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一百七十八回
    乾清宮里, 一爐提神養(yǎng)氣的藥香未燃過半,碗中的茶已見了底。
    秋貢茶品質(zhì)比不過春茶,喝個新鮮罷了。康熙用蓋碗的蓋子撥了撥隨著茶水飄沉起伏的茶葉, 淡淡地:“你慧娘娘怎么說的?”
    阿哥將茶碗放下,恭謹?shù)?#60300;:“慧娘娘說小兒尚襁褓之中,母體十月懷胎誕育子嗣,怕受不住母子離別之苦。”
    “阿姐素心軟。”康熙目光微微柔和一瞬, 復又轉(zhuǎn)眸輕輕一瞥阿哥,神情微沉, 眸光似是復雜, 晦暗莫名,“你怎么看?”
    阿哥未見局促, 其實他前心中早打好了腹稿,這會康熙所他意料之中,故而答得還算從容。
    “兒臣自幼蒙慧娘娘照拂,若一小兒能解慧娘娘惆悵煩悶,兒臣自然愿意。小兒能陪伴慧娘娘,算盡孝,耿氏會愿意。若是小兒哭鬧多事, 叫慧娘娘心煩,不僅未能使娘娘開懷,還擾了娘娘的清靜, 那便是兒臣好心辦了壞事,自然將小兒接。”
    阿哥道:“留恒亦與兒臣長談過。”
    聽出他的未盡之意,康熙輕哼一聲,“這小子倒是會托人辦事。”
    阿哥微頓了頓,終究是輕輕勸了一句, “子嗣一事乃看緣法,終究急不得。”
    康熙掀起眼皮子撩了他一眼,卻道:“你倒是看開了。你福晉……是個賢惠的。不是還個阿哥嗎?他生母姓什么?”
    康熙這前言不接后語,阿哥卻很快反應過,怔都沒怔,迅速答:“兒臣第子之母出身鈕祜祿氏。”
    “她官位雖然不,好歹是滿洲著族出身,她所出的孩子,才配被抱入宮中,哄你慧娘娘歡喜歡喜。”康熙淡淡道:“就老吧。你慧娘娘那邊,朕去和她說。”
    阿哥微微遲疑,康熙色一凝,“怎么,不愿意還是舍不得?”
    阿哥沉了沉心,道:“兒臣只怕慧娘娘添了麻煩事。”
    “普天之下,什么事配叫她覺得麻煩?”康熙一揚眉,“你若是舍不得這未的王府世子,朕還別的選擇。”
    阿哥迅速起身跪下,低著頭,卻外懇切地道:“兒臣只怕,阿哥入宮,不僅不能解慧娘娘煩悶,還會壞了永壽宮這多年的清靜。”
    “那就沒事了,朕,誰能擾了她的清靜?”康熙擺擺,“坐下喝茶,人,雍親王續(xù)。”
    他看著色沉重的阿哥,輕笑笑,“朕都不忌諱,你什么怕的?”
    言罷,康熙卻又忘了剛才叫阿哥喝茶的了,一揮道:“你去吧,別忘了你慧娘娘磕個頭再走。天兒要冷了,西北進的狐皮,你福晉裁斗篷吧。”
    阿哥心臟狂跳,神情卻沒毫變動,仍是一派穩(wěn)重模樣,起身恭敬地謝恩告退,然后緩步退下。
    臨出暖閣時,他轉(zhuǎn)過身,抬步剛要邁出去,聽到康熙似是喃喃的一句:“你可要挺過去,別叫朕失望啊……”
    他方才竭力壓制的心跳再控制不住,跳如擂鼓。垂著的用力一攥,修剪得當?shù)闹讣灼肴饫铮掏唇兴^腦清醒一些,強壓住喜色與興奮。
    行至殿外廊下時,阿哥仰頭望了一眼天邊,天云淡,周是朱紅宮墻,金黃琉璃瓦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他知道他將要對什么,知道他接下的路會多艱難。
    但他并不畏懼。
    寰宇之內(nèi),九州海。
    終一,盡入懷。
    事實,聽了康熙的安排之后,娜仁一口茶險些噴出,盯著康熙看了半晌,直把康熙看得伸去摸自己的臉了,才擰著眉,滿不敢置信地道:“你知道你這是把老捧到什么位置去了嗎?”
    膝下唯一滿族血統(tǒng)純正的子嗣由后宮第一人、實權掌握教養(yǎng),這就夠要命的了,康熙偏又賜了福晉一張狐皮,可以說是把整個雍親王府,都推到風口浪尖去了。
    康熙鎮(zhèn)定地道:“會這會多想的,除了蠢人,便是自認聰明的蠢人。便叫朕看看,朕這些兒子里,幾個是真蠢,幾個是真聰明。”
    他微微瞇了瞇眼,意味不明。
    娜仁這會卻清晰的意識到,坐她對喝茶,看起毫無殺傷力的和藹老人,是握天下權的九五之尊。
    對他的兒子們而言,他不僅是父親,更是皇帝。
    而對他而言,兒子們不止是兒子,是臣子。
    娜仁想了半天,嘆了口氣:還是們小老百姓家好啊。
    就她家那仨瓜倆棗的家產(chǎn),她爸媽早就定好遺囑平她和她哥。而不想康熙,他的遺產(chǎn)不只是遺產(chǎn),山河九州、天下萬民,他要為自己挑選身后人,一個能扛起天下的身后人。
    廢太子,曾被他寄予重托,但儼然沒通過他的考驗。
    如今……不知能殺出重圍的,是他的那個兒子。
    從如今看,阿哥想要如歷史一般韜光養(yǎng)晦,怕是難了。
    但娜仁對這位歷史殺伐果斷腕剛硬的雍正皇帝,還是抱信心的。
    都不是省油的燈,誰能亮到最后,靠的就不是拼爹拼娘拼媳婦了。靠腕說,她可不覺得阿哥會輸。
    但雖如此說,要不要抱養(yǎng)小小的題,她還是遲疑了。
    康熙看出她的遲疑,笑了笑,道:“不急,阿姐你慢慢想吧。這孩子對你說,沒那么多的題,他只是哄你開懷,叫你開心的。若是阿姐你不愿,咱們再換。”
    “想想吧。”娜仁多知道他的意思,對他笑了笑,道:“最遲今晚,你復。這永壽宮清靜了這么多年,忽然塞個還沒滿月斷奶的小娃娃,總要叫些心理準備吧?
    而且……人家十月懷胎一朝艱難生下的,就這樣輕飄飄一句,把勝利成果抱了,怕人家傷心。骨肉離,多疼啊。”
    康熙眉梢微微揚,自信與霸道他這一個動作中盡顯無疑。他輕哼一聲,道:“她的兒子能叫阿姐教養(yǎng),是她幾輩子修的福!”
    娜仁看著他,又是無奈,又是好笑。
    “你忒霸道了。”她輕輕念叨一句,沒等說出下文,她便望著康熙,愣住了神。
    康熙疑惑地看著她,喚道:“阿姐?你怎么了?”
    “瞧……瞧咱們玄燁,生出白發(fā)了。”娜仁伸出輕撫著他的鬢角,眼眶微些發(fā)酸。
    許多年,沒人用這樣的語氣,輕聲喚起這個名字了。
    太皇太后臨終前喚過,帶著不舍、托付,今天娜仁這樣喊一聲,帶著唏噓、心酸,與對歲月流逝的無奈。
    康熙眼睛無端些發(fā)酸,偏頭避過娜仁的,歪了歪頭想要叫那一根白發(fā)避開娜仁的視線,最終不過是無用功罷了。
    過了半晌,他強笑笑,做出不意的姿態(tài),笑著道:“是朕沒阿姐的福,不像阿姐這般,精于養(yǎng)生之道,不知能陪阿姐多年,如今只希望能夠能為阿姐安排妥帖。當年是阿姐你照顧,如今老……朕照顧阿姐。”
    娜仁沉下容,“滿口胡!怎就老了?”
    康熙只是淡笑,倚著暗囊似出神,目光悠悠地,嘆著道:“幸而如今皎皎歸,恒兒亦。若真那一……朕能放心。”
    娜仁心里一陣陣地發(fā)酸,張張口卻發(fā)現(xiàn)喉嚨仿佛被堵住一樣,什么說不出,淚水模糊了她的視線,她無力地捂住自己的臉,良久才嗚咽著擠出一句:“你們都要撇下嗎?……都要撇下……”
    康熙猛地醒神,忙道:“朕不過一時想得遠了,阿姐哭什么呢?唐別卿都說朕如今身體正好,至還二三十年的好功夫……”
    閉著眼睛想知道是他信口胡謅的!唐別卿怎么可能這個時候說這種。
    娜仁又急又惱,康熙愈發(fā)慌亂沒了寸,最后只得道:“阿姐快別哭了,是朕昏了頭說錯了。”
    “……不是你昏了頭。”娜仁張口,聲音還些沙啞。
    她伸去抓炕桌的茶碗,指尖因過于用力而泛白,胎釉細膩的茶碗經(jīng)不住汗液與眼淚的浸擦,愈發(fā)難以掌控。
    娜仁覺著心口突突直跳,深吸了幾口氣才順了過,咬著牙道:“是,是枉活了這幾十年,還受不住生離死別之悲,是……太過懦弱無能。”
    瓊枝立炕邊緊緊盯著她,眼圈泛紅視線模糊了不肯眨眨眼或移開目光,心痛得仿佛一把刀子割,張張口想要說些什么,卻只覺無言。
    如是,幾相沉默。
    最終雍親王府中那尚未足月的小阿哥還是被抱入宮中,由皇貴妃親自撫養(yǎng)。
    前朝后宮因此掀起軒然波,宮妃朝臣數(shù)眾,議論紛紛。
    皇子間奪嫡的斗爭局勢因此發(fā)生改變,雍親王府的平靜子不復,但瞧福晉入宮請安時的樣子,倒像是甘之如飴的。
    娜仁干脆就了,福晉不是野心的性子,若是能選擇,她更喜歡過清靜生活。
    而如今,雍親王府門庭若市,卻多半心懷鬼胎。她那群妯娌恨不得戴著眼鏡一寸寸地盯著她看,希望能從她身發(fā)現(xiàn)些什么雍親王的隱秘之事。
    這與她所求,只怕相距甚遠。
    聞娜仁所,福晉莞爾,她懷里還抱著白白胖胖的小弘歷,目光柔和地垂眸,細細打量弘歷的眉眼,應是去要說與鈕祜祿氏聽。她聲音平靜帶笑,“只要是王爺所求,都會幫他,只要他能如愿以償,便歡喜。”
    娜仁深吸了一口氣,心里快要被對阿哥的羨慕之情裝滿,最后之無力地擺了擺,道:“罷了。弘歷畫的畫像,你帶去吧。”
    福晉神情微動,懇切地輕聲道:“媳婦慶幸弘歷養(yǎng)您身邊,不只是王府的福,是鈕祜祿氏的福。”
    “這算什么福。”娜仁瞥了眼小娃娃黑亮亮的眼睛,嘆了口氣,“他這,自然進行養(yǎng)著他,叫他額娘放心吧。如今天寒,倒是不好叫孩子挪動,與皇說好,等明年開春,叫弘歷去住段子。”
    她知道福晉說的是什么。
    十阿哥的幼子如今就養(yǎng)德妃宮里,那孩子不是嫡出,因此頗受十福晉忌憚,聽聞小阿哥的生母貝勒府里哭得肝腸寸斷,卻反而得了呵斥。
    后宅女子斗法如何,娜仁不感興趣。
    福晉知道得詳細些,因此,對十福晉感官愈發(fā)復雜。
    她輕嘆著道:“十弟妹,到底性子急躁了些,事情做得不夠干脆好看,不體。但十弟尚且用得她家,只能對側(cè)福晉出出火氣了。”
    若不是十福晉出,貝勒府內(nèi)的事情,又怎會傳到府外呢?
    娜仁嘖嘖兩聲,“是不聰明。”
    福晉告退時天色已晚,小阿哥躺炕沉沉睡去。
    娜仁看了兩眼,招乳母,叫她抱弘歷到偏殿睡去。
    這偌永壽宮就她一人居住,想孩子找出個住所容易。如今弘歷就住后殿西偏殿里,與留恒當年的住所相對,一樣乳母、保姆都比照留恒當年的例削去成。
    如今養(yǎng)宮中的各府子女都是這個份例,是康熙親自定下的,沒人會對此表示不滿。
    乳母恭敬地抱著孩子下去,娜仁倚著搭了軟氈的憑幾,微些出神。
    其實當,對是否撫養(yǎng)弘歷,她是偏向于不養(yǎng)的。
    一旦養(yǎng)了,接踵而至的就是堆的麻煩事。她如今了年歲,愈發(fā)想要過清靜子,不想摻和到這些雜擾紛亂的事情當中。
    這是她一直以堅持的。
    是皎皎的一席說服了她。
    皎皎說:“胤禛處事果決、腕剛硬,算是這些兄弟們中出挑的,看好他。他算是心中百姓,歷練過,愿意做實事,會做個好皇帝,聽他的意思,對如今朝政積弊、如何改善是胸成竹,位之后定然行改革,算百姓之幸。
    但僅僅如此了。
    他一旦位,為了保證民心風向,對思想的統(tǒng)治會汗阿瑪?shù)幕A再次加強,或許會興文字獄,更加尊儒興理。”
    她抬起頭,望著娜仁,道:“女兒比您了解他。這些行為一時看不算什么,但與恒兒都覺著,如果思想統(tǒng)治再加強,對政權統(tǒng)一是好處,但即便是對位而言,是功當下,禍千秋。”
    娜仁注意到,她所說不是對國家而言,而是對位而言。
    意味深遠啊。
    娜仁看了皎皎一眼,未置可否,只道:“繼續(xù)。”
    皎皎已是胸成竹,淡淡一笑,“與恒兒都試過,說服胤禛是難了,但咱們可以從下一代著啊。汗阿瑪意叫您撫養(yǎng)弘歷,是為您的未著想。女兒知道,您心里不愿意接受汗阿瑪已經(jīng)開始準備身后事,八成不會答應撫養(yǎng)弘歷,但女兒想告訴您,如果弘歷由您撫養(yǎng),利千秋。”
    娜仁沉默良久。
    偌永壽宮正殿中,只西洋鐘表“嘀嗒-嘀嗒”走過的聲響。
    皎皎一直端坐著,帶著微笑看著娜仁,神情未曾所變動過。
    儼然,她從一開始就知道娜仁會被她說服。
    “好。”過了半,娜仁點點頭,“聽你的。”
    簡單幾個字,皎皎的笑便如花朵般綻開,她極懇切地道:“多謝額娘,愿意為了這許許多多的人、很多年后的未多加著想,愿意犧牲晚年本該安養(yǎng)的清靜時光,撫養(yǎng)稚童。”
    “你們不怕教壞了他,還怕什么?”娜仁一揚眉,恣肆囂張之氣盡數(shù)流露。
    慈寧宮中,萬千寵愛金尊玉貴嬌養(yǎng)長的格格,怎么可能一點驕縱之氣都沒養(yǎng)出。
    不過是她自詡早就是個成年人,搞紈绔子弟那一套實是不太成熟罷了。
    真論驕橫紈绔,就康熙那些兒子,行事最出格的九阿哥,她前不過是小巫見巫罷了。
    她“哼”了一聲,微揚起下頷,道:“諒他們一時半刻不敢往這里伸,真人頭鐵如此,那就叫他們這些小的見識見識,究竟是如何宮中立足的。”
    皎皎起身向娜仁俯身一禮,“女兒與恒兒皆系您親身教養(yǎng),又怎會怕您教壞了弘歷?——愿見額娘威武風姿。”
    “不威武啦,都是當年風光,如今怎會和小輩一般見識?”娜仁欣賞著指甲的蔻丹,輕笑著道:“就是讓他們知道知道人外人天外天,宮里這些混出的長一輩,哪一個都不是他們能招惹得。德妃、宜妃,聰明嗎?那是他們招惹不得的!”
    “咳咳”,皎皎輕咳兩聲,裝作沒聽到娜仁對宜妃、德妃二位的評價。
    娜仁瞥她一眼,滿不意地擺擺,“嗐,這什么可避諱的,你汗阿瑪就喜歡蠢得,誰不知道?”
    她往后一靠,端起茶碗輕呷一口,常常嘆道:“蠢的省心啊!”
    如此,小弘歷就永壽宮里,沒心沒肺快快樂樂地長。
    天氣暖和的時候,他每個月都會府一次,小住幾,與阿瑪額娘團聚。不過小娃娃嘛,還是喜歡永壽宮里好吃的多、氛圍又好。
    他王府中,可沒人會把他抱膝講故事。
    故而比起府,他還是更喜歡住宮里。
    外威嚴不可直視的皇帝,永壽宮,對他而言只是和藹慈愛的瑪法。
    稚子尚不知事,卻隱隱約約地明白,過了永壽宮的一重門,汗瑪法便不一樣。
    究竟是哪里不一樣,弘歷的小腦瓜還想不明白。
    概就是,出了永壽宮,汗瑪法不會笑呵呵地從慧娘娘膝把他抱起,一邊掂一掂重量,一邊對慧娘娘說:“這孩子近又添量,阿姐仔細著,別被他壓著。”
    慧娘娘此時往往溫和笑著,滿不意地擺擺,“他才多?攏共那點子骨肉,就能把壓到了?”
    弘歷能把人喊得明白,擠豆子一樣說出一整句的時候,楚卿孕了。
    這是他們小夫妻期待已久的孩子。
    倆人沒歡喜兩天,便為育兒生活憂愁起。
    楚卿怕自己教不好孩子,留恒自覺對小崽子怕是沒那么的耐心。
    倆人商量了兩天,留恒覺得一只羊是趕、兩只羊是放,便打算入宮抱娜仁腿。
    娜仁是無奈了。
    她難道是什么幼兒園園長的隱藏天嗎?
    是破罐子破摔了,秉承著都是放羊想法,娜仁接收了這孩子。
    當然她答應接收了沒啥用,小崽子現(xiàn)還它娘肚子里蹲著呢。
    胳膊腿都沒長出,它爹娘就把未誰養(yǎng)都安排好了,真是深謀遠慮啊。
    小弘歷能跑能跳,每天宮里招貓逗狗折花掐草的時候,留恒與楚卿的小朋友出生了。
    這孩子生初秋,是早產(chǎn),楚卿孕期反應嚴重,艱難地將她帶到了八個月,便帶她到了世間。
    留恒早做好了孩子是個女孩的心理準備,滿是血腥氣的產(chǎn)房中,他攬著虛弱的妻子,輕柔地吻了吻楚卿的額頭,道:“再不生了,咱們就要這一個。”
    楚卿張了張口,她說出什么之前,留恒先握住了她的,溫柔但不容反駁地堅定道:“她將繼承的意志、你的血脈,娘娘會教導好她的。”
    “……那太累了。”楚卿氣無力的,聲音輕輕的,只留恒一人聽到了,“不求她榮華,不求她活成第二個姐姐,只希望她歡喜。”
    留恒握著她的,溫柔地注視著自己的妻子,“可她是咱們的孩子啊……罷了,”
    虛弱的妻子前,他還是服了軟,輕聲道:“咱們不爭辯了,讓未的她自己選擇吧。閉閉眼,好生歇著,這邊血氣重,抱你房里。”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