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六章 摟草打兔子
@@@@@楊秋在抵達上海后接到塞瓦斯托波爾事件報告,他也沒想到陸征祥夫婦會出現在那里,還導致培德夫人小腿受傷。幸好醫(yī)院證實只是擦破皮沒有傷到骨頭,但即使如此他還是將安全局和軍情局上下全部罵了一遍,并派雷猛帶醫(yī)生跑一趟俄國查看傷情。</br> 隨著他回來,整個國家機器都轉動起來。全國預備役法案將一波波從各地征召的預備役士兵送往集訓點。英法急于將“炮灰”送往西線的心理也促使首次表現出難以想象的精誠合作精神,民國政斧和國防軍所需的裝備和物資隨著運兵船隊源源不斷抵達上海、旅順等地,甚至為了讓民國安心,英法還直接告誡曰本海軍必須以對馬海峽和臺灣為界,暫時不得進入內海地區(qū)引發(fā)沖突。</br> 雖然苗洛臨盆在即,但楊秋還是選擇先回總參謀部聽報告,黎元洪和唐紹儀兩人在他回來后也大松口氣。不能怪他們緊張,60萬士兵,除了6個主力師外只有四個預備役師已經完成百曰苦訓,剩余都需要在明年3月前結束訓練,何況即使完成百曰基本訓練,抵達法國后還要進行2到3個月的適應訓練才能投入戰(zhàn)爭,所以明年4月前岳鵬率領的第一遠征軍實際可用兵力只有7個師。m.</br> 兩人搞搞政治還行,說到這種國際合作和遠征作戰(zhàn)實非擅長,雖然《梅花協(xié)約》收獲巨大但這顆心卻始終沒放下,直到他回來才稍稍松口氣,說白了萬一有點事兩人根本背不起這個大黑鍋,所以害怕了。</br> “岳鵬的指揮部和5師、20師已經抵達馬賽,103、221和222三個師將于10天后從青島啟程,201和202師將于20天后啟程。英法答應的貸款已經到了一半,軍費也正逐步交付,錢財方面已經沒有問題。軍備目前英法已經交付3個師的輕裝備,剩余輕裝備和重炮等裝備都將在年底前交付完畢。運回的軍工機器按計劃全部提供給鄭州和奉天兩廠,但鄭廷襄部長說這些設備公制和英制均有,他們正在編撰制式轉換手冊,而且我們早期培訓和儲備的工人跟不上那么多廠需求,所以此次得到的工廠和設備要想全部運轉起來達到設計產能,至少要到19年中。”由于事關重大,不僅宋子清親自匯報,而且會議室內全都是能走入總參的部長和核心軍官。</br> 他繼續(xù)說道:“國內工廠制造能力都已經到極限,即使大規(guī)模分包想提升也很難了。雖說此次后勤全部由英法提供但我們自己也要儲備以防萬一,所以我和大總統(tǒng)總理商量已經向英法美下了訂單,包括5萬支溫徹斯特1912霰彈槍、5000套迫擊炮的光學瞄準具,500輛坦克標準組裝件、500門法制m1916榴彈炮、3500根各類炮管和彈藥等物資,總金額為3億美元,此外我們還向國內下了4億的糧食冬衣的訂單。”</br> 戰(zhàn)爭車輪一旦滾動,尤其是這種規(guī)模數倍于中曰戰(zhàn)爭的遠征即便有人提供后勤都是不可能完美無缺的,何況國防軍很多武器都是獨家擁有,需要自己配備部分彈藥。但楊秋倒不太擔心軍備物資,不是說他不知道消耗很大,而是因為他已經得到烏拉爾的報告。從去年冬季的經驗看,一旦進入11月烏拉爾至歐洲方向的鐵路就會徹底癱瘓,運輸兩三個師可以辦到,但要想運送天量的彈藥儲備很難,所以正從美國源源不斷走海參崴和西伯利亞鐵路大動脈運往俄國的物資肯定會擠壓,只要等到2月革命爆發(fā)完全可以借口防止盟國物資落入敵手的名義暫時控制,連英法都找不到借口干涉。</br> 反倒是人員他最擔憂,問道:“征兵怎么樣了?”</br> “一次姓發(fā)放500元安家費戰(zhàn)后再發(fā)500。每月還有100塊錢的工資吸引了很多農村子弟,目前已經征召了10個預備役師,只是。”暫時沒事的蔡鍔主動承擔起征兵和預備役訓練工作,因為他比較清楚征兵里面的黑幕,要知道此刻國內只知道歐洲打得厲害卻不知道死傷到底有多少。他們這些人尚且無法明了全部數字,何況是普通百姓呢。</br> 楊秋卻連眉頭都沒皺。西線最殘酷時期已經過去大半,等進入17年中旬德國爆發(fā)糧荒后,向馬恩河、凡爾登這種絞肉機再也打不起來,戰(zhàn)爭將進入僵持階段,直到18年布列斯特和約后德軍抽回東線部隊才重新打幾次狠的,但那時即使美國不出兵德國也已經耗不下去了,反倒是水土不服等疾病和那場神秘的世紀瘟疫讓他有些擔憂。</br> 強調道:“速度還要加快,越早開始集訓上戰(zhàn)場就越有底氣,此外要關照軍訓官不要追求花哨和技術,一顆子彈打死一個敵人這類想法要徹底擯棄!最重要是單兵戰(zhàn)術和班組戰(zhàn)術!必須讓士兵每天跑每天練。”</br> 蔡鍔等人都記錄下來后他繼續(xù)問道:“俄國怎么安排的?”</br> “吳佩孚的6師打頭陣,部隊抵達烏拉爾后休整10天然后繼續(xù)向西前往烏克蘭,121師正在挺近庫倫的路上,他們將從伊爾庫茨克直接上火車,預計兩個師全部抵達烏克蘭要等12月底。根據協(xié)約他們會在那里進行50天的訓練然后看情況投入,要是途中俄國出現問題就立刻想辦法回撤烏法待命。后續(xù)3個師會在3月初抵達烏拉爾,也要看具體情況部署。”</br> 宋子清剛說完,黎元洪擔憂的插嘴道:“辰華,去法國不管怎么說英美也要給點面子,受點苦也不至于撐不下去,可俄國那邊我聽陸征祥發(fā)電報說,恐怕不太妙啊!”他是軍人出生,清楚軍隊打仗需要的條件。英法雖把自己當炮灰用,但幾十萬大軍在那邊總不至于太苛刻。但俄國就不同了!去的人少不說,條件也更艱苦,光是撐過這個冬天恐怕就要死不少人,要是再得不到后勤和補給恐怕到時候會和俄軍一樣軍心渙散連戰(zhàn)連敗。</br> 唐紹儀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兩個人一唱一和讓氣氛凝重不少。楊秋也頗為撓頭,總不能告訴他們再有四個月俄國就鬧革命了,部隊就能借口得不到補給先撤回烏法待命,然后等10月爆發(fā)就鎖住烏拉爾山脈搬家吧?說俄國亂他們都信,但說還擁有幾百萬大軍的沙皇會一夜間倒臺估計這年頭最有預見姓的戰(zhàn)略家都不敢下定語吧?最后他也沒轍干脆說到時候會接管烏拉爾糧倉近距離補給。</br> 兩人都是飽經世故之人,怎會聽不出話語里的言不由衷,但還以為他有什么苦衷所以都暫時沒問。等結束會議后唐紹儀先坐不住了,他畢竟是總理萬一前線出點閃失這個黑鍋恐怕逃不掉,一把將楊秋拉進自己的車子,還讓司機先離開后才問道:“此地沒外人了,辰華不妨交個底給我吧,為何要忽然增加到30個師60萬人?還有俄國那邊你到底怎么安排的?”</br> 知道他心里不踏實,要是自己不說估計幾個月都吃喝不香,所以楊秋分析道:“部隊增加并非我心血來潮。此去法國實地考察后看到,英美各國一軍(集團軍)大都在30到50萬之間,要是人數太少派去的部隊肯定會被打散充入他們軍中,這樣不利于前線指揮和協(xié)調。無法拿到軍級指揮權我們就成了殖民地軍隊而不是盟友,將來說話都沒什么底氣,那樣還不如不派兵,所以張孝準他們都建議通過增加人數拿到軍級的指揮權。”</br> 唐紹儀不懂軍隊指揮,沒想到這里面還有這么多講究,但有一點他很清楚,正因為此次派遣數量空前,所以《梅花協(xié)約》條款里就注明了給予中國遠征軍集團軍讀力集團軍編制,也就是說遠征軍直接聽命運于英法最高指揮部,而且還能拿到部分戰(zhàn)役指揮權。當然要想英法放心給你部分戰(zhàn)役指揮權還需要看軍隊自己的表現,要是拉上去打不出來最后人家還是會把你拆散。對這點楊秋倒是有信心,他相信自己一手訓練組織起來的軍隊。</br> “俄國國內情況總理應該知道,從情報看很像我國五年前經歷的事情,現在德國咬死東面一口氣猛攻,加上冬天馬上就要來了,我覺得。”</br> “革命!”唐紹儀驚了下,俄國發(fā)生革命!這可能嗎?沙皇不管怎么說手里還有幾百萬大軍呢。但要是預測準確的話,這個機會可就太大了!說道:“那可就糟此事要是真出現,倒是能做做文章,說不定一口氣接我國百年北疆邊患。”</br> “也別太樂觀,俄國太大太遙遠想分裂他們目前力有不逮,也只能撈點好處了。”楊秋微笑間,蔡鍔和李宗仁走了過來:“總理,司令石軍長電報,6師彭壽莘已經啟程,121師騎兵旅明晚可以到庫倫。”</br> “這算摟草打兔子吧?”楊秋笑著將電報遞給蔡鍔后,看看李宗仁忽然說道:“回去收拾東西,和白崇禧一起跟海軍出發(fā)去岳將軍那里報到。”李宗仁微微一愣轉瞬就被喜悅包裹,軍人哪有不想去歐洲看看的呢!連忙經歷飛快地向宿舍跑去,望著背影楊秋聳聳肩膀慢慢靠在車椅上。</br> 從蒙古起,歷史的束縛將被慢慢掙脫,未來將肯定是和全新的世界!</br> (未完待續(xù))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