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復(fù)雜的西部戰(zhàn)局,帝國入場
自此,南蠻正式歸附晉軍,南蠻之地南中正式劃分為南中郡、云中郡、蠻郡三郡。
其中,南中郡、蠻郡兩地的刺史分別由段思平、木增擔(dān)任,其余南蠻之人也多有任用。此二地,更是被劃為了蠻族自治區(qū)。
李翔在很多地方上,都給了南蠻更多的利益甚至可以說是讓步,對方這么主動且識相,原本總共打算給他們兩郡的郡守位,其中南蠻三郡之中,更是只有兩郡中的一個郡守之位,現(xiàn)在卻變成了南蠻三郡中兩個郡守之位,都給了他們,總計三個郡守之位,但惟有一點,那就是有關(guān)兵權(quán)的問題。
蠻人可以像晉人一樣為官,可唯獨不能組建蠻軍,不可私自組建軍隊。
晉軍所擁有的土地之上,只有朝廷才有資格組建軍隊,剩下的所有人都沒資格組建軍隊,不管是晉軍或者是蠻軍都是如此。
蠻人可以參軍入伍,可以為將,但都必須是要在晉軍自己的體系之中,而不能說是他們自己搞出一套小的軍隊體系。
如今,南蠻的力量是最弱的時候,是最不容他們反抗的時候。這個時候?qū)⒁?guī)矩立下來,接下來才能夠順理成章的維持下去。
同時,也只有在這個時候?qū)⒁?guī)矩立下來,面臨的阻力才是最小的時候。要是真等過幾年,南蠻恢復(fù)了一定的力量,到了那個時候,如果再想要立規(guī)矩的話,可就沒有今天這么容易。想要立規(guī)矩,還得靠拳頭。
同時,李翔又命南州大都督吳起盡快熟悉南方的壞境。不是讓吳起來熟悉這里的環(huán)境,而是讓他底下的軍隊熟悉南方的環(huán)境。
吳起手下的兵馬雖然有抓起來的手中的俘虜作為其中相當(dāng)一部分的組成部分,但原本的老晉軍也是相當(dāng)重要的一部分。
晉軍多是出自北方,征伐南方之地的時候,必然會因為水土不服環(huán)境等原因而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產(chǎn)生疫病。
利用南蠻的地方,讓晉軍兵馬花這兩三年的時間來熟悉這里的環(huán)境,日后吳起才有真正的底氣南伐交州。
要不然大軍才剛剛出發(fā),但手底下的士兵就因為環(huán)境不熟悉的因素而倒下了一大半,就算是吳起也沒辦法打這一仗。
就算是這些神級統(tǒng)帥,但他們也只是人,而不是神,不可能全知全能,什么問題都能夠交給他們解決。
南蠻的情況,總歸還是向一片大好的情況之中推進的。
而這個時候,李翔最先收到的并不是有關(guān)中原的情況,反而是有關(guān)西邊的戰(zhàn)局已經(jīng)六百里加急,突破重重困難傳到了李翔這里。
就算是益州這里確實不適合情報傳輸,相比其他地方要花費更長的時間。但是,西邊的情況太嚴(yán)重,前線的將軍們?yōu)榱吮M快將這則消息傳達(dá),這一路之上,不知道跑死了多少戰(zhàn)馬,甚至有些斥候也倒在了這半途上。
不管是大漢這邊或者是草原上,對于西域那邊的情況其實關(guān)注的并不多,更別說是南亞的情況了。
也正是因為對那里的情況知之甚少,元蒙珍惜的過程之中發(fā)現(xiàn)那些敵人那么菜之后,這才開心的轉(zhuǎn)移了方向。
不再一心跟著晉軍硬碰硬,甚至連草原之上都放了放,而是專心搞起了西域各國,專心搞起的中亞乃至于西亞。
人們所知的西域36國都是小國,但西域36國再往西的話那幾個大國,巔峰時期都有幾十萬人口,十萬甚至是十萬以上的兵力。
因此,那些西域大國的國力可想而知,吞并了他們可是能夠增強他們不少的勢力。
偏偏那些西域大國,雖然國雖大,但實力卻菜,第一個被當(dāng)成目標(biāo)的烏孫,被哲別和速不臺兩支先鋒軍就給干掉了,這個時候烏孫原本的國主和那些抵抗派的墳頭草都不知道長了多高了。
后續(xù)的那些西域大國,比之烏孫就算是強也強不了多少。因此,元蒙的征西之戰(zhàn)進展一切順利。最大的麻煩,反而是最開始只有幾萬兵馬的蘇定方。
甚至,蘇定方一個人就將元蒙的大部分強將都給吸引了過去,真正跟隨忽必烈征西的部分將領(lǐng)其實只有少部分而已。
長久的勝利,讓元蒙對于西域這些菜逼們越發(fā)看不起了。
毫不客氣的說,元蒙之中但凡是有點名氣的將領(lǐng),都敢用一萬人和對方五萬人打,偏偏還基本都能夠打贏。
這時間長了,就算是換成其他人,換成任何一方勢力的將領(lǐng),讓他們怎么可能看得起西域的這些國家?想要贏得敵人的尊重,那是真正需要實力的。而偏偏,這個東西,他們并沒有。
但經(jīng)過了長久的勝利之后,今日的元蒙終于迎來了一場滑鐵盧。
一場大敗,五千元蒙本部兵馬,三萬覆滅了以烏孫為代表的幾個西域國家之后組建而成的仆從軍,都損失在了這一場大敗之中。
而元蒙由此一敗,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多面的。
其中一方面,隨著烏孫、大宛等國的滅亡,這個時候的康居也已經(jīng)損失了大量的人馬,以及一半以上的地盤,距離完全滅亡也已經(jīng)相差不遠(yuǎn)了。
照這個樣子來看,元域針對西域的戰(zhàn)事已經(jīng)開始接近尾聲了,接下來恐怕就是向康居以西發(fā)展了。
也正是因為被打的夠慘,在最開始的時候,這些西域大國對于蘇聯(lián)方有所防備,到了后來展開合作,再到了如今的搖尾乞援。
康居等國對于蘇定方來說,也由原來的不配合一步步走向配合,甚至開始聽話了,這一戰(zhàn)自然就開始好打一點了。
而接下來就是霍去病輕騎入烏孫、大宛等已經(jīng)被元蒙拿下的地盤。
這些地盤元蒙拿下的時間并不長,而且還面臨著文化等各方面的沖突,因此統(tǒng)治基礎(chǔ)并不牢固。在霍去病的折騰之下,一場場大小不一規(guī)模的反亂不斷讓忽必烈頭疼了起來。
忽必烈派出兵馬,想要驅(qū)逐甚至是覆滅霍去病的這一只人馬,可霍去病行動如風(fēng),而西域和中原不一樣,像中原那樣的人口密度與人口分布,隱藏起來要比西域困難的多。
因此,元蒙的兵馬根本就抓不住霍去病的主力,只能跟隨在霍去病的屁股后面一直不停的吃土。
霍去病的出戰(zhàn),嚴(yán)重影響了元蒙的后方和后勤,對前線的元蒙軍隊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而另一個造成元蒙這一場大敗的原因,那就是一個帝國勢力的加入了。
也正是這個帝國勢力的加入,這才讓以蘇定方為代表的前線將領(lǐng),不惜一切代價以最快的速度將消息傳達(dá)回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