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回頭客
回到小攤前,呂楠已經(jīng)開張了,他正在給人處理鲅魚。</br> 楊斌上前幫忙,順嘴詢問道:“阿姨,帶魚要不要帶兩條回去,都是剛打上來的。”</br> 女人拿起一條帶魚翻看:“嗯,是挺新鮮的,多少錢一斤啊?”</br> “五十一斤。”</br> “我滴媽,五十塊錢一斤你還不如去搶呢,超市喇叭喊著才賣三十多。”女人一臉嫌棄的把帶魚丟下,手放在衣角上蹭了蹭。</br> 楊斌努力解釋:“阿姨,一分價(jià)錢一分貨,大小不一樣,新鮮程度也不一樣啊。”</br> “什么大不大小的,都一樣吃。”</br> 女人拿上鲅魚,頭也不回的走了。</br> 蹲在地上的呂楠等人走遠(yuǎn),道:“斌子,我今天算是見識到了,真是什么人都有,魚一共才二十二,硬是不肯付那兩塊錢,你瞧她剛才大驚小怪模樣,嫌貴不買就是了。”</br> 楊斌淡然一笑:“做生意嘛,什么牛鬼蛇神都能碰見,好聽就多聽兩句,不好聽也別放心上,有錢賺就好了。”</br> “氣人!這個(gè)規(guī)格的帶魚海鮮店起步賣六七十一斤。”</br> “不識貨人多了,等有緣人唄。”</br> 可能今天的貨比較硬,路來過往詢問的人比較多,但不管是海參還是龍蝦,一只都沒賣出去。</br> 相反呂楠的魚倒是挺受歡迎,一條大鲅魚賣完了,兩條白鯛也賣出去一條。</br> 時(shí)間一分一秒過去,轉(zhuǎn)眼就已經(jīng)八點(diǎn)半了。</br> 夜市的人流也到了一個(gè)頂峰,一眼望去都是人頭,扔個(gè)手榴彈過去能炸倒一大片。</br> 這時(shí),兩個(gè)穿著制服的人出現(xiàn)在人群中,顯得格外不和諧。</br> 不多時(shí),他們就到了楊斌的小攤前。</br> “誰是攤主?”</br> “我是。”楊斌笑著承認(rèn),并遞兩根煙過去。</br> 二人沒接煙,道:“攤位管理費(fèi)交一下,八十塊錢。”</br> 呂楠一聽八十瞬間不淡定了,張嘴就準(zhǔn)備理論,被楊斌搶先一步:“八十是吧,行,稍等一下,我給你拿。”</br> 他從口袋里掏出一把皺巴巴的錢,都是些五塊十塊,還有零散硬幣,開始慢悠悠數(shù)起來。</br> 其中一人等急了,有些不耐煩道:“能不能快點(diǎn),盡耽誤時(shí)間。”</br> “馬上馬上。”</br> 楊斌嘴上應(yīng)付,但速度不見快。</br> 眼瞅倆人快失去耐心,他卻道:“二位不好意思啊,剛來還沒開張呢,錢不夠,要不你們看喜歡吃什么海鮮,拿它們抵錢。”</br> 二人聞言互視一眼,又不約而同的低頭看看魚蝦。</br> 楊斌看他們有些意動,直接拿起塑料袋先入為主:“放心,肯定給你們優(yōu)惠,挑好的拿。”</br> “龍蝦挺肥,整一只吧,我們家那口子嚷嚷著要吃幾天了。”</br> “好嘞,給您挑只大的,叔一看你就是疼媳婦兒的人,面善顧家。”</br> 男人被他這么一夸眉開眼笑,誰不喜歡聽好聽的話呢。</br> 成功搞定一人,楊斌再接再厲:“叔,你看看想要什么,我一并給挑了。”</br> “最近老是失眠,海參看著挺肥的,給我拿幾個(gè),回去熬點(diǎn)粥補(bǔ)補(bǔ)。”</br> “行,叔是內(nèi)行啊,會吃。”</br> 楊斌專挑個(gè)頭大的,一斤三個(gè)頭左右,一共挑了八個(gè)。</br> 東西挑好麻利的過秤,棘刺龍蝦一只三斤二兩。</br> “叔,龍蝦賣別人都一百二一斤,給你一百一,三斤二兩一共352,給350就行,我再送您點(diǎn)海螺回去吃。”</br> “謝謝啊,小伙子會來事兒。”</br> 海參過秤二斤半,和他確認(rèn)好重量,道:“叔,你的參我也虧本給你,算九十一斤,零賣最少一百一斤,一共225,你給220就行,給你拿幾個(gè)貝,回去一起熬粥鮮著呢。”</br> “做點(diǎn)小生意不容易,又讓錢又送東西,別虧本了啊。”</br> “害!天天在這邊擺攤少不了麻煩你們,虧點(diǎn)也高興。”</br> 倆人一分錢沒扣如數(shù)付給了楊斌,一共570。</br> 楊斌也沒含糊,抽出一張百元大鈔遞了過去:“叔,攤位費(fèi)。”</br> 其中一人四處望望,低聲道:“別吱聲,我們就當(dāng)沒看見你。”</br> “這…”</br> 沒等他把話說完,倆人已經(jīng)拎著海鮮奔下一個(gè)攤位去了。</br> 這波操作把呂楠整懵了,要不是親眼所見打死他都不信倆“黑包公”能主動免了攤位費(fèi)。</br> 呂楠一臉崇拜的看向楊斌:“斌子,你真神了,捧殺玩的溜啊。”</br> “什么?”</br> “你知不知道你剛才做了一件一條街?jǐn)[攤?cè)讼胱鲇肿霾坏降氖隆!?lt;/br> “什么事。”</br> “免攤位費(fèi)啊,你沒聽人說那倆就是黑包公,此包公非彼包公啊,是心黑,不好說話,攤位費(fèi)從來都是少一分都不行。”</br> 楊斌會心一笑:“沒你說的那么夸張,人心換人心。”</br> 把錢裝起來,硬貨雖然不太好賣,但賣一單出去就大幾百塊錢,來錢快。</br> 街道上,一老一少倆女人手挽著手逛著海鮮攤,當(dāng)看見楊斌的攤位時(shí),年紀(jì)稍大點(diǎn)的女人眼前一亮。</br> “閨女,走,我看見那小伙子了。”</br> “啊!哪呢?”</br> “前面,趕緊走。”</br> 賣魚老板看倆人要走,連忙挽留:“別走啊,價(jià)格還可以商量,誒…”</br> 沒等他話說完,倆人已經(jīng)走開了,氣的老板直跺腳,開始口吐芬芳。</br> 她們來到楊斌攤前,年紀(jì)稍大的女人自來熟般的打招呼:“小伙子,還記得我嗎?”</br> 楊斌先是一愣,隨即陪起了笑臉:“記得,上次鰻魚回家吃著還行吧?”</br> “行,這不今天拉著閨女又來了。”</br> “嗯,看看今天想吃什么,都是剛打上來的。”</br> “有沒有優(yōu)惠啊,沒優(yōu)惠我可不買。”</br> “有有有,老顧客了沒優(yōu)惠哪行啊,你盡管挑就是了。”</br> “這還差不多。”</br> 兩句話把大媽哄高興了,拉著閨女看起了海參。</br> 攤上有人,貨也惹眼,小攤前漸漸圍了不少人。</br> 主要有大媽嚷嚷,一會兒說東西好,一會兒說便宜,大嗓門為楊斌招攬不少客人。</br> 僅半個(gè)小時(shí)左右,原本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聂~箱都空了,只剩下十一只龍蝦,其中一只個(gè)頭小點(diǎn)的留著自己吃,海參和帶魚全部清空。</br> 楊斌賣的價(jià)格要比海鮮店便宜,貨又好,賣的快也在情理之中。</br> 送走最后一個(gè)客人后,楊斌正準(zhǔn)備把錢整理整理,口袋里的手機(jī)響了,一看來電人,是皮三皮經(jīng)理。()深海漁獵:風(fēng)浪越大魚越貴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網(wǎng)最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