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 章
,最快更新六零年代大廠子弟 !
第 133 章
趁著章教授看信的功夫, 戴譽拎著粉腸去公共廚房找苗老師。
苗老師正在炒菜,見到他就笑:“沒吃晚飯吧?今天在這吃吧。”
“行, 我給您添個菜。”戴譽將粉腸遞過去放在案板上, “在這邊還適應嗎?”
“都住了快一年了,有啥不適應的。”苗老師樂呵道,“以前在那個院子做飯還得買煤燒爐子, 搬到樓上多好, 做飯可以用煤氣罐了,真方便吶!”
“煤氣罐還有氣嗎?我一會兒幫您換一個去。”戴譽伸手到灶臺底下晃了晃煤氣罐。
“前天小郭來過, 剛幫著換了新的。”
“哦, 我郭師兄最近怎么樣?”
苗老師往旁邊瞅了瞅, 見沒人注意他們這邊, 才小聲說:“看上去有點憔悴, 不過, 日子雖沒從前松快了,倒也還過得去。”
戴譽點點頭,沒再多問。
郭振東才工作三年, 只是個講師, 而且一直在實驗室呆著, 沒怎么給學生講過課, 就算有什么問題, 一時半會兒也波及不到他身上。
陪著苗老師聊了一會兒,戴譽幫她把炒好的菜端進屋里。
“小孫他們在那邊怎么樣?”苗老師已經(jīng)聽說了戴譽來送信的事, 這會兒見老頭子在看信, 便湊過去問。
章教授舒了一口氣:“還行, 比那些去北京周邊勞動的強。因為離得遠,這邊的風還沒刮過去, 他們?nèi)チ艘院笠矝]遭什么罪。隊里暫時給他們安排了小學老師和維修生產(chǎn)工具的工作。”
“可惜了孫教授,我來大學上的第一堂課就是他的數(shù)學分析。”戴譽嘆道,“教學內(nèi)容講得十分深入淺出,這會兒卻只能給山溝里的小學生講講數(shù)學了。”
“給誰講不是講,這就已經(jīng)不錯了,你往好的方面想想,最起碼沒吃苦受罪。”章教授安慰道。
戴譽重新打起精神,笑道:“蘆家坳有了這幾位大教授,也是一個機緣。那邊是個滿族村,原來比較崇尚武力,上山打獵下河摸魚很在行,但是并不重視孩子的文化教育。我已經(jīng)給我小舅回信了,讓他把所有適齡兒童都組織起來,必須上學。趁著幾位教授在,也培養(yǎng)出幾個大學生來!”
苗老師擔憂道:“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安穩(wěn)地過下去。”
“哈哈,您要是去過蘆家坳,就不會這么問了。”戴譽自信道,“那個村子是我外家?guī)资昵疤匾庹襾肀茈y用的,易守難攻。進村的路只有一條,而且十分狹窄,山里還有狼群和野豬出沒。公社的領導都不樂意往蘆家坳去,進去一趟太費勁了。”
“我給小舅寫信說這個事的時候,他還不知道外面的情況呢,公社里有時候自動就將蘆家坳那邊忽略了。”
苗老師稍稍放了一些心,招呼他們上桌吃飯。
章教授夫妻目前住的這個一室半還沒有小洋房的一個臥室大,客廳里擺上飯桌和椅子以后,基本就沒什么活動空間了,看上去十分局促。
戴譽扒了兩口飯,抬頭對二老建議道:“要不你們?nèi)ノ夷亲〉昧耍夷莻€院子雖然破點,但是空間很大,你們沒事還能在院子里活動活動。”
“我們有地方住,去你那邊干嘛。”章教授果斷搖頭拒絕。
“我那個院子的地點還挺不錯的,在什剎海。出門就能去湖邊遛彎釣魚,附近的鄰居也有好多是知識分子,水利研究院的副院長就住在那邊。等您跟苗老師去了,就可以直接晉升為全胡同最有文化的居民了。”戴譽極力勸說。
章教授繼續(xù)堅定搖頭。
他有兒子,要是實在呆膩了,可以去三線投奔兒子孫子,住進學生家算是怎么回事!
戴譽是真的覺得這間屋子過于局促了,這會兒沒什么娛樂活動,也不能看電視和上網(wǎng)。老兩口退了休以后,整天悶在這小屋子里,容易把人憋壞了。
“我那幾個師兄師姐還住在宿舍呢,想孝敬你們也有心無力,不像我有這個條件。什剎海的那個院子,目前只有我一個人在住,哪怕之后我跟夏露領證結婚了,也就我倆而已。夏露你們也很熟悉了,她是苗老師的迷妹,肯定歡迎你們過去住。”
苗老師呵呵笑道:“你的心意我們領了,不過,我們在學校都生活習慣了,抬腳就能去圖書館體育場什么的。現(xiàn)在雖然住的空間小一點,但是其他方面還是很方便的。”
見他們確實不想去,戴譽也不強求。干脆轉移話題,對章教授說:“我今天又給水輪泵設計了一款新軸承,一會兒給您看看啊!”
聞言,章教授三兩口把飯吃干凈,擦擦嘴就說:“拿來我看看。”
戴譽起身去包里翻圖紙,還在心里感慨,最初將水泵的圖紙拿給章教授過目時,對方都是隨意一掃便放下了。
退了休以后,沒了其他項目的牽絆,章教授反而對他的水輪泵項目特別上心起來。
其實,他這一年來對水輪泵的改進,很多內(nèi)容都是跟章教授共同完成的。
章教授是空氣動力學和流體力學方面的專家,讓他改進水輪泵,實在是殺雞用牛刀了,所以他們廠的產(chǎn)品真的很難不成為爆款。
拿著圖紙看了一會兒,章教授問:“你不會是拿錯圖紙了吧?這個不是跟之前一樣嘛。”
“哈哈,確實是一樣的,只不過制作材料變了。”戴譽笑道,“我聽說現(xiàn)在有一種材料叫水潤滑塑料,我想試試用水潤滑塑料軸承代替金屬軸承,這樣的話,單只軸承這一個部件的使用壽命就可以增加一倍有余。”
“你找到水潤滑塑料軸承的生產(chǎn)廠家了?”
戴譽點點頭:“不過,具體能不能用還得問問材料學方面的專家。”
“那你把圖紙先放在這吧。”章教授將圖紙往桌子上一放,“我明天遛彎的時候拐去華大,幫你問問小秦。”
*
從章教授家回到什剎海時已經(jīng)快九點了,他站在院子里快速沖個澡就回屋靠在床上看書。
快熄燈的時候,突然聽到院門被人推開了,不待他起身去看,夏露就風風火火地跑了進來。
“你怎么這么晚還回來?”見她背著書包,戴譽就知道她肯定是從學校回來的。
畢業(yè)以后,戴譽去三系工廠義務勞動,為了方便直接搬出了宿舍。
但是夏露還得跟其他應屆畢業(yè)生一樣留校參加運動,并且等待畢業(yè)分配,所以還得在學校住著。
夏露進屋端起桌上的茶缸子灌了幾口,才一抹嘴說道:“畢業(yè)分配的事有點眉目了,我回來跟你說一聲。”
戴譽沒接茬,問:“你還沒回外婆那邊吧?”
“沒有呢,下了車就直接跑過來了。”
“那你今天在這睡吧,別回那邊了,這會兒外公外婆都睡了。”
“我還得回去洗澡吶!”夏露搖頭拒絕。
這個院子里根本沒地方洗澡,他自己都是夏天在院子里沖涼,冬天去澡堂子搓澡。
一說洗澡的事,戴譽就來了精神。
他竄下床,拉著夏露去了已經(jīng)被他收拾出來的西廂房,指著正中的一個大木桶問:“怎么樣?”
夏露在浴桶的邊緣摸了摸,驚喜地問:“你什么時候買的?”
“早就買了,只不過木工師傅得現(xiàn)買木料現(xiàn)做,等了一個多月才拿到貨。”
“這也太大了吧,得燒多少壺熱水才能灌滿吶?”夏露雖然覺得這浴桶不錯,但空間太大了,她都可以橫躺在里面了。
戴譽將連通進室內(nèi)的水龍頭擰開,自來水開始嘩嘩地往浴桶里灌。
隨后,他又將一個大號加熱棒通上電扔了進去。
“這是電熱設備廠新研制的一款加熱器,可以直接給水加熱。這款產(chǎn)品還是在我們的技術交流會上定型的。”
夏露抻著脖子去看那個加熱棒,看稀奇似地問:“那以后洗澡就不用爐子燒熱水了?”
“當然了。”戴譽指了指浴桶下方的水管,“不只燒水不用麻煩了,放水也能就地解決,我為了改造下水,這一個月每天下班都在忙活這個。”
夏露獎勵地親親他,便將人推出了門:“你快出去,我趕緊洗完,還有正事跟你說呢。”
戴譽交代一句“先拔電源插頭再取出加熱棒”,就溜達回了屋。
當她擦著頭發(fā)再次進屋時,戴譽已經(jīng)困得睜不開眼睛了。
“你先別睡啊!分配的事我還沒說呢!”
“你說吧,我聽著呢。”戴譽嘟噥。
“咱們不是已經(jīng)待業(yè)一年了嘛,華大那邊有人組織了應屆畢業(yè)生串聯(lián)會,現(xiàn)在又組織了全北京的畢業(yè)生串聯(lián)會,咱們學校也有代表參加了。”
戴譽含糊地問:“怎么又串聯(lián)啊?去年不是串聯(lián)過一次了嘛!”
“不是去年那種大串聯(lián)!這個只是畢業(yè)生間的串聯(lián)。”
提起串聯(lián)的事,夏露簡直笑死。
去年,學校里的不少師生都響應號召出去搞大串聯(lián)了。像是丁玲玲那樣的學生干部,甚至還組織了一個京大長征隊去重走長征路。
戴譽這家伙確實也響應號召了,卻是往濱江打了一通電話,將他老娘和奶奶從老家串聯(lián)到了北京來……
那會兒正好趕上坐火車不要票,路上還有人管飯,戴母和戴奶奶接了他的信就包袱款款地上路了。
然后,兩個老太太以“無產(chǎn)階級戰(zhàn)士”的名義,一路免票到了北京。
在這座小院里住了半年,將北京大大小小的景點都免費走遍了,二人才在臨近春節(jié)的時候與他們一起回了濱江過年。
“他們搞串聯(lián)有什么用啊?”戴譽強打起精神問。
“就是組織各學校的代表去市里請愿唄,提出我們想工作的訴求。”夏露猶豫道,“有個校學生會的學兄也是去年畢業(yè),他還問我要不要加入串聯(lián)會,并作為代表去市里談話。”
“你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唄,這有什么難的。”
“這不是想不想去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去的問題!”她這一年在學校里參加運動,比戴譽這個整天鉆車間的見得多,當然知道這件事的復雜性。
“其實你們?nèi)ゲ蝗フ堅福淖儾涣耸裁础!?br/>
夏露疑惑道:“什么意思?”
戴譽見她半天也沒擦干頭發(fā),就有點著急,將人抱過來,又奪過毛巾,邊擦邊說:“你知道去年京大的畢業(yè)生有多少人不?”
“兩三千吧。”
“全市的畢業(yè)生可不只兩三千,多達上萬人。這么多人的畢業(yè)分配問題,怎么可能在幾個月之內(nèi)安排好!”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說,每年畢業(yè)生的分配方案,其實早在前一年就安排好了。”
“你是說……”
“對,咱們這一屆的就業(yè)方案,早在六五年就已經(jīng)從計委下達到各個高校和用人單位了。”戴譽點點頭,“所以,咱們這一屆的畢業(yè)生不用著急,早晚會被分配出去。”
“那我到底要不要去請愿啊!”
“你隨著他們?nèi)フ堅福翘嬉呀?jīng)有了分配方案的那部分人請愿。可是,你別忘了,咱倆是臨時參加的畢業(yè)考試,六五年的分配方案里根本就不包括咱們!”
“啊!”
將覆在頭上的毛巾一把拽下來,夏露急切地問:“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怎么不早說呢?”
“早說也解決不了問題,大家都忙著呢,誰會單獨關注咱們這零星一兩個人的分配問題……”
夏露擰眉想了一會兒,嘀咕道:“實在不行,就只能干等了。咱們雖然是提前畢業(yè)的,但也是應屆畢業(yè)生,無論如何都會給咱們分配工作的。”
“干等肯定也不行啊,萬一被隨便發(fā)配了,咱倆一個天南一個地北的,以后的日子還怎么過啊!”
夏露泄氣道:“那你說怎么辦吧,我聽你的。”
他倆現(xiàn)在別無他求,唯一的心愿就是被分配到一個城市。
安撫地在她頭發(fā)上揉了揉,戴譽打起精神緩聲道:“目前有兩個辦法。一是咱們先提前找好接收單位,必要的時候沒準兒能用上。二就是撿漏。”
第一點她聽明白了,但是——
“撿漏是什么意思?”
“你不是已經(jīng)在學校觀察一年了嘛,有些原本出身很好的人,可能一夜之間就變了天。”戴譽湊到她耳邊說了幾個名字,然后又小聲道,“原本想要給他們分配的工作肯定都是頂好的,但是,按照當下的情況,那些好工作應該與他們無緣了。不過,這對咱們來說也許會是個機會。”
夏露想了想,目前除了這兩個辦法,還真沒什么能拿的出手的解決方案了。她有些焦慮地問:“戴譽,咱倆不會被分開吧?”
“不會。”
既然學校那邊已經(jīng)有人組織畢業(yè)生代表去市里請愿了,戴譽估摸著分配的事可能很快就會有定論。
他們這樣坐以待斃肯定不行,總要給自己想想辦法。
過了幾天,戴譽抽空跑了一趟校人事處的學生科,專門打聽畢業(yè)分配的問題。
學生科里,只有一個上了年紀的女老師在辦公室。
聽了戴譽的問話,女老師笑道:“前兩天市里的分配方案已經(jīng)下來了,這幾個月就會陸續(xù)有分配結果。不用著急,回去等通知吧。”
感覺對方心情似乎不錯,戴譽沖她笑了笑,又咨詢了他和夏露這種提前畢業(yè)又沒有進入六五年分配方案的學生會被如何分配。
“我們肯定得先可著已經(jīng)有了方案的學生分配,你們這種特殊情況的都得留到最后處理。”那個女老師頓了頓,又補充道,“不過上級針對這種情況也給出了辦法。分配方案仍是由市里下達,但是接收單位可以由你們自己跑,找到愿意接收你們的單位以后,上報到學校就行。”
戴譽:“……”
這跟后世大學畢業(yè)生自己找工作有啥區(qū)別?
他這邊還好說,大不了就去三系工廠,或者問問王院長,水利研究院招不招人。
比較麻煩的是夏露那邊,經(jīng)濟學專業(yè)的對口單位就那么幾個,狼多肉少,根本分不過來。
那女老師見他神色有些僵,便指指辦公室解釋道:“沒辦法,現(xiàn)在就是這么個情況,人手不足,辦不了大事。你們這些學生能自己聯(lián)系單位也挺好的,這個分配方案不就是你們串聯(lián)會去市里爭取的嘛,效果不錯,馬上就能分配了。”
戴譽不再多談,道聲謝便告辭出來了。
在心里琢磨著夏露分配的事,其實,這是找找夏露大舅或者二姨,沒準還真能聯(lián)系到合適的單位。
不過,他們總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別人身上。
分配的事馬上會有定論,時間耽誤不得。從學校出來以后,剛過了下班時間,戴譽直接去供銷社買了兩瓶白酒,捎上一兜水果,坐車去了郵電部的家屬院。
家屬院的收發(fā)室大爺認出了戴譽,只讓他簡單做個訪客記錄,便放人進去了。
來到一棟紅磚樓前,戴譽拎著東西徑直上了三樓。
來給他開門的正是他今天要找的對象,許廠長的老戰(zhàn)友,郵電部郵政總局的岑副局長。
岑局長見到他便笑道:“我也是剛進門,你要是再早來一會兒,就得吃閉門羹了。”
“王阿姨今天不在家啊?”
岑局長搖搖頭:“最近他們單位里每天下班都組織政治學習,得挺晚才能回來呢。她今天不在,咱倆正好可以多殺幾盤,省得她總嫌我下棋吵。”
戴譽偷偷在心里嘆氣。這位岑副局長是名副其實的臭棋簍子,可是下棋的癮頭還賊大,而且每次都要用棋子將棋盤拍的啪啪響。引得他老伴對他下棋的事有諸多抱怨。
將人讓進屋里,岑副局長瞅了瞅他手上提著的東西,詫異問:“你今天這禮可不薄啊,怎么,遇上麻煩事了?”
既然人家已經(jīng)挑破了,戴譽也沒再兜圈子,直言道:“是為了畢業(yè)分配的事,來征求一下您的意見。”
“哦,你們這屆畢業(yè)生開始分配了?”岑副局長摩挲著下巴,笑道,“你來我們局里恐怕得屈才了呀,郵政局里可沒有能跟你專業(yè)對口的崗位,除了水電工和電報機維修之類的,還真沒什么合適的工作。”
戴譽連忙擺手道:“不是為了我自己分配的事,我隨便找個工廠貓著都沒事。這次過來是想替我對象問問的。”
“她是什么情況?”岑局長頗感興趣地問。
“她是京大經(jīng)濟系的畢業(yè)生,這幾年的專業(yè)課成績一直保持年級第一。跟著教授做過國家級的項目,編撰過經(jīng)濟學教材,目前還兼任著《經(jīng)濟問題研究》的助理編輯。您看她這個條件,有希望去您手底下工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