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基層的困境
田書慧點點頭,示意陳健說下去。
陳健說道:“常務,你還記得那個大眼睛的宣傳畫嗎?
那個女孩的大眼睛,現(xiàn)在我隨時都能清晰的把她記起!”
田書慧看著陳健,思索說道:“我似乎猜到了你想要說什么~”
陳健說道:“我想跟宣傳科的人說1下,搞1批典型出來、制作成宣傳畫,引起廣大市民的共鳴。
比如說,代課教師艱苦的工作環(huán)境,教師們的生活條件這些。
能夠打動人心的畫面,勝過千言萬語!”
田書慧點頭:“可以,去做吧。你這是又給自己加了1項工作。
你有精力折騰,我肯定全力支持。”
陳健說道:“實現(xiàn)條理化之后,工作做起來也沒有那么難。現(xiàn)在宣傳方面,就是幾大塊。
先搞前期宣傳,讓代課教師的困境和需求,深入每個人的心里。
然后就是常務帶頭、機關單位募捐。
針對全縣各公司、實體的募捐。
最后,才是全縣群眾自發(fā)性的捐款活動。
我們捐款的口號就是,1塊不嫌少,千元不嫌多。
為了澤水縣的教育和我們的未來,奉獻出我們的每1份力量!”
田書慧擺手:“很好,去搞定吧!宣傳的時候,要記得宣傳捐款的使用公正透明,定期面向社會公告,歡迎廣大群眾監(jiān)督。
需要我的時候,過來找我。遇上什么問題,早打招呼。”
離開田書慧辦公室,陳健直接來到宣傳科,找到正在忙碌的丁萌。
陳健笑道:“丁科長,又來麻煩你了。這就叫1波未平,1波又起。”
丁萌笑道:“我自巋然不動,不怕你風吹浪打!
我猜,你是要搞‘民間教育基金’募捐工作的宣傳吧~”
陳健說道:“沒錯,1猜就中!我有個宣傳提綱,我們聊聊怎樣?”
丁萌帶著陳健走進旁邊的1個小房間,在桌邊坐下。
兩人針對陳健帶來的宣傳提綱,展開了深入細致的討論。
丁萌笑道:“陳主任,幸虧你不干宣傳,要不然我沒飯吃了。你的宣傳策略,讓人大開眼界!”
陳健說道:“我也是邊做邊學嘛,肯定沒有你們專業(yè)人士那么精深。
我跟常務討論過,想搞1批高質(zhì)量的宣傳畫,類似于‘大眼睛’那種,目的是激發(fā)群眾心中對教育事業(yè)的關注。”
丁萌想了想:“這是很好的創(chuàng)意啊!我可以找電視臺,報社、媒體平臺的專業(yè)人士,帶著他們?nèi)セ鶎诱{(diào)研,捕捉閃光點。
很多經(jīng)典的畫面,往往來自于不經(jīng)意的1瞥!”
陳健點頭:“你聯(lián)系1下媒體,安排個時間。
我挑選幾個典型的代課教師事例,我們1起下去采訪1下。”
陳健感到有1絲好笑。
來到澤水縣之后,他跟宣傳部門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從之前的督察制度,到這1次的‘民間教育基金’,都是需要宣傳部門強力介入、發(fā)揮重要作用的事項。
宣傳,是縣府和群眾之間的重要紐帶,和兩者溝通的重要窗口。
只有掌控宣傳陣地,聚焦政策民生,才能真正在精神領域,和廣大群眾心連心。
只是現(xiàn)在媒體高度發(fā)達,出現(xiàn)了很多監(jiān)管的空白地帶。
信息洪流泥沙俱下,對于宣傳管理,是重大挑戰(zhàn)和時代任務。
陳健在宣傳方面,有自己的思考。
但是現(xiàn)在他不在其位、不能謀其政,只是跟宣傳部門緊密合作。
如果將來有機會,他還想在宣傳領域1顯身手,做出點有益的創(chuàng)新和探索!
‘民間教育基金’的籌款工作,如火如荼的運作起來。
以慈善總會為平臺,縣府作為第1責任人,開始了全面的宣傳造勢工作。
這天1早,來自縣府、電視臺、媒體平臺的車隊,1路飛馳,來到了回龍鎮(zhèn)最偏遠的1個山區(qū)小學。
上午9點半,車子停在中心小學的操場上。
巨大的打谷場,就是學校的操場。
打谷場1端的祠堂,就是中心小學的校舍!
祠堂,在村子里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無論從建筑質(zhì)量和日常維護,都比其他地方好很多。
村里把祠堂里面的空閑房子騰出來,放上桌椅板凳,就成了學校的教室!
這個小學,是周圍十幾個村子中唯1的學校。
周圍村子的幾十個孩子,都在這個小學里讀書。
采風隊5扛著拍照攝像工具走進祠堂,已經(jīng)聽到了朗朗讀書聲!
透過敞開的房門向里看去,屋子里擠著幾十個半大不小的孩子。
他們的桌子板凳,高低不平、樣式不同。
這些都是從那些條件較好的學校淘汰下來的破爛桌椅,拿來修繕1下,就成了孩子們的書桌!
1個2十多歲的女孩,正在黑板上寫字,然后1字1句帶著大家去讀。
她,就是這所小學里,唯1的1位教師!
她沒有編制,是高中畢業(yè)沒有考上大學、村里請來為大家上課的代課教師。
她也是上次參加上訪的教師之1。
大家沒有驚動她,在院子里來回查看。
角落的1個房間,是學校的廚房。兩個大媽正在‘嚓嚓’切著白菜,旁邊還有幾塊冒著熱氣的豆腐。
爐子上是1口好多層的蒸鍋,正在冒著熱氣,散發(fā)出饅頭的香味。
陳健過去問了1下,才知道孩子們中午來不及回去,學校每天中午提供1頓午餐。
這頓午餐,每個孩子收1塊錢。
要想讓他們吃飽,根本不可能有什么葷菜。
只有到了逢年過節(jié),村里人捐獻肉、蛋出來,孩子們才能嘗到1點葷腥!
走到旁邊的1間小屋,那里是代課老師的辦公室兼宿舍。
1張陳舊的桌子,上面堆滿了孩子們的作業(yè)。
空中是發(fā)黑的房梁,墻上糊著報紙。
老師睡覺的床鋪,居然是用磚頭充當床腿,上面放這1塊木板當床板!
整間辦公室,簡陋到寒酸。
連1個像樣的柜子都沒有,只有放在窗邊的1面鏡子,才讓大家意識到,這是1個女孩的宿舍!
所有人默不作聲,臉上都是凝重的表情。
他們都知道基層代課教師的艱辛。
可是只有來到實地探訪,才能真正體驗到,什么叫做艱苦!
丁萌說道:“大家各自取景,根據(jù)自己的立意,來攝制各自的作品。
回去以后,我們會從大家的作品里,挑選出十幅作品,作為這次宣傳的重點資料!”
下課了,孩子們從教師里沖出來,好奇圍在這些采風者身邊,看著他們身上的長槍短炮。
老師走到院子里,跟陳健握手,憨厚的表情中,帶著1絲羞澀笑容。
陳健笑道:“孩子們,過來1起照個相,好不好!
誰的表現(xiàn)最好,有可能上電視哦!”
孩子們開心得炸了窩,他們臉上的笑容,足以抹平1切創(chuàng)傷!