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為趙政造勢!寶物天丁!
蘇劫此刻所言,可謂是讓趙國上下之臣,怒不可竭。
就連孫云也不禁變色,如果按照蘇劫所說的話,那趙國還是趙國嗎,云中、代、雁門三郡的土地有什么用,到了那個(gè)地方,不適耕種,人口稀少,既要要面對(duì)北狄,還要提防東邊的燕國,和亡國有什么區(qū)別。
哪怕就是王翦也沒有想到蘇劫居然會(huì)開出這么大的條件啊,換作是誰,也不可能答應(yīng)這樣的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啊。
孫云道:“蘇兄,是在說笑嗎。”
蘇劫道:“兩國國戰(zhàn),豈可戲言,如今山西各地已盡數(shù)歸我秦國,更有太行天險(xiǎn),若下邯鄲,與我而言并非難事,你等若是憐憫這城中百姓,還有這十幾萬將士的性命,便可率軍北上,遷都代郡,有李牧,龐煖相助,攻克燕國部分土地并非話下,既然如此,為何不這么做呢。”
孫云吐了一口氣到:“看來蘇兄是真的不想求和了,不過,蘇兄真的就有把握攻克這邯鄲城嗎?當(dāng)年王龁將軍二十五萬大軍都沒有做到的事情,你又憑什么可以做到,難道你就眼睜睜的看著這秦軍將士紛紛身死而不惻隱?”
蘇劫道:“將軍死沙場,將士馬革裹尸,此乃我等的歸屬,即便是本將,也隨時(shí)做好了身死的準(zhǔn)備,為國而死又有何懼,本將若真要覆滅你趙國,豈會(huì)還留下三郡讓爾等茍存,若真等到破了邯鄲之日,連這三郡都沒有了。”
孫云也被蘇劫之語激怒了,實(shí)在是蘇劫的條件太大了,半點(diǎn)活路都沒有留下!
不過好在,孫云的計(jì)劃里根本就沒有指望蘇劫答應(yīng),之所以請和便是為了一試萬一,等到趙政回國,樊於期自然會(huì)發(fā)難,到時(shí)候秦國朝堂必將大亂!
二人相互怒視,就連各自身后的士卒皆是戰(zhàn)意沸騰!
孫云強(qiáng)忍怒氣,道:“蘇兄看來是注定要攻取邯鄲了,可是蘇兄你看清楚,兵家大陣就在你眼前,墨家機(jī)關(guān)就在這城樓,城中百姓雖不余激憤之心,但若是知道,你蘇劫讓他們成為亡國之奴,難道不會(huì)憤死相抗?”
蘇劫冷眼道:“蘇某可從未殺過降!只要蘇某高聲一句,趙王無德,神靈降怒,自隕其命,若愿投降者,本帥愿任其離去,百姓如何誓死相抗?”
趙國臣子差點(diǎn)都昏了過去!
王龁更是虎目大睜,當(dāng)年攻不下來邯鄲的根本原因不就是因?yàn)槲浒簿龤⒔祮帷?br/>
趙勝告訴全城,降是死,不降也是死,為何要降,留得名節(jié),為國捐軀豈不榮光!
蘇劫的做法卻讓當(dāng)年的事無法再重演了。
孫云怒目,大袖一揮。
一時(shí)間,五萬大軍紛紛而動(dòng),纛旗招展,塵土飛揚(yáng),將士怒吼,士氣極盛。
很快,便在邯鄲城城門口,布下了奇門八卦陣!
不過,陣勢卻和此前所布的不一樣。
孫云道:“蘇兄,我趙國不欲于你開戰(zhàn),但今日不得不阻攔于你,這大陣,多虧了蘇兄的八門金鎖,得以多出十二道變化,我便將攔在這城門下,也不攻你秦國大營,你若能破,我無話可說,我到想看看,蘇兄你是不是真的舍得你秦國的將士無故送命。”
蘇劫定眼看去,道:“孫兄果然高才啊!此陣我也看不明白了!”
孫云道:“既然你看不明白,何不退去?”
“看不明白,難道就不能破嗎。”
“識(shí)不得,如何破得?莫非,蘇兄又能洞悉一場地動(dòng)不成?”
“孫兄,既然到了如今這般地步,多說無益,我給趙國三日時(shí)間考慮,三日之后若無答復(fù),便開始攻城,破城必誅頑抗之人!”
孫云一愣,蘇劫口中說的三日攻城,意思也就是三日可以破陣。
“三日破陣?好大的口氣!既如此,我便坐鎮(zhèn)于陣膽,看看蘇兄如何來破!”
……
蘇劫一回到帳中,便看到趙政已在中帳等候。
見蘇劫王龁等人一來,立刻面露喜色迎了上來。
蘇劫等立刻拜道:“臣等參見公子!”
趙政連忙道:“快快請起,不需多禮!本公子身無軍職,更無軍務(wù),卻身在中帳本已不合于法制,但諸位將軍謀邯鄲,事關(guān)重大,本公子心念邯鄲戰(zhàn)事,顧在此等候,還望諸將軍原諒則個(gè)!”
趙政神色謙態(tài),讓一眾將領(lǐng)心生好感,在蘇劫看來,趙政歷經(jīng)苦難,比之咸陽的公子蛟要早熟的多。
蘇劫忽然道:“邯鄲之事本是我等臣子替大王,替公子分憂之事,為何公子會(huì)心念邯鄲戰(zhàn)事呢?按理來說,公子歷經(jīng)勞苦,今日終的脫離這邯鄲牢籠,難道不應(yīng)該速速回咸陽,以求萬安嗎。”
蘇劫之言,就連王龁、王賁、王翦等人也都詫異了一下,忽然明白蘇劫為什么要這么問了。
趙政一聽,立刻道:“趙政雖久居邯鄲,不曾去過咸陽,但素來聽聞我大秦將士虎狼之師,王者之風(fēng),為了搭救本公子,跋涉雄關(guān)山川,舍身赴死,在趙政看來,將軍們功有三分,將士們卻功有七分,本公子見將軍們和將士們要攻打這邯鄲,自慚沒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更沒有蘇將軍這等經(jīng)天緯地之才,唯有以身作責(zé),愿和將士們同衣食,臥不設(shè)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還請將軍成全,不要讓我回咸陽!”
趙政言完躬身拜下!
這一舉動(dòng),讓蘇劫、王龁、王翦紛紛動(dòng)容!
此前,蘇劫一直都說公子政乃是未來的秦國大王,一定可以橫掃六合,眾人之所以相信是因?yàn)樾湃翁K劫的判斷。
但是現(xiàn)在,他們何曾想過公子政比他們想象的都要好,好得多!
“說的好!”蘇劫淡淡的說了一句,但是眸中卻是神采奕奕。
“臣等愿為公子萬死!”王龁,王翦紛紛拜道!
蘇劫突然道:“既然公子愿意身先士卒,不顧生死,那本將便成全公子,只是如今邯鄲城下有一座大陣,這座大陣可謂是我軍攻打邯鄲的第一道關(guān)卡,本將欲破此陣,但此陣兇險(xiǎn)異常,必有一強(qiáng)軍將領(lǐng)振奮士氣,沖陣再探虛實(shí),本將思及前后,唯有公子政最為合適,不知公子可有膽魄一闖?”
蘇劫之言,讓王翦王賁嚇壞了。
這大陣何等兇險(xiǎn),別說趙政,就是他們自己都不敢擅自闖入啊。
“將帥,不可啊,公子萬金之軀,豈可涉嫌,這等行軍打戰(zhàn)之事,還是末將等比較合適!”
王龁雖然震驚,但是沒有出聲,也是非常詫異的看著蘇劫!
“將軍,此陣本將觀之,唯有以數(shù)倍軍力強(qiáng)攻,或可擊退,公子政如何能破?”
蘇劫?zèng)]有理會(huì),看著趙政!
蘇劫道:“公子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shè)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士卒若知,其士氣倍增,行之將勇也,萬夫不可擋。”
就連公子都愿意身先士卒,將士們安敢不效死。
趙政立刻道:“將軍,趙政愿往!”
蘇劫大笑道:“說的好,來人,取筆墨來!”
蘇劫將一份絹帛展開,奮筆疾書,上面寫道:“邯鄲捷報(bào),趙王薨逝,五國使臣賀送公子趙政于陣前,十五萬秦軍將士恭迎,公子政賢明,不忍將士獨(dú)受兵戈之苦,愿于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shè)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公子政帥軍破奇門大陣,盡顯贏氏宗族之風(fēng)范,不愧于先祖,不愧社稷血統(tǒng),望大王親恤,讓公子賢名,武名,四海相傳!臣,蘇劫親筆!”
眾人終于明白了過來,這是蘇劫要為趙政造勢啊。
蘇劫道:“本將如何會(huì)讓公子真的去以身犯險(xiǎn),明日本將便會(huì)下令,王翦為主帥,王賁和公子為副將,公子觀于陣前,不可入陣。”
趙政神色激動(dòng),“多謝將軍成全!”
隨后,蘇劫吩咐下去,命人帶走了趙政去休憩。
此時(shí),大帳中之有王翦和王龁還有蘇劫等人。
眾人紛紛感嘆,一個(gè)飽受欺辱的質(zhì)子,終于脫離了苦海,卻沒有想著榮華富貴,迫切的回咸陽,僅憑氣度,就讓人折服!
實(shí)則,王龁歷經(jīng)三代君王,在他心里,其實(shí)還有感慨,那就是趙政當(dāng)面之下,居然有種超過了歷代秦王的感覺!
王翦道:“將帥,如果破了大陣,邯鄲則不在,邯鄲若不在,則趙國必亡,將帥為何不直接滅了趙國,一旦南北而分,燕國于齊國世仇,秦奇相合之下,如何敢冒犯我秦國呢。”
蘇劫笑道:“真正的答案本有些僭越,但卻是我真心所想啊。”
見蘇劫這么一說,莫非還真有什么隱晦的事情不成?
蘇劫道:“作為臣子的,我希望秦掃六合的千古偉業(yè)是秦王政,明白了嗎。”
若非這里的人都是心腹之人,蘇劫也是萬萬不敢這么說的。
蘇劫這么一說,其余之人紛紛神色一閃,便皆攆口不言,不過內(nèi)心也極為激動(dòng),這等千古偉業(yè),真的到來了嗎。
有趙政這樣的胸懷,還有蘇劫這樣的大臣,或許,這七百年亂世真到了大一統(tǒng)的時(shí)候。
蘇劫道:“爾等先下去休息吧,日落之后,在到中軍大營,我在詳說破陣之法。”
等到眾人走后,蘇劫這才獨(dú)自閉上了眼睛!
孫云的大陣確實(shí)不能破,但是,質(zhì)子救回來了,他就可以破了。
此時(shí),他的思緒里出現(xiàn)了系統(tǒng)的聲音。
【任務(wù)達(dá)成:時(shí)間倒退升至九百秒】
【附送:寶物天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