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新兵召見
,國勢 !
第107章 新兵召見
1月5日夜間,趁著夜色的掩護,南下的先遣部隊逼近了長城喜峰口,長城那偉岸的身材,在夜色中顯得越加蒼涼。守衛(wèi)長城的敵軍,是所謂的緝私隊,一共不到20人,這么冷的天。城墻上連個巡邏的人都沒有,是啊,誰能想到革命軍會來的這么快呢?而且一點響動也沒有。
夜襲是李春福的拿手好戲,上回取朝陽已經(jīng)演示過一回,這次更加得心應(yīng)手。等到后半夜,確信敵軍都已熟睡,他悄悄地下令。只見數(shù)十根繩子朝長城甩去,不一會兒,就消失茫茫的夜色中。李春福心情很放松,他事先知道,喜峰口的敵軍壓根就沒有任何現(xiàn)代化的設(shè)施可以報警,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騎馬報信,要不就是老祖宗的老法子――狼煙。可這漆黑一片,你就是燒再多的煙,也沒人能分辨清楚。因此,動手前他示意手下,要是智取不行,干脆強攻算了,這點響動,根本不算什么,速度最要緊。夏海強統(tǒng)帥的大部隊要在明天清晨通過這里,時間就是一切。
手下沒有讓他失望,還不到半個小時,關(guān)卡的門就開了,先遣隊一擁而入,他仔細一看,守關(guān)的那些緝私隊早就被捆成了粽子。“干得不錯,大家歇息歇息,烤烤火,另外再派幾個流動暗哨充當警衛(wèi)。”李春福下令,“給后面的夏師長發(fā)報,已打開進長城的通道,我們在喜峰口等他們。”
李春福的任務(wù)完成的不錯,曹錕費盡力氣,也勉強完成了老袁交待的任務(wù)。1月6日,他終于率領(lǐng)部隊拿下了全部四道防線,同時又等來了雷震春率領(lǐng)的援軍。一進營地,雷震春大吃一驚,眼前稀稀拉拉。幾乎沒有多少部隊。他不禁大驚失色:“曹統(tǒng)制,部隊怎么成了這個樣子?”
“雷老弟!可把你給盼來啦!”曹錕笑得比哭還要難看,“兄弟,兄弟……兄弟無能啊!”說罷,哽咽著說不下去了。
還是盧永祥比較鎮(zhèn)定,對雷震春他們說:“眼下部隊總數(shù)已經(jīng)不到20000,還有近3000是帶輕傷的,為了拿下這四道防線。我們可是損失慘重啊!”
“什么,20000?還有近3000帶傷的?”雷震春簡直不敢相信自己地耳朵,“你們怎么打得嘛?怎么損失這么大?消滅了多少敵人?”
同樣增援而來的陳光遠心想,三鎮(zhèn)一協(xié),原本額定兵力有45000人多,就算缺額也不會少于4萬,現(xiàn)在只剩下了不到一半,看來這仗是有點棘手。曹錕他們可以說已經(jīng)打殘了,這攻關(guān)的任務(wù),怎么著也得落在自己的頭上。
哪知道,隨后聽見的消息更是令人目瞪口呆:“我們也不知道消滅了多少革命軍,從戰(zhàn)斗的激烈程度上來看。也有近萬人吧?不過一具尸體、一個傷員都沒撈到。”
雷震春腦子里“嗡”地一聲,一個也沒有,這是什么意思。難不成革命軍主動撤退?看到曹錕心虛的眼神后,他更加證明自己的判斷:由此看來。革命軍地損失基本不大。什么近萬,能過兩千就不錯了。他只好說:“兄弟率部遠來,軍困兵乏,今日攻關(guān)我看機會不大,還是免了吧。”
何宗蓮說:“也是,我軍陣亡士兵還沒有妥善安置,估計革命軍也有這個問題,我們派個代表。暫時停戰(zhàn)兩天。一方面是為了恢復(fù)元氣,另一方面也是要撫慰眾兄弟,這兩天因為督戰(zhàn)團,弟兄們差點造反,再不安撫,我看不用革命軍打我們,我們自己就得完蛋。”
“也是,也是。”曹錕想也好。“這事就這么定了。待會我派個參謀去山海關(guān)一趟,順便也偵察點敵情回來。”
“師長。敵人的援軍到了。”蔣方震放下望遠鏡,對陸尚榮說道,“看來北洋軍已牢牢上鉤了。”
“好,咱們放棄這四道防線,就是為了這個局面。”陸尚榮傳令,“告訴弟兄們,敵人援軍到了,我們一定要死守山海關(guān),配合北路準備全殲敵人。”
“師長,敵人勢大,這兩天交戰(zhàn)我們的損失也不少,還是要報請大帥速派援軍!”
“我已拍過電報了,明天就能到。”
“報告師長,關(guān)外有個北洋軍,打著白旗向我們走來,口里說要見您。”
“有這種事?”陸尚榮笑著說,“難道敵人真的以為我們山窮水盡,要勸我們投降了?”
“哈哈哈,看來還不是一般的愚蠢。”
見了北洋軍,才知道停戰(zhàn)兩日的意思。陸尚榮批示,“同意,兩日后再整兵馬決一死戰(zhàn)!”
蔣方震說:“想不到北洋軍也使出緩兵之計來了。”
“我們正好將計就計,他們不是要休整兩天嘛,我們也休整休整,兩天后,北路的夾擊部隊也該到了,我看正好養(yǎng)精蓄銳準備最后一次廝殺,消滅了眼前這些敵人,去京城的路上就再也沒有敵人多少部隊了。”
遼陽,第一師駐地,郭松齡帶領(lǐng)著部隊日夜訓練,連日來,不斷有愿意參加革命軍地北洋軍俘虜和學生軍到來。知道前線的消息,各支部隊都是摩拳擦掌,同時又很羨慕那些在前線廝殺的部隊,紛紛向郭松齡請戰(zhàn),搞得他很是為難。不過,今天他就不用為難了,因為秦時竹給他拍了電報,讓他抽調(diào)三千戰(zhàn)士,配齊軍械,迅速增援山海關(guān)。同時叮囑他,那些投奔而來的學生軍中已經(jīng)過強化訓練的,也安排在這支隊伍里,但一定要安排老兵幫帶。
李濟深和蔣光鼐正在訓練,休息時分,兩人忍不住交談起來。
“聽說前線打得很猛,北洋軍都死傷兩萬多了。”
“是啊,我聽說熱河全境除了承德還沒有攻下,其余都讓咱們給占領(lǐng)了。”
“只是咱們哥倆,什么時候能有機會出去見識見識。”蔣光鼐有些著急。
“怎么,憋不住了?”李濟深取笑他,“才訓練了沒幾天就憋不住了,可不象你地性格啊。”
“你就別取笑我了。”蔣光鼐不好意思地笑了,“在湖北時,仗是有的打,可總是吃敗仗,黎元洪還老是和別人勾心斗角,弄得我心灰意冷。要不是你勸我來東北,我都想不干了。”
“你是不是想說,現(xiàn)在老打勝仗,可就沒你什么事,同樣也不爽對不對?”
“是啊,熱血男兒就該到前線拼殺建功,這才不枉我投軍一場。咱們考取軍校,不就是想著有一天在戰(zhàn)場上立功嘛。”蔣光鼐撓了撓頭皮,“不過我感覺大帥比黎元洪強多了,既禮賢下士又和藹可親,還讓我們這些人接受強化軍訓。我這兩天一直在想,為什么武昌起義時咱們革命熱情這么高,但就是打不過北洋軍。聽了大帥的話我才明白了原因。”
“有什么心得,趕緊告訴我聽聽。”
“大帥反復(fù)強調(diào),參戰(zhàn)必先練兵,只有練好了兵,才能上戰(zhàn)場。不然,不是你消滅敵人,而是敵人消滅你。咱們武昌起義后,為了擴大實力,拼命招兵,隊伍跟吹氣球一樣膨脹,可實力呢,一點也沒上去。那些光是憑著一腔熱血投軍的青年,有地根本連槍都不會放就稀里糊涂地上了戰(zhàn)場,這要是不吃敗仗,北洋軍也太窩囊了吧。”蔣光鼐深有感觸地說,“你看現(xiàn)在,來投軍的一律都要接受十天的強化訓練。重點就是練習射擊和投彈,我看他們這些天練的子彈,比咱們軍校里一年訓練的都要多。”
“是啊,打仗打仗,就這兩個最要緊,真要是刺刀見紅,隊列什么的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不過,我也發(fā)現(xiàn)一個情況,”李濟深小聲告訴他,“你有沒有看見,他們老兵拿的槍支和我們有點不一樣呢?”
“我也看出來了。”蔣光鼐說,“他們拿的是德國新毛瑟,聽說這是東北自己造出來地,全國其他地方還沒有呢,威力和性能都要比咱們手里的漢陽造要好,我也好想有一支啊。”
“別急,我看有新槍的人越來越多了,估計沒幾天也能輪到我們……”李濟深話還沒說完,就聽見背后排長在那里叫:“李濟深、蔣光鼐,你們兩個嘀咕什么?”
“沒,……沒什么,我們聊會天。”蔣光鼐以為兩人聊天過于起勁,把集合哨聲聽差了,趕緊想歸隊。
“剛才連長來通知,命令你們兩個立刻到師部去報道,還不趕緊去。”
“是!”兩人一溜煙朝師部跑去。
“報告師長,學生軍新兵李濟深(蔣光鼐)前來報到,請指示!”
“噢,你們來啦!”郭松齡笑容可掬,把兩人弄得一頭霧水,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