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章 等待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戶部,周書仁有些心不在焉的,他對昌義有信心,可心里還是惦記,周書仁心想,退回八九年前,他一定沒想到自己會是這么盡責(zé)的爹。
今日禮部接待使臣,昌義只有今日顯示價值,才有明日的進宮,周書仁按了按眉心,他又忍不住想昌廉,輕笑一聲,現(xiàn)在的牽掛還真多。
徐州,昌廉接待了趙吉,在翰林院同為庶吉士,雖然沒有過多的接觸,可到了徐州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趙吉靠了過來是想抱團的。
昌廉詢問,“你可有找到住處?”
趙吉點頭,“已經(jīng)找到了,一處不大的小院,與你的住處不遠(yuǎn)?!?br/>
說到這里,趙吉羨慕,他可沒有個當(dāng)官的爹,家境還算可以,可在京城買了宅子后,銀錢就不多了,來徐州真買不起好的宅子,他在客棧住了幾日才選好宅子。
昌廉一聽,“那挺好,日后也能互相照應(yīng)。”
趙吉來就是為了依靠,在翰林院的時候,他也想交好周昌廉,可惜,周昌廉身邊不缺人,又有呂亮的行為,他就歇了心思,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差事上,現(xiàn)在必須交好,日后有個風(fēng)吹草動也能得到消息,免得被推出來當(dāng)替罪羊。
后院,董氏卻羨慕趙吉的娘子,因為趙吉的娘子是真會生,兒子就三個。
中午京城,昌義已經(jīng)跟著汪大人回了禮部,走路還暈乎乎的,他沒出錯,今日一點錯都沒出,更重要的是,今日齊王帶的官員,沒有他翻譯的好,還錯了幾個地方。
汪苣心情好,尤其是昌義給他長臉,他只帶了昌義一個,卻能翻譯三國外語,一高興,死勁拍了昌義的肩膀,“好小子,真給你爹長臉。”
昌義被拍的一踉蹌,差點沒趴下,主要還是想事情,沒注意到,“大人,您說我明日能進宮嗎?”
汪苣失笑,“別不自信,你今日表現(xiàn)的不錯,放心,你明日一定能進宮,明日穩(wěn)住了,事情基本就成了。”
昌義握緊了拳頭,咧著嘴,“大人,我請您吃飯?!?br/>
汪苣也沒什么重要的事了,“好,你可比你爹大方多了?!?br/>
昌義頓了下,“我爹也是為了養(yǎng)家,我們一家子都靠我爹,我爹辛苦太不容易了?!?br/>
汪苣聽了這話,呵呵一聲,誰還不養(yǎng)家,周書仁就是摳,死摳死摳的。
皇宮內(nèi),皇上聽著匯報,笑了,他給的機會,周昌義要是沒抓住丟臉,他的臉面也不好看,“的確是個人才。”
太子,“這也是父皇給他機會,他才能顯示本事?!?br/>
皇上也覺得自己是伯樂,看看周書仁就知道,當(dāng)初他一眼就看好周書仁,“這天氣變暖了,榮園可以繼續(xù)動工,你派人去老二幾個府上說一聲,誰也別給朕耽誤進度?!?br/>
太子心里門清,父皇是給幾個弟弟找事做,的確該讓他們忙起來,省的他們有時間算計他。
太子心累,自從幾個弟弟成親后,針對他的算計就沒斷過,別看幾個人現(xiàn)在斗的厲害,卻從來沒忘了他,如果不是父皇時不時釣著幾個弟弟,他可不會像現(xiàn)在這么自如的應(yīng)對。
&n <style> .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style> nbsp; 次日,皇宮內(nèi),昌義這次不是跟著汪大人,而是站在皇上身邊,昌義死勁的掐著自己,讓自己冷靜下來,一直繃著臉,集中所有的注意力聽著談話。
使臣也是帶了翻譯的,漢語很難,所以翻譯有的時候真不到位,漢語博大精深,翻譯錯了意思差太多,這次的使臣并不是附近的國家,海上力量很強,來的時候很傲氣,被震懾后老實了。
昌義吃過語言上的虧,所以聽的格外仔細(xì),使臣想要在京城駐扎下來,希望能夠更好的實現(xiàn)交流,還想為自己謀求一些特權(quán)。
皇上瞇著眼睛,什么為了更好的互利發(fā)展,只是為了更好的打探消息,特權(quán)就是證明,真允許到處走,還不將京城摸透了。
這些都不急,今日才第一日,宴席結(jié)束后,使臣出了宮。
昌義也跟著禮部的官員出宮,邊走心里邊激動,他站在皇上身邊,他和皇上說話了。
晚上,昌義吃了飯就守在爹的身邊,滿懷期待的問,“爹,兒子今日的表現(xiàn)也不錯,您說明日會有消息嗎?”
周書仁,“不會?!?br/>
昌義蔫了,“兒子也覺得不會,使臣要駐扎才是大事?!?br/>
周書仁回家沒吃飯就聽昌義說了今日的內(nèi)容,看著昌義,內(nèi)心糾結(jié),他要不要幫兒子一把,“你目前要做的就是完成好所有交給你的差事。”
昌義又精神了,他聽汪大人說,要和使臣扯皮很久,“嗯,兒子記住了。”
周書仁等兒子走了,又將婆子和丫頭打發(fā)出去,才小聲的道:“你說我要不要與皇上進言?!?br/>
竹蘭不贊同,“你已經(jīng)做的夠多了,昌義的事情只要使臣的事解決,旨意早晚會下來?!?br/>
周書仁想想也是,笑著自己,“我對這幾個兒子還真上心,以前我可不會這樣?!?br/>
竹蘭失笑,“所以日后別說我什么事都操心,我看你也差不多了?!?br/>
周書仁勾著嘴角,“其實這種感覺挺好的。”
竹蘭翹著嘴角,以前的周書仁多冷啊,現(xiàn)在的周書仁滿滿的生活氣,周書仁與兒子不在是義務(wù),現(xiàn)在是真真切切的父子情。
次日,早朝后,皇上留下了不少的大臣,討論的就是使臣的事。
周書仁老實的站在蕭大人身后,聽著大學(xué)士們的言論,什么大國萬邦來朝,以前也有過,反正挺激動的。
官員們進言的很多,有喜悅的,當(dāng)然也有擔(dān)憂的,非我族類不可信,有支持的有反對的。
周書仁聽著,這回沒人劃水,發(fā)表的意見都很有價值。
李釗聲音是最大的,“既然來我國就要遵守我國的法律,特權(quán)是絕對不允許的?!?br/>
說完瞪著所有人,誰要是敢說什么禮儀之邦,大有跟誰吵的架勢。
李釗的話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因為先有對國外人的一些規(guī)矩,已經(jīng)見識到了好處,自然不希望特權(quán)的存在。
皇上見安靜的幾位,尤其是周書仁安靜的好像不存在似的,習(xí)慣使然,皇上對周書仁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