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請教
求收藏!!!</br>
……………………………………………………</br>
望著幾輛裝載了江南特色物品的大車在錦衣衛(wèi)的保護下緩緩而去,直至消失在城外山水間,心頭盤旋著疑惑的冒襄這才轉(zhuǎn)過頭來,對身邊的郭振慶悄聲問道:“大人,京中是否發(fā)生變故?”</br>
郭振慶眼眸底下掠過一抹的驚訝,轉(zhuǎn)瞬即逝,“上車再說吧!”</br>
此時,同來送行的蘇州府官員、江南縉紳們也各自返回車船之上,呼朋喚友,散了。</br>
冒襄與郭振慶在同一輛車上,車馬粼粼,城內(nèi)的街道市集在沉睡過后也蘇醒了過來,熙熙攘攘,吆喝聲、馬蹄聲、吵鬧聲不絕于耳,在朝陽的光輝下開始新的一天。</br>
“圣上突發(fā)口諭,令田國舅返回京城,雖然不知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但想必不會是好事!”郭振慶雙目微瞇,手指輕輕地來回撫弄,搖頭低聲嘆息著。</br>
“莫非是田妃那兒……”冒襄若有所動的低聲說了句,但見郭振慶臉色微變,便很知趣的沒有繼續(xù)說下去。</br>
抬頭看了眼冒襄,郭振慶的目光略有些異樣,似乎在斟酌著什么,過了半晌才緩緩動:“冒公子,當初你對大明的那些話我還記憶猶新,我想公子是因為看透了大明的未來,所以才拒絕入朝為官,對嗎?”</br>
冒襄心頭一震,這個郭振慶,還真不是一般人啊,他略略沉思了下,淡淡的道:“或許吧!反正冒某現(xiàn)在只想孑然一身,不愿受任何約束。”</br>
“若是將來大明真的出了事情呢?”郭振慶雙目炯炯有神的盯著他,繼續(xù)問道。</br>
冒襄哂然一笑,“我只是一介書生,又能做什么!郭大人這么問,不知道是抬舉在下了,還是完全出于關心呢?”</br>
郭振慶微微嘆了聲,語重心長的動:“我是真的擔心!如今江南看似繁華,但作為地方官員,卻也能夠感受到這幾年的變化,各地耕種糧食的田地日漸減少,全部用來種了棉花,導致佃農(nóng)成了織工,吃的糧食都要從外地運來,僅存的佃農(nóng)種糧連自己都喂不飽,還要繳納賦稅,再加上當?shù)氐目N紳們的苛刻,更是逼得他們走投無路!近年來蘇州府已經(jīng)有多處爆發(fā)民亂了,今年這一場暴動只是其中之一,雖然暫時壓制住,但今后還會爆發(fā)出來。織工過的好壞又受到行情影響,萬一哪天布匹賣不出去,著可如何是好!”</br>
難得他還是個關心民情的好官,冒襄道:“為官之道我想郭大人比我要清楚,我只是個讀書人,對這些并不了解,但如果大人真的想聽冒某的意見,在下倒也樂于一吐為快。”</br>
郭振慶軒然一笑,“既然如此,我們?nèi)ゲ铇且蛔 毕坪熖匠鲱^吩咐車夫去茶樓。</br>
很快抵達茶樓,郭振慶乃是一方官員,蘇州一把手,茶樓自然是樂得奉承,專門為他們準備了雅靜的包間,送上好茶伺候。</br>
環(huán)境清幽,窗對花木扶疏,假山溪水的庭院,卻也是別有一番江南園林的雅致。房中的擺設自然也是頗為講究,茶幾、書畫等等一應俱全。</br>
揮手讓茶博士退下,郭振慶抿了口清茶,長吁了口氣,“蘇州府先有亂民,后有海盜,如今終于安靜了下來,按理說,要不是公子揭發(fā)了李萬通,我恐怕也無法把這知府的位置做安穩(wěn)。”</br>
茶很溫,帶著淡淡的清香,入口十分的熨帖,冒襄緩緩飲了口,這才悠悠說道:“大人不是世家大族吧?”</br>
郭振慶微微一楞,把目光轉(zhuǎn)向窗外的園子,悠悠說動:“我是浙江人氏,由一老母撫養(yǎng)長大!確實并非世家大族,你是如何看出來的?”</br>
“世家大族的子弟,作風浮夸,又如何能像大人這樣清茶淡水。”冒襄笑著說。</br>
郭振慶呵呵一笑,心情開朗了許多,“公子這是在贊本官了,多謝多謝!”</br>
冒襄笑了笑,鄭重的說道:“江南之地世家大族是很有影響力的,說實話,大人根本不可能解決此事!因為這些世家大族如今紛紛侵吞兼并百姓土地,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他們是地頭蛇,大人即便是強龍也壓不住!何況大人在這里本就沒有什么地方勢力可言!若大人是個庸官,大可以撈上一筆,安安穩(wěn)穩(wěn)的做個地方官吏,享受著太平盛世。”</br>
郭振慶眼中閃爍著精光,自嘲的笑道:“你說的不錯,若我郭振慶真是那樣的官,活的比現(xiàn)在要快活十倍!可惜,我本是窮苦人出生,如何能看得下去。”</br>
“哈哈,大人如此優(yōu)柔寡斷,難當大任!”冒襄放下名貴茶杯,大聲笑道:“我對大人的前途,并不看好。”</br>
郭振慶臉色尷尬,苦笑道:“公子說的對,正因為如此,我才過得不安穩(wěn),才想聽聽公子的高見!”</br>
冒襄正視著郭振慶,過了半晌,“好,既然大人如此推心置腹,那么冒某便冒昧的說上幾句。”</br>
“愿聞其詳!”郭振慶連忙正襟危坐的道。</br>
“在接下來的幾年內(nèi),江南的情況會越來越糟糕,首先,由于海外市場變化,我大明賣往海外的絲綢、瓷器等物品會大量減少,那些織工,賣不出去布匹,吃什么?其次,白銀流入大明會大幅下降,而現(xiàn)在在江南,白銀泛濫,物價飛漲!更加劇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艱難。矛盾激發(fā)之下,必然會爆發(fā)一場場的反抗。這點大人不要問我有什么根據(jù),幾年之后拭目以待便好!另外,就整個大明而言,危機四伏,內(nèi)憂外患朝廷也根本拿不出什么對策出來,只能靠鎮(zhèn)壓、招撫,但這兩條都無法根本解決。最后將爆發(fā)更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各方勢力將逐鹿中原!”</br>
冒襄侃侃而談,神情激動,朗朗說道:“到時候,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災難的到來。”</br>
郭振慶越聽越驚愕,有好幾次都試圖打斷冒襄的話,但還是忍住了,等到冒襄趁空飲茶的時候,才道:“若真的如此,冒公子有什么應對之策!”</br>
………………………………………………</br>
注:來自《劍橋中國史——明代史》的兩段文字。</br>
1634——1636年間西班牙當局在馬德里和阿卡普爾科采取了一系列決定,他們決定減少從新大陸流入馬尼拉的白銀數(shù)量,從而減少了控制那里的中國——西班牙貿(mào)易的福建和葡萄牙商人的白銀收入。這種減少沒有立刻在中國引起財政危機,一方面因為它對經(jīng)濟的影響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才顯示出來,一方面因為從日本繼續(xù)流入大量白銀。不過當時東南最富庶的地區(qū)的記載,表明經(jīng)濟情況已經(jīng)迅速惡化,一些官員和地方名流準備應付看來是不可避免的動亂。</br>
1639年,日本和菲律賓所發(fā)生的事情對明朝經(jīng)濟的關鍵部門造成嚴重困難。1639年夏,德川幕府不允許澳門來的商人在長崎貿(mào)易。這樣,這種近一個世紀以來有利可圖的貿(mào)易就突然結(jié)束了,它曾從日本給廣州和中國其他市場帶來大量白銀:盡管在整個17世紀40年代,荷蘭和中國的商人繼續(xù)從日本輸入白銀,但比起這個世紀初期中日貿(mào)易的全盛時期來,數(shù)量大為減少。葡萄牙人從日本被趕走后幾個月,中國和西班牙在菲律賓已經(jīng)大為減少的貿(mào)易,實際上停止了。在馬尼拉,西班牙和中國人之間的緊張關系爆發(fā)為暴力沖突,有兩萬多中國人死亡。結(jié)果,在隨后幾年中,只有很少的美洲白銀流入中國。</br>
由于國內(nèi)的銀錠生產(chǎn)不敷需要,這些事態(tài)發(fā)展對已經(jīng)問題成堆的經(jīng)濟具有強大的緊縮通貨的影響。17世紀40年代初,東南先進地區(qū)的銀價猛漲,同時許多商品作物和制造品的價格直線下降,低到無法想象。這就導致貨幣收藏的增加,大量白銀從流通中消失,人們把它存起來準備應付更壞的日子。</br>
…………………………</br>
1639——1643年,浙江北部洪水成災,1641年干旱和蝗蟲成災,1642——1643年既有水災又有旱災。……………………食物價格上漲,白銀急劇緊縮,情況更加惡化……</br>
江南、福建沿海和其他從前的富庶地區(qū),納稅人拖欠稅款,或拋棄他們的財產(chǎn),佃戶攻擊地主和收租人,奴仆反對主人,城區(qū)工人鬧事,盜匪活動增加,饑餓的農(nóng)民在農(nóng)村到處流浪覓食。到1642年,大城市蘇州明顯衰落,許多住家“人去屋坍”,而曾經(jīng)是富裕的鄉(xiāng)村,土地沒有了主人,只有武裝的人才敢去。(未完待續(x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