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選擇下鄉(xiāng)當知青
“李綿綿同學你好,這是你爸爸媽媽的手表,是他們的遺物,你的爸爸媽媽在執(zhí)行任務回來途中犧牲,他們成為了烈士,希望你節(jié)哀,同時根據(jù)他們在任務中的表現(xiàn)被授予特等功,這是勛章留作紀念,他們是我們的英雄值得我們學習,你身為烈士遺孤,這是黨和政府一次性給你的撫恤金32200元。(1965年前的標準,軍人撫恤優(yōu)待條例第十二條規(guī)定:現(xiàn)役軍人死亡,根據(jù)其死亡性質(zhì)和死亡時的月工資標準,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fā)給其遺屬一次性撫恤金,標準是:烈士,80個月工資;因公犧牲,40個月工資;病故,20個月工資。)WwW.ΧLwEй.coΜ
除此以外,還有因為你現(xiàn)在未成年,沒有生活能力,政府每月給你一定的補助,每月補助為50元以及相應的票(實在沒有找到相關(guān)的文獻,就想著父母都是軍官,所以就高了一點),一直到你年滿18周,如果期間你要是參加了工作,這個補助金就沒有了。
這是烈士證以及補助證,你一定要拿好,它們對你來說很重要,每個月的補助金都是憑借補助金才能領(lǐng)取的”說著就把這些東西遞給我
“謝謝政府,我會以父母為榮,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好,不愧是軍人的后代”
沈伯在送走他們后并沒有急著走,而是回來問我:“綿綿,你爸媽的撫恤金下來了,放在家里并不安全,要不我陪你去銀行存起來,再一個就是陪你去認認每個月要領(lǐng)補助金的地方,同時問問你要是下鄉(xiāng)后,這補助金是要跟著走,到時候需要什么材料,我好去給你辦”
“好呀,沈伯,謝謝”我知道這么一大筆錢并不可能瞞的住其他人,與其放在家里遭人惦記不如存在銀行里,但是我也知道放在哪里都不如放在空間里放心,可是我也不能直接和別人說呀
“說謝謝就客氣了。”
就這樣,沈伯先是帶著我來到銀行,正好前面沒有人。沈伯就問:“同志,存款是在這里辦嗎?”
“對,同志”
“是這樣的,我來陪這個孩子存款的”
“存多少”工作人員看了我一眼說
“一張存折存3萬,一張存折存1500”
“怎么這么多錢”工作人員驚訝道
“是這樣的同志,她父母剛剛犧牲不久,這些都是她父母的撫恤金”沈伯趕緊解釋說
“抱歉,請節(jié)哀”
“沒關(guān)系的”我知道他們都沒有惡意,再說了,現(xiàn)在這個時候個人怎么會突然有這么多錢呢
“請把你的證件拿過來”
“好的,這是烈士證,戶口本,補助金等等”可以說凡是我在這個時代能拿出來的證件都給遞過去了
“稍等”
“證件齊全,這些證不用”
“哦”
“把錢給我”
“哦”
就這樣,等了一大會工作人員才把錢數(shù)清楚,并把兩張存折給我。
出了銀行后,沈伯說:“綿綿,以后你一個人在外,一定要把存折拿好,不可以和別人說起你父母的撫恤金有多少知道嗎?”
“我知道的沈伯”
“還有就是,到了鄉(xiāng)下的時候,如果有人欺負你,就把烈士子女證拿出來,有關(guān)你爸媽的所有證件以及勛章在遇到任何情況下都是有用的,別丟了。”
“是,我記住了”
“在鄉(xiāng)下的時候,有關(guān)有人問起你有多少補助金也不要實話實說,在鄉(xiāng)下,一年也花不了多少錢,如果真的有人死皮賴臉的問,你就說一個月15元就行,就是這些,他們也會眼紅知道嗎?要是說的再少,他們恐怕也不回信”
“我知道了沈伯,真不遇到事我也不怕”
“確實是”
“我告訴你,到時候去了哪里,真遇到什么事,小事找隊長,大事呢,你可以去公社書記,姓老張,叫張常發(fā),是我以前手底下的一個老兵,因病退役的。如果連老張都解決不了的,你可以去縣里公安局去找一個叫周建斌的,他現(xiàn)在是這個縣的公安局長,是你韓伯的收下,你韓伯是我和你爸在軍校讀書的時候認識的,他現(xiàn)在在東南軍區(qū)。前幾天還打電話問了一下有關(guān)你爸媽的情況,想問問有關(guān)你的情況,我就把你要下鄉(xiāng)的事和他說了,他就直接告訴我周建斌正好在你要去的那個縣里的公安局任職,還是局長,他一早就打電話告訴這個周局長了。”
“沈伯,回頭你把這個韓伯的聯(lián)系方式告訴我,人家?guī)土诉@么一個大忙,我肯定的好好感謝人家”
“這個不用,我來就行”
“沈伯你是你,我感謝我的,再說了,禮輕人不怪嗎?”
“你說的也對”
“行了,到了民政局了,我們一起過去吧”
同志你好,請問……
就這樣,把有關(guān)要轉(zhuǎn)補助證的事也問清楚了。
看著時間還早,沈伯有待著我去了一趟知青辦,知青辦的主任以前也是軍人,而且還和沈伯以前是一個部隊的。知青辦主任張勇強看到沈伯來找他,趕緊站起來說:“老沈,你今天怎么過來了”
“老張呀,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呀”
“怎么了”
“這不是給這個孩子辦下鄉(xiāng)當知青嗎”
“就這個孩子,她有十五嗎?”
“來綿綿,見過你張叔叔”沈伯并沒有急著說,而是介紹我們認識
“張叔叔好”
“綿綿你好”
“老張呀,這孩子父母剛剛犧牲,家里就她一個孩子,你也不知道部隊的規(guī)矩,雖然他父母都是本地人,但是你也知道,她剛領(lǐng)了撫恤金,一個孩子在城里生活我實在是不放心。再說了這個孩子一心想像她父母一樣,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我們也不能攔著是吧”
“好樣的,綿綿”張勇強在聽到眼前這個孩子的父母是烈士時,肅然起敬,他自己就是軍人出身,知道軍人的不易,更知道軍人的后代留著軍人的血性,同時也敬佩眼前的孩子。但還是多嘴問了一句,她父母是
“李子龍和劉琳娟”沈伯并沒有瞞著,而是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