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危中有機
    利國政府方面不是問題,現(xiàn)在臺上那個其實就是他們的傀儡。
    更何況楊東升還計劃好了,給他機會吹一波——收回了外國在利國的軍事基地,讓利國人民免于遭受戰(zhàn)火……
    楊東升決定再增購12架蘇-30,32架米-171。
    另外楊東升準備把派到非洲的保安隊伍解散,他們都是中國籍,一旦出事,會非常麻煩。
    其他派駐非洲的人員也會減少!
    不過如果有喜歡打仗的,通過考核之后,可以加入利國外籍軍團。
    東升半導體與連想都不要想舉行了簽約儀式,將會聯(lián)合生產(chǎn)打印機、服務器,連想都不要想還會進入手機生產(chǎn)領域——其實就是連想都不要想用他們的芯片、硒鼓等核心零部件,仍然還是做老本行組裝。
    簽字之后,東升半導體黃副總端著一杯紅酒走到楊東升。
    “聽說909廠那邊的情況不太樂觀?”楊東升問。
    黃副總是從體制內(nèi)出來的,在部委、大學、企業(yè)都有熟人,消息比較靈通。
    “是!”黃副總點了點頭,“自年初以來909廠一直在虧損,幸好咱們找到了連想都不要想這種大客戶!”
    909廠是我們國家花費巨額外資,引進日本技術,建立的合資半導體企業(yè)。ωωω.ΧしεωēN.CoM
    主要產(chǎn)品是SD內(nèi)存,以及邏輯電路產(chǎn)品,是國內(nèi)較為先進的半導體工廠之一。
    1999年初建成投產(chǎn),年底實現(xiàn)月產(chǎn)8英寸硅片一萬片。
    由日方負責銷售,當年就實現(xiàn)了盈利。
    見此情形,909廠趁熱打鐵,2000年底之前,又建設了一條月產(chǎn)8英寸硅片,兩萬片的集成電路生產(chǎn)線。
    可是新生產(chǎn)線剛建成,909廠就遭遇了互聯(lián)網(wǎng)泡沫。
    投資收不回來不說,今年到目前為止,909廠已經(jīng)虧損10個億以上。
    “907和908工廠那邊呢?”楊東升問。
    在909廠之前,國家在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還先后建成907廠、908廠,分布位于浙省和蘇省。
    “908廠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至于907工廠……唉!”黃副總直接嘆了口氣。
    “上面是什么想法?”楊東升問。
    “上面希望幾個大企業(yè)能夠接手這幾個廠子,可是被點名的這些企業(yè)不想要!一方面是半導體跟他們現(xiàn)在經(jīng)營的產(chǎn)業(yè),相距實在太遠;另一方面是他們目前也處在困難時期,實在是沒有余力負擔這些半導體企業(yè),萬一救別人不成,把自己賠進去,反而會給國家造成更大的損失!呵呵!”黃副總冷笑了一聲。
    “歸根到底,還是他們對半導體產(chǎn)業(yè)沒有信心!”楊東升道。
    “與其真刀真槍跟幾大國際半導體巨頭拼個你死我活,哪有搞壟斷,美滋滋的躺著掙錢舒服……”
    楊東升沖黃副總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把話說得太明,“如果我們主動接手這些工廠,你覺得怎么樣?”
    “您是說……”
    “危機對于很多人來說是危,但對于我們來說卻是難得的機遇!不止是這幾個廠子,現(xiàn)在國內(nèi)半導體產(chǎn)業(yè)正處于困境中,我想盡可能多的把國內(nèi)半導體企業(yè)收入旗下,當然前提是有實力的企業(yè)!我們國家的半導體產(chǎn)業(yè)本來已經(jīng)落后了一大截,要是再分散開來,就更容易被人各個擊破了!”楊東升道。
    這樣做好處多多,第一,盡可能消滅了潛在競爭對手。
    第二,為他們的半導體設備打開了市場。
    他們的第一代離子注入機、蝕刻機,再過幾個月就會陸續(xù)投產(chǎn)。
    作為一個新入場的半導體設備生產(chǎn)商,他們最大的麻煩就是用戶問題。
    其實我們國家曾經(jīng)做出過很多填補國內(nèi)空白的設備,但是這些設備大多根本就沒有機會進入市場。
    原因很簡單,我們是新做出來的設備,未來是名氣,還是可靠性,肯定比不上別人已經(jīng)生產(chǎn)了幾十年的成熟設備。
    尤其很多項目都是國家投資的,建設的時候,力求穩(wěn)妥,情愿買貴一些的進口設備,也不敢用便宜的國產(chǎn)設備。
    畢竟錢是國家的,項目做壞了,責任是自己的。
    新設備沒人用,就無法了解問題在哪,無法改進,無法收回投資……最終只能破產(chǎn)!
    結果就出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國外對我們禁運的東西,我們經(jīng)常能做的很好;對我們開放的東西,我們反而做不好。
    儀式結束后,楊東升回到家,正準備睡覺,電話響了起來。
    楊東升接起電話,“什么事?”
    電話那頭是一個外國人的聲音,只有一句話,“老地方見!”
    說完對方就掛了電話!
    是杰森·伯恩!
    楊東升來到公司,換了一輛普通的面包車,才來到高爾夫球場。
    球場入口處,停著一輛不起眼的黑色轎車。
    面包車駛到黑色轎車旁,楊東升放下車窗,對面也放下車窗,車里正是劉衛(wèi)國。
    “他從機場出來后,先去了酒吧!待了五個多小時才出來,跟您通過話后,他就來到這里,沒有離開過!”劉衛(wèi)國道。
    今天杰森·伯恩一回到中國,就被劉衛(wèi)國盯上了,楊東升對他還是不放心。
    楊東升調(diào)出三維圖,確定高爾夫球內(nèi)沒有異常,他們這才開著車來到杰森·伯恩面前。
    杰森·伯恩還是那副老樣子,跟蛤蟆成精似的。
    “事情辦成了?”楊東升問。
    “那么準備好你的申請文件吧!”
    “這么簡單?”楊東升有點懷疑。
    杰森·伯恩笑了笑,“你之前找的人都是華盛頓的大老爺,他們確實很有能量,但是他們的胃口早就被來自中東的石油闊佬們喂大了!再說可供他們選擇的業(yè)務很多,不一定會接你的業(yè)務!可是基層公務員就不一樣了,真正干活的是他們,可是分好處的時候,他們一分也拿不到。他們拿著連全國平均水平都達不到的薪水,住著最廉價的房子,卻有一大家子要養(yǎng),很多人臨時連幾百美元都拿不出來,買通他們就容易多了!”
    詹姆斯·惠斯勒和弗萊迪·克魯格在儀式后第二天就乘坐飛機離開,楊東升處理完滬上的事,也趕去了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