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啪啪啪
既然雙方都認可,蔣風云也是欣然接受了這個差事,道:“還是按照老規(guī)矩來吧,先來寫詩,我指定一個題目,你們兩個人根據(jù)我指定的題目來作詩,其他的人一起來評判,認為誰寫得好,誰就勝出了這一局。怎么樣?還算是公平吧?寫了詩之后,再來對個對子,三局兩勝吧。”
“好,我沒有意見。”沈括毫不猶豫地說道。
秦天也說:“隨意。”俗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所謂寫詩說白了不過是一些詞語的打亂重組罷了,秦天相信就算沈括是個舉人也不會是自己的對手。再說腦海里還有那么多現(xiàn)成的千古絕唱,秦天覺得自己早已立于不敗之地。
蔣風云道:“好,如今是秋天,那不如我們就以這秋為題,大家各自寫一首詩,如何?”
韓懿瑩對于秦天的寫詩本領現(xiàn)在有著近乎于盲目的崇拜,不管什么題目秦天一定都會寫得很好。
“好,那就寫秋天。”韓懿瑩一臉期待地看向秦天。
蘇荷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她說道:“自古以來,傷春悲秋已經(jīng)是定律了,今天是我們秋游的日子,要不要換個題目吧?”
沈括卻是洋洋得意道:“我覺得蔣少的這個題目很好,就是因為前人寫得太多了,要想寫出新意來才不容易,這才是考驗功夫的地方。要是一些容易的題目,說不定還會有人蒙混過關呢。”
說罷,他還挑釁地看了秦天一眼。
秦天一聽說以秋為題目,頓時腦海里面就涌現(xiàn)出了幾十首關于秋天的詩,他嘴角不由自主微微上翹。
這沈括,輸定了。
“是不是蒙混過關又不是你說了算的。”韓懿瑩說。
《;更JF新/¤最fc快n上U4f
沈括微微皺眉,這韓懿瑩,為什么會處處維護秦天?這明顯超出了一個主子對書童的關心。
“哼,那我先來,你們聽好了。”沈括清了清嗓子就準備作詩了。
蔣風云笑道;“你不構思一下么?”
沈括傲然道:“用不著。”
隨后,他緩緩吟唱出了第一句。
“萬里悲秋蕭條景。”
這一句,寫的是周圍枯葉無數(shù),粗大的樹干也只剩下小樹枝,到處都是一片蕭條的景象。倒也算是應景了。
秦天不由得嘆息一聲,當聽到前面萬里悲秋四個字的時候,他還以為這沈括會說出什么萬里悲秋常作客之類的名句來呢,沒想到卻是如此稀松平常的一句,果然,這個世界的舉人也并不怎么樣嘛。
“好,開頭起得不錯,不說深秋,不說隆秋,卻來個悲秋,果然很有新意,不愧是舉人出身啊。”在場的人,楊杰是個習武之人,書童沒有發(fā)言權,也就只有蘇荷,韓懿瑩,還有蔣風云三個人有發(fā)言權了。
蘇荷和韓懿瑩兩人都沒有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只有蔣風云表達出了對這一句的贊賞。
“風急天高猿嘯哀。”第一句得到夸獎,沈括便志得意滿地說出了第二句。
秦天頓時想說一句臥槽,第一句被你改得面目全非,結果第二句又回歸正統(tǒng)是什么玩意兒啊?
這第二句打動了蘇荷,她點評道:“第一句寫靜,第二句卻是動,動靜結合,讓人仿佛身臨其境,不錯。”
秦天心中吐槽不已,什么仿佛啊,我們特么的就是在身臨其境好嗎?
得到蘇荷的贊賞,沈括整個人幾乎都要飄起來了。他再接再厲,說出了第三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大江滾滾來。”
“好,好詩啊,這首詩動靜結合,把秋天的景色描繪的淋漓盡致,好詩。”蔣風云拍手稱贊。
蘇荷也是微微頷首,道:“確實不錯。來,我來謄抄下來吧。”
在場的人她的字寫得最好,所有的詩詞都是她來負責謄寫的。
自己的詩得到了贊美,沈括變得更加不可一世了,挑釁地對秦天說道;“該你了。”
韓懿瑩有些擔心地對秦天低聲說道:“他的這首詩寫得確實不錯,你要對的話,可不能像之前寫的那樣像大白話了,那肯定是要輸?shù)摹!?br/>
神特么不錯,想必杜甫本尊都想要從棺材里面跳出來打人了吧。
秦天吐槽不已,不過嘴上卻說道:“我知道了。”
“小書童,該你了,你不會是還要你們大小姐教你怎么作詩吧?”看到韓懿瑩和秦天竊竊私語,沈括不由得挖苦道。
秦天笑道:“這樣小兒科的東西,還需要小姐教我嗎?我就算不用腦子隨口說幾句也比你這個好一萬倍。”
沈括頓時臉一黑,萬分不爽道:“臭小子,別說大話,小心風大閃了舌頭。”
秦天微微一笑,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這開篇,頓時讓大家虎軀一震,蘇荷跟蔣風云兩人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臉上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剛才沈括的開篇,就說是萬里悲秋,而秦天的這一句,卻完全就是在駁斥沈括的開篇!
這一句詩,明確指出自古以來,人們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嘆秋天的寂寞蕭索。“自古”和“逢”,極言悲秋的傳統(tǒng)看法的時代久遠和思路模式的頑固。
第二句的“秋日勝春朝”,用對比手法,熱情贊美秋天,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更勝過一籌,這是對自古以來那種悲秋的論調(diào)的有力否定。
一分鐘之前,沈括都還在悲秋,一分鐘之后,秦天便毫不猶豫,啪啪打臉,而且文學意味更濃,傳達的也是積極向上的情緒,不管是從表達手法上面,還是詩詞本身的含義上面,都比沈括的那一句要高明得多。
沈括頓時感覺到有些不妙,心中有些著急,又有些惱怒,作為公子哥,再也沒有比被人當中打臉還要讓他生氣的事情了。
“這什么狗屁玩意兒。”沈括說。也只有以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
韓懿瑩白了他一眼,不甘示弱地說道:“比你寫得好多了。”
秦天并不受他們的影響,緩緩吟出下面兩句。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這兩句,秦天突然拔高了音調(diào),讀起來慷鏘有力,充滿了氣勢。
這一句,秦天選擇了典型事物具體生動地勾勒了一幅壯美的畫面。
抓住秋天“一鶴凌云”,這一別致的景觀的描繪,展現(xiàn)的是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白云漂浮的開闊景象。
那凌云的鶴,跟著秦天這高亢的嗓音,遨游到了云霄。雖然這鶴是孤獨的,然而它所呈現(xiàn)出來的氣勢,卻是非凡的。
這里,有哲理的意蘊,也有藝術的魅力,發(fā)人深思,耐人吟詠。這幅畫面是對“秋日勝春朝”的生動注腳。
第四句緊接上句直接抒寫自己的感受,看到這一壯美的情境,心中那激蕩澎湃的詩情勃發(fā)出來,也像白鶴凌空一樣,直沖云霄了。
字里行間作者那樂觀的情懷,昂揚的斗志國安呼之欲出。如果說,上句側(cè)重寫秋的“形美”,那么這句則突出秋的“神韻”,使“秋日勝春朝”的觀點表現(xiàn)得更鮮明,更有力度。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展現(xiàn)的,不僅僅是秋天的生機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種高揚的氣概和高尚的情操。
這樣的詩,沒有什么悲涼的氣息,詩人隨著自己的“詩情”,和想象馳騁于碧空之上。
這一首詩,是秦天之前最喜歡的,現(xiàn)在拿出來,不僅僅應時應景,同時也要把這一首詩傳唱到這一個世界,也算是對作者的懷念了吧。
“好詩,好詩,好詩!”蔣風云接連說了三個好字,由此可見他對這一首詩的震驚和喜愛。
蘇荷幾乎都要說不出話來,她問韓懿瑩道:“這家伙是你從哪里找來的啊?要不就讓給我吧。”
韓懿瑩撅著嘴道:“才不要呢,蘇荷姐姐不是已經(jīng)有一個書童了嗎?秦天是我的書童哦,給蘇荷姐姐了,我就沒有書童啦。”
蘇荷微微一笑,道:“那你有這樣的書童可要好好讀書哇。”
“那是,我明年要去考女秀才!”韓懿瑩大聲說。
秦天頓時就震驚了,這世界上還有女秀才?
“哼,趕緊評選吧,我倒要讓大家都看一看,他的這首詩到底有沒有那么好。”沈括的話把大家從對秦天的這首詩的震撼之中拉回到了現(xiàn)實。蔣風云作為主持人,當然要做好主持人的工作,便笑道;“對對對,咱們現(xiàn)在趕緊來評詩。”
兩首詩都由蘇荷謄抄了,放在書桌上,所有的人都來觀看,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一輪過后,沈括點了自己的書童,道:“來,你覺得誰寫得好?”
那書童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是我們少爺寫得好,他一個小小的書童,能寫出什么來。”
沈括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說得好,看賞。”說罷從口袋里掏出一塊銀子來賞給了自己的這個書童。
其他的人看到這一塊銀子,頓時羨慕得不得了。
“來,你來說說看,是誰寫得好?”沈括又點了另外一個人。
“當然是沈少爺寫得好。”
“嗯,算你有眼力,看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