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神槍手
    “誰?”
    “楊武!”
    馬九連說了幾遍“楊武”,楊東升才確認自己沒有聽錯。
    “楊武?”楊東升想起那個整天悠哉悠哉的泡著藥酒,一副人畜無害模樣的老貨,原來是扮豬吃老虎,背地里是一把好手。
    “楊三跟楊武誰厲害?”有人忍不住好奇問。
    馬九嘿嘿一笑,“楊武可比楊三厲害多了,跟楊三交手頂多斷幾根肋骨,楊武出手可是直接要命!”
    “五爺爺原來這么厲害!”
    “楊武學的是哪一路拳法?”
    楊東升身邊的人,要么是跟他年齡差不多的年輕人,要么就是從外面聘請來的,還真不知道這段過往。
    不過想來也是,楊武要是不比楊三強,他們當年這對左、右門神,也不會楊武當了村支書,楊三最終仍然只是個混混。
    “行了,就別賣關子了!”楊槐拍了馬九一把。
    馬九見買足了關子,這才道出實情,“楊武學的哪路拳法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的槍法厲害!”
    “槍?”
    村里民兵的槍早就被收上去了,槍這個東西,似乎離他們遙遠了些。
    “這事我也是聽我爹說的。”馬九繼續(xù)道,“那時候幾個村之間爭地,雖然用上了機關槍、手榴彈,但又不是打小鬼子,誰也不敢真對著人群掃射,都是對空放一陣槍,然后朝空地扔手榴彈!”
    “這倒也是!”
    要不然的話,一梭子下去,還不得死幾十口子?
    一旦真殺紅了眼,要不了幾個回合,兩個莊上的人就得死絕。
    “但是光放空槍,時間一長大家都把套路摸熟了,也就嚇不到人了。后來就提出比槍法,靶子越拉越遠,從100米,拉到200米,300米……民兵用的是部隊淘汰下來的老槍,根本就沒有瞄準鏡,200米開外只能靠感覺打,300米開外大多數(shù)人連自己的靶子都看不清,能上靶都是瞎貓碰上死耗子。可是楊武一直打到400米,仍然能槍槍上靶,而且還能打出不錯的環(huán)數(shù)!后來索性也不管多少米了,把靶子分別立在上馬村、下馬村,讓他在楊莊打。楊武各打了10槍,一邊3槍上靶,另一邊2槍上靶,于是上馬村自動退后了30米,下馬村退了20米。楊武憑借這次表現(xiàn)也得了你們楊莊運動委員會主任的賞識,當上了村干部。否則就憑他的家庭成分,還得繼續(xù)掏大糞!”
    “這么好的槍法,怎么沒去參軍?”
    “聽說上面確實有人來看過,但是楊武當時年齡已經(jīng)不小了,家庭成分也不好,部隊才沒要他!”
    楊東升直覺得后背發(fā)涼,心說幸虧八十年代國家開始禁槍,將原先下發(fā)的槍支全部查收上繳。
    否則就憑楊東升屢次算計楊武,還讓楊寶自己砸斷了自己的胳膊,楊武在背后給他一槍,楊東升到時連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這個人應該是個遠視眼,在部隊的時候,聽人說過這樣的!”丁武說。
    “楊總,我敬你一杯!”機械廠李廠長端著酒杯過來。
    “好,這杯我喝了!”
    宴會進入了串桌敬酒環(huán)節(jié),楊東升也不知道喝了多少,反正最后是被人背回家的。
    迷迷糊糊聽到周影抱怨,“這是喝了多少?”
    一覺醒來已經(jīng)是日上三竿了。
    屋外傳來女人的笑聲,“哎呀,真好玩!”
    楊東升爬起來穿上衣服,原來是袁蕊過來串門,小楊霖跟上了發(fā)條的玩具似的,把沙發(fā)當做了花果山。
    “終于起來了,餓了嗎?先喝點粥吧!”
    周影給楊東升準備飯,袁蕊告辭離去。
    楊東升連喝了三碗小米粥,向旁邊看了一眼,“日初干什么去了?”
    “給楊榆輔導功課去了!”周影放下一份炒雞蛋,“今年咱們什么時候過去?”
    周影指的是去楊東升父母家過年。
    “今年不過去!”楊東升恨恨的道。
    “不過去行嗎?還是過去一趟吧,放下東西咱們就走!”
    “不過去他們能怎么樣?看看去年一年他們都干了什么,有臉過來鬧嗎?”
    想起歷次過年的奇葩經(jīng)歷,楊東升就沒了胃口。
    楊東升踱著步,去楊槐家串門,已經(jīng)是楊槐司機的斌子見狀湊到楊東升旁邊,“楊總,勞改煤礦那邊有消息了!”
    **********
    再次來到勞改煤礦,這里已經(jīng)沒了原來的興旺模樣。
    礦場已經(jīng)停產(chǎn)多時,存煤已經(jīng)賣光了,連矸石山都被削去了一大半,礦門口幾家小店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樣。
    楊東升制造的那個大洞仍然在,但是大洞里的水已經(jīng)基本排空了。
    勞改支隊原本準備轉(zhuǎn)產(chǎn)機械制造,礦上的機修廠只能滿足一部分需要。
    原本打算通過出售礦場再籌集一筆資金,但是誰也沒想到竟然會發(fā)生那么大的透水事故。
    如今別說解決資金缺口的問題,據(jù)說就連獄警的年節(jié)福利,還是靠人家武警部隊支援了一批食材,才不至于兩手空空。
    楊東升的汽車駛進礦場大院,整個礦場的氣氛都很壓抑。
    特大透水事故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對國家財產(chǎn)造成了重大損失,這個是需要有人承擔的。
    勞改支隊先安排楊東升參觀了附近有一座湖,整個湖泊都已經(jīng)被排空了,副井井筒的漏水就來自這里。M.XζéwéN.℃ōΜ
    湖口用沙袋搭建了臨時河堤,防止河水繼續(xù)流進湖里。
    下到井底,大巷中仍然積了直沒到腿肚子的水。
    “工作面都淹沒了吧?”楊東升問。
    對面給出了肯定的答復。
    工作淹沒,不是排出水就可以解決的,井下各種設備是為防爆設計的,不防水設計。
    各種電機、開關、變電箱、變壓器還能不能修,損失到底有多大,誰也估計不準。
    支護用的木材、鐵絲網(wǎng)、錨桿被水浸泡了這么久,肯定會遭到腐蝕,工作面、巷道隨時都有坍塌的風險。
    最麻煩的是副井井筒,這個漏怎么堵?
    現(xiàn)在是枯水季節(jié)根本就看不出什么,堵上了,夏天會不會再漏?
    誰也拿不準。
    為了防止再出事,甚至已經(jīng)有人提出了廢棄礦井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