也是不贊同強(qiáng)攻洛河城。
    “哦,強(qiáng)攻必然不下,那孤不如表演一個“杯酒奪雄城”的戲碼吧?”
    北冥昊望著城頭方向,也不轉(zhuǎn)身,輕聲說了一聲,隨即淡淡的說道。
    “杯酒奪雄城?”
    李靖等人聞言,一愣,隨即露出一絲狐疑之色,如何“杯酒奪雄城”呢?難道向兵不血刃拿下洛河城?
    “諸位愛卿,就拭目以待吧,傳孤軍令,孤要休書一封,給漢武王,孤王要和他在兩軍之間一會,讓鼓手擂鼓助威!”
    北冥昊忽然大喝一聲,聲音豪邁至極,而郭嘉早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書信,由北冥昊綁在箭傷,向天瞄準(zhǔn),引弦而發(fā)。
    而此刻,城頭的漢武王劉徹自然也是收到了北冥昊的“箭書”,打開一看,就明白了北冥昊的意思。
    大意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請劉徹出來一會,二人以另類的方式?jīng)Q定洛河城歸屬,北冥昊贏則劉徹獻(xiàn)城稱臣,而劉徹贏則北冥軍退避三舍,在統(tǒng)一九州之前絕不再犯漢武王境內(nèi)。
    而劉徹看了之后,陷入了沉思之中,開始權(quán)衡其中利弊;
    事實(shí)上,他如今早已經(jīng)無路可去,畢竟北洲已經(jīng)盡數(shù)落入了北冥昊手中,以他區(qū)區(qū)一城之力,不過是茍延殘喘罷了,倒不如干脆一點(diǎn)。
    “主公,千金之軀,坐不垂堂,還望主公以自身安全為主,切不可冒險行事!”
    “是啊,主公,如今城內(nèi)兵多糧足,北冥軍絕不可能打進(jìn)來,還望主公三思啊”
    “臣請主公回宮”
    而周亞夫、李廣等人見此,臉色劇變,如今北冥軍兵臨城下,來勢洶洶,眾將自然不敢讓劉徹處于危險境地,紛紛阻攔。
    “諸位愛卿,如今洛河城已經(jīng)是一座孤城了,換句話說,那就是孤王已經(jīng)是冢中枯骨,我軍雖然兵多糧足,但是糧草總有一天會吃完,到時又該如何?卑躬屈膝,搖尾乞憐,孤外一方之王,如何能夠受此屈辱,倒不如畢其功于一役,看看東皇要干什么?”
    劉徹看著身后數(shù)十個將領(lǐng),一干文臣,還有數(shù)以千計的漢軍,嘆了一口氣,隨即語氣嚴(yán)肅的說道。
    “這萬一東皇起了歹心主公該怎么辦?”
    不少人開口問道,畢竟君辱臣死,一旦劉徹神色,他們便會成為無根浮游
    “以東皇之名望,必做不出此等卑劣之事,諸位可還記得北燕王慕容雪虎,如今被委以重任,封為鎮(zhèn)胡烈王,可見東皇胸襟,為了這十?dāng)?shù)萬忠心耿耿的將士,孤王也不能讓東皇率軍攻城,此事要是能和平解決,區(qū)區(qū)危險,卻是大大的值得”
    劉徹望著城外的北冥昊,滿臉的不以為然,既然北冥昊相邀,那他就絕不會為難自己。
    “主公一人出城,臣等不放心,讓李廣、馬援二位將軍護(hù)衛(wèi)主公,如此我等才能放心”
    周亞夫等人雖然覺得劉徹所言不錯,對北冥昊也有一些好感,但是所謂畫人畫魂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萬一北冥昊真起來歹心,那就悔之晚矣了。
    劉徹見周亞夫等語氣堅決,也無法惱怒,畢竟一眾臣子也是一番好心,只能答應(yīng)讓李廣、馬援二人護(hù)衛(wèi)。
    隨后劉徹在馬援和李廣的護(hù)衛(wèi)下,打開城門凜然無懼的走了出來。
    而此刻,北冥昊在城外已經(jīng)置備好了酒席,等待著劉徹的到來。
    “劉兄,別來無恙啊,最近可好?”北冥昊輕笑這望著衣著雍容的劉徹,笑著說道。
    “唉,北冥兄率軍叩關(guān),劉某能好嗎?整天提心吊膽的,生怕哪天起來發(fā)現(xiàn)腦袋不在脖子上了”
    劉徹聞言緊張的心情慢慢放松,犯了個白眼,露出一絲幽怨的神情。
    “呵呵,劉兄言重了,你這么說,豈不是說孤會派人暗殺你嘛,這個罪名孤可背不得啊”
    北冥昊愣了一下,隨即大笑著說道,而劉徹此時也面帶無奈之色的苦笑起來。
    “來,這是我親手煮的茶,嘗嘗怎么樣?”
    北冥昊給劉徹和自己都到了已被熱騰騰的茶,說完自己端起茶杯,自顧自的喝了一杯,露出陶醉的神情。
    而劉徹也不客氣,拿起來聞了一下,深吸一口,隨即喝了下來。
    “好茶,不知道以后還能不能喝到”
    劉徹喝完,眼中閃過一絲精芒,贊嘆一聲,隨即語氣又邊的有些沉重。
    “你要想喝,待會我送你一些就是了,這茶雖然珍貴,但也不是什么稀世珍寶”
    北冥昊焉能聽不出劉徹的意思,也不點(diǎn)破,反而用茶來的表明自己的心意。
    而劉徹聞言,松了一口氣,畢竟形勢比人強(qiáng),他心底有所擔(dān)憂,也在所難免。
    “北冥兄,不知道你此次邀我出城,所為何事呢?”
    這時候,劉徹終于把話題引到了正題上,向北冥昊詢問道。
    “你看,轉(zhuǎn)眼已經(jīng)是永安六年的秋天了,距離出來,已經(jīng)過去了三年九個月了,不知道我母親大人是否還安康,孤的女人是否過的開心,孤的子女也該有三四歲了吧”
    北冥昊并沒有回答,反而把話題自己的家眷父母子女上,聽其語氣,單著濃濃的眷戀,而他慢慢站起來,望著東南方向。
    圓月高掛九霄天,今復(fù)昔宵四十五;遙望東南天涯路,又是一年中秋時!
    不知不覺中,北冥昊吟出了一首詩,從詩中聽出了的惆悵和無奈,以及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意。
    劉徹聞言沉默了,與北冥昊一樣,站起來,眺望東南方向,久久不語。
    良久,北冥昊這才轉(zhuǎn)過身來,望著一旁的劉徹,臉上露出一絲歉意。
    “抱歉,讓劉兄見笑了!”
    “呵呵,北冥兄乃真情流露,人之長情,,劉某豈能見怪”劉徹聞言擺了擺手,表明自己并沒有怪罪。
    “劉兄,此次邀你出來,就是為了和平解決洛河城之事,洛河城城高池深,貿(mào)然攻打,只怕你我雙方會損失慘重,為了數(shù)十萬將士姓名,孤只能厚著臉皮請求劉兄能夠答應(yīng)和平解決此事”
    這時候,北冥昊終于把話題引到了正事上,劉徹聞言也是松了一口氣。
    “北冥兄言重了,劉某也正有此意!”
    “哦,不知道劉兄有什么條件,只要不過分,孤就答應(yīng)了!”
    北冥昊聞言神色稍緩,他事先也覺得劉徹不會負(fù)隅頑抗,見劉徹答復(fù),也松了一口氣。
    “我的要求就是北冥兄能夠善待這十?dāng)?shù)萬的將士,他們是無辜的”劉徹王城洛河城內(nèi)的十?dāng)?shù)萬將士,開口說道。
    “此事易耳,孤答應(yīng)劉兄,不知可還有其他要求”
    “希望北冥兄能夠放過我劉氏一族,封一塊土地,世襲罔替,讓劉某對劉家列祖列宗也好有個交代,劉某家族能夠生活在盛世之中,至于劉某性命,北冥兄只管拿去”
    劉徹也是挺光棍的,畢竟成王敗寇,自古不變的真理,他打算犧牲自己,來換取十?dāng)?shù)萬將士,自己劉氏一族的安全和昌盛。
    “劉兄只怕是誤會了,慕容雪虎孤都能容得下,難道就容不下劉兄,劉兄太小看我北冥昊了!”
    北冥昊聞言臉色有些難看,這劉徹如此做,豈不是陷他于不義之中。
    “北冥兄如此待我劉某,劉某受之有愧啊”劉徹聞言一愣,隨即眼中露出了一絲喜色,畢竟能有尊嚴(yán)的活著,誰愿意去死?。?br/>
    “劉兄,只要你能率眾投降,本王絕不相負(fù),必以列王相封,還望劉兄不棄!”
    北冥昊之前就已經(jīng)有所打算,只要劉徹投降,便封劉徹為大漢武王,坐鎮(zhèn)北洲,抵御胡寇。
    “北冥兄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劉某還能拒絕嗎?”
    劉徹苦笑一聲,但是心底卻喜滋滋的,畢竟能夠活命,這可是天大的幸事。
    翌日,劉徹率領(lǐng)君臣投降,至此,北洲終于全境落入北冥昊手中;
    同時,北冥昊的北征至此落下帷幕,之后十?dāng)?shù)日后,北冥昊留下李靖坐鎮(zhèn)北洲,自己則是帶領(lǐng)群臣拜師回朝(未完待續(xù))(未完待續(xù)。)手機(jī)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yōu)質(zhì)的閱讀體驗(y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