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章】 人民之友
,國勢 !
“鐵西瓜”的暴力目的沒有達到,立憲派則開始了第二次和平請愿活動,中華大地一片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的局面。
直隸動手最早,于4月15日就召開了大會,選出了赴京請愿的代表,山東5月份也同樣組織了請愿團,各地紛紛開展簽名活動;關(guān)外的反應(yīng)雖然不慢,但真正行動起來已在6月時分,好在東三省一直以來都是一體,聲勢比單個省份要大得多。《奉天時報》積極貫徹秦時竹的方針,成了立憲派的喉舌,鼓吹“早一日立憲,則國早一日得安寧;早一日開國會,則民早一日得安生”。通過積極串聯(lián),奉天諮議局議員公推沈麒昌為首,積極籌備請愿事宜。
“今天把諸位請來主要是商量立憲請愿之事,眼下其他各省已紛紛組織請愿代表,準備入京上書,我們奉天是祖上龍興之地,自然不能落于人后,諸位以為如何?”
“沈先生言之有理,我等也應(yīng)從長計議。”吳景濂限于諮議局議長的半官方身份,很多不方便的話都通過沈麒昌傳出,而他對請愿一事是極為熱衷的,既然已有人說了開場白,他便可以肆無忌憚的吆喝起來。
“今日諸位賞光,老夫感到不勝榮幸,說句實在話,立憲一事,老夫本也似懂非懂,全仗小婿點撥,方有撥云見日之感。今日聚會,也是出自他的主意。”沈麒昌一捋胡須,先謙恭一番。
“可惜復(fù)生兄不在此間,倘若他能與大伙見面,豈不快哉?”副議長袁金鎧微有嗔意,“雖然總督大人讓他去遼陽駐扎,可奉天也不是不能來嘛,何況又有火車……”
猛然間,秦時竹笑著從后面走了上來,一抱拳:“晚輩見過各位先生!”
臺下眾人一愣,陳茂德已笑了起來:“說曹操曹操就到。”
“諸位今天能來,我十分高興,也很惶恐,因為在座的都是奉天各界的前輩、頭面人物,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秦時竹開始說話了,下面頓時安靜了不少,“現(xiàn)在立憲是主流,民意不可違,速速開國會、行憲政才是上策。”
“只是朝廷似乎無動于衷!”下面有人應(yīng)聲嘀咕。
“朝廷的態(tài)度也在變化,前不久革命黨人幾顆炸彈,雖然沒鬧出動靜,但也把那些王爺嚇得夠嗆。汪兆銘如此膽大包天,最后也沒有砍頭,可見里頭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我們應(yīng)該加把火,趁這個機會趕緊請愿,抓緊立憲。”
“復(fù)生言之有理!”
“究竟怎么請呢?”
“請愿事簡單,派兩個代表,帶份萬民書就夠了。但光有這些還不足于讓朝廷感受到我們的誠意。”秦時竹這么一說,眾人頓時感覺說到了自己的心坎上。
“是啊,去年請愿后來就不了了之了。”
“唉,請愿請愿,請了多不如愿!”
“天下至難得就是民心。所謂民意不可違,只要我們將奉天民眾全部發(fā)動起來,人人知憲政,人人懂憲政,才可圖大事。”秦時竹先要把這個勢頭造起來。
“對啊,對啊!去年朝廷就是以‘民智未開,不可奢談憲政’搪塞,倘若真如復(fù)生所言,民心可用,朝廷也難以斷然拒絕。”
“朝廷說辭都是借口,說心里話,朝廷最怕的一是失權(quán),二是失利;只有解決了這兩個后顧之憂他才能痛痛快快地立憲。”
“復(fù)生說的有理!”袁金鎧道,“阻撓立憲的無非是一小撮王公大臣,攝政王本人卻是頗為傾向立憲。”
“可這么兩全其美的辦法如何找?”吳景濂琢磨著秦時竹的話中之意,只覺得困難重重。其余眾人思來想去,也覺得頗為不易。
“這事說容易肯定是假話,但要說難其實也不難!”秦時竹先賣了個關(guān)子。
“復(fù)生,你就痛痛快快說罷。”沈麒昌勸導(dǎo)道,“都是自己人。”
“是呀,是呀!”一句自己人出口,很多人臉上都滿是笑意——沈麒昌是奉天紳商的精神領(lǐng)袖嘛!
“那我就獻丑了。”秦時竹清清嗓子,語調(diào)卻是平穩(wěn),“第一,立憲不是奪權(quán),這江山還是大清的,立了憲,民心舒暢,百姓滿意,革命黨也無借口,自然天下太平,皇上江山永固!第二,士紳懂經(jīng)營,最怕就是官府胡亂插手,所有很多人都不敢投資。比方說,去年官府要建設(shè)葫蘆島港和移民屯邊,但缺少資金,而大伙手里有資金卻因為而不敢投資,怕打了水漂,兩邊都深受其害。后來我一琢磨,這是互惠互利的好事啊,只要咱們能得到保障,這利潤是明擺著的,后來就有了遼陽集團的入股之舉,緊接著諸位也入股了。又比如說,遼陽公司每年上繳稅收以百萬計,官府一點投入也沒有,生意照樣紅紅火火。這就說明只要朝廷和官府不橫加干涉,實業(yè)是可以辦好的。立了憲,紳商有了參政權(quán),可以監(jiān)督官府行為,就好比吃了一顆定心丸,就敢大膽投入了,而官府收入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起碼稅就可以多收不少!所以只要把這層意思跟朝廷挑明,就可以事半功倍。遼陽公司跟江蘇張先生(張謇)、浙江湯先生(湯壽潛)都有生意往來,他們一聽,也都說是這個理!”
“復(fù)生說的句句在理!”禹子謨第一個附和,“只要官府不亂來,能切實保證紳商利益,實業(yè)救國決不是空話。”
在場議員大都有實業(yè)投資,一聽到立憲最大的好處就在于可以舒暢發(fā)財,簡直是說到他們心坎上去了。
“老夫今天請大家來,還有一個目的。”沈麒昌咳嗽了一聲,原本交頭接耳的交談就停了下來,眾人的目光亦聚焦到他身上,“我看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團體,用一個聲音說話,免得各自為政,一盤散沙,大伙意下如何?”
“我等早有此意,只是沒有人挑頭,今天沈先生既然如此倡議,尤其可行。”副議長袁金鎧在底下一說,附和的人不少。
“不如就請沈先生挑頭吧!”
“是啊,奉天商界素來以沈公馬首是瞻,這首領(lǐng)非沈公不可。”
沈麒昌連連擺手:“不可,不可,我才疏學(xué)淺,豈能當此大任,還是吳議長挑頭!”
“沈公過謙了!”吳景濂連忙推辭,“景濂上次這個議長的位置就一直想讓給沈公,無非是您公司事務(wù)太多而抽不開身而不得不勉為其難,在奉天諮議局,您就是咱們的跨海紫金粱!”
“就是,就是!我等皆愿推沈公為領(lǐng)袖。”
袁金鎧也勸:“沈公,民意不可違!您還是接受了吧。”
沈麒昌的目光與秦時竹相接,后者滿是笑意,沈麒昌亦微微一笑——女婿的算計果然絲毫不差!
“諸位如此厚愛,麒昌羞愧難當。這樣吧,我暫且代理首領(lǐng)位置,他日有能者再居之如何?”
“好!好!好!”一幫人鼓起掌來。
“請沈公為團體取一個名字如何?”
沈麒昌想了一番:“團體的名字就叫‘人民之友’如何,我等既以關(guān)心民眾,為民福祉努力為宗旨,就當上承國家重望,下負黎民重托。”
“‘人民之友’?起得好,民為邦本,我等以社稷為念,自然要胸懷天下蒼生。”
人民之友隨后又選出了領(lǐng)導(dǎo)機構(gòu)。
代理主席:沈麒昌;
副主席:吳景濂、袁金鎧;
秘書長:柳亞子;
理事:禹子謨、陳茂德、黃炎培、張瀾等悉數(shù)在列。
會議結(jié)束后,“人民之友”正式宣告成立,同時在奉天各主流媒體上公布了章程,柳亞子還讓人設(shè)計了旗幟,底色為藍色,旗幟中央有五顆金星,四小一大,大者居中,四小分東南西北分布,暗合四方民眾和四萬萬同胞,金星均為五角,寓仁、義、禮、智、信之意。
人民之友以《奉天時報》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爭取立憲的高氵朝。由于宣揚文明立憲、和平立憲、合作立憲三原則,雖然聲勢浩大,官府卻聽之任之,規(guī)模不斷擴大,各地不斷有開明士紳、知識分子和青年學(xué)生加入。巡防營部分骨干官兵在秦時竹的授意下也紛紛加入,并設(shè)立了支部。
精于政治的秦時竹不失時機地將“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fā),人民利益無小事”和“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的方針貫徹下去,通過各種途徑,掌握了奉天的主要民意基礎(chǔ)和主流意識形態(tài)。原本還有些影響的同盟會受到了不小的沖擊,陣地日益萎縮,已不成為一支抗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