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黑衣宰相在京師的底蘊
湯和走了,走得很是安詳,嘴角帶著笑意。</br> 最近幾年憋屈的茍延殘喘著,今日喝了足足半斤多的烈酒,最后于睡夢之中靜悄悄的離去。</br> 朱元璋醉了,聽到消息的朱英趕了過來帶回去的。</br> 次日。</br> 朱元璋醒來之后,宣布罷朝三日,下詔追封湯和為東甌王,謚號襄武,肖像于功臣祠,配享太廟。</br> 湯和的病逝,給了朱元璋很大的打擊。</br> 畢竟湯和只比朱元璋大了兩歲,讓朱元璋感覺到自身的大限好像是也差不多要到了。</br> 這大明正是繁榮的時候,可自己卻已經(jīng)是老了。</br> 朱英很是心疼,僅僅不到兩天的時間里,老爺子的面容卻像是憔悴了好幾歲,身影更加的佝僂起來。</br> 哪怕是第四天上朝的時候,也顯得意志消沉。</br> 就在朱英感覺很是棘手的時候,一個消息的傳來讓朱元璋龍顏大怒。</br> 去年大明派遣到帖木兒的使臣,被直接扣押,不僅僅是大明,包括更遠(yuǎn)方的奧斯曼帝國使臣,包含其他各國使臣,全部被帖木兒扣押。</br> 在扣押的同時,并且對外全部宣戰(zhàn)。</br> 這個消息直接讓原本暮氣沉沉的朱元璋,頓時就是在早朝之上大發(fā)雷霆。</br> 朱元璋感覺自己受到了很大的欺騙。</br> 雖說先前大孫已經(jīng)提醒過,帖木兒這個家伙心思不純,只是表面之上臣服于大明,實則是暗懷鬼胎。</br> 朱元璋口頭上是說知道,可心里并沒有很多的在意,畢竟就整個西方而言,帖木兒也算是給足了他這個開國皇帝的面子,自稱為臣,表示臣服。</br> 其實就算是帖木兒不愿意臣服,朱元璋也沒有什么太大的關(guān)系,可扣押了大明使臣,這性質(zhì)就已經(jīng)完全不同了。</br> 并且還對大明宣戰(zhàn),當(dāng)真是不知所謂,這種信任喂了狗的感覺,讓朱元璋確實是暴怒如雷。</br> 咆哮之際,整個奉天殿的臣子都是嚇得瑟瑟發(fā)抖,生怕是陛下在這個時候殺人祭旗。</br> 唯有朱英面無表情,甚至是眼底深處還有幾分歡喜。</br> 看著原本消沉的老爺子現(xiàn)在一下子精神矍鑠,朱英當(dāng)然是心里頭開心了,不然按照原本那個模樣下去,還不記得對老爺子的身體造成多大的負(fù)擔(dān)。</br> 現(xiàn)在好了,基本上可以說一個事情全部緩過來了。</br> 至于帖木兒的事情,朱英還真沒什么放在心上,扣押使臣也就是讓大明面子上難堪一下,而想打仗的話,更加是不可能的事情。</br> 兩個大國之間想要開戰(zhàn)的話,首先面對的就是距離的問題。</br> 從地圖上看,西域和帖木兒的疆域是接軌的,好似真的可以打起來。</br> 實際上接軌的那部分,不管是大明還是帖木兒這邊都是邊緣地帶,且是荒漠居多,說是兩國接壤也不過是名義上。</br> 不管是誰的大軍想跨越過這個地方,首先面對的就是長久的行軍,荒漠的損耗,完全沒有后期的補給。</br> 即便是帶夠了糧食,軍隊的數(shù)目若是少了,又怎么能夠開啟國戰(zhàn)。</br> 兩國大戰(zhàn),起步至少也是五十萬軍的規(guī)模,五十萬大軍的糧草供應(yīng),又是多么龐大的一個規(guī)模,一旦前方不能順利攻城略地,極有可能毀于一旦。</br> 誰能去冒這么大的一個風(fēng)險。</br> 所以這戰(zhàn),是很難說打起來的。</br> 帖木兒也就是囂張一下罷了。</br> 此時,兵部尚書茹瑺倒是站了出來:“啟稟陛下,臣有上奏。”</br> 朱元璋正是氣頭上,語氣淡漠道:“說。”</br> 看著茹瑺上前,后邊的群臣都為他捏了一把汗。</br> 于這個時候,保持沉默才是最好的選擇,當(dāng)要明白禍從口出的道理,若是一句話沒說話,或是沒對上陛下的心意。</br> 別說是頂上烏沙了,便是這卿卿性命可能都沒得。</br> 茹瑺面色鎮(zhèn)定,完全沒有慌亂的意思,作揖之后說道:“啟稟陛下,這帖木兒狼子野心,妄圖是落我大明顏面,擺脫曾經(jīng)為我大明臣屬之身份。”</br> “恰恰是這般行為,讓臣覺得他是色厲內(nèi)荏,純屬蠻夷,如有文明之邦,何有扣押使臣之說,不僅是我中原王朝,便是天下有數(shù)大國,皆是有不斬來使之規(guī)矩,此帖木兒,是壞了天下之規(guī)矩。”</br> “思我大明與之帖木兒相差甚遠(yuǎn),若是舉大軍前往,則后勤難以補給,變故極多。”</br> “臣聞草原之事,于成吉思汗之子嗣所封金帳汗國,正受到帖木兒侵襲,因此臣建議派遣使臣前往草原,聯(lián)絡(luò)北元,瓦剌,金帳汗國,甚至于東察合臺汗國之君主,以我大明之名義,共同對帖木兒行征討事宜。”</br> 說罷,兵部尚書茹瑺深深作揖,表示自己已經(jīng)是說完了。</br> 這番言論,便是站在金鑾殿上的朱英都為之深深側(cè)目。</br> 果然,能夠擔(dān)當(dāng)尚書這個職位,尤其是現(xiàn)在的兵部尚書,于本身的見識各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有著非常長遠(yuǎn)的格局目光。</br> 其實關(guān)于帖木兒的事情,朱英并沒有想這么多。</br> 當(dāng)然也不可能說放著大明使臣在那邊遭罪。</br> 在得到消息之后,朱英就準(zhǔn)備傳信群英商會,通過之前的渠道去聯(lián)系皮兒馬黑麻。</br> 本身扣押使臣這樣的行為就不怎么作好,皮兒馬黑麻目前在撒馬爾罕還算是有幾分名氣,也很是得到帖木兒的看重。</br> 只需帶個話過去,即便是不會釋放大明使臣,至少是能保個性命無憂。</br> 而兵部尚書茹瑺的這個建議,卻是以大國之名合縱連橫,給予帖木兒東方邊境極大的壓力。</br> 帖木兒再是頭鐵,也不會說對著金帳汗國,東察合臺汗國,瓦剌,北元四大曾經(jīng)的蒙古封國來干架。</br> 要知道這成吉思汗曾經(jīng)的五大封國雖說有所差異,但就版圖這塊,還真就是相差不算大。</br> 帖木兒是如今最為強勢沒錯,但想著面對四大汗國,這可就心里頭的壓力完全不同了。</br> 更別提還有大明在后頭調(diào)節(jié)各方。</br> 帖木兒的西邊,可是還有目前勢頭極其強盛的奧斯曼帝國。</br> 全境開戰(zhàn),那也是要有個勇氣的。</br> 兵部尚書茹瑺這一招,可謂是直接打在蛇七寸上。</br> “好,好法子。”</br> 朱元璋也不由是眼睛一亮,頓時就明白了茹瑺的想法,當(dāng)下就給了首肯。</br> 微微思索一番后道:“草原那邊的事情,太孫向來是比較熟悉,關(guān)于人選和策略,此番便由太孫跟兵部尚書茹瑺負(fù)責(zé)。”</br> 說實在的,其實大明這邊的臣子們不管是對于草原,甚至是更遠(yuǎn)處的帖木兒,完全是個陌生的狀態(tài)。</br> 成吉思汗的五大汗國,更是只知曉一個名字。</br> 這兩年在京師邸報之上,朱英不斷讓刊登一些關(guān)于大明之外的風(fēng)土人情,這才是讓許多人有些許了解。</br> 在普及世界知識這塊,朱英可謂是不遺余力。</br> 如此才能讓更多人對海外產(chǎn)生興趣,從而預(yù)熱往后對外的擴張。</br> 畢竟大明是文明禮儀之邦,跟帖木兒那樣的蠻夷行不通,一味以皇帝的身份去號令大明軍隊對外開戰(zhàn),很容易使得內(nèi)部名聲變差,從而導(dǎo)致國家動蕩,消極作戰(zhàn)。</br> 簡單的布局,是關(guān)乎到全國上下士氣問題。</br> 就像是今天的茹瑺,如果沒有對草原有足夠的了解,也不能是說出這樣的話來。</br> 也是今日茹瑺這番話,讓朱英意識到一個問題。</br> 在此之前,他在心里頭其實一直沒有把大明朝臣當(dāng)回事,覺得他們就是一些吃干飯的,讀四書五經(jīng)科舉,本身在知識面上就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最擅長的就是搞內(nèi)部斗爭。</br> 這時才發(fā)現(xiàn),其實他們本身智商是非常高的,只要有好的引導(dǎo),在搞外部斗爭這塊也很是厲害。</br> 朝會之后,華蓋殿中。</br> 朱英笑著說道;“茹尚書今日之言,當(dāng)真是讓我刮目相看,沒想到在外交一事之上,茹尚書也是有著如此深刻的見解。”</br> 茹瑺連忙作揖:“臣只是偶發(fā)靈感,當(dāng)不得太孫殿下夸贊。”</br> 這個時候的茹瑺,突然心里頭非常的后悔起來。</br> 他先前沒有注意,現(xiàn)在才想到一個問題,是關(guān)乎到去草原使團的人選。</br> 假若太孫殿下覺得自己去最好,那可就是真的自己給自己挖坑了。</br> 他都已經(jīng)是近天命的年紀(jì)了,如若是長遠(yuǎn)的奔波一番,這老命都要去了半條。</br> 果然,緊接著朱英就問道;“關(guān)于去各方勢力的人選,茹尚書可是有什么推薦的。”</br> “這去的人,必然是要對各方勢力有所了解,至少是能言善辯,北元那邊倒是輕松許多,想來不會有什么問題,金帳汗國和東察合臺汗國長期被帖木兒侵襲,亦是求之不得。”</br> “唯有是瓦剌這塊,最是麻煩,其居于草原深處,占據(jù)重要位置,若是不能說服讓其在后頭搗亂的話,茹尚書的這個計策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br> 畢竟當(dāng)初在西域混了多年,對于草原各方面的情況,朱英很是清晰,當(dāng)下幾句話就把事情分析出來。</br> 可惜是茹瑺此時,后背都冒出了細(xì)汗。</br> 他怎么聽著太孫殿下那話里頭的意思,分明就是說要讓自己過去呢。</br> 如若是太孫殿下真的確定了自己,哪能有什么推脫的。</br> 心中遲疑著,自己是直接掛帥,還是等太孫殿下先行開口?</br> 若是直接掛帥的話,必然是會贏得太孫殿下心中好感。</br> 心下一狠,茹瑺就準(zhǔn)備開口。</br> 卻是朱英先行開口了。</br> “對于瓦剌那邊,其實我這心里頭當(dāng)真還是有個人選。”朱英的語氣中帶著幾分猶豫。</br> 說起合縱連橫這塊,誰還能有歷史上的黑衣宰相,姚廣孝這么精通呢。</br> 只是姚廣孝目前在高麗當(dāng)國師,他若是去了瓦剌,也不知道會不會對高麗有什么影響。</br> 茹瑺此刻心中是長長的舒了口氣。</br> 太孫殿下這話里,明顯說的不是自己,看來方才是自己給自己加戲了。</br> 下意識問道;“不知道太孫殿下說的是何人,臣可否認(rèn)識。”</br> 朱英道:“也不知曉你是否了解,我說的此人,便是曾經(jīng)跟隨燕王的道衍法師,現(xiàn)在的高麗國師。”</br> 茹瑺驚訝道;“原來是他,太孫殿下果真是慧眼識人。”</br> 朱英輕咦一聲:“茹尚書也熟悉?”</br> 茹瑺點點頭道:“自然是熟悉的,朝廷里的大臣,應(yīng)該都或多或少有過接觸吧。”</br> “道衍法師在天界寺名氣很大,精通儒釋道三教經(jīng)典,臣曾經(jīng)也跟其深談多次,為其才學(xué)所折服。”</br> 通過這番話,朱英這才意識到姚廣孝這個家伙的本事了。</br> 還好是當(dāng)初自己第一個就對他給下手,讓其離開了朱棣的身邊,否則現(xiàn)在說不定還是處于爭斗之中。</br> 難怪能稱上黑衣宰相,其在京師怕是有著非常強大的人脈圈子,連茹瑺這樣的尚書提起他的時候,都不由臉上帶著幾分欽佩。</br> 常言道三教九流,這三教都熟悉了,九流還遠(yuǎn)嗎。</br> 歷史上朱棣能夠順利得到帝位,這暗中姚廣孝的功勞怕真就是不可估量,難怪是有著靖難第一功臣的名頭。</br> “行,既然茹尚書也覺得沒問題的話,那就定下道衍負(fù)責(zé)瓦剌事宜吧。至于其他的人選,茹尚書你這般有的話也可直接推薦過來。”朱英拍板說道。</br> 倒是茹瑺有些擔(dān)心道;“道衍現(xiàn)在為高麗國師,怕是出使瓦剌不會太情愿。”</br> 茹瑺并不知曉道衍跟朱英之間的那點事情,也不知道現(xiàn)在高麗內(nèi)部的具體情況,有這個疑惑也是正常。</br> 畢竟人道衍都已經(jīng)是高麗國師了,雖說是大明太孫,可也不是一句話就能讓其奔波勞累的。</br> 朱英沒所謂的笑道:“沒事,我跟道衍也很是熟悉,他知曉消息之后,定然是會去的。”</br> 對于姚廣孝的性格,別的朱英不知曉,但可以很清楚的確定,貪戀權(quán)勢這塊跟姚廣孝沒什么關(guān)系。</br> 歷史上姚廣孝幫助朱棣奪取皇位之后,便就全身而退。</br> 得到賞賜的黃金分給全部分發(fā)給宗族鄉(xiāng)人,上朝朝服,下朝僧衣,拒絕朱棣安排的還俗。</br> 什么奢華府邸,美貌宮女全部不要,依舊是居住在寺廟之中,過著粗茶淡飯的日子。</br> 這樣的人,怎么可能去貪婪小小高麗國師的權(quán)勢。</br> 能夠施展出自身的抱負(fù),這才是姚廣孝最為感興趣的事情。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yuǎn),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fēng)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yuǎn)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yuǎn)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fēng)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