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56章紅葉之盟
婚期臨近, 伯爵府里忙碌起來,既要忙送英姐兒嫁的事兒,又要打點家里產(chǎn)業(yè), 該留的留,該賣的賣, 籌備裴秉元南下赴任的事。
老太太忙著擬定婚禮賓客名單,作為伯爵夫人, 免不了要去請一些誥命夫人來。
裴秉元外任在即,拜謝恩師、同仁應(yīng)酬、人來客往……亦許多要走動的地方。
沈姨娘心細,跟在林氏身后幫處理各種瑣事, 帶著下人把伯爵府裝飾得喜氣洋洋。
裴少淮意替母親分擔一些,卻被林氏嚴詞拒了,林氏道:“你是個讀書的爺們, 哪能讓你『操』持后院的這些小事?外人曉得了,不光要嘲笑你,還要嘲笑我連個婚禮都辦不下來。”
裴少淮訕訕, 他光替母親著想,倒把這一茬給忘了。
林氏又道:“你和津哥兒只管同往日一樣,好好讀書……還養(yǎng)好力氣, 大婚那一日,你要送姐姐門上花轎。”
“孩兒省得了。”
一連半個多月,蓮姐兒日日都回伯爵府搭手幫忙,林氏些過意不去,言道:“辛苦你日日往這邊跑, 兩頭忙。”
“辛苦甚么,這都是女兒該做的。”蓮姐兒笑著道,“這也是婆婆特意囑咐我過來的。”
年徐瞻迎娶蓮姐兒時, 伯爵府風風光光送蓮姐兒門,幫初來乍到的徐家在京都城里立足。如今妹妹嫁,徐夫人然會多叮囑兒媳幾句。
蓮姐兒又問:“大禮那日,母親打算找何人替英妹妹齊鬢?”
,即去掉額上、下頜的一些細小絨『毛』;齊鬢,即把新娘的鬢角梳理整齊,不再留少女碎發(fā)。
意味著少女已長,今日嫁為人『婦』。
需要由家庭和美、德高望重的年『婦』人來替新人齊鬢。
林氏早和老太太商量過此事,應(yīng)道:“這事,我和你祖母想辛苦一下親家母,讓英兒沾沾親家母的福氣。”
前段時日,徐大人南直隸鄉(xiāng)試監(jiān)考、檢舉功,已由禮部侍郎升至禮部尚書,官二品,徐夫人也得了御賜角軸,隨夫君被封二品誥命夫人。
加之徐家兒孫皆是讀書人,門風清正,京都城里都夸徐夫人是持家道的賢妻良母。
“我和母親想一塊去了。”蓮姐兒喜道。
“我已經(jīng)在準備禮件了,過兩日就去請親家母。”
二人又聊到蘭姐兒身上,蓮姐兒說道:“京都與薊州鎮(zhèn)相去不過一兩日,父親外任、妹妹嫁這樣的大事,蘭兒本應(yīng)回來的,不過如今身不便,不敢奔波回來。”
林氏壓低聲音問:“蘭兒這是又……?”
蓮姐兒也跟著壓低聲音,應(yīng)道:“沒在信里明說,我估『摸』還未頭三個月呢……只說身不適,不敢奔波勞頓。”
司徒二軍務(wù)在身,不能離軍營,蘭姐兒懷著身帶著一女兒,確實沒辦趕回來。
林氏欣慰道:“薊州雖苦了一些,但小兩口能和和美美在一起過日,比甚么都強。”
蓮姐兒亦點頭。
林氏又趣道:“前些日,二姑爺同淮兒來信說,要送些大蘿卜回來,祝英兒和妹夫白頭偕老,淮兒納悶了好久,以為真是甚么稀奇的蘿卜。昨日禮件到了,打一,全是上好的老人參。”邊說邊笑。
蓮姐兒也跟著笑,道:“山海關(guān)往北,連片的山嶺,確實盛產(chǎn)人參。”
……
蓮姐兒剛回去,這會兒林家大嫂蔣氏來了。
“恭喜二妹,給英兒尋了這么一門好婚事。”蔣氏歡歡喜喜道。
又惱林氏沒給娘家預先透個信,好叫林家提前準備。眼下初冬,正值北風南下,松江府的商船準備海,林世運帶著大兒林遙、次林遠,押著好幾船的貨物南下松江府,打算和海商們做生意。蔣氏道:“上回英兒及笄禮,大舅不在京都,這回親嫁人,大舅又不在。”
“嫂消消氣。”林氏笑道,“姻緣姻緣,來了才算緣,哪里是我能提前猜到的?”
蔣氏取來一個精致的妝盒,打一,里裝著琳瑯滿目的寶石,說給英姐兒打造嫁釵冠用,又道:“若是夏日里,商船剛剛從海外回來,要甚么顏『色』甚么光澤的都,如今時間緊,我只能尋到這么多了,二妹你挑著用罷。”
林氏打趣道:“嫂說話愈來愈闊氣了,簡直把寶石小石,這一盒難道還少嗎?”
沒跟嫂推辭客氣,收下了。
“裴大人這回外任,你也要跟著南下罷?”
林氏點點頭,道:“先把英兒的大事辦完,過完年就要啟程了。”
蔣氏喜道:“以后你大兄和兩個侄兒南下做生意,就能個照應(yīng)了。”
等送走蔣氏以后,林氏發(fā)現(xiàn)妝盒下還個格,里放著一小沓契紙,略一,兩個莊和七八個鋪。
……
英姐兒院里。
喜服已,只需略改些針腳,讓衣制更加合身。
“小姐,津少爺來了。”
英姐兒迎去,到大堂里見弟弟。
“從宮里往外送物件不便,姐姐只能托人帶些輕便的來,讓我用盒裝好給四姐送來。”少津說道,遞給四姐一個檀木小盒。
英姐兒急忙打。盒里裝著幾條熨平整的帕,最上的張帕,繡著一團得正燦爛的木槿花——英,木槿花也。
英姐兒輕撫繡線,見針腳又細又密,道:“竹姐姐從前的繡工就很好,如今愈發(fā)精湛了。”想到三姐在宮不僅要忙著應(yīng)付形形『色』『色』的人,還要勻時間磨練琴棋女紅,必定辛苦,言語帶著傷感,眼眸低垂。
“四姐大婚在即,若是睹物傷懷,那姐姐送這些帕來,就失了本意。”少津勸慰四姐道,“四姐不妨這般想,你過得愈好,外人愈是不敢再輕伯爵府,等姐姐宮后,也愈多幾分依仗。”
少津又道:“長兄得了解元,伯爵府處處向好,我常常告訴己,我若也能如長兄一般考得舉人功名,伯爵府便又往前了一步。”
十五歲的少津,臉龐比少淮多了幾分青澀,但他們兄弟二人的眼神都一樣堅定犀利。
竹姐兒一直都是少津讀書進步的動力之一。
英姐兒點點頭,仔細收好了那幾條帕。
……
“六禮既,七賢畢集,湊八音,歌九和,十全無缺羨鸞和。”
十二月初九大婚這一日,申時過半,太陽始西斜,正大街上鑼鼓喧天,陳行辰頭戴烏紗身著紅『色』喜服,騎在駿馬上,英姿勃發(fā)。
鴻雁雙雙飛,此鳥知陰陽,迎親隊伍最前頭是一鴻雁。
迎親隊伍來到伯爵府跟前,媒婆高呼:“俊郎寶馬到門前,榮華富貴過百秋,迎親——”
陳行辰從駿馬上下來,恭恭敬敬來到伯爵府正大門前,作揖,呼道:“陳家三郎受命于父,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今備嘉禮求娶景川伯爵府第四女,恭聽命。”
裴秉元門前大呼:“準。”
隨后,免不了要被攔親、考校學問,吉時到了,好不容易才能進入大門,到正大堂里向岳丈、岳母行禮。
閨房內(nèi),英姐兒已束好發(fā)髻,戴上釵冠,身著大紅圓領(lǐng)喜袍霞帔,眉彎如月,雙頰緋紅,待人迎娶。
“姐姐。”裴少淮撩垂簾,進屋道。
英姐兒點點頭,一旁的徐夫人樂呵呵地替蓋上錦袱,裴少淮這才上前,牽引姐姐進入正大堂,拜父母。
主婚者高呼:“四拜。”
英姐兒拜完,裴秉元眼眶些紅,林氏則已泣不聲——即便就嫁在京都城里,嫁了個極好的人家,姑爺又是個上進、待人和善的,但嫁女時的不舍,不會因此少半分。
回想過往,英姐兒『奶』聲『奶』氣道“英兒不是個泥猴兒”好似就發(fā)生在幾日前,怎一轉(zhuǎn)眼就要嫁人了呢?
此時,陳行辰已重新騎上馬,在大門外等待。
主婚者又呼:“昏已至,送嫁。”
裴少淮半蹲在姐姐跟前,道:“姐姐上來吧,弟弟送你門。”
英姐兒攀在弟弟肩上,任弟弟背起來。
幾顆熱淚滴入裴少淮的衣襟里,裴少淮感受到了溫度,耳畔又聞姐姐低聲哭著,他鼻頭一酸也了哭的沖動。從正大堂到大門外,一共九十九步,裴少淮丈量了很多次,他步走得很慢,仿佛走得慢一些,姐姐就能留在家里久一些。
但他不能停下,停下就不吉利了。
他本是不信這些的,但這一回,不知為何會如此“遵規(guī)守矩”,生怕半分差池。一定不能停下腳步,一定要剛剛走好九十九步,一定要穩(wěn)穩(wěn)地把姐姐送入花轎內(nèi)。
正大街上,陳行辰騎馬在最前,仰著頭一臉喜滋滋,如沐春風,領(lǐng)著迎親隊伍往前走,裴少淮騎馬跟在花轎后,心情復雜。裴少淮第一次覺得,原來陳行辰也是讓人討厭的一的——他竟就這樣把姐姐給娶回家了,太便宜這小了。
街上百姓借著落日余暉熱鬧,都在夸錦昌侯府的三少爺長得俊俏,好多年沒見過這么俊的新郎官了。
緊接著,到送嫁的裴少淮,又轉(zhuǎn)夸:“這送嫁的弟弟翩翩年少,比姐夫更俊幾分。”
還是個沒婚娶的。
落日以前,迎親隊伍來到錦昌侯府前,里燈火通明,紅綢滿掛,一派喜慶,陳家人已經(jīng)候在大門前,迎接新娘進門。
“辛苦內(nèi)弟了。”陳行辰道。
“望姐夫謹記紅葉之盟。”
“比算學還要重要。”陳行辰承諾道。
裴少淮任務(wù)完了。
著姐姐被兩個媒人牽引進侯府,他心情反倒松快了幾分,不舍是的,但只要姐姐過得幸福,就是好的。
陳家人候著迎接,已經(jīng)說明了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