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八
,最快更新六零年代大廠子弟 !
番外八
機械廠平房家屬院拆遷的事, 是廠里近期的熱門話題,無論職工還是家屬, 茶余飯后必要談?wù)摬疬w方案的問題。
熟人見面打招呼時, 也張口閉口都是“你家能拆幾套房”。
戴譽回家與父母和奶奶說了錢三叔可以跟他們家換房的事。
“咱家直接跟房管處報四套房,讓我奶也單獨有一套,到時候用咱家的兩張19平米的房票, 換錢三叔家那張37平米的。”
戴立軍面上一喜, 忙問:“他真能跟咱換?他們家人也不少,兩套19平米的房子怎么住那么多人啊?”
“今天二虎給我捎口信了, 錢三叔同意換。他主要是想給兩個兒子換婚房, 到時候要兩套同一樓層的, 再把廚房改裝成房間, 他們一家人照樣能住在一起。”戴譽交代道, “我請了錢三叔明天來家里談?wù)劸唧w細(xì)節(jié), 你們都早點回來。尤其是我爸,跟錢三叔換房,最終還得由您這個一家之主出面拍板。”
“好好!我明天跟人串個班, 早點回來。”戴立軍高興地一捶大腿。
戴奶奶終于對拆遷的事沒那么抵觸了, 拉著戴譽說:“還是我孫子厲害!26米的房子一下就變成37米的啦!”
三個人住兩室一廳, 總算沒那么憋屈了, 偶爾還可以招待孫子孫女們留宿。
“哈哈, 這有啥厲害的,大家私下里都是這么操作的。您看著吧, 等房票下來以后, 肯定得亂上一陣子, 換房的人多得是。”戴譽笑道,“到時候先給您和我爸媽要一套一樓的房子, 省得您上下樓不方便。”
戴奶奶想了想,低聲問孫子:“既然可以換房票,那是不是也可以買房票了?我這里還有些私房錢,要不你拿去換一套大點的房子吧!”
戴譽呵呵笑道:“您就別操心我們了,我們在筒子樓還有住處呢。這套21平米的房換不換都行。”
家里長輩的住處解決了,戴譽夫妻倆對房子不挑剔,唯獨戴榮家房子的面積遲遲定不下來。
全家人都在等著大丫和戴大嫂的拉鋸戰(zhàn)結(jié)束,有了結(jié)果也能趕緊跟廠里上報他家的米數(shù)。
大丫這些天的精神壓力特別大,她感覺幾乎所有人都在一面倒地支持媽媽。認(rèn)為她不應(yīng)該帶著這七平米的房子去汪家。
雖然其他人都沒表態(tài),但她就是感受到了。
這天又跟媽媽吵了一架以后,她想來想去,還是敲響了二叔兩口子的房門。
二叔加班還沒回來,只有二嬸在給敏敏檢查作業(yè)。
看到這一幕,大丫的心里莫名一酸。
她在很小的時候曾經(jīng)幻想過,如果自己是個兒子就好了。后來長大了一點,又開始幻想,如果自己是二叔的女兒就好了。
如今雖然不再有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了,但是看到二叔二嬸能這么用心地對待唯一的女兒,她心里仍是羨慕和惆悵的。
見到來人,夏露心中便有了數(shù)。在閨女的屁股上拍了一下說:“作業(yè)做得還行,找你虎哥玩去吧,不許亂跑啊!”
“知道啦!”敏敏心知大丫姐有話與媽媽說,與她打聲招呼,就撒丫子跑去找虎哥玩了。
大丫坐在寫字臺前的椅子上,斟酌了一會兒才說:“二嬸,不好意思啊,因為我的事,把大家的進度都耽誤了。”
夏露笑了笑:“沒事。怎么樣,有決定了嗎?”
大丫搖搖頭,赧然道:“二嬸,我今天過來,就是想問問你有沒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媽同意我提前結(jié)婚。”
她這次厚著臉皮上門,也是因為二叔二嬸一直沒對她的事發(fā)表過意見,連大姑和小姑都回來勸過她,但是這兩口子始終沒說什么。
“讓你媽同意這件事,確實不容易。”夏露將閨女的作業(yè)本整理好,放進書包里,“如果算上你的7米,你家可以得50平米的那個戶型,但是如果只有六個人的話,就會變成41米的戶型。少了將近十米的面積,也少了一個臥室。”
雖然每個人頭占七平米,但是蓋房子哪會可丁可卯,面積正好是七的倍數(shù)。一般都會有個一米左右的誤差。
大丫咬了咬嘴唇,這個她是知道的,就是因為缺了將近十米,她媽才像瘋魔了似的不同意自己提前結(jié)婚。
“而且,就算你帶著這七米去了汪家,他家也只是從五口人37米的兩室一廳,換成六口人41米的兩室一廳,改善居住條件的效果有限。”
“二嬸,那你也覺得我不應(yīng)該提前嫁去汪家?”大丫睜大眼睛問。
夏露搖搖頭:“我支持你勇敢地為自己爭取。但是,你要想清楚自己在爭取的到底是什么。單純只是為了不得罪未來婆婆,還是為了讓自己的日子過得更好?”
“跟婆婆處好關(guān)系,日子自然就過得順了。”
“你帶著七平米的房子過去,就能跟她處好關(guān)系?”夏露好笑地說,“要是她讓你結(jié)婚以后工資全部上交,甚至用你的工資給閨女置辦嫁妝,你怎么辦?”
大丫不可置信地問:“不能吧?這次拆遷是特殊情況,也是為了讓我嫁過去以后能住得寬敞點,他家人其實還挺好的。再說,我娘家離得近,我婆婆不敢這樣得寸進尺讓我上交全部工資的。”
“可是你已經(jīng)因為這七平米把父母兄弟全得罪了。”
大丫抿著嘴不吱聲了。
“我前段時間一直在我娘家那邊住,所以你婆家那邊來人的時候,我沒見到。他們是怎么跟你爸媽商量的?”夏露故作好奇地問。
大丫有些難堪地說:“他們沒來商量,是我想先探探家里的口風(fēng)。”
“哦,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探到口風(fēng)了,大嫂他不同意。”夏露勸道,“這件事不只是你們母女或父女之間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由你出面來談并不合適。你代表的到底是戴家人還是汪家人?”
“當(dāng)然是戴家人了!”
“那就讓汪家派個能主事的人來家里談?wù)劙伞!毕穆遁p聲說,“你以后還得靠娘家撐腰,現(xiàn)在把娘家人都得罪光了,實在不是什么明智之舉。”
大丫正要答話,半掩著的房門便被人推開了,戴奶奶拄著拐棍走了進來。
夏露連忙起身扶著她坐到炕沿上。
戴奶奶坐下以后,虎著臉看向大丫,問:“你自己的事自己解決,找你二嬸做什么?”
聽敏敏說大丫來找戴譽媳婦,她就知道這丫頭的打算了。
連戴譽這個親叔叔都不好插手去管的事,讓小夏怎么管?
“我們娘倆就是隨便聊聊。”夏露試圖打圓場。
戴奶奶抬手制止,而后看向大丫說:“我這個老太婆本來不想管你們年輕人的事,手伸得太長容易招人煩。不過,你們最近是不是鬧得太離譜了?有事就在你們自己房頭里解決,過來找你嬸子做什么?”
大丫囁嚅道:“我,我就是想讓二嬸幫我出出主意。”
“你主意那么正,還用別人給你出主意?”提起這件事戴奶奶就有點生氣。
大丫想也不想,心里話直接脫口而出:“主要是我根本沒法跟我媽交流,她就是想把那七平米留給她兒子!”
戴奶奶嘆口氣:“你媽確實重男輕女,但她偏著虎娃子,也沒虧待了你們幾個吧?吃喝穿戴啥的沒落下你們的,還一個個的都供著上了高中。你去大院里看看,跟你同齡的人里有幾個是閨女?”
大丫氣弱地沒敢吭聲。
“當(dāng)年你高中畢業(yè)以后本該去插隊的,可是因為你小姑從前的經(jīng)歷,你死活不肯去。還是你媽主動提出來的,把全家唯一一個留城名額給了你。又是你爺爺找了關(guān)系,讓你進了廠供銷社當(dāng)售貨員。”
“輪到二丫的時候,她也不想去插隊,可是唯一的留城名額已經(jīng)用完了,你媽沒辦法,辦了提前退休,讓二丫去食堂接了班。”
“如今輪到你三妹了,再沒什么借口能讓她留在城里。要不是她運氣好,正好趕上恢復(fù)高考,可以參加考試,再過幾個月就得去插隊了。后面的四丫和虎娃子也是同樣的情況,都是要上山下鄉(xiāng)的。”
大丫垂著腦袋不言語。
“我倒不是想勸你把這7平米留在家里,但是,你這樣拖拖拉拉的實在是耽誤事。”戴奶奶用拐棍敲了敲地板,“萬一三丫沒考上,還是要去下鄉(xiāng)的,那會兒戶口就變成農(nóng)村戶口了。真拖到了那時候,你爸媽的房子又得少7平米。”
大丫被太奶說得羞愧地抹起了眼淚,哽咽道:“婆家娘家都逼我,我有什么辦法?”
她現(xiàn)在真的是進退維谷了。
“去年你二叔弄回來一套教材給你和二丫,明著告訴你們,國家要恢復(fù)高考了,趕緊復(fù)習(xí)考大學(xué)。那時候你干啥了?”戴奶奶恨鐵不成鋼道,“你要是真的考上了大學(xué),哪還有如今這些糟心事!”
“那會兒我都22歲了,而且已經(jīng)跟汪順談婚論嫁了。”
“二丫只比你小一歲多,人家怎么就能認(rèn)真復(fù)習(xí)考試?再說,連我這個老太太都知道,咱們廠里還有三十多歲的女同志考上了大學(xué)呢!”戴奶奶輕嗤道,“你要是真考上了大學(xué),老汪家哪敢因為七平米的房子把你逼成這樣?”
大丫當(dāng)然知道考大學(xué)的好處,畢竟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
她二叔二嬸都是大學(xué)生,不但干的工作體面,家里人也都捧著他們,尤其是二嬸,從沒人敢給她臉色瞧。
夏露見他們談的差不多了,拿了毛巾給大丫擦眼淚,而后勸道:“你太奶說得對,雖然女同志回歸家庭沒錯,但是機會不等人。聽你二叔說,近兩年高考是為了照顧原來老三屆的學(xué)生,才放寬了招考范圍。再過幾年,老三屆安置妥當(dāng)了,高考就要像以前一樣,只針對應(yīng)屆高中畢業(yè)生。錯過了這次機會,你再想考試就沒什么可能了。那多遺憾啊!”
大丫擦著眼淚,低低地嗯了一聲。
*
汪母帶著老公和兒子跨進戴家大門的時候,心里多少是有些得意的。
廠長的親家又怎么樣,照樣得讓閨女帶著七平米的嫁妝提前嫁進他們家!
今天戴家人對他們十分客氣,預(yù)料中的橫眉冷對全都沒有,兒媳婦的親娘甚至還給他們上了瓜果點心。
寒暄過后,戴榮感覺氣氛還可以,便開口道:“這次請汪老哥跟嫂子過來,就是想商量商量兩個孩子的事。”
汪父被媳婦在后腰上推了一下,趕忙說:“雖然現(xiàn)在結(jié)婚倉促了一點,但是能得一套稍大點的房子。我們家就汪順一個兒子,這房子以后肯定是要留給他們小夫妻的。”
“是的,咱們做父母的總要替子女的未來考慮。這次請你們過來就是想說說對兩個孩子未來的安排。”戴榮給汪家人倒上茶。
“什么安排?”
“你們也知道,我弟弟跟弟媳都是京大的畢業(yè)生,他們夫妻倆是我們家里最有文化的。”戴榮喝了一口水,繼續(xù)道,“去年她二叔就一直催著我家兩個閨女復(fù)習(xí)考大學(xué),不過我家大丫因為跟小汪的婚事,放棄了去年的考試。”
汪母不情愿地說:“她沒去參加考試的事怪不到我家汪順身上吧。”
“這是她自己的選擇,跟小汪沒關(guān)系。”戴榮擺擺手,“不過,她同學(xué)里有好幾個考上大學(xué)的,當(dāng)年上學(xué)的時候成績還不如她呢。所以,家里就合計著,全力支持她備考,參加今年的高考。順便讓小汪也考一考,兩個孩子只要有一個能考上,對以后的家庭都是有利的。”
汪家父母傻了眼。
“不是讓他們結(jié)婚嘛?怎么又扯到考大學(xué)了?”
戴大嫂忍了半天,終是忍不住了,連珠炮似地說:“大丫早就跟小汪通過氣了呀,小汪沒跟你們說他倆要一起考大學(xué)的事嗎?”
汪父懷疑地看向兒子:“你真的要考大學(xué)?”
汪順摸了摸鼻子,傻笑著說:“我就是試試,考上最好,考不上就算了。要是真能考上,畢業(yè)以后國家給分配工作,可以當(dāng)干部,比我在供銷社站柜臺強。”
汪家父母對視一眼沒回話。
相比于七平米的房子,他們當(dāng)然更希望兒子上進,有個好前程。只是這個消息實在是太突然了,他們一點準(zhǔn)備都沒有。
而且汪順在學(xué)校的時候成績一般,那時候在高中也不怎么正經(jīng)上課,勉勉強強混個高中畢業(yè),就被安排去供銷社了。
他真能考上?
戴大嫂才不管汪家父母是咋想的,直接拍板道:“既然倆孩子還要考大學(xué),結(jié)婚的事就先擱一擱吧,不要分散他們的精力。等到高考結(jié)束再做打算。”
“那房子的事怎么辦?房子不等人啊!”汪母急道。
“既然沒結(jié)婚,那肯定還得按照戶口來。”戴大嫂寬慰道,“不過,你們放心,既然這7平米加到了我們家,等她出嫁的時候,我們也會多陪些嫁妝的。要是你家里住不開,就讓他們小兩口出去租房住。”
她差點豪氣地說“我出錢”,幸好理智尚在,及時剎了車。
*
大丫的問題算是暫時解決了,老戴家即刻將自家的分房計劃上報。
過了沒幾個月,在戴榮家的三個女兒參加完高考后,戴家人搬離了居住了三十載的小院。
暫時住進廠里為搬遷戶準(zhǔn)備的臨時簡易房。
戴譽也帶著老婆孩子回了二機廠的筒子樓。
近兩年,不僅社會上的變化很大,二機廠內(nèi)部也有了十分明顯的變化。
參加完全國科學(xué)研討會,從北京回來以后,醞釀了大半年,上級對二機廠做了一個重大調(diào)整。
他們廠從此變?yōu)閷ν忾_放廠,除了戴譽正在負(fù)責(zé)的十三號機仍然專門裝備海軍,二機廠生產(chǎn)的其他幾個型號的直升機和運輸機,都變成了對外開放機種。
這一決定讓二機廠從上到下都十分不知所措。
保密了這么多年,咋就要開放了呢?
黃軒特意讓媳婦做了一桌子菜,請隔壁的戴譽夫妻帶著孩子過來聚餐。
“黃工今天怎么這么客氣?”戴譽夾了一筷子紅燒肉,笑道,“咱們一塊兒吃飯,不用搞得這么豐盛吧?”
黃軒撇撇嘴說:“你不要自作多情,今天這一頓不是請你的,主要是為了宴請夏處長的!”
夏露接過桂云嫂子遞來的酒杯,笑道:“黃工和嫂子不用客氣,還叫我小夏就行,有什么事你們就直說吧。能辦的我肯定幫著辦。”
“嗐,別誤會,我們可不是找你辦事的。”黃軒晃晃筷子說,“我就想跟你打聽點消息。你是計委的領(lǐng)導(dǎo),又是經(jīng)濟方面的專家,你幫我們分析分析,咱們二機廠突然搞什么對外開放廠,是啥意思?”
“廠領(lǐng)導(dǎo)沒說怎么對外開放嗎?”
黃軒搖頭:“領(lǐng)導(dǎo)們應(yīng)該也在等上級指示呢,都保密了幾十年了,咋開放啊?開放到什么程度?”
夏露想了想說:“根據(jù)其他地方的經(jīng)驗,對外開放的應(yīng)該只是銷售和采購渠道,核心技術(shù)是不可能讓你們開放的。”
“啥意思?”黃軒和桂云嫂子齊齊星星眼。
關(guān)于戴譽的專業(yè),以及相關(guān)產(chǎn)業(yè)的經(jīng)濟數(shù)據(jù),夏露平時也是用心留意過的。
這會兒被問起來,她也沒藏私,詳細(xì)解釋道:“我國的航空工業(yè),在最近二三十年確實發(fā)展得很快,航空相關(guān)的企事業(yè)單位多達(dá)上百個,在體量上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了,但是航空基礎(chǔ)比較薄弱,尤其是技術(shù)方面比照著西方國家是落后不少的。”
飯桌上的兩個相關(guān)從業(yè)人員都停下筷子,吃不下了。
“飛機制造屬于技術(shù)密集型產(chǎn)業(yè),單只靠落后了西方十幾二十年的技術(shù),是很難自我突破的吧?”
黃軒對這一點深有感觸:“可不是嘛,有時候一個很小的點,明知道大概的走向,卻好長時間無法攻克。”
“所以,我覺得這會兒上級提出讓二機廠對外開放是十分有必要的。”夏露解釋道,“一方面可以將自己的優(yōu)勢產(chǎn)品拿出來接受外國的訂購,出口創(chuàng)匯。另一方面,咱們廠也可以引進外國的最新設(shè)備和先進技術(shù),購買一些外國專利,走個捷徑來提高我們的技術(shù)水平。”
黃軒興奮地搓了搓手,問:“你真覺得廠里能買來外國人的最新設(shè)備和技術(shù)?怎么聯(lián)系那些老外啊?”
夏露:“……”
她怎么知道去哪里聯(lián)系老外!
戴譽無語道:“既然是上級要求咱們搞對外開放的,肯定會幫助咱們聯(lián)系外方啊。”
桂云嫂子趕緊搖頭說:“可千萬別去聯(lián)系外國人,被人抓住肯定沒好果子吃,小心被誤認(rèn)成敵特!”
“嫂子,這跟敵特是兩碼事。”夏露忍著笑說,“近兩年,高層頻頻派出隊伍去南方考察,之前看到報紙上的幾篇報道時,我就在猜測高層領(lǐng)導(dǎo)可能是支持對外開放的。這次看到咱們二機廠被改為對外開放廠,我心理就更確定了。”
“要是真能把那些先進設(shè)備買回來就好了。”黃軒感慨,“我們運輸機的電子裝備肯定能更上一層樓。”
戴譽提醒道:“購買設(shè)備的同時,還要結(jié)合他們的技術(shù)制造材料,不然買回來的就只是一次性產(chǎn)品,再想學(xué)著人家仿制,就很難了。”
黃軒無所謂地點點頭,吐槽道:“目前還不知道廠里會如何對外開放,到底是怎么個開放法還沒有定論呢,沒準(zhǔn)改著改著就重新開始保密了呢!”
然而,上級部門對于二機廠的對外開放還是很重視的。聚餐后沒過幾天,戴譽和黃軒就被選入了大名單,與上級組織的航空考察團共同赴歐,考察當(dāng)?shù)叵冗M的航空工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