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北洋大學
,國勢 !
第034章 北洋大學
王邵廉不疑有他,接著道:“與馬寅初情形類似的,還有一生名劉端垣,字月如,也是未畢業(yè)就被保送美國留學,只是時間比比馬寅初要早一年,先入哈佛大學,于宣統(tǒng)元年(1909)獲理學士,現(xiàn)在專攻醫(yī)學,估計后年可獲博士學位……此生天分之高可能僅次于馬寅初,用功刻苦程度更是伯仲之間?!?br/>
“少泉兄于學生離去后還保持密切聯(lián)系?”葛洪義好奇地問。
“一般而言,每一位畢業(yè)學生在我心中都是學校的寶貴財富,我一定會想方設法和他們取得聯(lián)系,特別是在外求學的學子,由于身處異國他鄉(xiāng),人地兩疏,我除了聯(lián)系慰問外,每年通常會去信一到兩封,一方面勉勵他們努力學習,早日修成正果,另一方面也向他們通報一些國內的情況,免得他們擔憂……最重要的是時時刻刻提醒他們不要忘記自己是中國人,雖然學了洋人的本事、說著洋人的話,但是心一定要屬于中國,一定要將平生所學回報于國家,這樣人生才有意義?!?br/>
“說得好,說得太好了!”秦時竹擊節(jié)贊嘆道,“少泉兄高風亮節(jié)、以身作則,想必這些學生一定也能體會你的一片苦心,說到這我倒是有個不情之請?!?br/>
“總統(tǒng)請講,請講?!?br/>
“待下次再度去信時,你代表我對他們表示慰問,同時告訴他們,就說我希望他們一旦學成就回國效力,我有重用――國家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際。倘若還要再做幾年研究,也是可以的,能把學問搞得更扎實些嘛!在外求學。倘若費用有缺,拍個電報給我,我想辦法給他們匯錢。”
“此是邵廉份內事,總統(tǒng)對他們的關心我一定轉達到。”
王邵廉一邊向秦時竹和葛洪義介紹情況,一邊帶領他們參觀學校,幾個人邊走邊談,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學生宿舍。
“總統(tǒng)請看,那是本校學生的宿舍。”
抬眼望去。只見兩排四方形平房,四面有窗,向南中間開一大門。望著發(fā)舊的屋頂和已開始剝落的墻壁,秦時竹有些皺眉。
“這兩排平房,原本是武庫的軍械庫改建地,建校初期經費緊張,不得不急就用之,沿用至今。別的學校住宿的學生一般都是幾個人住一間——南洋是中學六人。預科四人,本科二、三人共一間,而本校住宿和他們不太一樣――是幾十人共一大間,卻又是一人住一小間的?!?王邵廉一邊說,一邊帶人進入了宿舍。原來所謂的單間。是平房內部用六尺多高的木板或板墻隔成若干約六尺寬、五尺深的小房間,用藍布簾隔開,中置一走廊。每間向著布簾放置一木床,床前成直角置一書桌。而在兩間之壁,開洞置一電燈(再早為一盞油燈)作照明之用(兩間共用,可以節(jié)約)。除靠在窗前走廊的一排外,白天非用電燈不可。一大間地中間是起坐處,中間有一大火爐,因為隔離的板壁并不到頂,此爐使全舍溫暖而有余,另外還有一個空間作洗漱間。
秦、葛兩人面面相覷。后世的大學,學生住宿條件不知好上這等環(huán)境幾倍,學生的鉆研精神卻遠遠不及前賢。想到王寵惠、馬寅初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才,更令人唏噓不已。
王邵廉補充道:“初進學校的學生一定得住黑間,年級漸高,就可遷住較好的臨窗房間。在自修或就寢時,把布簾拉上,就沒人擾亂。圍聚在起坐處又如一家人?!?br/>
“少泉兄。如此地方。燈光黑暗、環(huán)境惡劣,似乎不利于學生成長……”
“這個嘛……不瞞總統(tǒng)說。學校沒錢,只能集中財力用于教學、科研,無力對學生宿舍進行修繕,另一方面,王校長一直認為,艱苦的環(huán)境有利于磨練學生地品質?!币慌缘凝S務主任替王邵廉回答了秦時竹的問題。按照民國《大學令》章程,齋務主任分管編定學生住宿,管理齋舍內秩序及衛(wèi)生,預防齋舍內火災及其他危險,稽查學生在齋臺內有無不規(guī)則行動,管理講室、食堂、浴室及病室、洗漱室之清潔及秩序。
“艱苦的環(huán)境確實能磨練人的意志,但我主要怕光線昏暗把學生地眼睛搞壞,雖然可以佩戴眼鏡,畢竟不甚方便,能加以改良就加以改良?!北娙嗽谒奚崃锪艘蝗?,空蕩蕩的一個人也沒有,都去教室上課或自習去了,可見學風之嚴謹。宿舍雖然簡陋,但都干干凈凈、物品擺放也十分整齊,秦時竹和葛洪義是頻頻點頭――做的比他們當學生的時候好多了!
隨即又去參觀食堂。
“本校學生地膳食,最早是由學校力理,后來因屢鬧膳潮,學校遂交學生自組膳團辦理,其廚師、采購、煤水等則由學校供應。這樣喜歡吃好的或吃省的都聽取自便,學生自組膳團四五個,伙食費從二元到六元不等,學生參加哪一膳團或退出也自便?!边@樣的就餐方式,倒是讓從后世而來的秦時竹和葛洪義大開眼界――在他們那個時代,哪有學校食堂不想方設法賺學生錢的?
葛洪義笑道:“每月六元?這個伙食標準可不低!國防軍的伙食費好像是4元一月?!?br/>
“是,依現(xiàn)時的物價,每月六元伙食費是最高地,同學私底下稱之為‘貴族’膳團?!?王邵廉講到此節(jié)也是微笑不已,“本校向以樸實無華、刻苦節(jié)約著稱。這種質樸風氣,表現(xiàn)于學生們的衣食起居等日常生活。一般同學均衣著樸素,而怡然自得,絕無競逐時尚、講求服飾的陋習。同學品評人物的標準,是德行學問如何,對于浮奢表現(xiàn),反有不屑一視之意向。新生入學,間有少數(shù)衣履稍涉浮華。必為大眾歧視,而受到精神上的制裁,過不了許久必然同一……藍布長袍為多數(shù)同學的常服,西裝革履者甚少。在京津學生界,本校同學有藍衫隊之稱,祟樸尚儉,蔚然成風?!?br/>
“哈哈,看看少泉兄我就知道一、二了?!?王邵廉也是一身簡樸的衣物。
“讓總統(tǒng)見笑了。”
最后參觀教學樓。一間間教室里,學生都在埋頭用功,或是認真聽課,或是專注于看自習之書本,絲毫顧不上對窗外進行張望,更沒有人大聲喧嘩,一切都是靜悄悄的,秦時竹和葛洪義對學生之認真大加贊許。頻頻頜首。
“本來總統(tǒng)、副總理大駕光臨,全校應該全體出列表示歡迎,但我顧及總統(tǒng)事前并未通知,來人也是輕車簡從,更考慮到學校今日教學尚未完成。不忍打斷,故而沒有通知師生……不敬之處,還望總統(tǒng)、副總理海涵……”
“少泉兄過慮了,我此次前來本來就已唐突。何敢再叨擾學校?學生如果能抓住一分一毫用于學習,于我都是最大欣慰,是對我最好地歡迎,倘若天下學子都以北洋學生為榜樣,刻苦勤奮,何愁中國無人才,何愁學術不振興?”
王邵廉雖然做出了秦時竹不欲聲張地判斷,但在講究禮節(jié)的他看來。終究是有些失禮,眾人也未免有些忐忑,聽得秦時竹這番言論,均知總統(tǒng)并無怪罪反有嘉許之意,都是皆大歡喜,陪同著秦時竹、葛洪義繼續(xù)參觀……
秦時竹等人在教學樓巡視一圈后,便被布告區(qū)吸引住了,駐足一看。全是密密麻麻地成績發(fā)榜單。
“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如何評定???全部依靠考試?”
“稟總統(tǒng)。按照本校的規(guī)章,學生學業(yè)成績由教師就平時考查及學期考試確定。
平時考查包括‘逐日記分’及‘平時考試’兩種。逐日記分包括課堂口試、習題成績、作文成績、札記成績、繪圖成績、報告成績等。
平時考試次數(shù)。以授課鐘點多少為標準。每星期授課二小時及以下者,至少考試一次;3—4小時者至少考試兩次;5—6小時者至少考試三次。
學期考試同樣如此,凡每星期講授1—2小時之功課,考試時間定為兩小時;每星期講授三小時以上者,考試時間定為三小時。
評定成績,分甲、乙、丙、丁四種。80-100分者為甲等,70分以上不滿80分者為乙等,60分以上不滿70分者為丙等,40分以上不滿60分者為丁等,否則為等外。甲、乙、丙等為及格,丁等為不及格。
按照規(guī)定,凡月考、季考、學期考等成績,必須張榜公布,督促學生向上。
學校在對學生嚴格要求的同時,還制定了獎勵優(yōu)秀學生的辦法:凡各門課程平均分數(shù)在85分以上者,可以免繳學費(大約年100-150元)。由于獎勵標準較高,欲符合條件,必須勤奮努力,始可能達到,這種辦法也能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地動力?!?br/>
葛洪義插嘴問道:“方才巡視教室時,發(fā)現(xiàn)學生座次頗不整齊,有三兩人高馬大之人位居第一、二排,有身形矮小者反而居于教室后列,這是何故?后排學生之視線倘被遮掩奈何?”
“稟副總理,此是本校為了激勵學生競賽,鞭策落后,采用的特有辦法――按照成績名次排列在教室就坐的座位,使學生步入教室就有所感,誰是第一、第二,誰是最后,一目了然,目的就在于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奮力爭取優(yōu)秀成績,獲得榮譽,這同時也是一種無言的批評教育方式,于潛移默化中敦促其上進。
另外,本校在編輯學生名冊和畢業(yè)班紀念冊時,也按學習成績優(yōu)劣為序編排。也是中外大學所少有,堪稱本校特色……”回答秦時竹、葛洪義提問的是學監(jiān)主任,按照《大學令》規(guī)定,學監(jiān)主任主要辦理各種測試并核算、宣布測試結果,管理教員及學生每日出勒,登記教員與學生請假,排定教室及實驗室學生位次,登記學生入學、退學、休學等事項,保管學生志愿書及保證書,公布教員請假,保管學生成績簿冊、各種測試之試題與試卷,管理印刷講義。
北洋大學的做法,徹底貫徹了“學業(yè)第一、成績第一”的思路,也許按照后世某些人地觀點,這是一種“不科學的,抹殺學生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只會死讀書和會考試的人……”但實踐證明,北洋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在舊中國都是一流的,倒是后世天天鼓吹地“素質教育”、“綜合考評”使得學生素質越來越差。(題外話:時竹以為,并不是應試教育有問題,而是出試卷的人有問題,無法用卷子衡量出學生的水平。至于學校為學生成績保密、絕不張榜等做法,時竹也是嗤之以鼻――這絕非真正為學生著想,真正有毅力、有決心的學生,并不會害怕排行反而歡迎排行,起碼時竹從小到大都是認可排名、接受排名地,逢考試發(fā)榜必欲打聽成績和排名。那種遮遮掩掩的鴕鳥政策能掩蓋學生素質低下、成績一塌糊涂的實質嗎?至于有個別學生為此尋死覓活,時竹也不以為然,如此脆弱、不堪挫折之人,留在世上又有何意義?)
“北洋的做法很好,值得全國各學校仿效,沒有這種你追我趕、奮起直追的精神,中國永遠是落后國、二等國?!?br/>
眾人穿過教學樓,繞過禮堂,便來到了一塊鋪滿青磚的空地上,秦時竹心中想,這應該就是北洋大學的廣場了,想起后世大學動輒大型沉降式廣場、中心花壇、音樂噴泉等氣派,眼前只能以寒酸來形容。
“總統(tǒng)請看,那里豎立兩塊木牌,都鐫刻著總統(tǒng)對于教育發(fā)展的方針,校長每每以此勉勵全校師生?!鼻亍⒏饍扇朔叛圻^去,正是“三個面向”和“千教萬教……千學萬學……”字樣,不由得十分高興,代替王邵廉回答地是教務主任。按照《大學令》要求:教務主任襄助校長計劃各門課程之進行,襄助校長規(guī)定教員之延聘及解約,規(guī)定授課時間表,計劃添購圖書儀器及其他相應學術設備,采定各科課本,考察教員授課情形,代表教務處與教員接洽等事宜。教務主任在各主任中算是第一主任,其權力和職權大于另外幾人,若是校長出缺,通常由教務主任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